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951

  “也是。”唐毅道:“看样子,元敬兄很了解陈大成了?想必你也去了不少次吧?”
  戚继光伸出大手晃了晃,“足足五次了,比起刘皇叔还多了两次,可惜,人家就是不听啊。”
  徐渭怒道:“陈大成算什么东西,还是狗头金不成?”
  “青藤先生,你还别抬杠,陈大成这家伙真是个人物,要不,你听我说说……”戚继光滔滔不断讲了起来……
  原来由于唐毅的极力推荐,唐慎将戚继光视作心腹,编练乡勇的很多重要任务都交给了他。戚继光也总能又快又好完成,深得唐慎满意。
  不过在练兵的时候,戚继光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各地的乡勇性格不同,就比如绍兴文脉昌隆,出来的人也软绵绵的,杭州呢,那是天堂一般的地方,人也懒懒散散,不愿意服从命令。
  至于宁波,温州等地,由于商贸繁荣,兵也沾了商人习气,凡事喜欢讨价还价。那个做派和有名的日本大阪师团差不多。
  思前想后,戚继光就得出一个结论,越是繁荣的地方,人的花花肠子就多,必须找老实巴交的人,才能当好兵。
  他主动请令,到各处寻找最好的兵源,找来找去,就到了义乌。他到了义乌,就听说了陈大成。
  此人自幼习武,爱憎分明,虽然不通文墨,但是很有韬略,又急公好义,在义乌威望很高。
  所谓“宝山”的问题已经有几个月,向前施文六带着一百来人,占据了宝山,让当地的两三百名乡亲赶走,后来施文六这家伙一口气弄来了两三千人,伏击百姓,打死了两百多人,重新夺取宝山。
  要是换成别的地方,死了这么多人,早就找到官府,让朝廷出面。可是义乌的百姓没有,他们一边舔着伤口,一边积极备战,推举陈大成为领袖,一口气集结了三千多人,趁着夜色攻击宝山,血战之下,付出了三百多人的牺牲,干掉了一千多对手,盐商施文六被陈大成扭下了脑袋。
  听完了戚继光的叙述,唐毅和徐渭都惊骇不已,陈大成这家伙简直就是天然的将领,义乌百姓就是天然的士兵。
  “元敬兄,听起来陈大成像个英雄,为何对读书人那么排斥呢?”
  戚继光苦笑了一声,“岂止是读书人,朝廷的官吏,士绅名流,还有我们这些武夫,他统统都讨厌,懒得说话。”
  “这又是为何?”唐毅追问道。
  “还是怪朝廷吧人心给伤透了。”戚继光苦笑道:“义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民生困苦,正经出身的官员都不愿意来,十几年前,有一任县令是捐来的官,上任之后,搜刮地皮,大斗进,小斗出,贪墨修河银两,草菅人命,抢男霸女,罪行累累。有人上省城告状,结果巡抚和布政使都不管,还出卖了告状的百姓,知县在所有百姓面前,把人活活打死,尸体喂了狗。从此之后,义乌的百姓怨恨朝廷入骨,几年后,那个知县惨死在调任的路上,尸体被喂了野狼,有人就说是陈大成干的。”
  戚继光感叹地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找了几次陈大成,想劝说他投军,报效朝廷,很可惜他定见太深,根本不愿意和我多谈!我大明不是没有血性汉子,而是……”戚继光想骂两句朝廷,又觉得不合适,闭上了嘴巴,闷头喝酒。
  唐毅低着头,眼睛不时转动,突然他一拍桌子,哈哈大笑,笑得戚继光都愣了。
  “元敬兄,别人拿不下陈大成,我可有办法。”
  “当真?”
  “那是自然,谁让咱们陛下给了我大杀器呢!”唐毅突然想到了那份御笔,实在是太可爱了。
第297章
收服
  一大清早,百姓从睡梦中刚刚醒来,就听到街道上马蹄作响,有衙役一边跑着,一边高喊:“钦差到!”
