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951

  张经语气和蔼,可是一双老眼闪烁寒光,简直能把人看穿一般,王忬不由得心里发虚。
  “部堂大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晚生身上的伤无所谓,可是这心里的伤太深了!”
  此话一出,倒是说得张经心有戚戚焉。
  “身有大功,反受其咎。古往今来,不在少数。就拿阳明公来说,不正是如此吗?王大人不必太过挂怀,老夫既然到了,就断然不会让恶徒逍遥法外。”
  “如此多谢部堂大人!”王忬故作艰难,拱手施礼。
  张经点了点头,又沉默一会儿,他才主动开口。
  “王大人,你以为是什么人勾结倭寇的?”
  王忬一愣,随即苦笑道:“晚生受了伤,一直半昏半醒,都是听人说的消息。对了,行之,你和张部堂好好说说。”
  怎么又是我?
  老师这么玩,舅舅也这么玩,你们在用童工,榨取未成年人的聪明才智,你们是犯罪!
  唐毅心里头神兽呼啸而过,面上还要维持着镇定,给张经见礼之后,说道:“启禀老大人,根据从应家和吴家搜出来的证据看,他们买通官员,不准他们去接应督公,作案可能性极大。”
  “哦?”张经笑道:“那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小子以为还是逃不过一个利字。”唐毅朗声说道:“督公执掌闽浙以来,严肃海防,整饬吏治,往日靠着走私牟取暴利的海商大族失去了走私的渠道。加之督公平灭普陀的倭巢,失去了海上贸易中转站,他们气急败坏,暗中借倭寇之手,铲除督公也就顺理成章。从倭寇突然出现,袭击镇海,时机之准确,部署之了解,必然是朝廷有人走漏消息给应吴一般的家族,然后他们再和倭寇勾结,一手导演了这出戏。”
  唐毅声音清楚,逻辑明白,张经听得频频点头。
  “这些海商大族简直就是养小鬼!可恶,可恨,可杀!”张经浑身杀气涌动,不愧是多年带兵的,让人胆战心寒。
  唐毅本来还担心李天宠不是赵文华的对手,现在一看,张经赶到了,有此老在,赵文华只怕要倒霉。
  又过了一会儿,张经才说道:“王大人,老夫在南京的时候,就听说你有一位外甥,拜在了荆川的名下,聪颖异常,可是这位少年郎?”
  唐毅忙躬身施礼,“承蒙老大人夸奖,小子名叫唐毅,草字行之。”
  “嗯,很好。”张经笑眯眯说道:“老夫初来乍到,你可愿意跟在老夫身边,帮着老夫打点一下?”
  面对突然抛出的橄榄枝,唐毅一愣,可是他知道没法拒绝,只能笑道:“就怕小子不会办事,给老大人添麻烦。”
  “不怕,老夫既然来了,麻烦就少不了。”
  老头话音刚落,从外面传来脚步声音,走在前面的正是赵文华,后面紧跟着李天宠。到了病房,见王忬坐在床边,赵文华露出喜悦之色。
  “王大人身体好转,真是大明之幸啊!”
  没等王忬说什么,张经笑道:“王大人和老夫说了一会儿话了,让他休息吧!”
  赵文华脸色不悦,心说哪来的死老头子,竟敢如此托大?李天宠倒是欣喜若狂,忙说道:“谨遵部堂大人之命。”
  赵文华眉头一皱,也猜出了此老的身份,恐怕就是新任的东南总督张经张廷彝,说实话赵文华猖狂惯了,没有把张经看在眼里。大剌剌随着从人出了病房,到了大厅,他迈着大步就往主位走去。
  李天宠一伸手拉住了赵文华,“赵大人,你总该注意点分寸吧?”
  “什么意思,本官是钦差!”
