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

  “原来如此。”唐秀才恍然大悟,突然脸色又变了,焦急问道:“毅儿,你帮着雷七算账,他会不会让你去当证人啊?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你可不能去啊!”
  唐毅顿时泪流满面,爹啊,你总算是聪明了一回!
  “您担忧一点错都没有,所以我们要赶快搬走。”
  “去哪?”
  “当然是太仓了。”
  “喂,雷七就在太仓,咱们还去啊?”
  唐毅呵呵一笑:“您没听说过大隐隐于市吗,太仓州二三十万人,雷七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咱们,反倒是在刘河堡,人家一找一个准。”
  “对对对,咱们一定要快点走。”唐秀才不安地说道:“毅儿,这种财产官司从来都不是小事,当初你爷爷还在的时候,就遇到过好多次,都出了人命。”
  “不会吧?那么严重?”唐毅也有些吃惊了,大明朝虽然不讲法治,但不至于查个账就要了命吧!
  唐秀才一脸严肃,说道:“毅儿,不管如何,爹都不能冒险,你要是有点差错,爹就活不下去了!”
  老爹虽然不聪明,但是阅历不差,唐毅也不敢大意,慌忙点头。
  “您老安排,孩儿都听您的。”
  唐秀才沉着脸,在地上来回转了几圈,说道:“毅儿,明天早上咱们就走,我现在去找朱掌柜的两口子,把房子退了,让他们帮着找个合适的马车。”
  唐秀才还真是个急性子,他也早就不想住了,爷俩兜里有四百两银子,虽然不够骑鹤下扬州,但是过殷实的小日子没问题。就算没有雷七的事情,这几天也要搬走。
  老爹急匆匆下楼,唐毅也没有闲着,把竹楼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换洗的衣服,再加上大半箱的书,其他的都是破烂,带着都嫌碍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爷俩就爬起来洗漱,正在这时,外面有马蹄声,唐毅打开楼门一看,来的正是朱掌柜的,在他的背后还跟着两个黝黑壮实的年轻人。
  朱掌柜的冲着唐毅一笑,回头让两个年轻看着马车,他急匆匆跑了上来。
  “唐爷,小相公。”
  “朱伯伯,辛苦你了,一年来都靠着您照顾了,唐毅代爹爹向您道谢了。”
  唐秀才有功名在身,行礼只能让儿子代替了。朱掌柜的急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小相公,实不相瞒,俺有事求你和唐爷啊!”
  “只管说就是。”
  朱掌柜的往楼下看了看,指着两个年轻人说道:“小相公,这俩小子是俺的儿子,老大就朱山,老二叫朱海,一对闷葫芦,什么都不懂。但是胜在老实有把子力气,您和唐爷都是体面人,身边需要跑腿办事的,搬东西,看家护院啥的,这俩小子就交给你们了。”
  唐秀才也大吃一惊,他昨天只是让朱掌柜的找个马车,怎么把两个儿子都送来了?
  “朱老哥,你们都是清白人家,怎么能让孩子给人家做家丁啊,我不能收!”
  见唐秀才拒绝,朱掌柜的急得脸色通红,可怜兮兮看着唐毅,说道:“小相公,你帮着说两句话吧!”
  唐毅听到消息的时候,眉头微蹙,可是转念一想,顿时明白了原因。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一个特权社会,读书人功名越高,特权就越大,光是官绅免疫免税一项,就诱惑无数穷苦人家卖身投靠。君不见每次乡试之后,苏州府就要少成千上万亩的纳税田,这就是所谓的投献。
  正所谓早投资早收入,唐家父子这段时间明显转运了。而且唐毅表现出来的聪慧更让人惊叹,随随便便就给他们找了条来钱的路子,绝对是超级潜力股,日后还不一定到什么程度呢!
  赶快把小崽子送去,好处保证少不了,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要好。真的等到人家发达了,就算是想送也送不进去了。
  从朱掌柜的表情上,唐毅敏锐读出了他的心思,偏偏爷俩此时正好缺少帮手,朱家兄弟来的正好。
  唐毅想了想,笑道:“爹,朱伯伯和咱们是朋友,两位哥哥哪能给咱们当家丁仆人呢!不妨让两位哥哥跟着咱们,平时教他们读书识字,等过一两年,两位哥哥有别的出路再由着他们,您看如何?”
  “这个……”唐秀才还在沉吟,朱掌柜的却连忙作揖,一口答应:“就这么办了!”
  朱家三父子帮忙,把两个木箱都装上了马车,朱山在前面赶车,唐毅父子就出了巷子。没走出几步,迎面正好来了一个人。幸亏朱山拉住了牲口,不然就撞上了。
  “师父,您这是?”
  吴天成一愣,连忙施礼。唐毅吃惊地问道:“你怎么来了?”吴天成脸色发红,低声说道:“师父,我昨天晚上偷偷找了码头上的人喝酒,您猜怎么着,我旁敲侧击,打听到雷七的夫人是判官胡彬侄女,那可是从七品的官啊!要是他知道了谁帮着雷七算账,还有好果子吃吗!我连夜收拾了个包裹,本想来找师父说一声,然后就去州城。反正我孤身一个人,从师父身上又学到了那么多,上哪还不能当个账房。”
  唐毅听完了他的话,也不由得暗中挑起了大拇指,别管是朱家,还是吴天成,都是趋利避害的好手,有时候小人物的智慧同样不容小觑!
