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874

  好吧,也许你没有坐在冷板凳上,甚至被领导重用了,但其实这个结果才是最惨的,因为光被“重用”而不被提拔的生涯只能用“惨不忍睹”或者“身心俱疲”来形容。关键是这个时候的你,连哭诉的听众都没有了——拜托,领导都原谅你并且重用你了,你还哭天喊地,这不是小人是什么?
  当然,世事无绝对,还剩百分之一的几率会和领导冰释前嫌,领导会对你一视同仁,可这样的领导绝对属于异类,碰到的机会少之又少,完全等于撞大运,这种故事一般都会成为佳话和美谈,成为经典的职场传说——而经典,永远都是少之又少的。因此,去辛苦巴结领导之前,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运气吧。
第二章
下一站
  西真武宫监院徐腾龙亲自保驾护航,送董致坤到无极院履任,这是方丈杜腾会的决定。因为去年春夏时发生的那一幕显示,董致坤在无极院的根底实在是太浅了,众道士无人信服,没有来自上头的强力压制,董致坤的监院职司是坐不稳的。
  因此,董致坤对无极院上下热情笼络,这是他根基不稳的无奈之举,但对于赵然,董致坤的态度则截然相反。
  去年春夏之际,当着西真武宫方丈杜腾会的面,在无极院全体道士们的注目之下,赵然带头说了一句“我有异议”,董致坤因此灰溜溜地离开了为之工作和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无极院。如果不是张云兆的遇刺,他根本没有机会回来,这样的仇隙,是极难化解的。
  既然如此,赵然自是没有任何巴结的举动,漠然听着徐腾龙宣读董致坤任监院的决定,冷眼旁观董致坤发表任职感言,在其余人等上前恭贺见礼之时,自己扭头离开大殿,该干嘛干嘛。
  这样的态度顿时激怒了董致坤,也不知暗骂了多少次“赵致然无礼”,在他的想象中,赵然应当主动上前曲意奉承,痛哭流涕的乞求他的原谅,然后他再冷哼一声将赵然一脚踢开,然后该干嘛干嘛,如此这般方能出了胸中恶气。
  只可惜该干嘛干嘛的是赵然而不是他董致坤,这就令董致坤感到难以忍受了——我巴掌都亮出来了,你竟然还敢不上来吃打,这是哪门子道理?
  正是移交了印鉴和文书,无极院的监院位子上换了个人,无极山算是变了天。有人痛恨就必然有人喜欢,有人失落就必然有人憧憬,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无极院道士们都在努力接近和巴结着董致坤,有的希望能够坐稳位子,有的期盼着能够一飞冲天。尤其是去年捧董致坤脚丫的几个经堂道童,更是欢欣鼓舞,就好像升任监院的不是董致坤而是他们自己。
  甚至连跟随董致坤回山的张泽,以火工居士之身,竟然见到赵然时也敢“拂袖而去”。
  赵然送别宋致元的时候,惭愧道:“一切都因为我而起,却牵累了宋师兄,我实在是无地自容。”
  宋致元笑道:“说的哪里话来,当日鼎力助你,一为你行的是正道,这谷阳县数万农户都因此而受益无穷,不帮你我自家良心过不去;二来嘛,师兄我也想偷个巧,寻思着借机搏上一搏,若非出了意外,也许我还真就有望更上一层。因此你也别自责太甚,赌斗哪有必胜的,输了便是输了,我认赌服输,我也不是三岁小儿,自有我的担当,你若再这么说,便是小瞧了我。”
  赵然心下感激,取出一沓银票,强塞给宋致元:“师兄前往玄元观,上下左右尽须打点,用钱的地方多,师弟我受师兄照顾这么久,此时无以为报,只望师兄别嫌弃这些阿堵物。”
  宋致元捏着银票指尖一撮,满面笑容:“一千两!你还真把玄元观当成龙潭虎穴了?也罢,知道你银子多,用你的话来说,我今日就打一打土豪了。”
  将宋致元送至无极山下,自有宋家的马车靠过来相侯,宋致元踏上车辕,想了想又转身下来,向赵然道:“董致坤当了监院,但料他不敢对我宋家有所苛待,怎么说我家侄女还在华云馆中修道……可你却不同,诸致蒙帮你一次、两次、三次或许可以,但总不能一直护着你,再说十方丛林这些小事,也不好拿出来总去叨扰华云馆,我意,你若是在无极院难熬,尽管修书于我,我去玄元观站稳脚跟后,尽量把你调走。”
  赵然失笑道:“这点子破事何至于去找诸师弟,师兄放心,我自应付得来,若是实在不行,一定去投奔师兄。”