  “张部堂也是钦差,而且还有陛下御赐的王命旗牌,五品以下官员生杀予夺,均在老大人一念之间。”
  赵文华翻了翻眼皮,冷笑道:“本官是工部侍郎,三品官,貌似不在张大人的管辖之下。”虽然嘴上硬,可是赵文华却停住脚步,让张经坐在了主位。
  “赵大人,你有什么事情吗?”张经淡淡问道。
  赵文华微微一笑:“本钦差秉承皇命,前来浙江办案,现已查明,犯官何茂才乃是罪魁祸首,本钦差是来通知王大人,想要向朝廷上奏。”
  “你胡说!”李天宠毫不客气,厉声喝道:“部堂大人,卑职调查了应家的往来账目,确认他们才是通倭的主犯。而且,应家还送了二十万两银子给了赵文华赵大人。”
  “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卑职有账册为证。”
  张经结果账册,翻看了两眼,突然仰头说道:“赵大人,既然你和罪犯有联系,确实不宜查这个案子,就请你暂时在钦差行辕回避,不要再办案了。”
第198章
霹雳手段
  “老先生真是霹雳手段啊!”王忬不由得仰天长叹。
  能当得起“老先生”三个字,遍观东南,唯有张经一人,刚到杭州,就下令圈禁赵文华。当然张经没有用圈禁的名词,只是说由于牵涉案件,为了保证赵大人的清誉,暂时让赵大人休息一下,换个说法,就是软禁!
  赵文华当然不愿意,他好歹是工部侍郎兼通政使,严阁老的干儿子,大九卿之一,皇帝派来的钦差,岂会轻易服软。可是赵大人忘了一句话,叫做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张经此来可不是孤身一人,他带了六千名狼士兵过来,此前浙江驻扎的狼士兵主要是湘西的彭家父子,而这一次来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广西土兵,更加凶猛,更加剽悍。
  为首的是一员女将瓦老夫人,瓦夫人本姓岑,是广西土官之女,后来嫁给田州土司岑猛为妻,改姓瓦。说起来老夫人也是命途多舛,她的丈夫和儿子因为背叛朝廷被杀,她辅佐年幼的孙子岑芝治理田州,政绩斐然。结果在嘉靖二十九年,岑芝参与镇压海南黎族起义身死,老夫人忍痛,再度抚养两个重孙子岑大寿和岑大禄。
  如今老夫人已经年近花甲,可是接到了调令,依旧不辞劳苦,带着手下六千大军迅速动身,背着粮食,穿着草鞋,跋涉数千里,赶到了浙江前线。瓦老夫人治军严谨,制定严厉的军规,不许骚扰百姓,欺压人民;不许歼淫掳掠;三不许马踏禾田;四不许违犯军令……深受百姓爱戴。
  ……
  张经担任过两广总督,和瓦夫人是老朋友,他知道孤身一个东南总督并不值钱,所以特意等着狼士兵到来,他才动身赶到杭州。显然张经的判断是对的,有狼士兵支持,直接把赵文华看管起来,没有人敢多一句嘴。
  少了赵文华添乱,案子一下就扭转过来,李天宠连续审问郑永昌三天三夜,总算把他的嘴撬开。
  郑永昌供认是接到应吴两家的贿赂,才没有发兵救援总督大人,至于是谁走漏的军情,他并不知晓。
  这番供词很符合李天宠的胃口,他立刻将调查的矛头对准了应家和吴家。张经亲自派出一千名士兵,封锁两家的所有产业,足足查抄了四十多个铺面,粮行,当铺,绸缎庄,杂货店,又把和两家有牵连的亲属全都抓起来,严刑拷问。
  应吴两家在东南经营多年,往来商贾之多,结交官员之广,简直难以想象,仅仅查抄了两处宅子,就找到了往来书信礼单账册数千份,经过整理之后,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光是嘉靖三十年和三十一年,就以祝寿为名,献给严嵩严世藩六万两银子,其余珍宝无计其数,同时京城的六部九卿,浙江上下,甚至织造局,锦衣卫,全都有牵连。
