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74

  金县尉叹了口气,看向赵然的眼神又不一样了。
  正闲谈间,有金县尉心腹班头上前耳语,并递过一份纸单,金县尉看了看,笑着对赵然道:“赵方主,没想到龙家这些年搜刮了这许多民脂民膏。”说着,将单子递给赵然。
  赵然微笑摆手:“金县尉看着办就是。”
  金县尉点头,捻了个火头将单子点着,道:“那就还是老规矩,一人一半。”
  “不是说好你七我三么?”
  “这怎么使得?金某当日玩笑而已,赵方主别当真。”
  “贫道从不玩笑,说过话向来不会收回的,金县尉七成,贫道三成,就这么分!”
  “呃……那怎么好意思……好吧,那就多谢赵方主了。”
  等三班衙役们查抄妥当,将龙氏庄园各间屋子贴上封条,差事便算办妥。赵然和金县尉起身准备离去,出了厅堂,正好见到堂外被绑着龙氏亲族和仆役人等,其中为首者挣脱几步,抢到赵然和金县尉身前,旋即又被差役胖揍了几拳,按在地上。
  赵然停步瞥了几眼,见此人三十来岁年纪,虽然形状狼狈,但面相却极为俊朗,赵然看了都要忍不住赞叹。再看他眼角眉梢,无不透着傲骨风范,更兼有一种丰神雅秀之气,活脱脱一个男主脚的光环罩在脑门上。
  金县尉介绍道:“这便是龙氏本代之主。”
  那人强自挣扎着,抬眼怒道:“金大人,我龙氏犯了哪条王法,不明不白遭此灾厄,今日定要给个交代!”
  赵然低头看着脚边被按住的龙氏家主,问道:“你便是龙傲天?”说出这个名字,不禁浑身打了个哆嗦。
  龙傲天抬头,冷冷道:“不错,正是龙某!道长便是赵方主么?龙某得罪了道长,道长只管找龙某就是,有什么事情龙某都一个人接着,为何牵连龙氏一族?道长以权谋私,龙某不服!”
  赵然奇道:“你说贫道以权谋私?这从何说起?”
  龙傲天冷笑道:“道长为了君度山以西的万亩田地,不惜插手青苗钱之事,乱朝廷成法,动摇我缙绅之根基,身为道门执事,不顾清誉,只图敛财,这不是以权谋私又是什么?我龙氏清清白白,向为谷阳县表率,你今日无故前来查抄,扪心自问,你难道就丝毫不知羞愧么!”
  赵然被气乐了:“一直以为叫龙傲天的都是冷傲的臭脾气,不想遇到个你这样牙尖嘴利之徒,东拉西扯,徒逞口舌之能,真是颠覆三观啊……”
  龙傲天:“……”
  赵然冲金县尉身边一个班头道:“他不是问犯了哪条王法么?告诉他!”
  那班头一条一条数落着金县尉搜集的龙氏黑材料,赵然和金县尉在宣读罪状的声音中施施然走出了龙氏庄园。
  城南龙家被查抄的消息飞一样传遍全县,这一招杀鸡骇猴委实狠辣已极,整个谷阳县的豪绅大户们俱皆震动。张氏、焦氏、周氏、全氏等十多家大户往来奔走,互通消息,紧张地开始磋商起对策来。
  就在诸家豪绅你来我往之际,大批运送米粮的车队出现在无极山下,无数粮袋装入金记米铺的粮仓之中,将几座新建的粮仓堆得几无下脚之地。金记米铺当即将米价直接下调到每斗三十文,百姓们奔走相告,在金记米铺门前大量够买。
  以张氏为首的大户们紧急联络,相约聚会于张氏庄园。当晚,十多家豪绅大户来到张氏庄园,在张氏家主的主持下,开始共商对策。众人你一条我一条,提着各种靠谱不靠谱的建议。有说要上布政使司上告龙傲天被无故抄家的,有说要联络朝中靠山参劾孔县尊的,有说要招募地皮无赖冲击金记米铺的,还有说要雇佣刺客施以暗杀的,暗杀名单上罗列了一长串姓名,从张云兆、景致摩往下,直到宋致元、孔县令、赵然、金县尉等等诸人,甚至连关二都名列其上。
  众豪绅商议来商议去,一直商议到后半夜,却始终商议不出一个稳妥的法子。张氏家主被吵得晕头转向,回房歇了一个多时辰,再出来时,见众人还在争论,不由气结。
  天色已亮,张世家主吩咐仆役端上早饭来,让众人接着商议,他是打定了主意,不商议出个子丑寅卯来,绝不罢手。
  正在众豪绅享用早饭之际,忽有人问道:“咦,怎地不见罗乡宦?”
