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951

  唐毅轻笑道:“文长兄,你哪天少吃了?”
  “是吗?”徐渭挠了挠头,笑道:“对了,行之,你怎么没把巨龟一起献上去啊,多了一只玄龟,咱们陛下就更愿意相信了,指不定这时候张部堂就出来了,再一高兴,就官复原职了。”
  “不可能!”唐毅笑着摆摆手,“若是张部堂官复原职,就代表抓错了,陛下是不会认的。他能给,但是谁也别想从他的手里抢,咱们这位皇帝是很有性格的!至于象龟吗,那玩意憨憨傻傻的,伺候又费事,初看一眼,惊为神物,要是看多了,指不定就穿帮了。不过铺垫到了这一步,若是李太宰和徐阁老他们还保不住张部堂,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徐渭愣了一下,抚掌大笑,“说得好,该让他们发愁了!”
  ……
  要说这些日子,最郁闷的是谁,莫过于吏部尚书李默,当他得知严党对张经下手,气得发疯,满朝文武谁都知道他是张经的同乡,交情不浅,严党攻击张经,根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李默当时就想着求见嘉靖,替张经说情,他还没有出府,有个家丁送来了锦衣卫的一份信,展开一看,是陆炳的字迹,上面写道:老师莫忘夏言之死!
  一句话,好似晴天霹雳,雷得李默外焦里嫩。
  大明朝虽然不像宋朝那样善待士人,但是也不会轻易杀人,就比如大礼议带头闹事的状元杨慎,也活得潇潇洒洒。但是有些事情绝对不能碰,碰了必死无疑,比如近侍结交边臣,大臣暗通藩王,再比如通倭……这些举动都代表着一件事,你在觊觎皇权,图谋不轨,踩了红线,必死无疑。
  李默虽然脾气急躁,也不是傻瓜,他最大的助力就是陆炳,可是此案陆炳为了避嫌,根本不会帮他,还未开战,废了一半功力,李默困坐书房,整整一昼夜。熬得眼圈通红,他发疯一般,把书房摆设砸得粉碎,最后像泄气的皮球,坐在椅子上喘息。
  “多行不义必自毙!严嵩你做初一别怪老夫做十五!明年就是外察之年,别管你推举谁接任东南总督,老夫都不会客气的!”
  明代对于官员可不是任命了就完事,而是由完整的考察制度,除了三年一考,三次考满才能升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京察和外察,所谓京察每六年一次,主要针对京官,五品以下由吏部和都察院会同考察,四品以上,则需要上书自陈,由皇帝裁决去留。至于外察,则是三年一次,由吏部主持,很不巧,明年就是外察之年。
  李默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外察内阁插不上手,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都察院,可是去岁左都御史资历最深的屠侨致仕,接掌都察院的是周廷,此人虽然党附严嵩,但是资历威望都没法和李默相提并论。
  更何况有陆炳在,周廷也不敢和李默分庭抗礼。
  也就是说,只要再等大半年,李默的机会就来了。到时候他骑着四不像,手拿打神鞭,背后背着杏黄旗,看谁不顺眼,就送上封神榜,化为灰灰,那才叫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眼下虽然折了张经和李天宠两大干将,一旦掌握外察,他就能十倍百倍的报复回来,让严党大出血,甚至就此倒台。
  要想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触怒嘉靖,否则失去主持外察的机会,自己就彻底完蛋了。
  李默甚至怀疑,严党这时候出手拿下张经,就是为了引诱自己提前决战,而失去天时地利……
  想到了最后,李默长叹一声:“半洲公,你先行一步,弟自当铲除严党,为你报仇!”
  李默咒骂了一阵,似乎良心能过得去了,他就重新回到吏部,主持事务,仿佛一个没事人。
  虽然如此,但是每当有一点动静,都会竖起耳朵,他迫切想知道,嘉靖到底会如何处置张经,虽然已经绝望,但是还总是有那么一丝侥幸,只要棺材板没有钉死,就有希望。
  李默茫然地等着,等来等去,竟然真的等来了好消息,陆炳再度给他传信,说陛下得到了黄帝药方,玄龟献瑞,正在闭关政务都压下了。
  这话一出,李默就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他激动地在书房转了一圈又一圈。
  事缓则圆,只要能拖延时间,张经就还有活路,能从严党手里把人救出来,才能显得我李默的手段。
  李太宰立刻下令,动员手下的门生故吏,寻找帮着张经脱罪,攻击赵文华和胡宗宪的证据。同时又散布言论,发动士林。
  就在他上蹿下跳,忙活的时候,嘉靖把献祥瑞有功的徐阶叫到了精舍。
  “是华亭来了,快给看座。”
  徐阶听到华亭二字,激动得差点落泪,华亭是地名,用此称呼,比起称呼表字还要亲切尊重,这可是严阁老都没有的待遇。莫非凭着玄龟献瑞,自己要一跃取代严嵩?
