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7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6/951

  “你们谈的事情保证很无聊,我们就不听了。”两个人笑着转身,周沁筠摇摇头,书房的门虚掩着,轻轻推开,迈步走了进去。
  “坐吧。”
  唐毅笑着端起茶壶,给周沁筠满了一杯俨茶,“醒酒的。”
  “嗯。”周沁筠点头,喝了一大杯,仰头沉默了好一会儿,立刻恢复了女强人的精气神,目光灼灼,一点没有疲态。
  “唐相,交通行的股东们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您背叛了交通行!”
  好大的罪名啊,唐毅翘着二郎腿,“怎么,一个宝钞和银元的发行权,就让他们受不了了?”
  周沁筠不甘示弱,“唐相,这可不是小事情,一旦晋商完全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交通行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甚至会被晋商给吞并掉,这么大的事情,我,我认为您草率了。”
  唐毅又问道:“那你们认为该如何?”
  “最好按照实力,南北七三分,交通行要占七成。”周沁筠抛出了底限,实际上交通行更想独揽大权,从而真正成为金融的霸主。
  玩钱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吗!
  拿纸片当银子,晋商承受不了诱惑,东南也是一样。周沁筠急匆匆赶到京城,就是要谈这件事情,毕竟事关交通行一系的生死存亡,丝毫不敢大意。
  唐毅微微笑了笑,“周姑娘,东南有不少人都说本阁的坏话吧?”
  周沁筠面色不好看,“唐相爷,您身在京城,周围都是晋商的人,有些事情不得不顺着他们,我们也都明白,可货币发行,交通行都筹备了多少年,各地的仓库存着几千万两的白银,明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怎么能先交给晋商,大家都以为您让得太多了!”
  唐毅摇摇头,颇不以为然。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发行货币,多大的事情,你们以为就能轻易成功吗?”
  周沁筠一惊,忙问道:“相爷,莫非另有玄机?”
  唐毅笑着问道:“这几年市舶司的生意如何,流入的白银又如何?”
  “生意还在增长,可是却越发缓慢,从海外采购的货物越来越多,每年净流入的白银只有鼎盛时期的五成。”周沁筠执掌交通行,对于东南的情况比任何人都熟悉。
  “还会下降,甚至会不足一成。”唐毅轻飘飘说道。
  周沁筠大惊失色,不停摇头道:“相爷,怎么会?难道西夷不需要瓷器、丝绸了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要发行货币,就要有稳定的白银来源,通过海外贸易,输入白银,这是大明最主要获得白银的途径。
  一旦净流入锐减,白银供应不足,势必金融动荡,后果不堪设想啊!
  “怎么不会,和我们进行贸易的主力是西班牙,抢了他们的吕宋,又打伤了他们的使者,想必消息已经传回了西班牙国内,多半针对大明的贸易制裁已经开始了。另外欧洲也不太平,西班牙独霸的地位受到冲击,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战乱越来越多,势必影响需求,美洲白银没法运到大明。以我估计,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我们的贸易环境就会快速恶化,设立市舶司以来的繁荣景象,就会受到重创,甚至消失。”
  唐毅给周沁筠描绘了最为要命的一种情况,稍微思量一下,她就不寒而栗,牙齿竟然不自觉地来回乱碰。
  岂止是害怕,简直是世界末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南的经济已经形成了高度仰赖海外市场的发展模式。往来不绝的西夷船只不但提供了宝贵的销路,还把大量的金银带来。
  通货紧缩是从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存在的紧箍咒,很过帝国骤然灭亡,都跟货币供应不足有关系,比如秦朝一统六合,疆域和人口快速扩大几倍,结果造成秦朝的货币跟不上去,严重的通货紧缩,百业萧条,六国的遗族趁机兴风作浪,直接搞得秦王朝二世而亡。
  偏偏金融货币这一块是历代读书人不愿意碰触的东西,官方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通过一些笔记、方志查找蛛丝马迹。
  不过唐毅可以笃定地说,从货币和财政下手,才是破译帝国兴衰的关键密码!