  张氏家主一看,在座诸人中真是没有罗乡宦。这种时候是最敏感的,罗乡宦没有前来参会,顿时引起了一番猜疑,堂间气氛当即为之一冷。
  张氏家主连忙唤来管家,让他亲自去乌塘一趟,务必将罗乡宦请到,以安人心。那管家才出去小半个时辰,便气喘吁吁跑了回来,当堂急道:“老爷,大事不好了。”
  张氏家主心里咯噔一下,忙问:“怎么了?”
  管家哭丧着脸道:“罗家在县城里的粮铺开张了,米价每斗三十文!”
  话一落地,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第四十章
西真武宫定计
  原龙安府府衙,西真武宫临时配院,都管景致摩正在仔细翻阅最新送达的战报。战报来自叶雪关,由主持川西宣慰司道门事务的战事临时总提调元阳彬亲笔签发。
  七天前,明军调集小山卫、娄山卫、白马千户所、玉龙千户所、叠溪千户所等各军,共计一万七千余人,强攻白马山二道梁军寨,经过一天一夜殊死奋战后,终于取得大捷。至此,夏军在白马山下布设的所有外围堡寨全部被明军攻克,白马山暴露在了明军的弓弩之下,战局由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道门川西宣慰司战时事务提调署认为,自战事爆发以来,经过三年的苦战,明军已经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在各个方面展现了较大的优势,相信再过一到两年,必将重新夺回白马山及以西二百里故土,将战线重新压回到岷山一带。
  但提调署也对近一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比如明军士卒经过三年的长期作战,普遍存在思乡、迷惘、士气低落等厌战情绪,部分卫所甚至出现了少量逃兵等恶劣情形。
  又比如在道门与佛门的长期交锋中,道门修士,尤其是中低阶修士折损较大,在护卫明军作战时感到越来越吃力。
  另外,符箓、丹药、法器的消耗也远超预期,金山卫和叶雪关存储的上述物资几乎见底,难以满足即将展开的白马山主山脉争夺战所需。
  基于上述困难,道门川西宣慰司战时事务提调署与总督川西军务衙门已经达成共识,白马山主山争夺战将不得不延后进行。
  提调署在战报的后半部分,对四川各府道宫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各府、县道宫、道院立即抽调经文熟稔、信仰坚定的道士赶赴川西,充入各卫所,担任监军和宣教之职,以消除明军士卒中出现的厌战情绪,鼓舞士气、恢复斗志。二是打破黄冠以下不出世行走的传统,着令各府道馆、各家各派散修派遣中低阶修士入叶雪关听令,护卫明军作战。三是催促各府道馆、各家各派散修尽可能的大量制备符箓、丹药和法器等,以充军用。四是建言玄元观,可授权各府道宫扩充受牒道士名额,以备道门十方丛林人力所需。五是要求各府、各县道宫、道院,要与府衙、县衙紧密配合,力保地方平稳。
  同时,提调署也已经行文陕西延生观、湖北长春观、贵州仙人观,催请三省道门尽力支援白马山战事。
  其中的第一条、第四条和第五条都涉及西真武宫事务,作为监院张云兆着力培养的接班人,景致摩必须认真揣摩出头绪来,制定出西真武宫的行事计划,一俟张云兆签押后,就要在全府四县通行。
  景致摩从小就深受家世熏陶,见识、才具、手腕皆属上乘,又经历了多年的庶务培养,仔细斟酌之后,便有了腹案,顷刻间提笔写就。
  吹干墨渍后,又反复权衡几次,对部分计划做了细微调整,景致摩将文书收起,准备去见张云兆。正当此时,有典造房火工居士前来通传,说是张监院召集三都议事,请景致摩速往正堂相见。
