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874

  同道们争相上书为赵致然真人加封尊号,不同意也就罢了,为何要做如此严惩?
  简寂观方丈张元吉天师,究竟是嫉妒还是仇视?
  这三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顿时引得天下哗然,简寂观要求《君山笔记》对记者若绮进行严惩,若不严惩,后果自负!
  第二天的最新一期《君山笔记》整版没有内容,只有开头的一行大字:“嘉靖二十九年夏,《皇城内外》被逆齐王查封,隆庆十四年夏,《君山笔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没有内容的《君山笔记》发行量达到创刊以来的最高峰,历史性突破十万份大关!
  这一期《君山笔记》之后,还没等简寂观反应过来,如同忽然爆发了一般,各地掀起了联名上书的热潮!
  七月初三,福建十方丛林联名上书简寂观,要求给“敬爱的赵致然真人加封尊号‘功德’。”
  七月初六,浙江十方丛林联名上书,要求给赵致然加封尊号“玄英”。
  七月初九,湖广十方丛林联名上书,他们建议的尊号是“广德”。
  七月十二,山东、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五省十方丛林联名上书,五省共同拟定的建议是,加封尊号“弘德”。
  七月十四,广东、四川、广西、云南四省十方丛林的联名上书也到了,他们的建议是“演教”。
  最后,连张元吉本门龙虎山所在的江西都压不住了,虽然没有联名向简寂观上书,但江西各州府在几大期刊中都购买了头版头条,各自提出了所拟尊号的建议称谓。没有上书,但摆明了立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声明
  简寂观大都管赵云翼手中拿着一摞申请,忍不住叹了口气,又重新翻开,一份份看了一遍名讳,想了想,还是从书案后起身,向提科道士嘱咐一句:“若是还有,你便收起来,我去方丈院。”
  提科道士小心翼翼问:“都管是要继续陈情?”
  赵云翼道:“只有让方丈收回成命,才能令十方丛林稳住局面,否则还怎么弄?那么多辞道书,连简寂观都要散架了!”
  提科道士摇头:“都管,方丈正在气头上,他是正经的天师高修……”
  赵云翼怒道:“天师又怎样?还能把我一掌拍死?大不了我也辞道,不干了!”
  自从张元吉出任简寂观方丈以来,十六年了,简寂观只闻方丈而不见监院,所有的重大事务,沈云敬向不参与,他这几年唯一在忙碌的事情,就是奔波于各地,督促各县兴办道门小学堂,招收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学习。
  据赵云翼所知,沈云敬十多年来已经督促兴办了两百多所小学堂,足迹遍布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也正因为做下如此功德,已经八十岁的沈云敬虽然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却始终没犯过什么大毛病,修行也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黄冠。
  赵云翼进方丈院的时候,发现这位多日不见的老监院正坐在张元吉的对面,苦口婆心的劝他何苦要与整个十方丛林做难。
  张元吉见了赵云翼,冷冷问:“你也是来劝谏的?”
  赵云翼将辞道书放在张元吉桌上,劝道:“方丈看看吧,十八份辞道书,不乏五主十八头以上同道,他们认为,今日的简寂观不是他们认知中的简寂观……”
  张元吉打断道:“同意了给赵致然上尊号,就是他们认知的简寂观了?荒唐!”
  赵云翼道:“人心所向啊,方丈。”
  张元吉沉着脸道:“是我故意为难赵致然么?自纳珍天尊降世,楼观就没把天尊放在眼里,从未供奉拜祭过,如此不敬仙神,怎么给他加尊号?给他加了尊号,天尊那边怎么交代?”
  赵云翼道:“那也不用为此惩治各地吧,如今已经激起怒火了,越来越难以收场啊。”
  张元吉道:“这样才好,我们更能看清,哪些人不是真心诚意的供奉真神,对于这些人,辞道就辞道吧,不足为惜!”
  赵云翼道:“方丈,不能一意孤行啊,犯了汹汹众怒,如何得了!我以为,不能再拒了,应当顺从人心。”
  张元吉道:“你们以为这是我一意孤行?这是天尊的旨意,天尊有旨,谁能不从?”
  沈云敬再次开口:“方丈,整个十方丛林都在为赵致然争取尊号,顺应民心吧。依方丈所言,这是天尊的旨意,那也当由真师堂去商议,而不能在简寂观否决,方丈,简寂观应当上报真师堂。”
  张元吉铁青着脸道:“这是简寂观的事情,简寂观压下来便可,何至于到了真师堂的地步?所有联名者,都是十方丛林的道士,你们可见过哪一家馆阁修士有此提议?沈云敬、赵云翼,你们说实话,下面这些人挑事,和你们有没有关系?”