  “大明的繁荣,太仰赖海外了,一旦金银流入锐减,必然造成银价高涨,这时候百姓商人就会争相储存白银,应付危机。你想想,如果交通行接下了发钞的权力,后果会如何?”
  周沁筠五官都痛苦地扭曲了,她管了这多年交通行,什么想不明白,金融的核心就在于“信用”二字。
  当白银流入减少,恐慌产生,百姓就会疯狂挤兑银行,周沁筠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拿着银元票,像是潮水一般,愤怒地冲向了晋商的钱庄票号,把他们积累上百年的财富榨取的一干二净,甚至尸骨无存……
  周沁筠猛地抬头,看到了笑吟吟的唐毅,突然她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就是个魔鬼啊!
第936章
胡宗宪的大动作
  檀香袅袅,混了上好的龙涎,没有一丝烟火气,光是一小撮香,就要比同样重量的金子还贵十倍,飘飘荡荡,香气通过七窍,沁入心肺,好像到了云彩上面一样。
  王悦影慵懒地靠着唐毅,赞道:“也就是周姐姐肯花钱,也有钱,只怕皇宫里用的贡品都赶不上她。”
  “怎么,羡慕了?要是论起有钱,周姑娘还是比不上咱们的,除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什么都给你!”
  “得了吧!人家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还会被你给哄骗了!”王悦影淡淡笑道:“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人哪能把好事都占尽了。老爷已经是朝廷大员,咱们家就要懂得收敛,哪怕是自己挣来的钱,外人看到也会说来路不正的,瓜田李下,这个道理我懂。”
  王悦影突然一转头,伏在唐毅的身上,凶巴巴道:“哥,我不明白,你到底是和周姐姐说了什么,弄得她跟见了鬼似的,连夜就要搬出咱们家,一刻都不想住。”
  唐毅无奈一笑,“八成啊,是她担心我心怀叵测,对她不利,所以赶快跑了。”
  王悦影盯着唐毅,盯了半天,笑得连眼泪都出来了。
  “你可算了吧,周姐姐的命也挺苦的,早些年要独自承担家业,也不敢嫁人,后来年纪长了,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老进士,哪知道刚定亲,人就没了。她给我写信的时候还说,这辈子就是丧门星,活该孤独终老。其实我心里头知道,以她的地位,才貌和手段,能配得上她的男人不多,她巴不得……”
  “别胡说!”
  唐毅瞪了王悦影一眼,周沁筠三十出头,由于保养极好,看起来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点都不算老,能打理交通行,本事也不用说。只是唐毅却没有那么多心思,他能接纳琉莹,都算是一个意外,虽然难保以后会不会有意外,但是暂时却没有那么多心思。
  王悦影吐了吐舌头儿,娇羞道:“哥,是发行宝钞的事情吧?”
  “你怎么知道?”
  “切,除了这事,还什么能和周姐姐扯得上关系。”王悦影蹙着眉头,问道:“哥,你把那么大的好事给了晋商,是不是挖了一个坑?”
  这下子倒是让唐毅大吃一惊,因为上上下下,不管是朝廷,还是晋商,甚至是交通行的那些人,都没有看出唐毅的算计,小妮子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王悦影得意一笑,“人家不是厉害,而是了解你!有人欺负了我们,仇你一定要报的,哥,你就是个小气鬼儿!”