  景致摩揣着文书赶到正堂时,见监院张云兆、都讲白腾鸣、都厨廖腾乔俱已到场,于是自己也找了椅子座下。须臾,巡照兼署典造房的钟腾弘也抱着笔墨纸砚进了正堂,在书案前座下,铺纸研磨,手中提笔,眼望张云兆。
  张云兆轻咳一声:“开始吧。”顿了顿,向三都扫视一遍,道:“昨日谷阳县无极院密信已到,言及近日米价暴涨一事的首尾,信很长,我就不一一转述了,心中讲的主要是几件事。其一,谷阳县米价已经回落每斗三十文;其二,无极院慈善金已放贷五万八千七百余两,借贷农户三千九百户,其中五万余两为青苗钱周转;其三,谷阳县各大户已于十日前开仓售粮,无极院说,部分大户转贷青苗钱的利钱也自两分降至八厘,不过这几户同样要求‘承包’荒地,其中几处涉及石泉县、江油县,此事谷阳县孔县令是赞同的,但石泉、江油恐怕会有些麻烦,需由西真武宫和府衙与两县相商。”
  说罢,张云兆端起茶盏慢慢饮了几口,给三都留出时间思考,旁边的钟腾弘运笔如飞,将张云兆的原话记录下来。
  喝完一盏茶,张云兆接着道:“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想干、愿意干,再困难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米价回落,谷阳县人心平稳,各大户愿意开仓售粮,百姓手中也有度荒的银钱,既解决了今年旱灾的问题,又顺利完成了对青苗钱借贷的革新,还原了青苗仓设立应有的本意,这是大好事,也是我龙安府的一桩幸事。前些日子,我去拜见玄元观李监院时,他对我说,青苗钱不改,土地兼并便不能延缓,老百姓的生活就会愈发困苦,这个难题一直使他如鲠在喉。如今无极院送来了好消息,我准备立刻修书告知李监院,想必李师兄定然欣慰之极,我张云兆也算不负李师兄所托了。”
  张云兆是西真武宫近百年来最强势的监院,一般来说,如果他议事开始时,就长篇累牍的议论,那就代表着他心意已定,接下来不管要做什么,都只有别人赞同的份,除了在枝叶末梢上稍作修改和补充外,主要决策上最好不要有什么反对意见,否则后果难料。因此,在座的景致摩、白腾鸣、廖腾乔等,都已然知晓,这回张监院是要下定决心推广“谷阳县经验”了。
  果然,张云兆压根儿没给别人反对的机会,直接开口道:“谷阳县青苗钱革新初成,成效斐然,我意已决,将此事推至全府。谷阳县的施策措施诸位都已经一清二楚,现在诸位都来参详参详,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和调整的?”
  都讲白腾鸣道:“谷阳县相关策略都很成熟,分化、拉拢、打压,做得都很到位。我意以为,可立即着手推行。但,骤然推广至全府,恐怕还是太激进了些,平武县乃府城,豪绅大户与谷阳、江油、石泉三县毕竟不同,关系复杂、人脉很广,族中勾连成都乃至京师的,比比皆是。为使此事推行顺利,我意可否现在石泉和江油推行?无极院来信中不是说,谷阳县有些开明大户想要‘承包’的土地牵涉到石泉和江油么?可以此为引,顺势而为。待其他三县都稳妥了,再解决平武的问题。”
  廖腾乔点头:“此为老成之语。”
  张云兆赞道:“白都讲之言有理,我亦深以为然。”说罢,又将目光专向景致摩。
  景致摩不敢有异议,自然点头支持,于是大计就此敲定。
  张云兆道:“无极院信中言道,可于谷阳县召集全府各县道院、县衙主事之人议事,观摩慈善金的发放流程,听取谷阳县诸项策略的详细介绍,商议各县青苗钱改革的难处,现场提问,现场解决,从而议定各县改革的步骤,地点就定在慈善堂,无极院称其‘现场办公会’,我意可行,时间就定在七天之后。诸位以为如何?”
