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951

  唐毅这才向胡宗宪解释,原来倭国为了对付虾夷人,设立了征夷大将军一职,后来将军权力膨胀,渐渐成为武士集团的首领,进而掌控了倭国的最高权力,将倭王给架空了。
  如今给了辛五郎征夷大将军,等于是承认他执掌倭国的地位。
  虽然只是个名分,但是要看是谁给的,大明封的征夷大将军啊,倭王也要大明朝廷册封承认,从这个角度上说,他这个大将军几乎和倭王平起平坐,辛五郎不过是一个阶下囚,一下子变成了人上人,他哪能不兴奋癫狂。
  唐毅笑道:“辛五郎,朝廷听说倭国内乱,诸侯纷争不断,黎民涂炭,且大批武士流落海上,祸及周边,十分忧心。为了解救倭国受困受难的苍生百姓,故此加封你征夷大将军一职,资助你招兵买马,收编流落海上的武士,重返倭国,建立新的幕府,统帅倭国上下,恢复天下太平。”
  唐毅的神情简直就像是告诉辛五郎,世界的和平都靠你了。胡宗宪看在眼里,差点笑出来。
  还征夷大将军呢,连影都没有,朝廷才不会帮着罪恶滔天的倭寇复国呢?唐毅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可是偏偏就有傻子相信了。
  辛五郎还是搞不清楚大明朝是怎么回事,他下意识用倭国的情况类比明朝,倭国幕府将军说了算,胡宗宪这个东南总督就相当于幕府将军,他同意册封,朝廷肯定会同意。
  而且倭国人又天生崇拜强者,这一次被胡宗宪打败,就把他当成了天神。还不杀他,更是感激涕零,别说让他打回去,就算告诉他人应该用两只手走路,用脚吃饭,他多半都会相信。
  唐毅随便找人给辛五郎刻了一方金印,又给了一道总督府的公文,让他奉命统帅归降义士。
  大旗很快就打了出去,还真别说,辛五郎在倭寇之中,尤其是真倭,的确有些号召力,没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二三百人投降,加上之前的俘虏,凑了一千五百人,分成三个营,每天训练。
  口号喊得震天响:先擒徐海,再捉王直!
  唐毅当然不会指望着辛五郎去平定倭寇,他需要的是制造以夷制夷的氛围,让徐海真正感到害怕。
  果不其然,当消息传到倭巢的时候,徐海正在和王翠翘吃饭,一听说辛五郎归顺,并且成为官府的急先锋,手里的饭碗落在了地上,摔得粉碎,饭粒落满了胡须和胸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辛五郎和官军不同,他熟悉海上的情况,认识的人又多,如果真让他充当先锋,没准自己真的就完蛋了。
  徐海像是木雕泥塑一般,傻愣愣坐着,足足过了三分钟,却被抽泣声给惊到了。
  “翠翘!”徐海手足无措,想要哄哄妻子,却不知道说什么。
  王翠翘扬起了头,满脸泪痕,“将军,您还不醒悟吗?”
  一句话戳在了徐海的心头,他长叹了一声。
  “非是我不想投降,只是这些年我造孽太多,我怕啊!”
  王翠翘低头,看着隆起的小腹,同样叹道:“奴家也怕,我怕孩子一出世就成了贼,我怕孩子还没长大,就没了爹,我怕将军会撇下我们而去……”
  听着妻子的哭诉,徐海的心都碎了,百爪挠心一般,别提多难受了。沉默了半晌,他说道:“翠翘,我去和徐洪商量一下。”
  徐海也是倒霉催的,徐洪已经被唐毅吓得破了胆,哪里还有好主意,兄弟俩对面而坐,徐海先说道:“你说辛五郎投降是真的吗?”
  “真的,绝对是真的!”
  徐洪笃定说道:“大哥,唐大人和我说了,他要扶持倭国武士,重返倭国,挑起倭国内乱,好报复他们攻击大明的罪孽。”
  徐海沉默了许久,叹道:“真是好算计啊,辛五郎是一把锋利的刀,握在了官府的手里,我们又多了一个大敌啊!”
  “又?哥,你是担心王直?”
  “没错,我前些日子给老船主写了封信,问他为什么攻击咱们,他在回信里竟然大骂我们无能,让我们拿出十万两银子,补偿他劳师远征的损失。”徐海越想越气,王直根本就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官军、辛五郎、王直,三门摆在门前的大炮,哪一门都要命啊!
  怎么看,眼前都是死局,徐海越想越怕,最后竟然眼圈发红。
  “兄弟,是哥哥害了你啊!”
  “哥,别这么说,这些年咱们大碗酒大口肉,爽快够了,死了又能如何!”
  徐海摇摇头,“我死是小事,关键是咱们徐家不能绝后,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保护着你嫂子跑了吧!”
  这是托孤啊!
  徐洪吓得不轻,忙说道:“哥,或许不至于,唐大人说了,在王直和咱们之间,他想招降咱们,要不咱们就投降吧?”徐洪说完之后,忙把脑袋埋在了两腿之间,做好了挨揍的准备。
  哪知道徐海没有动手,反倒长叹一声:“我怕投降不成,反倒做了宋公明啊!”
第471章
赢了一半
  秋风阵阵,送来了难得的清凉。
  摆脱了酷热的夏天,唐毅也精神许多,早晚有空的时候,打打拳,跑跑步,或者坐在葡萄架下面,装一肚子葡萄,总而言之,无比的轻松自在。
  他过的潇洒,可是胡宗宪不行啊,总督大人升官好几个月了,憋着一股劲大干一场,结果迟迟没有动静,一个月光是花费的军饷就是天文数字,要是拿不下徐海,他都没法和嘉靖交代了。
  这一天,胡宗宪实在是受不了了,他气冲冲跑到了唐毅的住处,见面就铁青着脸说道:“行之,我答应你的三百万两银子都花了下去,道路港口都在修,可是你呢,徐海怎么还不拿下?”
