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951

  卸去了繁重的政务,海瑞也有一丝返璞归真,越发重视起家人,不再那么不近人情。
  这一次起复,见东南一片大乱,海瑞摸了摸鼻子,心说我有那么可怕吗?
  他竟然没有直接动手,而是轻车简从,先赶到了华亭徐家。
  经过家人通禀之后,海瑞才恭恭敬敬来到了客厅,见到了徐阶。
  人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装饰,这话一点不假,徐阶当首辅的时候,头发还大半都是黑的,脸上油光发亮,二目有神,威严十足。
  这不下野一年多,就满头白发,连门牙都掉了一颗,走起路来,还要搀扶,和寻常的富家员外,一般不二。
  见海瑞来了,徐阶满脸含笑,“老夫何德何能,劳动老父母前来,真是有罪啊!”
  人在矮檐下,徐阶也低下了高昂的头。
  海瑞毕恭毕敬,施礼之后,充满敬仰地说道:“阁老为官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勇斗奸党,整饬朝纲。大胆放权,功成身退。虽古之贤相,亦比不上阁老。晚生当年一时莽撞,弹劾先帝,多亏了阁老回护,才能苟活,阁老之恩,海瑞铭感肺腑。”
  海蛮子竟然会说拜年话了,虽然有些生硬,徐阶还是老怀大慰,看起来老夫还有些威望啊!
  “海大人客气了,您此番前来,想必是有事情吧?”
  “阁老明鉴。”海瑞抱拳道:“如今朝廷整顿财税,唐阁老率先垂范,苏州方面已经开始查了,唐家,王家,原本已经退了许多田产,如今还要彻底清查干净,柄国者能严于律己,变法才能有所希望。阁老身负天下之望,万众敬仰,下官斗胆,请求阁老退还田亩,救济凄苦百姓,如此阁老大德,必为天下敬仰。”
  一句话,那田出来吧!
  徐阶眉头紧皱,没有开口。
  可是他的儿子徐璠却跳了出来,“海瑞,你刚刚口口声声说受了我爹的恩惠,怎么一转眼,就逼着我们家让出田亩,简直岂有此理?你不知道吗,当年吴时来那个畜生已经逼着我们家退了几十万亩,眼下徐家一亩多余的田产都没有,你让我们退什么?”
  徐阶眯缝着眼睛,没有多话,显然是默许。
  徐璠更来劲了,“海瑞,你奉了谁的命令来的,我们都清楚,有人借机报复,有人欺师灭祖。我爹都把位置让出来了,他们还不依不饶,李阁老也被赶走了,现在还要斩尽杀绝,好狠毒的心肠,天下士林自有公论,断然不会允许此等小人,肆意妄为!”
  海瑞眉头挑了挑,他心里明镜似的,这叫什么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徐阶退下来,他反而成了弱者,更容易引来世人同情。
  不过就凭这个,就让海蛮子放手,也太小看人了!
  海瑞起身,一抱拳,“阁老,既然如此,海某只有公事公办了,告辞!”
第971章
未战先乱
  海瑞跟着唐毅在市舶司好几年,他从唐毅身上学了不少办事的经验,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占据大义,抢占制高点。
  唐毅最擅长的就是画大饼,忽悠一大帮人跟着他混,拉一派打一派,愣是把铁板一块的东南分化开,利用掌握土地作坊的大户,把海上大姓给干掉了。
  成功经验哪能不效仿,海瑞心里清楚,骤然抛出清丈田亩,那是得罪所有士绅的事情,会激起强大的反弹,他首先做的是清查历年积压旧案,要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明断是非,主持正义,是每一个地方官的职责所在,谁也挑不出毛病。
  海瑞下令彻查,这下子可了不得,南直隶各府,光是积压的案子就多达五六万件之多,其中有以苏松两府为罪,八九成都是土地财产纠纷,剩下的一成多也是商业冲突,至于人命案,伤人案,数量微乎其微。
  其实也不难理解,十多年来,江浙工商繁荣,生意越做越大,遍地建作坊,到处兼并土地,雇佣工人无数,股权纠纷,商业冲突,多如牛毛。
  偏偏苏松的地方官府人数有限,传统官吏也不精通,遇到财务纠纷就扔在了一边,或者干脆和稀泥,弄得久拖不决,成为积压旧案。
  相对的,伤人啊,尤其是杀人的案子,他们倒是能全力侦破。
  海瑞弄清楚情况之后,立刻对这些田产土地纠纷展开了审讯。海蛮子惊人的工作效率又体现出来,他平均每天能处理两三百个案子,有时候甚至达到惊人的七百个。
  光有数量还不成,人都说衙门口朝南开,有事无钱别进来。海瑞不收礼,不徇私,专门替百姓主持公道,半个月的时间,断案三千件,其中九成五都是普通百姓获胜。
  这三千件案子当中,足有四百多件,是指向华亭徐家,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有抢占土地,有兼并作坊,有欺行霸市,有囤积居奇……徐家人敛财的手段层出不穷,多如牛毛,看得海瑞都目瞪口呆。
  海瑞又根据官府历年的案卷,进行调查和清理,将徐家的底儿又摸了一遍。
  等到汇总出来,所有人的都瞠目结舌。根据推算,仅仅是徐阶的三个儿子,还有十几个孙子,以及几十个子侄,这些徐家核心人员,他们名下的田产,加起来就有五十万亩,其中桑田十八万亩,农田三十二万亩。
  另外徐家还有大量的家丁,奴仆,门客,亲友,学生……其中徐阶一个管家就有四五万亩的田产,简直骇人听闻!
