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8/874

  赵然也兑现承诺,将岳腾中和聂致深引入修行,叮嘱他们继续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注重眼力、脑力、笔力、脚力的增长,努力修行。
  川省十方丛林功德传法招录考试的消息第一时间在《君山笔记》、《皇城内外》等期刊上作了报道,赵然立刻就收到了文昌观监院顾腾嘉的飞符:“致然,南直隶除了应天,各州各府都在翘首以盼,都是你的老部下,致然不可厚此薄彼啊!若是忙不开,我们可以比照川省的例子,选拔二百同道等候致然传法,可否?”
  赵然当即便将教材飞符传了过去:“辛苦顾监院,我最近太忙,走不开,这样吧,明年秋,我择日为南直隶同道们传法。”
  顾腾嘉又道:“若是致然走不开,我们可以把人送去君山大学堂,明年秋天太久,能否提前一些?”
  赵然想了想道:“若是不嫌路远,可以安排在六月。”
  顾腾嘉大喜:“怎么会嫌路远呢?就算让他们自己掏钱去松藩,也没人会反对的!”当即做好约定。
  之后由黄炳月牵线,福建十方丛林的二百个名额也同样安排在了六月,跟在南直隶后面,大约是六月中下旬,于此之前,福建的考录会在四月进行,教材于今年底发布,该省十方丛林的道士们这个正月是别想好过了。
  紧接着是九州阁周云芷真人牵线,由贵州关胜阁出面洽谈,贵州十方丛林的传法被安排在了明年七月上中旬。
  赵然在和周真人的飞符中讨论了将来十方丛林修士的授箓问题,以及真师堂对十方丛林道士大规模进入修行的态度。
  从周真人的回答中得知,真师堂对此暂时没有明确态度,但几个馆阁都已经初步流露出了一点想法。
  宝经阁、器符阁不置可否,隐隐有些担心,主要是担心修行资源的分配。
  三清阁、东极阁持观望态度,没有任何表示。
  雷霄阁和九州阁都是支持的,雷霄阁是出于战争兵员的考虑,九州阁则出于信力增长上的信心和需要,对于增加几万修士,他们都乐观其成。
  至于周真人本人,她并不担忧授箓的问题,距离正旦还有七天,她就提前透露了隆庆六年的信力值,天下信力已经超过二十四亿三千万!而且原本预计的龙阳祖师飞升仪典已经不需要了,近十年内无飞升压力。
  由总观而知天下馆阁,同样也是颇有盈余。周真人甚至表示,如果各家馆阁无力支付授箓所需信力,九州阁还可以考虑反哺!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表明了九州阁对天下信力收纳的乐观判断,与嘉靖二十八年时准备诉诸于战争的极度悲观形成鲜明对比。
  巨大的扭转只在八年时间里就完成了,而九州阁对信力增长的趋势继续看好,看好的原因来自于一个重要数据:隆庆六年人口统计。
第五十六章
人口
  隆庆六年的大明人口统计数已经有了结果,修士总计十五万八千余人,比六年前增加一万八千人。其中馆阁修士新增三千,散修新增四千,十方丛林和官府的新增修士是四千,六千余人是东海修士,南海修士则占了千余人。
  总人口一亿四千八百万,比六年前上一次统计时多了一千六百万。这个增速是相当快的,尤其是近三年来,增加的趋势愈发快了。
  按各县地方官府的说法,一是十方丛林和地方官府越来越亲民,尤其官府方面,内阁和六部堂官为首,连年减赋、轻徭役,又大力惩办贪官恶吏,大兴功德,百姓的负担轻了很多。
  二是诸葛自走犁进入大规模推广的第四年,许多地方的亩产在节节攀升。手上粮食多了,养活的孩子就多了。
  新生儿存活最高的是南直隶,自从不救道人到应天之后,惠民济医堂大力支持她的修行,通过讲课传授接生法、亲自坐诊、带学徒等方式,不救道人的医术已经在南直隶铺开,并且向着周边的山东、河南、湖广、江西、浙江以及四川推广,光惠民济医堂有案可查的挽救案例就在三千多例,不救道人也一举迈入炼师境。
  为此,九州阁专门从总观信力池中拿出三百六十万信力,由周云芷真人亲自为她授箓。不救道人的事迹也由此传遍天下,她撰写的《小儿生难经》被《皇城内外》全文刊载,向天下明发。
  正因为此,周云芷真人对之后几年的人口增长持乐观预期,而人口就是信力的来源,她也因此对信力的增长抱有充分的信心。
  周云芷说,十年之后,如果大明人口达到两亿,每年的信力突破三十亿是水到渠成的事,到时候还会在乎十方丛林修士授箓时所需的信力问题么?