  声音极高,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听清楚了可是没错,但是大家伙都懵了,什么时候冒出了钦差,怎么从来没有听过。钦差大人也会跑到咱们这儿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是稀奇啊?
  不像别的地方,一听到官员就腿软,义乌的百姓胆子大着呢,大家伙呼朋引伴,到了街上看热闹,一个个翘首以盼,想要看看钦差大臣是什么德行。
  日头初升,一阵锣响,先过去八名雄赳赳的骑兵,没一会儿,钦差的仪仗就出现了,走在前面是肃静回避牌,接着是金瓜斧钺,刀枪棍棒,旗扇伞盖,一对对金碧辉煌,晃人的眼睛。
  小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数着就乱了,等到大家的期待到了顶点,钦差大人的轿子才出现在面前。轿子周围有四十名火铳手,四十名刀斧手,四十名长枪手,一排排整齐如林,脚步踏在地上,咚咚作响。
  看得老百姓目瞪口呆,口水长流,乖乖,这就是钦差大人啊,好大的威风!
  直到队伍过去,有些老人才反应过来。
  “草民给钦差大老爷磕头。”
  哗啦啦跪下一大片,砰砰磕头,来自骨子里的震撼那就不用说了。
  仪仗穿街过巷,来到了陈大成的家门前,这时候大娇放下,有人撩开轿帘,唐毅迈步走出来。
  嘉靖为了让唐毅当好差事,赏了他巡按御史的冠带,同县官一样,都是七品,蓝袍,二梁冠,腰里扎着银带子,所不同的是巡按是言官,胸前绣的是神兽獬豸,而非县官的练鹊,这一点差别被老百姓看在眼里,大家伙也不懂其中的差别,只觉得钦差大人太了不起了,往常县太爷就是青天大老爷,这位简直就是大老爷中的大老爷。
  尤其是唐毅年纪轻轻,长得英俊潇洒,和戏台上的文生公子一般不二,更让人惊为天人。
  昨天那位给唐毅搓背的小二买菜回来,看到人群黑压压的看热闹,说是来了钦差,他往里面一看,只说了句:他是钦差!就又惊又喜,直接混了过去。等到醒过来的时候,菜早就没了,他也顾不得上什么,赶快跑回了客栈,把钦差大人用过的浴桶给收藏了起来。
  还真别说,过了一百多年,浴桶竟然拍出了天价……
  外面怎么乱,唐毅没有在乎,直接让沈林去叩响陈大成家的大门,过了一会儿,陈大成才急匆匆跑出来,一见外面的仪仗,顿时吓呆了,浑身僵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胆,看见钦差大人,还不下跪!”
  “钦差!”
  陈大成眼珠乱转,在唐毅脸上扫过,看了第一眼,只觉得这位钦差怎么这么年轻,再看第二眼,可把他吓坏了!
  “怎么是你!”失声惊呼出来。
  唐毅微然一笑,“陈大成,本官微服而来,你不愿意见我,如今本官穿着官服,带着仪仗过来,你有什么说?”
  还能有什么说的,陈大成再强横,也不敢不敬钦差啊!
  扑通,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草民无知,请大人海涵,请大人原谅。”
  一连磕了三四个头,唐毅心中的气愤散了不少,淡淡说道:“平身吧,还不请本官进去吗?”
  “是是是!”
  陈大成偷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在前面领路,唐毅迈步走进了院子。陈家院子宽敞,用三合土砸得地面,两旁放了不少石墩石锁,打熬力气之用,看起来还是挺勤奋练武的。
  进入了屋子,唐毅缓缓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什么摆设,几乎就是家徒四壁。突然他发现了墙角有一个架子,上面摆着挂着一副甲胄,唐毅摆手,让人拿过来。
  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唐毅突然冷笑道:“陈大成,大明律载有明文,不许百姓私藏甲胄旗号,违反者仗八十,流三千里,若用之行凶,罪加一等。这副铠甲血腥气浓重,想来你杀了不少人啊。本官现在就让手下人砍了你的脑袋,你可服气?”
  轰!