  三都均点头称可,于是张云兆令一旁记录的钟腾弘现场拟就公文,发送府衙及平武、江油、石泉及谷阳四县道院。
  一项大政,便在张云兆雷厉风行的铁腕下,获得三都议事的一致通过,张云兆心情舒畅,笑吟吟地喝着茶,眼光望向景致摩。他这两年愈发感到精力不济,此刻心中暗暗开始盘算起来,思量着如何在这次变革中将景致摩推向前台,以顺利完成西真武宫权力的平稳交替。
第四十一章
人各有志
  西真武宫三都议事的末尾,就在张云兆准备宣布议事结束之时,景致摩将怀中发自叶雪关的道门提调署战报,以及自己拟定的落实计划拿了出来。
  “昨日监院将这份战报交给我,命我拟定相应对策……这是我写就的方略,还请监院及两位师叔过目。”
  “哦?那么快?呵呵,致摩做事当真干练,你就简要说一下吧。”张云兆对景致摩是越来越满意了。
  景致摩应了声“是”,先将提调署战报中的要求复述了一遍,然后提出自己拟定的应对方略:“其一,增加一个受牒道士的需费大致为每年一百五十两,其中俸银一百二十两,饭食衣冠二十两,杂费十两。依据最近三年西真武宫及各道院的岁入估算,按照道宫与道院各摊五成的比例,拟于今岁增添三十名,为往年的近四倍,具体为:西真武宫十二人、平武县六人、谷阳县四人、江油县和石泉县各三人,余两人为西真武宫指定之各县员额,俸银及开支由西真武宫负担,不挤占各县道院财力。”
  张云兆询问白腾鸣和廖腾乔的意见,二人都说“可”,于是张云兆便点头应允,让钟腾弘当场拟成文书,过目后签押下发。
  景致摩又道:“其二,提调署要求各道宫、道院与府、县衙门紧密相合,以求地方稳定……”说到这里,景致摩停住了,看了看白腾鸣和廖腾乔,又看了看张云兆。
  张云兆喝道:“有什么就说,不必遮遮掩掩,若有不是之处,再行更改便是了。”
  景致摩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原本我打算的是,为恐青苗钱改革一事引发地方豪绅大户反弹,拟议延后……”
  话一出口,不惟白腾鸣和廖腾乔发怔,就连张云兆都愣住了,隔了半晌,方不悦道:“此事刚才已经议定,何必再提?”
  景致摩低头道:“是我思虑不周……如今还望监院和白师叔、廖师叔也帮忙出出主意。”
  白腾鸣和廖腾乔咂摸着个中滋味,相互对视,都不发一言,张云兆沉默片刻,开口道:“今年我龙安府大旱,受灾百姓何止十万!若是没有好的办法,单单如往年一般赈济,穷全府之力,能赈济得了多少?这两年各方邪教四起,尽显蛊惑人心之手段,若不行青苗钱改革之事,真不知将有多少不忍言之惨事。致摩,你是对青苗钱一事有异议么?”
  景致摩脸色涨红,低头道:“青苗钱一事弊端丛生,当然应该有所变革……但,缙绅为朝廷之根基所在,将矛头直指缙绅之家,是否太过苛刻?”
  张云兆叹道:“缙绅为朝廷之根基不假,但缙绅之根基何在?不单缙绅之根基,我道门之根基又何在?这些问题你自己仔细想一想。你是我西真武宫后起之秀,将来是要担当大任的,思量事情千万要立定根脚,莫受家世所累,风物长宜放眼量,关键时刻千万莫要糊涂了。”
  这些话虽然说得很重,但的确语出至诚,可谓推心置腹,若非张云兆寄厚望于景致摩,根本不会如此点醒他。
  景致摩沉默良久,方道:“监院,是我想差了……”
  张云兆欣慰道:“知错能改便是好的,你说下一个吧。”
  白腾鸣和廖腾乔相互对视一眼,他们和张云兆相处时日极长,对这位监院的性子可谓熟知,眼见张云兆对景致摩宽宥至此,各自都有些忍不住眼红妒忌了。
  景致摩又道:“其三,川西缺人,提调署要求各府、各县道宫、道院调集人手支援,为各卫所监军、宣教,以安抚军心、振作士气,我思虑多时,拟调出十二名受牒道士前往叶雪关,同时征集十二名火工居士们随行听调。其中,西真武宫五人、平武县中阳院三人、谷阳县无极院二人、石泉县净明院及江油县金光院各一人,火工居士类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