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7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951

  火铳和刀剑不一样,不是到手就能用的,还真够麻烦的。
  达彦诺颜抓着头发,苦兮兮的没注意。
  “我说张先生,您比我有主意,求您给出个主意吧,我的小命就攥在您的手里呢!”
  张允侠故作思索,半晌又说道:“这事情不算好办,但归根到底,都是钱的事情,只要……”
  “我明白,我明白了,汉人都爱财……”
  达彦诺颜刚说完,见张允侠凶狠的目光,吓得一缩脖子,“当我是放屁。”
  “台吉殿下,眼下有两大笔花销,一个是买武器,一个是打点关系。要是光往出拿银子,我看多少钱都不够填窟窿的,更何况那帮丘八大爷都黑着呢,岂能放得过你?拿了钱,他们也未必办事。”
  “那该如何是好?”
  张允侠眯缝着眼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台吉殿下,我这正好有一个不花一分钱,就把火铳兵给您拉起来的好主意……”
  张允侠出了什么高招呢?他告诉达彦诺颜台吉,将他的草场抵押给张家,每年草场产出多少东西,张家原封不动,还送给他多少。只是经营权要交给张家,达彦诺颜不得干涉。
  除此之外,张家再每年付给三十万银元,支持达彦诺颜购买火铳,另外张家会全力帮着他打点军中,疏通关系,保证他能顺顺利利组建火铳兵。
  达彦诺颜仔细听着,他不是对方案又怀疑,而是觉得这个条件也太优厚了。
  他每年能多得三十万两银子,还能拿到一支火铳兵,打点关系还有张家负责,根本是天上掉馅饼啊!
  “张先生,你不会骗我吧?”
  “哈哈哈,殿下,我可不敢砸了自己的招牌,跟你说句实话,好好的土地在你们手里,的确是浪费了,交给我打理,每年至少要多出三五倍的产出,或许还能更多,殿下要是觉得不合适,每三年咱们重新商量一次协议,保证不会让你吃亏!”
  达彦诺颜咬咬牙,还想什么啊,不答应就是死路一条,干了!
  他整个大手沾满了印泥,巴掌印按在了约书上面!
  成了!
  张允侠是满心欢喜,他甚至不敢张嘴,生怕心脏跳出来。
  就这张约书,只怕比他们张家几代人谈的合同加起来,都要值钱啊!
  达彦诺颜就是个傻帽,他是一点都不知道其中的价值有多少。
  鄂尔多斯部正好处在河套流域,万里黄河,最富庶的所在,塞上江南,河套平原能开出一千五百万亩田地。
  拿出五百万亩种植粮食,一年虽然只能种植一季粮食,却能顶得上东南全年的产量,五百万亩,差不多就是八百万石到一千万石之间。
  不但能供应当地的消耗,甚至能卖到京师,光是粮食,每年至少能拿到上百万两的利润。
  当然了这还只是个小头儿,如果不是唐毅要求北方要建立粮食基地,张允侠才舍不得拿出三分之一的田种粮食呢。
  他恨不得将所有的田,都用来养羊。
  像蒙古各部一般,逐水草而居,一块牧场养不了多少牲畜,可是自从几年前唐毅和杨博提到毛纺之后,晋商就在实验。他们采用圈养和放牧结合的方法,草场轮作,限制羊群活动时间,再自己种植牧草。
  一亩地能养一百只羊,最多甚至能达到二百只。
  西域有一种细毛羊,一年可以产羊毛二十斤,差不多能做出两件呢绒大衣,按照市价计算,两件大衣,能卖到五两银子。
  一百只羊就是五百两银子!
  一千万亩,这是多少的钱,张允侠经营了一辈子生意,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天文数字!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值,实际操作起来,要整顿牧场,要雇佣工人,要见纺织工场,还要引进细毛羊,繁育饲养,挖掘水井,提供水源饲料……
  另外这么大的一块饼,他们也不可能都吞得下去,其中有三成牧场,七成农田,还要交给军队和朝廷赏赐有功将士之用。
  不过不管怎么算,每年至少有上千万两的赚头儿。
  这还仅仅是鄂尔多斯一部,达彦诺颜签了合同,永邵部能坐得住吗?土蛮部能忍得住吗?
  他们都上钩了,草原就会出现一场竞赛,到时候大成台吉,奇喇古特部的哲诺,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部落,还不双手捧着草场,奉送上门!
  这是多少的银子啊!
  张允侠望着连绵不绝的远山,仿佛都变成了金银堆起来的,向着他滚滚而来。
第958章
商鞅的奥秘
  斩首一级,奖粮田十亩,或者选择升官一级,十亩粮田,可以换成五十亩草场。
  这是唐毅拟定的奖励规则,他把马芳叫过来,征询他的意见。
  “马老哥,你看弟兄们能满意吗?”
  马芳抓着络腮胡子,思索很久,用力点头。
  “大帅,不错,我看很好!”马芳笑着说道:“以往朝廷斩首一个北虏,能换五十两赏银,可是经过层层克扣,到了弟兄们手里,最多二十两,北方的地价虽然不及南方,可是也要五六两银子一亩田,还有价无市,十亩田赶得上以往赏赐的三倍,很丰厚了,只是……”
  马芳欲言又止,唐毅笑着鼓励道:“疆场征杀都不皱眉头,有什么担心的直接说就是。”
  “那好,末将就说了。”马芳试探着问道:“要是没猜错,这些田都在河套那边吧?”