  徐阶只是想了一下,迅速恢复冷静,兴许陛下只是一时高兴,千万不能得意忘形,越是如此,就越要老实,徐阶不由得想起了当初获得大捷的唐慎,自己连学生都比不上吗?
  很快,徐阁老平静下来,老老实实请安问好,比起往日还要恭敬。
  嘉靖暗自点头,“华亭,朕服用琼浆玉液之后,浑身精力充沛,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几岁,不愧是黄帝遗宝,不同凡响,只是献宝之玄龟不在,真是让人遗憾!”
  “陛下,玄龟乃是神兽,岂能长留人家,微臣以为陛下成就仙道,登临瑶池,必然又再见神兽的机会。”
  “嗯,说得好,朕已经让六部九卿上贺表,华亭,你以为还该如何庆祝呢?”
  徐阶眼珠一转,笑道:“陛下,天降祥瑞,岂能无因,东南大胜,陛下得宝,臣以为凭此二事,陛下应该祭祀祖庙,告知列祖列宗,还应该明发上谕,普天同庆,最好,还要大赦天下,以示吾皇之仁德!”
  徐阶说完之后,乖乖跪在嘉靖面前,大气不敢出,嘴巴闭得紧紧的,生怕一张嘴,心就跳出来,张半洲是死是活,就在一句话了!
  嘉靖倒是没有怀疑徐阶的用心,反而仔细思索起来,的确天降祥瑞和东南的大胜脱不开关系,尤其是玄龟出现的地方正是通州,押解张经的锦衣卫都看到了。
  经过一个月的沉淀,嘉靖脑子也凉快了,严世藩的奏疏虽然厉害,可是假的还是假的,赵文华什么德行嘉靖岂能不知,跑了东南一趟,就知人善任,能统御全局?打死也不信!
  再说了,好几万人的大战,光靠着赶巧就能打赢?
  嘉靖越想也怀疑,只是他下令抓捕张经,要是放了,岂不是自打嘴巴……
  “大赦天下,大赦天下啊!”嘉靖念叨着,说道:“华亭,张经老迈昏庸,贻误战机,本应该严惩不贷,可是念起年岁大了,又恰逢普天同庆,就让他回家抱孙子吧。对了,你再拟一道旨意,凡是监狱之中,六十以上的罪犯,一律赦免!”
  “陛下如天之仁,微臣代天下臣民,叩谢皇恩!”
  “叩谢皇恩!”小太监们一起附和。
  ……
  严世藩非常郁闷,郁闷到了极点,自以为毙杀的绝招,竟然稀里糊涂失手了,张经老匹夫竟然死里逃生。屈指算起来,先有杨继盛,接着又是张经,该死的都没死,莫非自己害人的本事不成了?
  就在严世藩胡思乱想的时候,干兄弟吴鹏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东楼公,我弄到了那个琼浆玉液,那玩意根本不是黄帝的药方。”
  严世藩独眼闪烁寒光,慌忙问道:“到底是什么,赶快说!”
第308章
友尽
  严府书房,烛火通明,当初一起陷害张经的那几位都聚集了起来,老严嵩须发皆白,许是年纪太大,精神头不足,坐在那里低着头一语不发。
  严世藩斜倚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一个丫鬟跪在地上,给他捏着脚,严世藩不时发出舒服的声音,大胖脸上带着美滋滋的笑容。
  “默泉兄,把你打听到的都说出来吧。”
  “是。”吴鹏拱手,笑道:“诸位想必都知道咱们陛下得到了玄龟献瑞,还送了一篇黄帝的方子,大家伙相不相信啊?”
  众人面面相觑,心说我们哪知道啊,这种事情历来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再说了陛下服用,不是说夜夜笙歌,欢乐无穷吗,想来是真的呗!
  见没人搭茬,吴鹏有些尴尬,严世藩笑骂道:“屁的玄龟,别卖关子了,赶快捞干的。”
  “是是是。”吴鹏忙说道:“不才小弟花了五千两银子,从宫里弄到了一小瓶琼浆玉液。巴掌大的瓶子,就要五千两,岂止一个贵字了得!”
  同为严嵩义子的鄢懋卿不怀好意地笑道:“如果五千两真能换来金枪不倒,我看也值了,省得嫂子独宿孤房啊!”