  至于可修行之人同比例增长的问题,她深思熟虑后认为,只要继续发展,这个问题同样能解决。
  她认为,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养活两亿人,如何为数万新增修士准备修行资源,但这个问题,赵然正在解决,而且似乎解决得很好。
  对于周真人的信任,赵然也没啥好说的,只能表示“绝不辜负”而已。
  隆庆七年的正旦,赵然继续在大君山上团圆,热热闹闹中,也在为前往落纱岛做着准备。
  比如把君山矿业交给了屠夫和沈财主,这两位自打破境金丹后,又陷入了停滞状态,在这个境界上苦修十余年,至今还看不到圆满的希望。按照他们的认知逻辑,这是十年来和赵然接触较少的缘故,所以赵然干脆把君山矿业交给他们,让这两位和自己多加一层缘法。反正这两位也是谙熟经营之道的能人,打理一下大坪铁山不在话下。
  此外,大君山洞天于正月十日还迎来了器符阁杨云梦、王景云,雷霄阁杜阳鸿、黄炳月四位坐堂真师领衔的高规格考察团。他们在大君山荒谷试验场观看了重炮和小炮的试射表演,考察了木牛流马的行驶性能,最终达成协议:
  君山军工将重炮和小炮的生产技术以纹银一两的价格卖给器符阁,鉴于产能和生产方向的原因,器符阁暂不炼制两种符箓法炮,允许君山军工向雷霄阁销售重炮和小炮。
  雷霄阁向君山军工下达订单,首批采购重炮和小炮各一百门,合同金额十五万两。
  器符阁向君山农机公司订购木牛五十台、流马一百台,雷霄阁则订购木牛一百台、流马二百台。总合同金额三万两。
  器符阁有权力按照君山农机公司提供的技术自行生产木牛流马,每生产一台木牛,向君山农机公司交付四两银子技术使用费,流马的技术使用费是二两。
  雷霄阁非常看好符箓法炮和木牛流马的作用,尤其是对小型流马大加褒奖,等这批装备回去试用之后,只要证明效果确实突出,雷霄阁将继续加大采购力度。
  这笔订单,再加上稽查舰队的三百门重炮和九百门小炮订单,已经足够君山军工开工生产三年了,有助于君山军工度过艰难的草创期。
  而君山军工的负责人,赵然暂时找不到别人,只能让宋雨乔出面了。宋雨乔对赵然让自己负责君山军工不太高兴,她不想俗务缠身——这其实也是大多数馆阁修士的真实想法,但赵然一句话就让宋雨乔心甘情愿走马上任了。
  赵然说:“君山军工是咱们宗圣馆的核心产业,地位不在君山科技之下。你看我把君山移动、君山农机公司和君山矿业都迁到了大君山下的小街,下一步还要把君山笔记编辑部也迁出去,只在洞天里保留了君山科技和君山军工,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如此紧要的部门,没有宋师姐你亲自掌舵,我放心不下啊!”
  刚把宋雨乔哄去执掌君山军工,赵然就收到了老师的飞符,老师让他马上去楼观小世界,言语中似乎很生气。
  江腾鹤果然很生气,他指着一份请柬问赵然:“《皇城内外》怎么忽然搞起期刊编辑论坛来了?搞就搞吧,为何又给致川发请柬?你为什么又同意了?我所料不错的话,《皇城内外》本就是你掌控的吧?”
  赵然笑了笑,问:“老师想把二师兄培养成什么样的修士呢?”
  江腾鹤不悦道:“这还问?他是必然要合道的!”
  赵然道:“没有经历过尘世的二师兄,他真的能合道么?”
  江腾鹤顿时语塞,过了片刻道:“那也等他入虚之后再下山吧,如此才稳妥一些。”
  赵然又问:“一位没有经历过尘世的炼虚,老师您敢让他下山吗?”
  这下子江腾鹤不说话了,赵然道:“老师,二师兄就好比大君山里的一盆花朵,谁都知道他将来会大放异彩,但如果总是在宗门的呵护之下,这样的花朵就欠缺了风吹雨打历练出来的坚韧,稍遇寒霜,说不定就会立刻凋谢啊。”
  江腾鹤良久无语,只得问:“去多久?”
  赵然道:“一个月而已。”
  江腾鹤道:“要想办法保护好。”
  赵然点头:“我让古克薛师徒暗中看护着,老师尽管放心。”
  闲聊片刻,赵然再次道:“老师,那我明天就和大师兄出发了,您真不去落纱岛?”