  “没错,关内我也弄不到几十万亩的田赏给大家伙。”唐毅坦然道。
  马芳的眉头紧锁,显然没有了刚才的兴奋,“末将斗胆说一句,眼下朝廷虽然拿下了河套,可是大军不能总在草原驻扎,万一大军撤退了,几年之后,敌人再杀回来,不停袭扰,不得安生,没法站稳脚跟,赏赐了也看不住啊!除非朝廷能在草原驻军,大家伙才能安心。”
  看得到,吃得到,那才是赏赐。
  如果没几年就丢掉了草原,刚刚开垦出来,适合耕种的熟田,就拱手让人,谁能受得了。
  “这一次朝廷绝对不会虎头蛇尾,一定要在草原立住!”唐毅郑重保证道,不过随即有苦笑了一声:“马老哥,朝廷财力窘迫,短期内肯定没法大量驻军,但是弟兄们的家业又不能不顾。”
  唐毅思量一下问道:“你看着这样成不,凡是在河套耕种的家庭,可以用成本价拿到火铳,甚至可以雇佣一些人手,保护自己的家业,在草原上修筑堡垒,建造围墙,遇到小股敌人,就靠着自己的力量,对付他们。”
  茫茫草原,安排多少人马都没有用。唐毅挖空心思,寻找合适的办法。他记得面对广阔荒芜的地域,各国都用过武装移民的手段,比如沙俄开发西伯利亚,美国的西进运动。都是利用人们对土地的贪婪,提供给他们武器和物资,勇敢的先遣者大肆开拓,不断插旗抢地,扩张势力。
  大明完全可以效仿,这次得到土地的都是骄兵悍将,本身就十分能打,给他们一杆枪,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还真说不准。几十年后,或许这些开拓者就越过乌拉尔山,跑到欧洲去了。
  那么广阔的西伯利亚,那么丰富的资源,要是落到了沙俄的手里,唐毅保证后悔死,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就开始鼓励移民,北上西进,能圈多少土地就圈多少,先把西伯利亚抱回家!
  马芳显然没有唐毅想得那么多,他更关注事情的本身。
  “大人,买火铳,雇工人,还要建城堡,这可不是小数目,别说大头兵,就算一般当官的也拿不出银子。”马芳两手一摊,至少他就是个穷鬼。
  “哈哈哈,这个老哥就不用愁了,晋商自然会给你们想办法!”
  “他们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能白白帮忙?”马芳一点也不信。
  “当然不是白帮忙,是互惠互利!”唐毅胸有成竹笑道:“放心吧,他们肯定比我想得还周全。”
  毛纺的商机实在是太大了,利润丰厚到让人眩晕。
  光靠着一纸合同,就指望着蒙古王公们听从摆布,哪怕是知道自己被愚弄,还心甘情愿,看着晋商把丰厚的利润拿走,那不是做梦吗?
  没有足够的实力,如何能把银子揣进怀里?
  他早就算准了,要想守住草原,就必须和军中合作,为唐毅提供大把的土地,奖励有功将士,正是打得如意算盘。
  别看唐毅到处宣扬说是报仇雪恨,为了嘉靖找回面子,其实核心,就是商人和军队联手进行的一次殖民扩张,仅此而已。
  双方密切配合,是必然的选择。晋商提供资本和土地,军中提供安全和劳动力,珠联璧合,亲密无间。
  唐毅给马芳算了一笔账,假如一个士兵斩首十级,他就能获得一百亩田,或者是五百亩草场。
  按照唐毅的设想,他最好是选择四十亩田,三百亩草场。
  四十亩田每年出产粮食足够五十人填饱肚子,假如他家中有五口人,再雇佣十个帮手,每年就能多出三十五口人的粮食。
  这些粮食不会浪费,完全可以作为养羊的精饲料。
  张允侠的算盘,一亩地可以养殖一百只羊,其实他有些想当然了。一亩地圈养一百只羊,是足够用了,还能有很大的活动场,但是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牧草和饲料,也就是说,还要从外面购买补充,才能维持一百只羊的正常消耗。
  显然唐毅有两世经验,比起张允侠也实际多了。
  一亩的草场,如果种植上好的牧草,一年能产三五万斤,一只羊一年需要五千斤牧草,大约一亩地只能养十只羊,比起张允侠估计的少了十倍。不过利润依旧十分可观。
  三百亩草场,能养三千只羊,只要经营得当,一年下来,每只羊净赚一两银子,就是三千两。一个大学士一年还不到二百两的俸禄,顶得上十五个大学士了。
  唐毅笑呵呵说道:“有了这笔收入打底儿,晋商还需要大家伙的保护,向他们低息贷款,十分容易。无论是买武器,还是修城堡,他们都巴不得呢!马老哥,你算算,是不是这笔账?”
  马芳脑筋显然没有唐毅灵活,苦思冥想了半天,突然跳了起来,抓耳挠腮,显得十分懊恼,又是哀声,又是叹气,大吐苦水。
  “大人啊,这些年末将杀的鞑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杀十个人,一年就能捞三千两银子,我可是他的八十倍啊,这一年是多少钱啊?”
  怎么就没有早点遇到唐毅这样的统帅啊,马芳别提多恨了,他恨不得年轻二十岁,多跟着唐毅打几年仗,油水真他娘的多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