  “咱们想到一起去了,上车吧!”唐毅笑道。
第16章
金太仓
  苏州府辖一州七县,有“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之说。
  太仓州拍在了第一位,首先知州品级比知县高,油水又丰厚,可是人人向往的美差。往下就越来越差,到了昆山,由于以昆腔闻名于世,说是叫花子,难免尖酸刻薄。至于吴县,原本也是非常富庶的,无奈前世作恶,知县附郭,上面有知府大人,甚至还有巡抚,就是个受气挨骂跑腿的苦差事。
  唐毅一行人刚到了城门口,立刻就领教了“金”太仓的含义了。
  “站住!”
  两个握着大戟的卫兵伸出兵器,就拦住了一个货郎。
  “干什么的?”
  货郎连忙点头哈腰,说道:“是卖货的。”
  “知道你是卖货的,问你卖什么?”
  “枣,大红枣!”说着货郎捧出一把,急忙送到了士兵的面前,呲着牙笑道:“军爷,您尝尝,甜着呢!”
  士兵接过几个枣子,扔嘴里一颗,嚼了两口,把枣核吐在了货郎的脸上,冷笑道:“小子,军爷天天在这守门,风吹日晒的,我们多辛苦,你是清楚的,光吃几个枣子可不够啊?”
  小货郎脸色凄苦,对方把手都伸到了他的面前,两个字:要钱!
  “军爷,您看小的还没进城,东西也没卖,实在是没有钱……”
  “没钱?我看你小子耍诈!”士兵用力一推,小货郎就摔了出去,他得意地吼道:“兄弟们,我看这小子麻袋里有好东西,大家伙一起上啊!”
  三五个士兵肆无忌惮地闯过来,解开了麻绳,就把袋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倒出来,大红的枣子满地都是。小货郎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哭道:“没有值钱的,什么都没有,饶了小的吧!”
  领头的士兵反倒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其他人说道:“我听说专门有人把金沙藏在窝瓜里,说不定红枣里面也要好东西!”
  这也行?唐毅差点眼珠子掉下来,向四周看了看,百姓们都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显然都习惯了。
  士兵说着把脚抬起,用力踩下去,其他几个人也凑过来,用力踩着,嚣张地狂笑,没几下枣子就毁了大半,小货郎气得嘴唇哆嗦,辛辛苦苦采了枣子,跑了几十里的路,一点钱没卖就这么完了!
  郁闷的吐血,可是他又能如何,捡起空空的麻袋,抹着泪掉头就走。
  看着他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几个士兵越发得意,狂笑道:“告诉你们,没钱就算天王老子都别想进城!”
  “真是欺人太甚!”唐秀才坐在马车上,拳头攥得紧紧的,就想要说几句,吴天成急忙拉了拉他的袖子,摆了摆手。
  “唐相公,别找不自在。”
  “哎!”唐秀才面前点点头,苦笑道:“我们都自顾不暇,进城吧!”
  他们往前走着,那几个士兵又过来拦住,唐秀才强压着怒火,说道:“我们没有货物,不用交税的。”
  “不用?”士兵轻蔑道:“你能躲得过阎王爷,都躲不过交税,没货也要交人头税!你们五个人,外加一头牲口,一共是……”
  还没等他说出来,手里已经多了一块硬邦邦的东西。
  唐毅笑道:“军爷,我家主人是读书人,讲究个斯文体面,一点心意,您买包茶喝吧!”
  士兵捏了捏银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小子懂事,走,进城吧!”
  唐毅跳上了车辕,朱山抡起鞭子,快速过了城门。唐秀才越想越气,破口骂道:“他们算什么东西,不就是几个守门的,还有没有王法了!”
  吴天成摇头叹道:“他们有什么王法,银子就是王法。”
  “毅儿,你怎么不说话?就不想办法治治这帮家伙!”
  爹啊亲爹啊,我可不是哆啦A梦,有求必应。再说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通,除了给钱,还有啥办法。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位纵横疆场,杀敌无数的大将,一次他被个泼皮撞上了,挨了好几拳,他却没有还手,您老知道为啥?”
  唐慎眨眨眼睛,不解地问道:“莫非大将老了,打不动了?”
  “当然不是,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还手,他说我的功夫是用来杀敌报国,用来建功立业的,一颗敌人脑袋多少钱,我要是还手打了泼皮,岂不是他赚了!”
  吴天成率先笑了起来,伸出大拇指。
  “师父说的有理,杀鸡焉用牛刀啊!”
  唐秀才哼了一声:“狗屁,他那是往脸上贴金呢。”
  “贴不贴金不说,咱们该填填肚子了!”
  唐毅抬头,正好看到了街边有一家饭馆,门脸不大,却非常干净,小伙计肩头搭着手巾板,热情招呼客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