第五十七章
驱护舰队
  落纱岛之行,赵然之前就和老师商议过,想请他和大师兄一起前往,江腾鹤也颇为意动,毕竟这件事关系的确很大,是个修士都很难抑制住一探究竟的念头。
  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家有牵绊,掌上明珠不到两岁,正是可爱至极的时候,谁舍得离开?
  赵然也理解老师的心情,老来得子,当然是无比疼爱的,离开一步都想得不行。于是便没勉强,有大师兄魏致真在,他已经很有安全感了。
  至于骆致清,骆师兄和蟾宫仙子较上劲了,每隔个把月就要去被拍一回,对别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包括赵然早已看好的卫三娘,这是令赵然相当头疼的问题。
  为了去落纱岛,赵然专门联络了稽查舰队南海分舰队的指挥杜阳晨,询问能否派遣船只护送。
  自前年开始施行南海战略以来,稽查舰队组建了由战列舰广东号、福建号领衔,编列八艘重型驱逐舰、十八艘护卫舰、三十六艘巡海船、三十六艘风快船在内的南海分舰队,以楚阳成的云济岛和周雨墨的景华岛为基地,一西一东,将威慑力量深入南海,加速了南海诸岛的归化进程。
  听说是赵致然要船,杜阳晨自无不允之理,当即让正在广西钦州港休沐的杜星衍多等了几日,接到赵然之后护卫赵然前往落纱岛,执行“机密任务”。
  距底定东海局势的中葵岛海战已经过去了快三年,曾经的建筑修士第七小组也早已被拆散了,杜星衍成功破境大法师后,如今担任重型驱逐舰常州号的舰长。但这只是他由建筑修士转行海军的第一步,身为大法师,他的修为决定了他还要升迁——只需他真正熟悉了战舰指挥之后,便将调任某艘战列舰的舰长岗位。
  稽查舰队正在逐渐形成完善的升迁和资格制度,自巡海船起,船长由羽士担任,护卫舰由黄冠担任,重型驱逐舰由金丹担任,修为到了大法师,将具备指挥战列舰的资格。炼师或者大炼师,则可以出任分舰队指挥。
  稽查舰队这两年继续接收新舰,中葵岛海战之后又接收了八艘,战列舰已经达到十五艘。新接收的战列舰是隆庆四年造船计划的延续,原计划就是造满十五艘,银子都付了,不能不要。
  随着稽查舰队摊子越来越大,接收的战列舰越来越多,对大法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若非杜星衍在海军中资历浅,或许他此刻就已经在广东号战列舰上当舰长了。
  同时归杜星衍临时指挥的还有在北地港休整的一艘护卫舰和一艘巡海船、两艘风快船。五艘战舰组成了一支小规模驱护舰队,专门护送赵然前往落纱岛,并在落纱岛周边海域警戒。
  见到杜星衍的时候,赵然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来是杜师兄指挥,这阵仗稍大了些,我一个辞道之人,实在惶恐啊。”
  杜星衍已经颇有几分海军的仪范了,毕恭毕敬道:“能为稽查舰队的缔造者保驾护航,是每一位舰队官兵的荣耀!”
  当见到蓉娘也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杜星衍眼神恍惚了一下,但随即就端正了态度:“赵夫人请登船!”
  反倒弄得蓉娘有些不好意思,轻轻道了声:“杜师兄好。”
  驱护舰队离岗,向南驶入大海,沿途不时见到大大小小的商船,不到两个时辰,舰队周围就围拢了二十多艘商船一起行驶。
  魏致真和蓉娘都进到舱室中休息,赵然则在甲板上和杜星衍说话。杜星衍介绍:“近两年来,大明船只在南海出现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钦州港到白眉港的航线,是南海北部最重要的航道。跟随在咱们身边的,一多半都是去白眉港的,只要有舰队船只出航,他们都会跟随一段,咱们也会向西南偏行,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护航一段。”
  赵然问:“分舰队已经进驻南海一年半了吧?还有不开眼的海寇敢劫掠大明船只。”
  杜星衍道:“一般的海寇已经销声匿迹了,但还是有不少黎国、占城、暹罗的海寇在这一带出没。”
  “南海分舰队没有进剿么?”
  “剿过两次,也抓了十多条船,但效果不是很好,这些海寇大多是这几国的渔民,风声紧的时候就跑回去打鱼,一旦缓下来就出来劫掠,非常头疼。”
  “杜阳晨有什么打算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8/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