  这一质问,沈云敬和赵云翼脸色就变了,沈云敬躬身道:“方丈既然相疑,云敬唯有辞道。”起身离去。赵云翼也抱拳拱手:“云翼也愿辞道。”跟在沈云敬身后快步而去。
  沈云敬和赵云翼虽然修为不高,但一个是简寂观监院,有着真师堂真师的身份,另一个是简寂观大都管,是十方丛林庶务的实际主管者,他们二人同时辞道,当即震惊天下。
  这件事闹到如今这个地步,谁也不知道张元吉怎么考虑的,他毕竟是龙虎山的天师,关键时刻,《龙虎山》还是出来救场了,全文登载了一篇对的张元吉采访,表述了他不同意为赵然加封尊号的理由:
  第一,为赵然加封尊号是十方丛林道士们闹起来的,其中依稀可见少数位高权重者为报私恩以公义相胁的痕迹,故此才对某些人予以严惩,目的就是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第二,截至目前,并没有馆阁修士参与其中,可见十方丛林道士们的主张仅为少数人的意见,不代表天下修士。
  第三,赵然对仙神缺乏敬重,这也是他不同意为其加封尊号的原因。
  这篇采访一经发表,立刻被各大主流期刊转载,当即又引起更大的争议,舆情汹汹,铺天盖地压向张元吉。张元吉拿起其他期刊仔细一看,气得几乎眼圈发黑,这些期刊在转载的时候擅自做了节选,并且调整了顺序。把第二条列在第一条之前,对第三条做了详细解读。
  经过调整,张元吉的声明中充满了对十方丛林的轻蔑,以及对纳珍天尊的谄媚,他的形象一下子就走了模样。
  至此,简寂观几乎瘫痪了,请辞的请辞、请假的请假,两天时间走了一半人,已经无法正常履行事务。
  八月中,《皇城内外》发表一篇重磅声明,声明来自东海总督陈善道,公开敦请真师堂议事,讨论为赵致然真人加封尊号事宜。声明全文登载后,《皇城内外》编辑部就此发表评论员文章,质问张元吉:“张天师不是说,这只是十方丛林在闹事么?他既然看不起为了天下信力兢兢业业的十方丛林道士,面对东海总督陈天师的公开声明,他又有什么理由来辩解呢?”
  八月二十日,《皇城内外》再次发表重磅声明,声明来自南海总督孔阳清,他认为,给赵致然加封尊号是大势所趋,希望真师堂体察民情,十方丛林的道士,也是同道。
  八月二十二日,《皇城内外》第三次登载重磅声明,声明来自瀛州总督许云璈,他认为,真师堂不能再拖延了,以赵致然真人为道门所做的贡献,当得起。
  八月二十五日,正在横断大山以南视察白眉港的广东卢真人在《君山笔记》发表公开声明,赞同为赵致然真人加封尊号。
  由于此时的卢真人已经传出将要出任安南总督——事实上半个月后他就正式履任,并开始筹谋他未来的治所,因此,这次事件被道门记载为“四总督声明”。
  四位炼虚,而且还是执掌海外事务的四位总督一起发声,张元吉再也无法阻挠,真师堂终于在八月底召集议事,以十票赞成、五票弃权、一票反对的巨大优势,通过了由黄炳月提出的为赵然加封尊号的议案。
  为此,辞去简寂观监院的沈云敬专程赶回庐山投票,在张元吉质疑他投票资格的时候,他表示,在真师堂免去他真师身份之前,他依然拥有投票权。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张云意和王常宇的同意。
  真师堂最终议定的尊号为“弘法”,于九月初一促请天子下诏,尊奉赵致然为“弘法真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界
  被尊奉为“弘法真人”的赵然一直等待着纳珍天尊的反应,但到翻过年来,纳珍天尊都没有任何举动,甚至在张元吉主持的两次斋醮科仪中,也没有出现他的身影。
  沈云敬挂冠而去,没有继续担任他那个本就已经基本上不履职的监院,但他筹办各县道门小学堂的事情却没有撒手,凭借他几十年的资历,所到之处,没有一处敢于推诿塞责。
  赵云翼以下的大半简寂观道士们依旧处于“辞道”或者“休沐”状态中,这让张元吉也无法做事了,但他同样没向一帮十方丛林的道士们低头,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从去年九月到隆庆十五年正月,简寂观一道公文都没有下发过,处于事实上的瘫痪状态。
  隆庆十五年二月,赵然收到陈善道的飞符,邀约他赴东海相见。赵然赶到登莱,在登莱水营乘上特意迎接他的船只,来到当年稽查舰队和海寇联盟大战的战场,陈善道的南直隶号就在这里等候着他。
  赵然问:“陈师伯有什么要事,显得如此神秘?”
