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51

  突然桂公公神色狰狞,扯着嗓子大吼道:“好啊,姓蓝的,你敢骗咱家,你不得好死!”
  “呸,该死的人是你。”蓝道行冲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把火都撒在了他的身上。
  王忬立刻将织造局暂时查封,杨璇等人被软禁起来。由于案子太大,他立刻用六百里加急,密奏嘉靖,静等皇帝圣旨。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上面如何处置,没唐毅什么事,盐铁塘还在修建之中,唐毅赶快告辞赶太仓。
  一路上蓝道行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越想越怕,不停跟唐毅抱怨。
  “老道本是方外之人,逍遥自在,这回一脚踏进这么大的案子,就算不死也要丢五百年道行。你看到没有,桂公公被抓的时候,眼神像毒蛇似的,你小子害苦我了!”
  唐毅这个无语,我掺和得比你多好不,就算要倒霉,我也排在你前面。
  “那不一样,你小子有名头,有师门,还,还有钱,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老道就不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三更半夜,就把老道的脑袋拿走了。”
  唐毅没心没肺道:“你不是能掐会算吗,有什么好怕的?”
  蓝道行斜眼望苍天,臭屁地说道:“贫道能算尽天下人,却算不了自己啊!”
  呸,还真够自恋的,你的那点骗人的本事还好意思说。
  不过蓝道行的确不适合留在太仓了,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忽悠了沈良,又帮着拿下杨璇,早晚会有人注意到他。要是挖出了自己和蓝道行的关系,顺便扣上结交妖人的帽子,也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唐毅知道日后蓝道行大放异彩的地方是京城,想要铲除严党,就少不了这位蓝神仙。让他先去经营也好。
  “要不这样,蓝老兄我安排你进京,你看如何?”
  蓝道行眼珠眯成了一道精芒,想了想,突然兴奋笑道:“大隐隐于朝,老道想要扬名天下,正好要去京城的万丈红尘走一番,也好离你远点,省得倒霉!”蓝道行恨恨说道。
第104章
新的钦差
  “少爷,蓝道长走了,银子他没要。”沈林把一张二百两的银票送到了唐毅面前,愧疚说道:“都怪我拙嘴笨腮,请少爷责罚。”
  唐毅接过银票,呵呵一笑:“蓝兄是个自傲的人,他怎么能直接收我的银子呢!对了,包子他都带上了吗?”
  “带着了,蓝道长还挺高兴呢!”
  “那就好,包子比银票实惠!”
  沈林小眼珠乱转,怎么也听不明白,区区一袋包子,怎么比二百两银子啊!沈林陷入了迷茫,而此时蓝道行离开太仓已经二十几里。
  一路上蓝道行信心十足,凭着他蓝神仙的名头,弄点零花钱还不和玩的一样。遇到了一处村镇,他就把扶乩的工具拿了出来,哪知道任凭卖力吆喝,村民连看都不看,有个好心的老头告诉他,村子都信张仙姑,外来的不成。
  那就换一个,蓝道行咬着牙往下走,这个村子有李半仙,那个村子有王瘸子,敢情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神婆神汉,市场早就被垄断了。
  挨到了傍晚,一个生意没做成,累得口干舌燥。抓过来口袋,对着包子蓝道行简直欲哭无泪。
  “都怪你装蒜,穷装,到手的银子还不要,你想饿死啊!”
  蓝道行一边骂着自己,一边狠狠咬着包子,吃了两个,又开始骂唐毅了。
  “你个小兔崽子,不知道蓝道爷就是装装清高,多说几句好话,多劝劝,我不就听了吗!哼,老道要是走不下去,回头狠狠死吃你一口!”
  蓝道行又抓起一个包子,狠狠咬了一口,突然蹦的一下,门牙险些掉了。好大的沙子,想害死贫道啊!
