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951

  唐毅真的非常悔恨,早知如此,就不该掀起这一场风波。他从这里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训。
  凡事只要牵涉到了党争,就没有是非,没有对错,说什么就事论事,说什么顾全大局,全都是扯淡,眼前的局面就好像几十年后东林党和阉党争斗的预演,双方把精神头都用在互相倾轧攻讦上面,把国事扔在一边,弄得好好的江山丢给了野猪皮的强盗集团!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悲剧提前上演!
  唐毅原本还存着一丝看热闹的心态,此时却再也不敢了,他从大堂下来,立刻先给老爹唐慎写信,让老爹加强戒备,防止倭寇趁乱偷袭。
  而后他又给钱德洪和王畿两位前辈写信,让心学门人立刻出面,像赵贞吉施压,同时和五大姓联系,可以放过他们,条件是不许再兴风作浪,要稳住东南。
  再有,唐毅还给交通行下令,要发动所有士绅,形成一股舆论,东南大敌当前,必须以国事为重,以苍生为念,不可意气用事。必要的时候,联合东南学子,给朝廷上万言书。
  三封信写完,已经是二更天,唐毅怎么也睡不下,他换上了一身便装,从后门出来,溜达到了石公公和霍建功所住的行辕。
  东南的乱局只有嘉靖能够阻止了,唐毅把情况和两个人说了,石公公的老脸都缩成了包子。
  “都说京城水深,咱家看啊,东南的水更深!唐大人放心吧,咱家立刻给司礼监去信,让老祖宗去劝说陛下。”
  “有劳公公了。”
  唐毅手段齐出,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也只有等待了。
  又是漫长而煎熬一个月,赵贞吉通过月港的资料,不断挖出和走私有牵连的文武官员,福建的官吏把他拿下了一半,剩下的也都人人自危,无暇公务。
  除此之外,赵贞吉还传唤三名副将,五名参将,其中就有卢镗和汤克宽的部下。胡宗宪实在是受不了,要是让赵贞吉这么查下去,东南的军队就崩溃了。你赵贞吉有王命旗牌,我胡宗宪也有,而且我还比你多出一把尚方宝剑呢!
  两个人针锋相对,就差对砍了。
  他们这么一闹,整个东南兵无战心,百官怠惰,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有不少人已经开始骂赵贞吉不懂事了。
  唐毅和谭纶,还有更多的人都在奔走呼号,希望结束乱局,只是赵贞吉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肯妥协。
  这时候一条不起眼的军报,所有人都忽略了。
  三月二十一,一队倭寇大约有三四百人,从松江登陆,浙江巡抚唐慎问询率兵杀来,双方接战,大约被消灭了一百五十多人,剩余倭寇逃窜。
  按照常理,这伙倭寇就应该退回海上,舔着伤口去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他们非但没有走,反而继续深入内陆,下一次发现他们的时候,已经渡过了太湖,兵犯宜兴。应天巡按御史褒善骤然遭到突袭,手下三百多名士兵战死,他本人也挨了两箭,一天后毙命。
  这一伙倭寇得手之后,越发猖狂,一路烧杀抢掠,突入广德、宁国、竟杀入徽州府,攻击胡宗宪的老家绩溪。所幸守军用命,丁壮一千余人一起帮着守城,将倭寇打退,这一伙倭寇并没有消失,而在十几天之后,他们竟然出现在了南京城外!
  此时的倭寇只有一百余人,他们已经损失了大半,可是倭寇的凶悍却成倍增加,竟然正面强攻安德门。又有两三百名明军被杀,所幸南京的守军装备了新式火铳,威力巨大,倭寇留下了二三十具尸体之后,再度逃走。
  要知道当然南京驻守的人马多达三万多人,扣除空饷,也有两万出头,不但没留下了一百多倭寇,还损失惨重,连倭寇的影子都没有追到!
  奇耻大辱!简直奇耻大辱!
  京城不断被俺答进犯也就算了,如今连倭寇都杀到了南京城下,偌大的大明朝,还有一块净土吗?
  是役倭寇在大明腹地流窜数千里,共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攻入两个县城,死伤军民百姓四五千,东南震动,大明震动!
第438章
和衷共济
  区区三四百名倭寇,从松江登陆,一路烧杀抢掠,转战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更是杀到了南京城下,陪都险些丢了。
  唐毅见到军报只有一个念头,恶魔果实大批发了,这些倭寇都变成了海贼王!