  此话一出,屋子里笑声一片,吴鹏的脸色通红。
  “莫要玩笑,莫要玩笑!我是一心为了大事,不像你们,一个个游手好闲,不知道替干爹和东楼公分了。”
  “行了,算你忠心,要是再不说正题,我可要抽你。”严世藩作势预打,吴鹏连忙告饶,说道:“实不相瞒,我服用了一点,果然有些效果,浑身像是有热气游走,只是此物并非什么黄帝的琼浆玉液,而是山东的一种滋养药酒,名为百花仙酒。在十几年前,我去山东办差,得到过两坛,服用之后,果然能精力过人。回京之后,我再想买几坛,却听说配置百花仙酒的医生搬走了,音信全无。没想到这么多年,竟然成了琼浆玉液,跑到了陛下的手里。”
  严世藩沉着脸,说道:“默泉,时隔多年,你能担保就是百花仙酒吗?”
  “能,绝对能!那个滋味一辈子我也忘不了。”吴鹏笃定说道,也不只是酒的滋味,还是金枪不倒的滋味……
  众人听完之后,一个个眉头深锁,鄢懋卿说道:“东楼公,既然所谓琼浆玉液是百花仙酒,那么玄龟献瑞也就不足信。以我观之,应该是有人要救张经,才故弄玄虚。只要我们把弄虚作假,欺君罔上的家伙揪出来,他就必死无疑。”
  吴鹏又说道:“还用得着找吗?祥瑞是徐阶送上去的,他又鼓动陛下大赦天下,让张经死里逃生,我看就是他干的!”
  听到这里,不少人就跟着起哄,“弹劾他,别放过徐小个子,他吃了熊心敢和阁老作对,弄死他!”
  这帮人鼓噪不停,突然沉默不语的严嵩咳嗽了一声,大家伙吓得头闭上了嘴巴。严嵩缓缓抬起头,轻蔑地说道:“混账东西,老夫告诉过你们什么?徐阶深得陛下宠幸,不管所谓琼浆玉液的真假,至少是有了作用,陛下此时的心就好像一盆火炭,你们往里面泼冷水,倒霉的还是你们,不是徐阶!”
  严世藩眼中凶光四射,他虽然不愿意吃亏,可是也不得不说老爹说的有道理。
  “爹,您这么一说,孩儿也有所悟领悟,对方绝对是个高手,他弄了一个玄龟献瑞,却只留下方子,玄龟却没了踪影,就是不想给咱们留下把柄,才故意这么干的。”
  严嵩微微一笑,“总算是开窍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现在连对手是谁都搞不清楚,贸然出招,只会落入人家的算计。”
  “干爹,还能有谁,不就是徐阶和李默之一呗!”鄢懋卿说道。
  没等严嵩说话,严世藩先骂道:“愚蠢,李默那家伙又臭又硬,他能想出这么偏门的办法?徐阶倒是有这个本事,他为什么花费力气救张经?如今朝堂之上,李默俨然凌驾徐阶之上,他乐不得我们鹬蚌相争,又怎么会出手?”
  还真别说,唐毅这一手的确出乎了严家父子的预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远在天边的小子,能再一再二左右嘉靖,从虎口之下救人。
  干儿子们也议论不出所以然,严嵩长叹一声:“树大招风,得意忘形,你们都听着,张经虽然活了,东南总督的位置可空下了,这一次必须换上我们的人,先把东南捏在手里。然后再慢慢调查不迟。”
  严党垂涎东南不是一天两天,早就盼着落袋为安,只是很可惜,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嘉靖快速选定了接替张经的人选,此人名为周珫。
  言官出身,因为上书阻止嘉靖南巡,结果被贬为典吏。在大明朝凡是敢冒犯皇帝的,都会被当成真汉子,只要不死,仕途一片光明,周珫就是如此,他又陆续爬到了巡抚的职位,正巧在张经倒台之前,献上御倭十难,并附上对策三条。嘉靖颇为欣赏,提拔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督浙直军务。
  作为严党的一份子,胡宗宪虽然得到赵文华的极力推荐,只是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距离东南之王,还有一步之遥。
  巡按变巡抚,一字之差,胡宗宪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得到圣旨之后,他先是感谢了赵文华,而后就急匆匆到了浙东兵备的府邸。
  唐慎亲自出迎,只是浑身上下都冷冷的,就差写着“恕不欢迎”四个字,好在胡宗宪这家伙枭雄之性,能屈能伸,毫不以为意。
  “哈哈哈,子诚兄文武韬略,东南第一,小兄前来请教,子诚不会拒人千里之外吧!”说着他拉起唐慎,就往里面走。
  这是直接闯啊,唐慎是个实诚的君子,能说什么,憋了半天,只憋出一个字:“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