  人要倒霉,啥都不顺。
  噗,吐了出来,竟然是一个铁质的小球,蓝道行出于好奇,把小球捡了起来,并不重好像空心的,中间还有一道缝,蓝道行用力一捏,小球裂开,仔细看去,里面竟然藏着纸条,展开之后,赫然写着“一百两,见票即兑!”
  嚯!
  蓝道行来了精神,把所有包子都掰开,竟然找到了五张银票,足足五百两!
  对着满是包子香气的银票,蓝道行感慨万千,站起身冲着太仓方向拱了拱手,拍着胸膛说道:“够朋友,俺蓝道行欠你一份人情,等着日后混出模样,涌泉答报,万死不辞!”
  ……
  蓝道行带着满腔的踌躇北上京城,在湖广江陵还有一位刚刚结束假期的张翰林也动身前往京师,大时代的各路神仙开始集结。而唐毅还像是淤泥之中的莲子,在拼命积累着实力。
  他回到太仓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练兵。
  由于督标营的战法得到王忬和卢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听说训练三天就效果惊人,王提督都高兴疯了。不过唐毅很快浇灭了他的热情,督标营虽然有不少新兵,但都是军户子弟,年轻力壮,已经训练过一段时间。
  有了好底子,加上唐顺之和卢镗两位武术大家,还有唐毅这么个妖孽,才把督标弄得像模像样。可是督标也有致命的缺陷,只有长枪手,没有火铳手,没有刀盾兵,远距离杀伤力几乎为零。要是遇上装备火铳和弓箭的对手,一定死的很难看。
  但是不管怎样,唐毅的练兵方法已经得到了唐顺之和卢镗的高度肯定。
  以往总是讲究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把军队的战斗力寄托在武将身上。可是名将不常有,而且就算有了名将,也要生逢其时才能一展才华。
  唐毅的思路却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把目光放在士兵身上,教会他们分工配合,教会他们杀敌制胜,最要紧的是这种方法还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哪怕只有中人之姿,只要老老实实按照步骤做,也能训练出一支强兵。
  自从和唐毅彻夜长谈之后,唐顺之不吃不喝,苦思了三天三夜,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厚厚的《武编》扔到了火炉里。
  “别烧啊!”唐毅这个心疼啊,心说那可是唐顺之亲笔手书啊,留到后世,绝对是了不得的文物,万一后人是个败家子,还能拿去换钱呢!
  唐顺之毫不为所动,冷笑道:“怎么,你小子还想留下这本书,寒碜我唐荆川吗?”
  “我有那么无聊吗!反正都是你的书,爱咋滴咋滴。”唐毅索性不说话,眼看着书稿变成了一堆灰烬,唐顺之拍了拍手,笑道:“饿了,有吃的吗?”
  “早就准备了,朱大婶做得面条。”
  唐顺之接过大碗,浓郁喷香的肉酱,伴着爽滑的面条,吃到肚子里,浑身一激灵,舒服到了心头,连吃了三大碗,唐顺之终于放下了碗筷。
  “行了,这几天选人选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唐毅笑着说道。王忬采纳了他的办法,也知道东南的卫所兵早就糜烂不堪,只能招募新军。唐毅就提议从盐铁塘的施工队招募,这些人年轻老实,又经过简单训练,习惯了协同合作,很快就能训练出来,派上用场。
  而且唐毅还略微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推荐他们也是有私心的,毕竟盐铁塘修完,就用不了这么多人手,不能让他们失业。”
  见唐毅如此“坦诚”王忬是欣然同意,还准许唐毅协助卢镗一起挑选新兵。
  咱们的唐神童当然不会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权臣,没有军队支持是绝对不成的。别看只是一千多新兵,他们只要按照新式的训练方法,绝对能一鸣惊人。而且接下来的若干年,东南御倭寇,西北抗击鞑靼,正是武将建功立业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就是这时候崛起的。
  这些难民弟子司唐毅为救命恩人,忠心耿耿没有话说。不指望他们之中出现戚继光那样的天才名将,十年二十年之后,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坐到参将,游击,千总,把总,也是一股极其强悍,可以依靠的力量。
  枪杆子出政权,虽然还没到可以造反的末世,但搞点兵谏还是可以的!