  宋致元走了,去玄元观做他的寮房水头,他当初在无极院起家,也是从寮房水头做起,说起来,也算是回归了老本行。他临走时给赵然的那些话发自肺腑,令赵然很是感激,不过赵然心里多少有点底气,所以并不像宋致元那么悲观。
  通过西真武宫下达申饬令,以及宋致元调离这两桩处罚来看,杜方丈和徐监院的确受到了来自玄元观和华云馆的压力,这一点白都讲已经悄悄给他传递了内幕消息,他也因此提前就知道了自己将面对的处罚大致会是什么。
  一个庙祝而已,又不会死人,刚好还可以借此机会远离无极院,躲个清净的同时还可以好好修炼一番,争取早日进入道士境。
  道庙是道院的外派机构,级别与执事相同,在许多辖地较广的县境,道院通常会在掌控力度较弱的偏僻之处设置道庙,以便大明子民都能沐浴在道门的荣光之下。赵然刚穿越的时候,所在的赵家庄就设置了清河庙,隶属石泉县宁德院。
  当然,道庙并非必须设置,而且如果需要的话,也会撤销。比如江油县,百年来一直设立着两座道庙,这两年受白马山战事,江油县西北部三分之一的地盘被划给了总督川西军务衙门,成为军事区,直接受总督衙门管理。因此,地盘缩小后的江油县便将两所道庙予以撤销,重新并回星庆院,同时道院的名称也变更为金光院。
  谷阳县也有一座道庙,位于西北方龙山地区,那里距无极山大约有百里之院,而且山高林密,谷深路险,往来十分不便,故此设置龙山庙直接管理,编有道士五人。
  道庙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有遇到重要事务的时候才向道院禀告,其他事务均可自行处置,所以赵然对龙山道庙并不熟悉,只知道庙祝名叫周致敬,并且只在每年正月初一无极院庆贺天腊之辰的大仪典中见过,甚至连话都没说过一句。
  莫非是去龙山庙么?这样也好,品级没降,又可以独当一面,虽然偏僻了一些,有种被发配的意味,但比起赵然的预期来说算是好得多了。赵然家财何止万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必为银子发愁,所以龙山庙的偏僻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反倒可以让他静下心来修炼,因此这两天赵然始终都在查阅龙山庙的资料,心中颇为期待。
  宋致元走后的第三天,赵然被点名参加无极院三都议事,他知道,这是要宣布对自己的处理决定了。
  赵然赶到经堂的时候,新任监院董致坤以及罗都讲、袁都厨、张都管都已在座,最上首端坐的则是西真武宫监院徐腾龙,下面高功刘致广、巡照张致环,以及典造陈致中,同时令他有些小小惊讶的是,自己方堂的管事堂主蒋致恒。
  赵然稍一琢磨,顿时了然于胸,看来接替自己出任方主的,应该便是他了。
  蒋致恒一见赵然进来,下巴立刻扬起三分,看向赵然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自得,同时还有少许冷傲。好吧,赵然很痛恨冷傲之人,这是一种极为欠扁的表情,不过他心态很好,并没有上前暴揍一顿的冲动,人这一辈子遇到的大起大落不知会有多少,落下去的时候自然有人会出来得瑟一二,完全没必要暴跳如雷。
  董致坤很快宣布了无极院三都议事的第一个决定——迁转典造陈致中为客堂知客。都是执事,典造迁转知客属于进了半步,因为知客和高功、巡照这三个执事,是可以列席三都议事的,同时按照惯例,进入后备监院的行列。
  陈致中冲赵然露出一个包含着歉意等诸多复杂内涵的笑容,赵然微微颌首,示意自己完全不介意。
  接下来,董致坤宣布免去赵然方堂方主的职司,由方堂堂主蒋致恒接任方主。
  最后,董致坤宣布,任命赵然为君山庙的庙祝,让他三日内启程赴任。
  君山庙?这是哪里?赵然当场就愣住了。
第三章
要钱要人要地皮
  君山庙是无极院即将设立的一座道场,当然,这是取得了西真武宫三都议事同意的,只不过西真武宫的白都讲还没来得及知会赵然罢了,因此打了赵然一个措手不及。
  之所以叫做君山庙,是因为无极院给其划定的辖地范围,刚好处在君度山以西、小君山以东的位置。赵然一琢磨,这不正好就是我承包的那上万亩荒地吗?好嘛,原来就是让我在自己家的地盘上折腾啊?这是让我自己收自己的香火钱,完了还得给无极院交份子?