  “震川公,我要是没记错,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到隆庆元年,唐阁老曾经清查过一次徐家的田产,不是退还了大半,怎么还这么多?”海瑞吃惊问道。
  被称为“震川公”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诗文大家归有光,此老文采过人,可是却科举不顺,考中举人之后,前后八次落榜,悲催的要死。直到六十岁,才侥幸中了三甲进士。
  不过自从当官之后,归有光的仕途倒是顺畅,初次授官,就是济南府推官,一任之后,又被调到南京接户部员外郎,恰逢松江府出缺,老头子以六十四岁的高龄,又接任松江知府。近几年松江成为朝廷财赋重地,知府一般情况下高配,是四品官。
  也就是说归有光中进士四年,就混到了一身大红袍,速度之快,简直堪称妖孽!
  有人说老夫子是交了好远,是老天爷给他大半辈子孤苦的补偿。唯有归有光自己清楚,那都是扯淡,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苏州人,有一个好同乡,就是当今的首辅唐毅。没有这位在背后保驾护航,归有光只怕连进士都混不上。
  唐毅提拔归有光,当然不只是上辈子学了一篇他的《项脊轩志》,而是归有光在东南几十年,名声大,结交广泛,老眼平生空四海,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这不,现在就用上了。
  海瑞是一柄神剑,可是还要有人指引他往哪砍啊!
  “中丞大人,上一次的确查了很多,也归还了不少,可是由于俺答入寇,唐阁老匆匆北归,接着吴时来又被调到了江西,很多需要归还的土地,就被搁置下来,没有落实。结果徐阁老回来之后,徐家人以为有了靠山,越发胡作非为,他们不光兼并土地,还把很多绸缎庄,棉布作坊,都强行入股,并入名下,眼下徐家也是两条腿走路了。”
  海瑞黑着脸,问道:“徐阁老知道吗?”
  归有光忙道:“中丞大人,徐阶自从回家之后,不问世事,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或许他真的不清楚。”
  海瑞仰起头,微微冷笑,“真的不清楚?”
  “唉!”归有光无奈叹了口气,只能说实话:“按说徐华亭何许人也,什么能瞒得过他?中丞大人,我有几句不该说的话,您看……”
  “讲吧!”
  “两年多前,徐阁老还是首辅,唐阁老查他,是不畏权势,加上先帝和当今都看重唐阁老,徐阁老只能吃哑巴亏。眼下呢,徐阁老已经退归林下,唐阁老入主内阁,如果一意查下去,就变成了残害致仕老臣,赶尽杀绝,不仁不义……好说不好听啊!”
  归有光苦口婆心,如果这么查下去,的确对唐毅十分不利,咱们两个都是唐大人提拔出来的人,不能给老板惹麻烦,你海瑞再蛮再愣,也不能不知道轻重。
  只是归有光还不了解,要是轻易退缩,那就不是海瑞了。
  “震川公,唐大人他了解我海刚峰,他既然敢派我来,就是看重我的性子,要是没了胆子,还是海瑞吗?”
  好家伙,这位斗志更加昂扬,简直要斗破苍穹了!
  “明天带着我的牌票,去徐家提人,把涉及人命案,还有侵占田亩案的徐家管家,家丁,奴仆,一律给我带来。”
  归有光哆嗦了一下,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怕是要有一两百人之多,徐阶能答应吗?可是海瑞又不听他的劝,还能怎么办,归有光忧心忡忡往外走。
  “等等。”
  归有光一喜,连忙转回来,“大人,您改主意了?”
  “我刚刚看了一份卷宗,徐阶的二儿子徐琨侵占了一户两百亩田产,受害之人上告,反被诬陷致死,徐琨又把他们家的女眷贩卖到了青楼,他眼中还有朝廷法度吗,把他也给我抓来!”
  要动徐家人啊,归有光当时就傻了。
  ……
  徐家的大厅,孙男孙女,上百号人,黑压压的一大片,徐璠,徐琨,徐瑛,三个儿子跪在面前,嚎啕大哭。
  “爹啊,二弟从来没有做过害人性命的事情,海瑞不过是得了一个优伶歌女的诬告,就派人来抓人,他把咱们徐家放在了哪里啊?”徐璠带头痛哭。
  其他人也跟着抹眼泪,整个徐家风雨凄凄,别提多惨了。
  徐阶坐在太师椅上,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脸色由青变黑了。
  恨,真的恨啊!
  失去了权力,就是落魄的凤凰,谁也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早知如此,哪怕拼一个鱼死网破,也不能把权力交出去啊?
  徐阶万分悔恨,可是又没有办法。
  手里的拐杖不停敲着地面,悲愤地说道:“别号丧了,留着等我死了,你们再哭也不迟!”
  一句话,吓得徐璠止住了悲声,他抬起头,脸上都是泪。
  “爹,您老可要拿个主意啊!”
  徐阶痛苦地仰起头,望着天棚,哭笑连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别说抓你二弟了,什么时候,把你爹扔到牢里,开刀问斩,也要由着人家啊!”
  徐阶说完,起身颤颤巍巍,就往后面走,凄凉悲惨,挡也挡不住。看在徐璠等人的眼里,真是如丧考妣,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作为昔日的首辅,门生遍及天下的徐阶,就这么点本事吗?
  当然不是,他被赶下了台,没了权力,硬抗只是用鸡蛋碰石头,唯有以柔克刚,装得可怜兮兮的,才能引来舆论的同情,反败为胜。
  徐阶这辈子演戏演习惯了,连在儿子面前也不愿意用真面目示人。在书房坐了一阵子,才拿起笔墨,写了两封信,送给他的两个弟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