  陈善道回答:“青丘之主要见你,说是事关重大,不能泄露出去,我考虑过了,打算陪你一起前往,也将此事告知了郭弘经,若是青丘之主有什么不轨之举,自然有人替你我报仇。当然,是否进他的青丘海,还是看你的意见,你要是不愿进去,咱们就让他出来说话。”
  听说是青丘之主的邀约,赵然肯定要去的,他隐隐约约意识到,或许这一趟青丘海之行,将揭开纳珍仙童神秘的面纱。
  前来迎候赵然和陈善道的,是胡老头,他就在陈善道的南直隶号上,见了赵然,先恭贺一声“弘法真人”,也不多话,引着南直隶号就进了妖煞地狱海。
  几天的航行中,经历过多次风暴后,南直隶号从一片迷雾中钻了出来,眼前是片比镜子还要光滑的海面,安静得令人心悸。
  海中就是青丘岛,青丘之主坐在青丘岛上的一片草坪里,正在逗弄一群小狐狸。将这群狐狸赶开,他伸手请赵然和陈善道随意坐在身旁,沉吟片刻,道:“银山还给你们,请瀛州总督府派人接收吧。”
  赵然想了想,问:“莫非,纳珍仙童又失败了?”
  青丘之主点头:“奉银无用,我回不去了。”
  赵然和陈善道面面相觑,良久,才由赵然试着问道:“青丘前辈是什么意思?回不去了?回哪儿?”
  青丘之主抬手指了指天,道:“天界。”
  这下子,赵然和陈善道更是良久无语,各自都被震得不轻。
  “青丘前辈是说,您也来自天界?”
  青丘之主道:“天分三界,三界之上有四梵天,四梵天之上有三清天,再上为大罗天总摄,合共三十六天。我青丘一族,便出自欲界清明何重天。此三十六天为主天界,其外尚有不计其数之天。所有外延诸天,分为三层,一为混沌诸天,二为灵力诸天,三为末法诸天,你们这一界,便是外延诸天中的第二层。”
  陈善道追问:“各天界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连接?”
  青丘之主道:“道为一,为大罗天,此为宇宙生成之天,大罗天有生变化,分为三天承续,化作三清天,三清天继续变化,生四梵天,再变化,生三界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向下承续,因变化而生混沌诸天,由此一层一层,旋转而下。”
  赵然表示无法理解,青丘之主从草坪中招出一团隆起的泥土,至半空中某个位置,然后旋转向下,一圈一圈,最终与草坪相接。
  青丘之主指着这团如海螺般的泥土,道:“假设道门不占瀛州,会是什么样?那是另一个世界,与现而今占了瀛州的世界产生分歧,因此分成两个世界;占了瀛州之后,占不占黎国?这一选择与否,又分成两个世界,继续向下外延……由此无穷无尽。”
  赵然终于理解一点了,问:“每一个选择,就是一个世界?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分为无数世界了?”
  青丘之主道:“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能分化为一个世界,要看这种选择造成的后果,是否足以推翻本世界的运转惯性,能够推翻的,就会衍生另一个世界,被运转惯性淹没而纠正的,则保留在原世界中不发生衍变。”
  赵然又问:“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青丘前辈您刚才了也说,是在灵力诸天中,与混沌诸天和末法诸天的关系如何?”
  青丘之主道:“混沌诸天,为三十六天衍变的初生天,可被主天界追摄感应,乃至降临;灵力诸天,依旧能和主天界产生感应,但这种感应是微弱的,需要借助强大的规则来沟通,而且沟通的时候,主天界往往是被动的;末法诸天则更加无穷无尽,其中绝大部分世界已经没有灵力,甚至连修行都不可得,这样的世界,是被主天界遗弃的,它们最终将逐一湮灭。”
  “需要借助强大的规则来沟通是什么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