  望着董致坤一本正经的嘴脸,以及徐腾龙意味深长的笑容,赵然顿时无语了。
  不过他本来就做好了被穿小鞋的准备,如今第一双鞋子扔过来了,盘算下来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于是也就忍了。顶天了每年几百两银子而已,以赵然的身家,一次付清上百年没有问题。其实换个眼光来看,到自己的地盘上当庙祝也不坏,好赖县衙管不着,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道门官府自己一肩挑了。
  赵然如今的心思没放在权力争夺上,此刻的大形势也不容许他继续上蹦下跳,做小伏低虽然憋屈了一些,但弯下身子是为了蓄力,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他近期内的打算只有一条,好生把自己的气海“琢磨”成型,然后尽快进入道士境,和争权夺利相比,眼下这才是当务之急。
  新任知客陈致中尚未卸下典造的职司,是因为董致坤以前在无极院人缘不好,如今骤然上位,夹袋里委实没有可以简拔的人选,因此便让刚刚向他“靠拢”的陈致中兼着典造,故意悬之以空,以吸引更多的“有志”道友向他靠拢。
  赵然去典造房办理相关手续时,陈致中叹了口气,道:“赵师弟,无极院遭逢大变,师兄我也有些心灰意懒,起了求去的心思……”
  赵然心中好笑,但面上却满是沉重,一边点着头示意自己完全理解,一边等着听“但是”。
  “……但是,师兄我毕竟为无极院付出了十多年,实在是不忍看着无极院就此沉沦,故此只得强打精神,为院中诸同门、为县里众百姓以尽绵薄之力!还望赵师弟谅解师兄我的一番苦衷。”
  赵然长叹道:“陈师兄,今后无极院势必更加险恶,师兄可一定要坚持住,我家乡有句老话,‘咬定青山不放松’,师弟我即将远行君度山,恨不能留在此间相助师兄,便以此言共勉!”
  陈致中感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把着赵然的双肩使劲晃了晃,似乎是要证明自己的决心:“师弟此言极好,正是我心意的写照!放心吧师弟,你去了君度山以后,有任何难处,只管来找师兄,师兄我一定竭尽全力,不使师弟受到丁点委屈!”
  赵然再次长叹——他已经叹气叹得快要缺氧了:“疾风知劲草,国乱……院乱见忠良,多谢师兄了!师弟我还真有许多难处,还望师兄相助!”
  陈致中重重点了点头:“师弟请说。”
  赵然立刻低着头开始数手指:“此去君度山,一切皆为草创,这道庙建设费、日常管理费、宣化教民费、科仪耗糜费等等,都需院中接济……”
  陈致中眼皮跳了跳:“……嗯……”
  赵然继续掰着手指头道:“还有,刚才我打听过了,龙山庙编制道士五人,火工居士十人,师弟我不求更多,只要比照龙山庙即可……”
  陈致中眼皮再跳:“……呃……”
  “还有,为了不致布道时有所误会,我想还是应该先划定道院和道庙之间的具体界限,比如君度山东北的枣林和冲马沟,虽然不在我承包的荒地范围内,但却在君度山脚下,与山外隔着冲马河,道院管理起来很是不便,不如划归道庙……”
  “……”
  最终,赵然从怀中取出一张单子,上面罗列着他刚才提出来的所有条件,陈致中脸上堆着笑,一再表示自己会尽力满足,然后极为热情的将赵然送出了典造房。
  陈致中回到桌前坐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渍,将纸单抄起来重新看了一遍,然后提笔开始涂抹修改。先将五百两开办费划掉,写上一百两,然后将编制改为三人,火工居士也砍去一半,接着继续修改其他事项……
  赵然离开典造房,径直去找高功刘致广,来到经堂门口时,正逢散课。道童们陆续出门准备去用午饭,金久也在其中,他见了赵然后连忙快步赶过来,行了个礼问:“赵师兄,如何了?”
