道门法则(校对)第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874

  赵然来到君山科技,在一座偏院中见到了他想要制作的大钢臼,臼高一丈,阔一丈三尺,整体以太玄馆出产的精钢炼制,其中加入少许特种符文精钢。钢臼上刻印了八组简易的固土符文,用来强化结构。
  钢臼本身没有什么复杂的,只能算是个最初级的法器,唯一的特点就是大和厚,非常大、非常厚。为了炼制这个大号钢臼,君山科技专门制作了一个高三丈、阔三丈的大丹炉,借助大丹炉,由八名黄冠修士同时出手炼制,耗时一天工夫而成。
  在郭植炜和龙卿欵的陪同下,赵然仔细检查了大钢臼,试了试承受强度,感觉比较满意,于是通过验收。他向郭植炜和龙卿欵道:“钢臼是我们试制的小目标,但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这座大丹炉,大丹炉的建成,标志着君山科技具备了固体大件的整体炼制技术。”
  龙卿欵问:“长老打算炼制什么样的固体大件?”
  赵然道:“法弩重炮你们都见过的,最强的法弩重炮,射程在一百五十丈就已经到头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绞弦的弹力问题,这种形制算是发展到了顶峰,很难再有实质性的进步,而且法弩重炮结构复杂,配件精密,维护和修缮都很困难,所以我想炼制一门真正的炮。”
  说着,赵然取过一张白纸,画了一根长长的圆管,后部以底座支撑,旁边画了几个圆球。画完后道:“这门炮的关键技术在于炮管,对炮管的强度和密闭性要求非常高。我需要你们全部使用符文精钢,一次性整体炼制而成,炮管底部安置火符,火符发动,将炮弹从长管中炸出去。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我能给你们的就是思路,具体的东西,需要你们炼制。”
  接了任务,郭植炜和龙卿欵开始对着赵然刚刚画出来的简易图纸发呆,赵然则用子午锦囊收了大钢臼离开。出门前又来到隔壁的院子看了看,诸葛家光正和几名君山科技的修士试验一架变种的诸葛自走犁。
  基本的传动装置没有变化,不同的是,这架诸葛自走犁四条腿非常粗壮,背上驮着一个长三尺、宽三尺、高两尺的硬木框。
  这才是诸葛家的木牛流马,可以跋山涉水运载货物的好东西,一架木牛流马可以运载五百斤货物,用聚灵符支撑,可以维持三个整天。
  在它的旁边,有一架更大的木牛流马,原来的四条腿换成了四个粗大的铁皮轮子,而上方则加了个长一丈、宽六尺、高六尺的开口硬木框。因为轮子支撑的缘故,这架高大的变种木牛流马可以装载的货物达到了一万斤。
  诸葛家光现在做的,是验证两架木牛流马的耐用性,主要是各个部件在满载的情况下,能用多久。
  赵然和诸葛家光简单交谈了几句,让他继续试验,就没再多问。验证耐久性是最耗时间的,一台木牛流马连续使用三五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出哪些结构和部件需要改进。
  来到后山,就见袁临和舒迟两个骆致清的弟子抱头从山谷里跑出来,发髻散乱,十分狼狈。袁临额头上还有几个大包,舒迟则鼻子流血,眼泪汪汪。
  一打听,才知道是两个徒弟很久没有见到老师,去向老师请安,结果被骆致清带着去挑战蟾宫仙子,这两个徒弟今日实在是被打惨了,只能公然违背师命,落荒而逃。
  赵然当真无语了,心说两个黄冠境的弟子,骆师兄都敢带着去向蟾宫仙子斗法,真是心大啊!好在蟾宫仙子虽然智商有缺,但本性向善,没有暴虐之意,自己又以大禁术叮嘱过她不要用法力伤人,否则两个小家伙早就跳崖了,哪里有能力“抱头鼠窜”?
  好言安抚了一番,让他们回去调养,自己继续向里走。进到后山第七重最深处时,终于听到了斗法的动静,连忙赶过去看,却是骆致清半截身子陷在土里,头顶上门板大的剑光左支右挡,被蟾宫仙子以铜杵一点一点拍进地里。
  赵然笑着摇了摇头,骆师兄你也有今天!