  唐毅说话的声音不大,却好像是雷霆砸在了陈大成的脑袋上,震得他摇摇欲坠。
  陈大成平时深受百姓拥戴,能轻松召集几千人,可是真正面对朝廷,他还是弱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他的身体不停颤抖,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轻蔑一笑,透着无尽凄凉。
  “大人要杀小的,只管砍了小的人头就是,不过小的要说,就算杀了我一万次,我也不服!”
  “你为何不服?”
  “我,我为什么要服!”陈大成咬碎钢牙,悲愤地吼道:“那么多贪官污吏,草菅人命,敲骨吸髓,逼得乡亲流离失所,卖儿卖女,他们不该死我该死!那些豪商地主,纠集流氓无赖,抢占银矿,打死打伤无数父老,他们不该死我该死!如今堂堂钦差大臣,也欺压良善,为虎作伥,要杀我的脑袋,天底下还有说理的地方吗?”
  最后一句,陈大成用力吼出,脖子上的青筋暴露,脸色紫红,简直像是发怒的狮子,徐渭和戚继光都不由得冲上来,担心他会伤了唐毅。
  唐毅微微摆手,“哈哈哈,陈大成,你没问过本官来干什么,怎么就断定本官为虎作伥?这恐怕也是欲加之罪吧?”
  “你!”陈大成一阵语塞,嘟囔道:“你还能干什么好事不成?”
  “这句话问得好,来人请御笔!”
  唐毅一声令下,沈林带着两个人,把御笔送到了桌案前面,挂了起来,唐毅带头,向御笔行了大礼,陈大成也傻了,茫然地跟随。
  磕过了头,唐毅站起身,淡淡说道:“陈大成,你可认识字吗?”
  陈大成头上冒汗,哆嗦着说道:“认得,写的是:书生可堪重任,文武该当如何。”
  “好,说得好,圣上赐给本官这两句话,让本官巡视东南的各军。为的是什么,就是质问他们,朝廷信任他们,陛下倚重他们,给粮饷,给军械,给他们信任,可是他们怎么报国的?昏聩无能,外不能灭倭寇于海上,内不能保百姓之安宁!官府无能,文武渎职,不能保护百姓,使得你们这些豪杰英雄不得不奋起自保,一腔热血,男儿性情,本官虽然年幼,但是钦佩得很,请陈先生受我一拜!”
  唐毅说着就躬身施礼,可把陈大成吓坏,比刚刚受到的惊吓还大!
  一见面唐毅就要杀他,陈大成一腔愤怒,琢磨着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再说了,你也未必敢杀我,义乌的百姓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当他看到御笔,听到唐毅亲口说出他是英雄豪杰,陈大成激动了,扪心自问,这些年自己虽然为了大家伙出力不少,可也做了不少违抗王法的事儿,哪里担得起这四个字,更承受不起钦差大人的礼。
  他慌忙侧过身体,砰砰磕头,脑门都红了一大片。
  “求大人不要折煞小人,小人罪该万死!”陈大人用力磕头,唐毅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从戚继光那里知道陈大成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对官员极度不信任,没有一丝的好感的。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官逼民反,直接带枪投靠,下海当倭寇,说明他对朝廷还存在一丝幻想。
  大明朝毕竟存在了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就算再不好,善良的百姓也不想随意抛弃,就是这点民心,才是维系天下的根本所在。
  陈大成这种人有点类似松江,他们反对朝廷,却又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在他们心中皇帝总是英明的,只是被佞党奸贼给蒙蔽了。
  这不,陛下派了钦差大人,来责骂东南的文武,就是最好的证明!
  陛下还是英明的,还是惦记天下苍生黎民的,只是他一个人,没法照顾过来这么多百姓,但是陛下毕竟还是想到了大家伙,这就是好皇帝……哪怕晚了一些,让大家伙多受了委屈,也没有什么可愤怒的。
  几十年来的坚冰,比想象中融化的还要快,陈大成从一个离经叛道的坏分子,直接变成了拥护大明的好公民,一念之间就是这样奇妙。
  如果让嘉靖知道他的御笔被唐毅用来收拾人心,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