  赵然点头道:“放心吧,我正为此事来找刘高功。”
  金久立时喜动眼色:“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那个张泽这几日在我面前极为无礼,眼看着他马上就要受牒,等他也来经堂的话,哪里还有我的好日子。不如跟随师兄去外面逍遥自在才好!对了师兄,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前往龙山?”
  “不是龙山,是君山,院里将在君度山和小君山之间设立君山庙,让我去当庙祝。”
  “啊?那片荒地?”金久有些傻眼了。
  “怎么?不想去?”
  金久犹豫片刻,见赵然一直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当即咬牙道:“去!总比留在山上受气强!”
  赵然拍了拍金久的肩膀,笑道:“哪里有你想得那么差?告诉你,我们这是开创大事业!”
  忽悠了金久几句,赵然入经堂配房,正好见到高功刘致广。刘致广烦躁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见到赵然后问道:“你怎么来了?对了,和陈致中谈妥了?”
  赵然和刘致广的交情非同寻常,直接将刚才的经过讲述一遍,刘致广鄙夷道:“虚伪!小人一个!之前大义凛然说要如何如何,转眼就投了姓董的,两面三刀!什么东西!你千万别信了他的鬼话,这么大的事情,哪里是他能做主的?你看着吧,他嘴上答应得轻巧,不给你减掉一半就算好的了!”
  赵然笑道:“我也知道,这不是他说了算的。只要能落到手一半我就满意了,再差点也能接受。”赵然虽说同样对陈致中之类两面三刀的家伙很是看不起,但并不会因此就放弃与之周旋,尤其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并不介意继续来往,至少陈致中没有彻底和他断交,这里面就留下了可以借力的空间。
  赵然提出要调用金久去君山庙,刘致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让赵然再选选,只要有中意的道童只管领走。
  赵然又问刘致广在这里生的是什么闷气,刘致广也不隐瞒,道:“今年西真武宫给了无极院四个受牒名额,我俗家有个表侄儿想要入道门学道,可前两天我与董致坤提了提,他竟然说什么不经火工历练不可直入经堂。好吧,我同意,咱们就按规矩办,先让他当火工居士也行。可刚才罗都讲给我看了今年准备受牒的人选名单,他自家的侄儿同样没有经过火工历练,凭什么也能受牒?”
  听完之后,赵然很无语,先不说黑暗不黑暗的问题,关键是这种事情其实完全可以操作得更好,根本不用如此粗暴直接,以至引起刘致广的怒火,说明董致坤此人连最基本的治政手腕都欠奉,实在是缺乏历练。
  安慰了刘致广几句,劝他暂时不要和董致坤当面冲突,赵然便离开了经堂。之后赵然又去一一拜访三都和诸执事,大家对他的态度都还算不错,并没有因为他失势而刻意回避,看来赵然之前给众人留下的印象有些过于深刻了,包括蒋致恒在内,都不愿意和他明面上发生矛盾,都对他将来会不会冷不丁又东山再起而心有忌惮。
第四章
君山庙祝
  十一月初五,赵然正式下山,启程前往君度山。
  不出所料,赵然向无极院讨要的所有条件都几乎被砍去了一半。受牒道士的编制连他在内只有三个,火工居士为五人;建设龙山庙的开办费用被减得更多,总共只有一百两银子;而赵然成为庙祝之后,第一年上交无极院的香火钱按例减免,第二年为一百两,从第三年开始,每年需上交二百两。至于道士和火工们的薪俸,以及君山庙的日常开支,则由君山庙自行负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