  不对,就算海贼王也不成!要知道一个经验丰富的刽子手,一天最多能砍十几个犯人,而且第二天胳膊基本就废了,至于弓箭手,连续射击十几箭,胳膊也软的和面条似的。人就是人,不是机器。
  这些倭寇所过之地,都是重兵囤积,防守严密,不只有官军各地的客军,还有乡勇,民团,层层叠叠,严防死守,他们却能行踪诡秘,来去自如,时隐时现,几次神秘消失,又神秘出现。
  轮起战斗力,更是让后世的特种兵都自叹弗如。要说这里面没有鬼,唐毅死都不信!
  那究竟是谁在捣鬼呢?
  唐毅正在思索,杨文钰急匆匆跑进来。
  “大人,胡部堂有请。”
  “好,我正要去找他。”
  唐毅急匆匆赶到了胡宗宪的住处,这些日子胡宗宪一直和赵贞吉在闹腾,胡宗宪是不想耽搁时间,可是架不住赵贞吉纠缠啊!他身为总督,有王命旗牌,有尚方宝剑,没有圣旨,谁也不敢动他,可是下面的人不行啊,那些知府知县,兵备,通判,甚至参将游击,这些人都在赵贞吉的管辖之下,你胡宗宪不盯着,赵贞吉就对他们下手,到时候一个光棍总督,又能干什么!
  万般无奈,胡宗宪只能和赵贞吉耗着,等待圣旨,只是没有想到,等来等去,竟然等到了晴天霹雳。
  胡宗宪听到消息之后,几乎昏倒。这次倭寇主要侵犯的就是南直隶,也试图进入浙江,不过被唐慎给打退了。
  说起来胡宗宪是浙直总督,实际上他和唐慎是两分东南,唐慎可不是当年那个落魄的秀才了,几年带兵打仗,唐慎的威风日盛,他娶了朱氏,勋贵都站在了他这一边,有个宝贝儿子唐毅,士绅也都支持他,再加上乡勇,唐慎比起坐在火山口的胡宗宪,更稳如泰山。
  当然了,唐慎还是谨守规矩,军政大事上从来都配合胡宗宪。但两个人终究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从属。
  如今唐慎保住了浙江,而他胡宗宪在南直隶的防线成了纸糊的,还好倭寇没有去攻击孝陵,要不然嘉靖都要跑到太庙请罪,真到了那个地步,他胡宗宪就有死无活了!
  谭纶黑着脸,大声说道:“部堂,这一次倭寇来的蹊跷,首先,他们装备精良,几乎人人都有精良的倭刀,据我所知,这种倭刀只有一定身份的倭国武士才能佩戴,他们都从属于倭国的幕府和各地的藩阀。只有一些战败流落海外的武士,才拥有倭刀,他们在倭寇当中,往往充当侦查,督战等任务,是倭寇之中的精华,一下子聚集几百名流浪武士,随便拿出来拼命,只怕是王直和徐海也没有这么大的本钱!”
  谭纶越说越气,“流浪武士也就算了,往日的倭寇都是以抢掠为主,他们虽然抢掠杀戮,可是看起来他们的抢掠竟是为了能继续作战,是以战养战!最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仿佛能提前预知危险,几次官军围剿,他们都从缝隙当中逃脱,而且反过头还能攻击到官军的弱点,击溃官军,简直比我们的人还熟悉地形,仿佛他们才是土生土长的。”
  “不要说了!”
  胡宗宪一拍桌子,怒骂道:“一定是有内鬼,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掩护逃遁,甚至提供军需物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到南京,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我胡宗宪是多么无能,东南的将士是多饭桶!堂堂十几万人马,竟然成了笑话,我胡宗宪愧对东南的百姓,愧对天下苍生啊!”
  胡宗宪顿足捶胸,嚎咷痛哭,吱的一声,客厅大门推开,唐毅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见胡宗宪老脸通红,攥着拳头,伤痛不已。
  唐毅反倒有些意外,忍不住笑道:“胡部堂,你有什么伤心的,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算追究责任,也会落到赵贞吉的头上,一切都推给他,你保证安然无恙,全身而退……”
  没等话说话,胡宗宪眼珠子都红了,几步过来,劈手抓住唐毅的胸口,抓得他喘不上气。
  “喂,胡默林,你想谋杀啊?”
  “哼!唐毅,我告诉你,胡宗宪还没有那么下作!赵贞吉是添了不少乱,可是哪怕是十万头猪,也不至于让倭寇来无影去无踪。自从靖难之役,南京城再也没有遇到过刀兵之祸,我胡宗宪无能啊!”
  他说着,蹲在地上,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胡宗宪是个何等骄傲的人,他豁出尊严,去依附严党,巴结逢迎,为的是什么?他有自信,唯有他才能平定倭寇,才能立下无上功勋。
  可是如今呢,一伙几百名倭寇,给了他狠狠一击,把胡宗宪的骄傲都给打碎了,用最无情的事实告诉胡宗宪,你手下的就是一群猪,一群牛羊,就是饭桶废物!
