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951

  唐毅把想法和盘托出,俞大猷吸了口气,“大人,果然好计策,只是有钱买马养马的,基本上还是东南的世家大族,偃武修文这么多年,他们喜欢的是诗词歌赋,爱的是吹拉弹唱,轻歌曼舞,骑马比赛,他们一时未必喜欢!”
  “错!他们不喜欢又如何?我自有办法逼着他们喜欢。”唐毅信心十足,流行的东西,还不都是包装出来的。
  就像芭蕾舞,歌剧,所谓的高雅艺术,有几个能看得懂的?不还是有一大帮附庸风雅的人,甘心掏钱吗,哪怕不懂,也要装得很懂,很陶醉!
  只要把赛马变成一种艺术,变成时尚,拥有一匹优秀的战马,就是时尚的象征,地位和财力的展示。赛马场更是上流社会交际的场所,能够结实三教九流,各种身份的人物……
  唐毅敢说,只要宣传到位了,全民养马未必做得到,一般世家都弄几匹,绝对有希望。
  从养马的技术活,变成了操纵舆论,制造话题。
  一下子就进入了唐毅的专长,他浑身的细胞儿毛孔都展开了,思绪飞扬,很快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为了能让赛马变得高端,变得受人尊重,唐毅足足花了十天,制定出完整的运作方略。
  唐毅酝酿了许久,给嘉靖送上了一份奏疏。
  在奏疏当中,唐毅首先婉拒嘉靖召他回京的提议,随后告诉嘉靖他正在探索养马的方法,已经小有成就,要不了多久,就能让大明马壮兵强,收拾俺答,不在话下。
  唐毅还向嘉靖提议,又到了秋冬之时,蒙古人会在这时候南下打草谷,大明应该加强防范,更要示之以力,震慑住俺答的野心,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毅提议,要邀请蒙古各部,前往天津,在小站举行一场赛马大会,由明军派出最强大的骑手,同蒙古骑兵较量,展示大明雄风。
  草原各部并非都是俺答的亲信,比如辽东的土蛮部,比如亲近大明的朵颜三卫,还有漠西蒙古卫拉特部,如果他们见识了大明强大的力量,知道跟着俺答是没有前途的,自然会心向大明,倒戈一击。
  到时候,驱虎吞狼,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收拾草原,就不在话下……
  唐毅给嘉靖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弄得嘉靖都忘了派人去天津下旨意的本来目的。倘若真能给几十年的老冤家俺答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打破蒙古人骑射无双的神话,绝对能让嘉靖笑死。
  身体一天比一天老迈,嘉靖越发渴望胜利,要不然驾崩之后,见到历代先祖,想要吹嘘都没有本钱。
  只是眼下有唯一的问题,凭着大明的骑士,真能战而胜之吗?
  万一没斗过俺答,反而被人家欺负一个落花流水,岂不是颜面扫地?嘉靖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一道命令,苑马寺少卿孙铤屁颠屁颠,来到了小站。
  “文和兄原路而来,小弟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孙铤风风火火,没等屁股坐在椅子上,就说道:“行之兄,咱们都是自己兄弟,一句话,有把握没有?”
  “暂时没有。”唐毅老实答道。
  孙铤稍微一思量,笑道:“打着埋伏啊,这么说过些日子就有把握了?”
  “文和兄高见,只要俺答敢来,我就让他颜面扫地。”
  “他要是不来呢?”孙铤追问道。
  “未战先怯,他还配自称草原的雄鹰吗?”唐毅讥诮道。
第753章
英豪云集
  孙铤是孙鑨的弟弟,却比哥哥早一科中进士,余姚孙家前后出了两代尚书,如今第三代的传人比起父祖更加优秀,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底蕴雄厚,财力惊人,唐毅怎么会放过机会呢!
  “文和兄,算起来你在京城为官也有十多年了,家中什么情况,你可清楚?”