  靠着绵密的关系,应家有恃无恐,大肆走私丝绸瓷器,获利一年比一年高,被抓之前,光是半年就有三十五万两纯利。
  谁说东南没钱,谁说粮饷匮乏,银子都落到了这帮蛀虫的手里,祸国巨蠹,贪得无厌!张经接到了李天宠的汇报,老头子气得一夜没有睡觉。
  第二天再度派出人马,扩大清查,凡是和应吴两家联系紧密的官员和大户都在打击的序列,人人自危。
  杭州知府马宁远哭丧着脸,到了总督衙门,王忬由于“受伤”,张经特别嘱咐让他安心养病,并没有占据总督官署。
  不过王忬也是懂规矩的人,新总督到了,朝廷的调令也很快就会下达,他必须尽快康复起来,比如今天,王忬就在唐毅的搀扶之下,在院子里遛弯。
  秋高气爽,架上的葡萄都成熟了,饱满的葡萄粒,带着一层白霜,摘一颗放在嘴里,又酸又甜。
  王忬连着吃了几颗,突然感叹地笑道:“行之,十几年前,老夫还没有入朝为官,每到秋天,悦影就缠着我,骑在脖子上,摘架上的葡萄。她每次都把最好的葡萄送给我和她娘,稍微差一点的给两个哥哥,自己吃最小最酸的,那丫头仁义啊!”
  唐毅默默摘下一颗葡萄,选了最小的一粒,塞在了嘴里,酸涩迅速蔓延,过了好一会儿,唐毅鼓足勇气,坚定地说道:“舅舅,放心,以后悦影一定吃的都是最甜的葡萄!”
  王忬眉头一挑,轻笑道:“当真?”
  “嗯,比金子还真!”
  唐毅说完之后,小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拳头紧紧攥着,骨节发出咯咯响声,只怕面对着人人敬畏的严世藩,他也没有紧张成这个样子,只怕一张嘴,心都能跳出来。
  王忬缓缓起身,绕着唐毅转了两圈,突然笑道:“还叫舅舅吗?该改口了!”
  “啊!您老答应了!”唐毅兴奋地大吼,忙躬身施礼。
  王忬呵呵一笑,“老夫答应了没错,不过悦影那丫头最听她娘的。她娘可是个狠角色,要是发火了,比母老虎还厉害,你要想娶到媳妇,还要过那一关才成!”
  唐毅一阵无语,心说有你这么说妻子的吗!不过他可没胆子得罪新科岳父,忙恭顺地笑道:“小婿一定努力,赢得岳母大人的青睐!”
  正在唐毅拍着胸膛立军令状,杨安匆匆跑来,说道:“老大人,知府马宁远求见。”
  “马宁远?他来干什么?”
  王忬一愣,随即点头说道:“叫他过来。”
  没有多大一会儿,匆忙的脚步声响起,马宁远三步两步到了王忬的面前,撩袍跪在了地上。
  “督公,卑职恭贺督公康复,愿督公身强体健,官运亨通。”
  王忬微微一笑,“马大人,东南总督已经换了张经张大人,老夫和你同朝为官,不要这么客气,快平身吧。”
  马宁远从地上起来,掸了掸尘土,不好意思说道:“按理说下官该早早来给督公问安,一直都没有来,还请督公不要怪罪。”
  “国事为重,老夫有什么好怪罪的。马大人,你来怕是有事吧?”
  “督公英明!”马宁远犹豫了半晌,咬着牙说道:“督公,卑职开门见山,您老不能让张大人继续查下去了。”
  王忬一听,顿时脸色就阴沉下来,不由得冷笑道:“马大人,你要为通倭之人说情吗?”马宁远一惊,他这才想起来,王忬就是苦主,他被害得险些丧命,张经也是打着给王忬报仇的旗号,到处调查。
  挣扎了一会儿,马宁远猛地跪倒,砰砰磕头!
  “督公,卑职一片赤诚可鉴日月,绝没有放任罪魁祸首的想法。只是……只是案子不是张大人和李大人的那种查法。”
  “他们怎么不对了?”王忬提高了声调,透着不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