  他刚现身,蟾宫仙子一声欢呼,舍下骆致清就奔了过来,眨眼间扑到赵然面前,赵然也是这些日子被她扑出经验来了,右脚向后错开,左脚弓步向前,把重心降下来之后,双臂接住凌空扑过来的蟾宫仙子,这才没有被扑倒在地。但整个人向后硬生生被扑出去三尺,地上留下半尺深的两道足痕。
  蟾宫仙子还不能说话,啊啊呀呀比划着,赵然道:“别着急,给你带来了。”说着,从扳指中取出三框大萝卜,蟾宫仙子当即坐下来,两只手抱起一根大萝卜就往嘴里送,啃得不亦乐乎。
  赵然走到骆致清身边,看了看他的情况,见他虽然狼狈,但却没什么大事,便将他拉了出来。骆致清怔怔望天,片刻后长叹:“厉害!”
  赵然安慰道:“骆师兄你入大炼师以后就会好的,不要沮丧。”
  骆致清摇了摇头:“也不行。”
  赵然问:“师兄你还打吗?不打我就让仙子干活了。”
  骆致清转身走了:“半个月后再打!”
  赵然取出大钢臼,又将子午锦囊中准备的灵磺倒进臼中,装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堆在钢臼旁,继续倒出孔雀石、猛火铁等等材料,按分量分别堆了几十堆,又取出几十个大麻袋放在旁边。这些都是君山科技和君山作坊需要的材料,但两个机构目前很忙,搞研磨很费人力、很花时间,赵然便都取了过来。
  等蟾宫仙子把三框大萝卜啃完,赵然开始带她一起玩捣药的游戏,捣了几杵之后,蟾宫仙子看得眼睛都亮了,上到臼边,把铜杵抢在手里,开始“捣药”。
  赵然在旁边耐心的指点着,等她捣完第一臼,教她把捣成粉末的灵磺倒进麻袋搁在一边,继续倒入第二堆矿石。蟾宫仙子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停的捣着,似乎永远不腻。赵然见状,便悄然离开她的身边。
  如今已是五月底了,他要赶赴武昌,出席武昌长江大桥的揭幕仪式。
第四十七章
治淮
  “红云漫卷、旌旗招展,人声鼎沸、万众欢腾,长龙横跨江南北,天堑从此变通途!时隔两月,举世瞩目的九江,又一座大桥建成通行!当广源帝君神像上的巨幅红布揭下来的时候,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若绮伏案疾书,运笔如飞,满怀激情的报道着今天九江长江大桥的通行盛况:“……当第一辆马车驶上大桥的时候,整个江岸都沸腾了,我们看到了九州阁周真人和蔼的笑容,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康,敬爱的周真人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我们又看到了简寂观沈监院的身影,他的面容是如此慈祥,又是如此憔悴,每一道皱纹的背后,都是一段为民谋福的感人故事!宗圣馆长老赵致然也出现在了马车上,他是应天、武昌、九江三座大桥的总设计师,上个月才参加完武昌大桥的通行,今天又出现在了九江,往返千里的奔波,倾注了他对大桥的无数心血……”
  被赵然、余致川改过不知多少回文章,若绮早已学会了用这种满是激情的文字抒发胸怀,描述完大桥的揭幕盛典后,她笔锋一转,又向读者们透露:深受淮河水灾的两淮百姓们有福了,据说赵致然长老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淮水,即将启动大明立国六百多年以来最伟大的工程——五年治淮工程。关于该项工程的详细情况,她将在后续进行跟踪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报道以飞符发往《君山笔记》编辑部后,若绮立刻离开了九江,赶往淮河上游,在淮河上游的梅山等候赵然一行,一边等候一边了解当地情况,为下一篇报道做准备。
  赵然在九江又待了两天,以腊雪寒梅拉着伏氏兄弟赶到了淮河上游的史河梅子山顶。已经荣升工部尚书的汪宗伊、河南布政使曾梓鸣、新任凤阳知府梁友诰齐聚山顶,恭迎赵致然一行。
  见了众人,赵然挨个和他们握手:“感谢汪尚书亲自过来商议,感谢曾布政高度重视,感谢梁知府的大力配合,能有你们相助,贫道对治淮充满信心啊!”