  孙铤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道:“前些时候我大哥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孙家子弟肯用功读书,勤学苦读的不多,相反架鹰遛狗,斗蛐蛐,斗鸡,听戏,还,还穿什么女装,须眉男儿,红衣绿裙,脸上擦胭脂抹粉,丑态百出,竟如鬼地!”孙铤扬天哀叹,“不瞒行之兄,我孙家世代官宦,只怕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就要终结了。”
  人有钱了,就越玩花样越多。
  江南承平日久,加上开海之后,财富涌入,短短不到十年,千奇百怪,什么东西都冒了出来。
  衣着越来越华丽,年轻的士子喜欢穿女装,反过头女子穿男装,敢情女汉子这时候就有了,世人就感叹阴阳颠倒,不祥之兆。
  只是人们越玩越疯,挡都挡不住,那些四五十岁的名士宿儒也不能免俗,穿得花团锦簇,还熏香抹粉,大肆打扮。上梁不正下梁歪,哪怕有些保守的人物看不惯,也无力回天。
  孙铤就十分担忧,长此下去,后辈子孙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早晚要把祖宗打下来的基业都给败光了。
  “行之兄,你深谋远虑,不知道可有什么好办法?”孙铤真心求教道。
  唐毅笑道:“文和兄熟读经史,自然清楚历代开国之初,都不免筚路蓝缕,节俭持家,可是天下太平,物产丰盈,人心安定之后,就难免耽于享乐,世风日下,古往今来,皆是一理。要说办法吗,我觉得堵不如疏。”
  “怎么讲?”孙铤放下了筷子,用心倾听,他的确被大哥描述的情况吓坏了,要真是那样,孙家百年基业,后继无人,哪还有脸见祖宗啊!
  “文和兄,江南富庶,尤其是世家公子,花钱如流水,我以为不妨引导他们把钱花到正途上,比如——养马!”
  “啊!”
  孙铤吸了一口气,他真是没想到,唐毅还有这么深的用心。
  虽然是书香门第,不想子孙舞枪弄棒,骑马打猎,和粗鄙的武夫搅在一起。可是相比整日胡闹,被酒色掏空,养马练武,还能混一个好身体,总比胡混来得好,“文和兄,有些话本不该说,这些年开海之后,海外的情况知道的越来越多,以往我们都以为除了中原这块宝地儿,外面都是慌蛮之地,烟瘴之乡,可实际呢,那些地方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要什么有什么,一点不比中原差。眼下我们还只能看着,可十年二十年呢,就不想着占一些无主之地吗?要想用兵,就离不开武将,我敢说,武人的地位早晚要提升,想要家族长盛不衰,就要两条腿走路,一文一武,才能站得稳当!”唐毅用极富鼓动的声音说道:“文和兄,说句诛心的话,马比笔墨纸砚贵多了,穷人能读书,却不能养马啊!”
  这话真够劲儿,仿佛一记重锤,砸在了孙铤的心头。接下来的饭吃的没滋没味,孙铤险些将酒水倒进了鼻子里。
  为了避免继续出丑,他早早退席,到了住处,对着天边的一轮新月,陷入了沉思……
  整整一个晚上,孙铤都没有睡觉,他不断想着唐毅的那句话,“马比笔墨纸砚贵多了!”
  是啊,眼下东南,好些工匠子弟都能读书,读书人一下子膨胀了不止十倍,百倍。哪怕世家子弟还有家学渊源,还有人脉关系,可是也架不住寒门人数众多,天才辈出。再有世家子弟过惯了好日子,不思进取,十年二十年,东南的世家都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威胁,强大的压力,让很多人都睡不着觉。
  唐毅却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弃文就武,练武的门槛可比读书高多了。穷人孩子哪怕天天喝稀粥,只要意志坚定,就能苦读下去,成为博学大家。
  可练武不行啊,每天不吃一斤肉,炼得狠了,就要吐血,不但练不成武术,还会把小命搭上。
  战马就更贵了,别说穷人,就算小富之家都养不起一匹战马。
  不说战马吓死人的价格,昂贵的精饲料,而且还要配备专门训马、喂马的仆人。众多的花费加起来,就是一道天然屏障,把穷人都挡在了外面。
  赛马,从古至今,都是有钱人的玩具。
  西方所谓的骑士,说穿了不就是一群能养得起马的贵族吗?