  巴掌打得真疼啊,疼到了骨髓!
  胡宗宪猛地抬起头,大声说道:“唐毅,枉我昔日那么看重你,以为你和别人不同,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之人!就算赵贞吉闹得不像话,闹得兵无战心,闹得天下大乱,可是连区区几百名倭寇都挡不住,要都是推给他,我胡宗宪这些年在东南干了什么?我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饭桶!”
  被胡宗宪一顿臭骂,唐毅摸了摸鼻子,往旁边一站,憨笑道:“胡部堂,其实这话你该和赵大人说。”
  “赵,什么赵大人?”
  这时候突然大门再度开放,赵贞吉站在了门口,一张老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两个老冤家见面了,没有往日的针锋相对,竟然全都羞惭地低下了头。
  谭纶闹不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劲儿盯着唐毅,“行之,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毅苦笑道:“子理兄,在来的时候,我去找了赵大人,把他请过来,就是想和默林兄一起商量对策,国难当头,相忍为国,理当和衷共济,咱们不能再乱了。”
  唐毅说的痛心疾首,赵贞吉长叹一口气,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从胡宗宪身边走过,没有和他对视,只是仰起头,淡淡说道:“老夫只求道义,我没有做错什么。”
  你还没错!胡宗宪眉头都立起来,却听赵贞吉又说道:“如今倭寇兵犯南京,无论如何,都是老夫的罪过,道义和苍生,孰轻孰重,老夫也弄不清楚了。”说到这里,赵贞吉仿佛老了十岁,默默摇着头。
  “连这点事情都弄不清,老夫还有何脸面留在朝堂之上,老夫愿意上书请罪。胡部堂,老夫一去,你躲过一劫,不过老夫相信,苍天有眼,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为恶之人!你好生留在东南,整训军队,不要再闹出如此丢人的事情啊!”
  赵贞吉同样老泪纵横,作为一个骄傲的士大夫,听说倭寇竟然打到了南京,赵贞吉的心一下子被硬生生揪下去,血淋淋的伤口,让老夫子痛不欲生。他身形一晃,几乎摔倒,谭纶急忙伸手搀扶住了赵贞吉。
  “老大人,您可千万保重啊!”
  赵贞吉痛苦地摇摇头,好像负伤的野兽,他第一次犹豫了,都说顾全大局,难道老夫真的就错了吗?
  胡宗宪长出一口气,他也没想到,赵贞吉竟然能主动承担罪责,要知道嘉靖盛怒之下,极有可能脑袋就没了!这么看来,赵贞吉也不是那么可恶,只是为了东南,为了更多的人,只有牺牲他了。
  “赵大人,我……”
  没等他说出口,唐毅一伸手,果断拦住了胡宗宪。
  “部堂,赵大人,事到如今,你们看清楚了吧!”
  两个人都是一愣,唐毅苦笑道:“赵大人嫉恶如仇,眼睛里不揉沙子,默林兄调和阴阳,手段或许不甚光彩。有人就利用你们的性格弱点,做下了今天的局,从阮鹗之死,一直到倭寇入侵,前前后后,都是被人家算计好了。”
  胡宗宪和赵贞吉都是聪明过人之辈,一旦跳出了牛犄角儿,都清醒过来,深以为然地点头。
  “行之,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唐毅负手说道:“对方的所作所为,为的就是引发严阁老和徐阁老的拼杀,只要朝廷斗了起来,就无人顾及东南,那些人就能安然脱险。”唐毅对着赵贞吉说道:“赵大人,你请罪晚生一万个佩服,可是严党会只办你一个吗?他们难道会放过徐阁老?”
  唐毅又对着胡宗宪说道:“默林兄,你敢保严党没有别的想法?不说远的,光是鄢懋卿,那个东西就能放弃兴风作浪的好机会?”
  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高度,唐毅的几句话出口,不管是赵贞吉,还是胡宗宪,甚至连谭纶都叹为观止,在如此时候,还能这么清醒,唐毅简直就是个妖孽!
  赵贞吉十分感叹,急忙问道:“唐知府,你以为该如何办?”
  唐毅顿了顿,说道:“和衷共济吧,回头我给我爹写封信,让他和你们二位一起请罪,赵大人是办案急躁,默林兄是布置错误,我爹就担一个追击不力的罪责。陛下不想东南乱了,就不能把你们三个都拿掉,最多各打五十大板,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再陷入党争的泥潭,不然东南就真的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