  汪宗伊哈哈笑道:“下官当管之责,又是老方丈亲自布置的事,如何敢不过来聆听教诲?”
  梁友诰也弯着腰不停点头:“老方丈交办的事情,下官拼却性命不要,也要做好!老方丈放心,工程开工之日,下官就搬着铺盖卷到淮河边上来,以后就住这里了!”
  曾梓鸣不似汪宗伊和梁友诰那般与赵然相熟,只是恭恭敬敬道:“治淮造福万世,赵仙师有此宏愿,下官责无旁贷。”
  赵然道:“淮河水祸遗害千年,治淮不仅是造福百姓,也是造福你们自己。老汪和老梁都是知道的,你们两个如今也是羽士了,我敢保证,治淮见效的那天,你二位必破金丹!至于曾布政,若是愿意的话,贫道今晚就给你传法。”
  曾梓鸣之所以赶来,除了治淮本身事关重大、赵仙师名震朝堂外,接受传法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当下喜不自胜。
  闲话已毕,赵然指着山下史河道:“长话短说,整个治淮工程的草案已经给三位看过了,五年计划分三步走,九个字:挖水库、固河堤、疏排道。今年开始筹备,明年正式动工。隆庆七年、八年,在上游史河、淠河、狮河、当汝河、沙颍河等支流修建十八座水库;隆庆八年至十年,加固淮河主河道河堤,将河堤提高一丈;隆庆九年至十一年,疏通和新挖十二条分水河道,沟通洪泽湖、巢湖、长江……”
  按照工程计划,将首先兴建史河梅山水库,于是众人一边观看地势,一边讨论拆迁、封堵方案,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间。
  汪宗伊表示,户部已经承诺拨付一百五十万两,分三年到位;曾梓鸣则承诺从河南府库中筹措五十万两。这与预计总投入七百七十万两有着不小的差距。对此,赵然表示,剩下的五百七十万两由他来想办法。
  治淮工程无法立刻见到收益,只会于治理完成之后,在整个大明的发展中逐渐体现出成效来,而且成效也是隐性的,所以不可能由海外垦殖公司以投资的形式出钱。
  真正出钱的,应当是朝廷和总观,治淮工程的最大受益方,除了百姓外就是他们。
  赵然的计划是,请九州阁在真师堂提案,在总观明年的支出中追加一百万治淮费。同时,由宝钞司担保,由工部发行治淮债券,分为四期,每期一百万两,年息六厘,请四季钱庄承销,五年后,从朝廷和总观的税赋增长中拿出钱来还本付息。
  为了打消总观和朝廷对能否顺利还本付息的疑虑,关于这四百万两治淮债券,赵然已经动员海外垦殖公司拿出了一个对赌协议,和总观、朝廷对赌。
  如果五年后,总观和朝廷的税赋增长不及预期约定数,海外垦殖公司愿意出面全额回收这四百万治淮债券,通过获得东海、南海和横断大山以南地区追加二十年收益的情况下,予以偿付。如果税赋增长达到预期,债券由总观和朝廷合力偿付,海外垦殖公司则可以多获得五年收益。
  还剩七十万两,赵然打算从修行球慈善金中捐赠五十万,每年十万。最后的二十万两,赵然认为暂时不用担心,实在不行,他个人认捐。
  入大炼师已经一年半了,赵然终于将他积储的功德力挥霍一空,如今只能靠日常功德来炼化法力,养活他气海内的“小赵然”。他目前吸纳的功德力主要来自于慈善金的捐赠、功德修行传法,以及赋能锁链的吸收。
  尤其是赋能所炼,现在大概相当于四十位黄冠以下的修士在帮他培养功德力,这已经成了他功德力的主要来源。
  四十人一起帮他培育功德,听上去不少,但相对于大炼师所需的庞大功德来说,还暂时无法跟上他精元的高效炼化能力,因此,治淮工程就是他入虚的指望了,别说花二十万,花二百万他也会毫不犹豫想办法解决的。