  唐毅没搭理他,而是低着头,用木杵捣碎大颗大颗的葡萄,果肉和果皮混合在一起。葡萄的果皮上面有一层白霜,那是天然的酵母。
  只要加入一些蜂蜜和白糖,然后放在橡木桶发酵,要不了多久,美味的葡萄酒就横空出世了。
  唐毅手脚不停,把捣好的葡萄拌匀,放入木桶,密封起来,又叫着胡宗宪一起,把酒桶搬到了墙角,堆了起来。
  “默林兄,今年雨水少,葡萄积累的糖分多,做出了的葡萄酒保证好喝,你信不信,过了十年八年的,这一桶酒就能换二十两银子,顶得上一匹上好的丝绸。”
  胡宗宪黑着脸,面对着面,给唐毅来了一个口水风暴,“行之,我没空听你的生意经,我就想知道,徐海什么时候会投降?”
  “默林兄,你这是关心则乱啊!”
  唐毅擦擦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抓起个大号的金梨,吃得汁水横流。
  “哼你就不关心吗?”胡宗宪怒道:“陛下可是催着你开宁波的市舶司呢,不把倭寇摆平,我看你怎么和陛下交代。”
  “呵呵,解决了一个徐海,也不能消灭倭寇,我着急有什么用。就像酿酒,总要等发酵好,年份够了,拿出来喝才有味,我可不想做一锅夹生饭出来。”
  胡宗宪倒吸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真正难缠的对手是王直。
  可是任凭他想破脑壳,也找不到对付王直的办法。
  用武力,王直手下几万精兵,又和倭国的大名是盟友,随时能叫来几万帮手,加上雄踞海上,凭着俞大猷的水师,还没有和人家对拼的实力。
  用文的,王直老奸巨猾,十足的狐狸一条,这些年胡宗宪没少说好话,送礼物,甚至胡宗宪把王直的家人都从监狱里捞出来,给他送了过去,以示诚意。
  王直对待官府的糖衣炮弹,从来都是把糖衣吃了,炮弹扔回来,无论如何,就是不上当。
  弄得胡宗宪都大呼没辙儿,难道唐毅能有办法?
  “行之,你是不是找到了王直的弱点?”
  唐毅没有说话,抬手指了指院墙里面的一棵梧桐树,胡宗宪仔细看过去,秋风吹来,梧桐的叶子发黄,随着风飘落,一片,两片……都落在了树下。
  “行之,你是说叶落归根?”
  “没错,王直年纪不下了,他在海上漂泊这么多年,虽然威风八面,可是思乡之情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他不相信朝廷,其实……我也不信!”唐毅呵呵一笑,“那些清流肯定不会放过王直的,事情就卡死在这里。不过徐海要是能投降,朝廷再对他好一些,千金买马骨吗!至少能让王直安心一些,他有了一丝幻想,事情就不会做绝,以后东南就能太平不少。”
  胡宗宪对唐毅的判断深以为然,如果能一起解决徐海和王直,那固然是好事情,只是现在八字没一撇,连徐海都没投降,还能奢望降服王直?
  这不是原地转圈吗!
  看出了胡宗宪的怀疑,唐毅笑道:“默林兄,你不要急,我算了一下时间,最多半个月,就能见分晓,重阳节之前,徐海必定投降。”
  胡宗宪把脸色一沉,问道:“行之,军中无戏言啊!”
  唐毅可不吃这一套,拍了拍屁股,直奔饭堂而去,“默林兄,不投降又能如何,你还敢砍我的脑袋?”
  ……
  时光飞逝,离着重阳节只有三天,总督府收到了一封密信,徐海派遣兄弟徐洪作为使者,带着投降书信,正式赶到了杭州,向大明请降!
  “行之真料事如神啊!”胡宗宪惊叹之余,只剩下满肚子的疑问,唐毅到底是怎么猜到的呢?
  这些日子以来,徐海一直在多重煎熬之中,是投降,还是死磕,是继续过痛痛快快的日子,还是老老实实做个顺民,无数双大手不断撕扯着徐海,把他抓向了四面八方,扯得七零八落。
  相比种种烦心事,最让徐海牵肠挂肚的还是王翠翘的安全,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妻子身体又不好,究竟能不能顺利生产,大人孩子能不能平安,徐海一点底儿也没有。这位杀人如麻的巨匪变得诚惶诚恐起来。
  每天拿着香烛,跟在虚辰的身后,不停磕头拜佛祖,恍惚间,竟然回到了当年在虎跑寺的光景。
  他就像是一个虔诚的小和尚,稍微有点空闲,就围着李时珍,不停问这问那,等到李时珍实在受不了,把他赶出了药房。他一转头,就去找何心隐聊天,毕竟倭寇都是一群文盲,只有这位才能帮着他解答一些疑惑。
  “何兄,你说我投降了朝廷,朝廷会真心对待我吗?”
  “不会!”何心隐回答的十分干脆,“将军,说句不客气的,朝廷对谁有过真心啊?这些年,被冤屈的忠良义士还少了?”
  “那,那我投降,岂不是死路一条?”
  何心隐微微一笑,“将军,要是把你的性命寄托在朝廷的仁慈上,你只怕就要失望了!……不过,要是朝廷觉得将军有用,那么将军倒是能高枕无忧。”
  徐海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让朝廷觉得我有用呢!他的脑袋一团乱麻,实在是想不出来,只见何心隐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一个王字,徐海骤然一惊。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
  “夫人要生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