  看唐毅想得出神,唐顺之踢了他一脚。
  “又想什么坏事?”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唐毅气呼呼说道:“荆川先生,晚生鞍前马后,不辞劳苦,好不容易把织造局扳倒了,把天大的案子掀开了,您可不能拿老眼光看人。”
  “算你有功,朝廷也该把东南的乱象清理清理了!”
  唐顺之满怀信心,和唐毅早出晚归,刻苦训练新兵,一转眼,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朝廷总算是传来了消息。
  不过这个消息让大家失望,非常失望!
  嘉靖首先褒奖王忬做得很不错,升任他为右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总督闽浙军务。从提督变成了总督,貌似升官了,可是原本兼管的苏州和松江两府不经意间消失了。同时嘉靖采纳严嵩谏言,派遣通政使赵文华担任钦差,专职查案。
  唐毅从锦衣卫手里弄到了一份赵文华的详细档案,咬牙切齿地研究。
  “别浪费功夫了,姓赵的和我是同一科的!”
  “哟,这么说先生很了解他?”唐毅来了兴趣,他虽然知道历史,也仅仅是一些有名的人物,赵文华最多就是个模糊的印象而已,甚至连哪边的都分不清。
  “唉,我是了解他,可是越了解就越觉得不认识他了。”唐顺之长叹一声:“当初赵文华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做事认真,是难得的干吏,后来得罪上官,被贬为东平州同知,那时候我回家闭门读书,等我再听到他的消息,赵文华已经拜严嵩为干爹,从此之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近年更是做到了通政使。”
  唐毅一惊,心说都是同一科的,你还是白丁,人家都混成了大九卿,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唐顺之没注意唐毅的神情,自顾自说道:“赵文华自从做了通政使之后,每逢弹劾严嵩的奏折,都向送给老贼,然后才送给皇上,视朝廷法度无物,败坏纲常,趋炎附势。用尽各种办法,讨好严嵩老贼的夫人,靠着枕边风,才坐稳了位置,与此等败类同科,真是丢人!”
  唐顺之叨叨念念,骂了好一阵子,唐毅眨眨眼睛,总结道:“让赵文华当钦差,就别指望着挖根了呗!”
第105章
河边悟道
  从四月中旬开始,东南的降雨不断,给运河施工带来不小的麻烦。雨水淤积,刚挖出来的航道满是泥水,混着沙石杂物,根本没法施工。
  唐毅一时没了主意,总不能用一瓢一瓢舀水吧,要是有水泵就好了,可是现在上哪弄去?
  正巧唐顺之赶来查看,唐毅只好求助这位无所不知的荆川先生,唐顺之果然没让他失望,立刻下令制作一百架水车,水车不算新鲜,最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又叫龙车,最长可到两丈,人在岸边踩动拐木,带动龙骨板转动,把河水带上来,最多可以三架水车接力,把灌溉水提高到三丈高度。
  唐顺之还对水车进行了改进,放弃人力使用畜力,并且加装了铁质的转轴。工人挥动鞭子,老黄牛乖乖带着木制齿轮转动,龙骨板发出吱呀呀的声音,满是泥浆的水流从河里抽出,按照挖掘好得水渠,流向了沿岸百姓的农田。
  一百架水车一起发动,很快淤积的雨水被清理干净,工人们欢呼着继续挖掘,大家干劲十足,二百里的盐铁塘,如今已经修通了一百八十里,只要再加把劲,端午之前就能修通。
  “先生果然心思机巧,没想到连水车都懂!”唐毅笑嘻嘻赞美道,唐顺之和印象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有着迥然不同,文武精通,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三教九流,没有不会的。
  唐顺之微微一笑:“你小子也不差,几个月的功夫,盐铁塘就要修通了,你估计修成之后,能走多大的船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