  在淮河上游几条主要支流考察了十多天,赵然收到了老师的飞符,催他速速回山,余致川和陆元元两位大法师的双修仪典将于七天后举办。
第四十八章
晃啊晃
  余致川是在五月底破境晋升大法师的,然后在江腾鹤的亲自指点下寄托神识。
  他寄托的假借本命法宝是观山镜,可以将人摄入镜中,和赵然的五极黄龙钟一样,来自于京师平叛后真师堂对楼观的奖励。
  寄托符箓时,他的运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继续着强势表现,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对七阶符箓——星月天甲符的寄托。这种符箓可以借用星月之力,在身上结成护甲,防护效果相当惊人。这同样是真师堂奖励之物。
  寄托完成后,江腾鹤让他在后山继续闭关,熟悉法宝和符箓的使用,自己亲自赶到德佑观为他提亲。
  彩礼是比照魏致真和赵然来的,在这一点上,德佑观已经跟不上楼观的步伐了,费了很大工夫,才勉强凑齐略逊于楼观的嫁妆——当然也不是小门小户能够攀比的。
  双修仪典定在了九月初一,趁着还有七天,赵然急忙赶往茅山,面见未来的二师嫂。
  “二师嫂好!”赵然很喜欢自己这个师嫂,德佑观家资虽然相对而言不丰,但陆氏在道门中的地位却很高,连总观的观名都是为了纪念陆氏先祖简寂先生而得名,可想而知其家声名望。
  更何陆元元各方面都几乎无可挑剔,学识、相貌、修养、修行、性子都属于上品,而且在联席会议中还对赵然言听计从,简直不要太完美。
  陆元元脸色微红,道:“还没到成亲之日,别瞎叫。”
  赵然嘿嘿道:“没几天了,马上就是一家人,我这次来,想请师嫂帮个小忙。”
  陆元元瞅了瞅赵然,问:“是为蓉娘?”
  赵然一拍大腿:“圣明无过二嫂!我想请嫂子去一趟阁皂山,把蓉娘请回大君山观礼,您和我二师兄成亲,她不来说不过去吧?”
  陆元元道:“行,我就算绑,也要把她绑来,但能不能让她留下,就看你的了。”
  得了陆元元的信,赵然放下了不少心思,连夜返回大君山。
  大君山上下都在热闹筹备着,到处张灯结彩,兔妖和灵猴们再次被拉了出来重新练习锣鼓,食铁熊又开始了仪典前的礼仪培训——他们总是很快就会忘记这些步骤,每次大典前都要重新学习。
  赵然去后山看了看蟾宫仙子,刚出关时蟾宫仙子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人设此刻已经完全崩塌,抱着铜杵依旧在大钢臼边聚精会神的捣着,袖口高高卷起,露出如玉般的胳膊,青衣道人专门帮她梳理的发髻歪了一半。
  大钢臼的周围堆着新一批矿物,之前的早已捣完,也不知这是第几批了,总之有郭植炜在不停更换。
  就这么捣了三个多月,别说,还真让她捣出了门道,发出来的捣臼声暗合某种奇特的节奏,乍听时很别扭,听上片刻这声音就会在心里反复翻腾,挥之不去,充满了诡异的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跟着摇头晃脑。
  这不,旁边不远处的草坡上,青田居士、五色大师、飞龙子、黑白道人、雨阳和鸭小七、狐小九等一干灵妖坐了一排,认认真真看着、听着,身子下意识的整整齐齐左右晃动着。
  赵然悄悄过去,坐在青田居士身旁,看了一会儿,问:“看多久了?”
  青田居士牛角不停的随着捣臼的节奏摆动,一边摆一边回答:“赵长老来了?不知道啊。”
  赵然问:“你们都在晃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