  以往没有开海,就守着大明的这点地方,文贵武贱,重文抑武,武将没有任何吸引力。可如果转而开疆拓土,骑兵就是最强大的拳头!
  从人人鄙视的丘八,变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一个小小的赛马大会,竟然和无数世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咋听之下,匪夷所思,风马牛不相及。
  可仔细推敲,不得不惊叹唐毅的洞察力,推动赛马,吸引世家大族投入其中,世家子弟成为骑兵的中坚,日后拓展海外势力,各大家族就能吃到最肥的一块。
  真是无比诱人啊!
  整整一夜,孙铤想了太多太多,从大喜到大忧,反反复复,精神差点崩溃了。
  转过天,挂着眼屎,他就找到了唐毅,苦兮兮道:“行之,我算是服了,赛马大会,我举双手赞成,只是这头一炮务必打响了,要是输给了俺答,丢了面子事小,只怕影响士气,往下就不好办了。”
  “文和兄放心,小弟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还请老兄回京之后,多多美言,务必把势头造起来。”
  “嗯!”孙铤用力点头,立刻马不停蹄,返回京城。
  ……
  唐毅觉得自己很像是一个骗子,他对不同的人,许下了不同的诺言,对着嘉靖,他说赛马能够扬大明天威,教训俺答;对朝中的大臣,唐毅煞有介事,告诉他们鼓励民间养马,能节约朝廷负担,而且每年举行马术比赛,展示实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富裕的商人,他说马术比赛胜利,能够给予他们巨大的声望,使得他们快速摆脱商人的身份,跻身上流社会。
  对世家大族,唐毅又说世家子弟要有尚武精神,文武一起发展,才能撑起家族的未来。
  哪怕是老朋友俞大猷,唐毅也要捡好听的说,越来越多的人养马,赛马,畜养的马儿多了,十万铁骑的梦想才能成真。
  说到底,唐毅想要找回汉人血液里面的勇敢和顽强,我们不是绵羊,而是龙,飞腾九天的龙!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面对着一群学童,唐毅仿佛吟诵着匈奴人的哀歌,感慨颇多,心神激荡。
  “大汉雄风,势不可挡。四十万控弦之士,匈奴被杀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他们发出了绝望的哀叹,汉人如水,江河广阔,从不轻易发怒,可一旦暴怒,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不管多凶悍的对手,都会被淹没!变成可怜的鱼鳖,千百年来,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着一样的鲜血,祖先的英灵在九天之上看着我们。北虏俺答,兵不过十万,却屡屡兴兵进犯,侵扰大明,九边生灵,尽数涂炭,京城重地,惊动天子,实我大明臣民百姓之耻。知耻而后勇,天下有识之士,当厉兵秣马,练习骑术,整军经武,上报君恩,下安黎民……天津小站,马术大赛,砥砺士气,振奋人心,展我大明天威,四夷俯首称臣!”
  这是一篇檄文,也是一通号角!
  通过报纸,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看过之人,无不热血沸腾,天下之大,不乏能人义士,俺答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的老祖宗都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呢!要不是朝廷无能,奸臣当道,哪里轮得着俺答猖狂。
  马术大赛办得好,大明从来不缺勇士!
  压抑的怒火,有了释放的出口,一发不可收拾。
  燕赵之地,三晋故土,陕北刀客……数之不尽的民间义士,纷纷带着心爱的马匹,准备一展身手。
  当然,民间的这些人只能算是发烧友,看点还在军队之中。
  “唐帅有命。岂能不去!”马芳亲点五十名最好的骑士,配上二百匹最好的战马,火速出发。
  “我戚家军虽然以火器著称,但骑术一样不落人后,谁也不许给本将丢人!”戚继光威严地教训道。
  杨安比他们都简单,“赢了有赏银,输了挨板子,滚吧!”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