  王悦影娇羞地说着,趴在唐毅的身上,环抱着他的脖子,仿佛一个树袋熊似的。近乎讨好道:“哥,答应我,得饶人处且饶人,毕竟会伤及无辜的。”
  唐毅抚着妻子柔韧的头发,宠溺无比。过了许久,唐毅才缓缓说道:“悦影,报仇算账只是原因之一,你知道吗,其实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这一次的隆庆变法失败,不单是我会身败名裂,整个大明就失去了最后的翻身机会,无论如何,改朝换代,血流成河,都不可避免了……”
  许多年过去,王悦影回忆起那个晚上,还心有余悸,小脸煞白,唐毅满嘴吓死人的鬼话,偏偏说的又那么真切,他们这一代人或许看不到,但是平安和平凡,或者是他们的儿孙,一定会遇到,生灵涂炭,神州陆沉,几百年无边的黑暗……
  人们在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之时,总结了很多条,比如朝政腐朽、军队无能、官吏贪婪、皇帝饭桶、阉竖猖獗、八旗崛起,还有气候因素,财政枯竭等等因素。
  其实在唐毅看来,这些原因放在历朝历代,稍微调整一下,都能用得上,是地地道道的万金油,千古痼疾。
  解决起来都是困难重重,又难以很快见效,不是破解帝国灭亡的真正关键。
  唐毅经过长期的观察,集合两世的智慧,他认为毛病其实出在开海贸易上面,当然开海不是错,同海外通商贸易,互通有无,吸纳白银,解决财政困局,缓解通货紧缩,好处多多,可问题是涌入的财富没有掌控好,又或者,白银供应突然中断了,就好像供应养分的血管断裂,没有应对的办法,肌体死亡是必然的。
  历史上隆庆开关,东南经历了几十年的贸易繁荣,情况和唐毅的开海差不多,只是唐毅干的更早,动静也更大,效果更好而已。
  接下来却是西班牙方面认为和大明的贸易逆差严重,他们好不容易挖出来的白银,都送给了大明。故此西班牙对明朝展开了贸易制裁,在吕宋等地大量屠杀中国商人。
  同时他们还利用大明银贵金贱的现象,疯狂套取黄金,扰乱大明的金融秩序。造成财赋重地的东南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各大世家商贾在失去了海外市场之后,工商作坊的利润暴跌,甚至赔本,又没有朝廷帮忙解决问题。不得不转而更疯狂地兼并土地,百姓大量破产,使得朝廷税收田赋继续锐减。
  又赶上了北方灾害不断,战事频发,明廷加大征收力度,搜刮民财,去填补北方的漏洞,结果就是北方的边患没有解决,反而使得南方的士绅离心离德……
  而且在士绅和朝廷的双重压力之下,农民加速破产,流民遍地。
  崇祯吊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王承恩,并不奇怪。有人把问题怪罪到以东林党为首的士绅集团,也对,可是也不对!
  他们的确没有大局观,甚至满清来了投敌卖国,当了可耻的汉奸。
  可问题是士绅同样是大明的一份子,他们的利益和诉求朝廷也要去了解,想办法解决,不能把士绅单纯当成蛀虫,当成敌人,当成祸害,疯狂打压,残酷对待。
  他们手上有特权,不用纳粮,就要逼着拿出粮食,士绅也要说你老朱家的子孙,不但不纳粮,还每年肥吃肥喝,浪费朝廷无数钱粮禄米呢!
  单纯的横征暴敛,剥夺抢掠,不教而诛,虐民的结果显然会引来强烈的反弹。这就是张居正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把目标放在了士绅集团上面,用左手砍右手,就注定了失败的下场,只是代价太过惨重了。
  皇室和士绅,显然在大明灭亡的问题上,要各打五十大板,都是罪人。
  只是以唐毅如今的高度,他看问题更广阔,想得也更深远,其实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的精英集团保守了,故步自封了,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个百病缠身,又不合时宜的帝国,崩溃是必然的。
  唐毅已经嗅到了衰亡的气息,西班牙针对大明的贸易制裁不远了,原本舒畅的海上商路会充满无数变数。
  要想破解困局,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放眼海外,用自己的力量去抢夺金银,去发掘市场,去摆脱完全依赖西洋人的贸易模式。
  不能只做勤劳的工人,还要掌握巷道,控制金融,全方位武装大明,才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不然空有巨大的体量,却只能眼看着别人瓜分世家。
  唐毅将发行货币的权力交给晋商,绝对不只是要坑他们一把,报一箭之仇。
  仅仅是这样,一国宰辅也太小了。
  唐毅又更深的谋算,他要提前引爆危机,迫使明朝上下重新审视世界,彻底扭转帝国发展的轨道。
  紧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根本行不通的,你不去抢劫别人,不去霸占航路,开拓市场,你的活路就会被别人断了。
  你死我活,丛林法则,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一丝道理可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本是一句话骗人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6/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