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951

  隆庆真的听了进去,之前唐毅就和他提到过南洋的事情,只是当时有俺答的压力,朝廷无暇南顾,如今北边的威胁消除,放手南下,正当其时!
  “先生谋国之论,朕心悦诚服。请师傅教朕,该当如何?”
  “臣以为当立刻筹建贸易殖民公司,陛下参股其中,组织商人奔走南洋,寻觅商机,另外军中汰换的武器要集中起来,找寻商机,大肆倾销,换取黄金白银。”唐毅恳切说道:“以往大明太过依靠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固然能赚钱不假,可是却对提升军力,国力作用不大。以后大明要主动出击,要有更好的枪炮,要有更大的战船,没有武力保证,就没有贸易安全!”
  ……
  就在唐毅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南洋,想要扩展南洋市场的时候,突然从济州岛传来了一个消息。
  就在隆庆五年的二月,有上千名倭寇,驾驶几十艘船只,袭击济州岛。大明守岛军民奋起抵抗,毙杀倭寇三百余人,击沉船只十八艘,俘虏一百多人……
  相比起北方动辄几万人的大战,这点胜利显得无足轻重,可是这一仗却给大明的武器打开了海外的市场。
  时间回到二月初,去年归来的皇甫洋,再度携带两万匹呢绒赶到了济州岛,等他来到的时候,东南的好多商人都赶来了。原本的交易棚子换成了木屋,听说已经准备建造水泥房舍,秋天就能修好。
  他们热情交谈着,交换着做生意的心得体会,还有人大剌剌说着百无禁忌的段子,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欢笑。
  就在大家喜悦放松的时候,突然码头的木制灯塔上面,发出急促的铜锣声。
  “敌袭!”
  海面上出现了密密匝匝的倭船,张牙舞爪朝着济州岛扑来。
  “是倭寇!”
  东南的商人认了出来,一个个都变了颜色。有人更是叫苦不迭,“倭寇来了,这可怎么办啊?”
  逃,来不及了,有人就说,大不了把东西都给他们,破财免灾!
  皇甫洋听了一会儿,气得鼻子都歪了。
  “你们摸摸裤裆,还是不是个老爷们!三四个月之前,老子郁闷得都想跳海,好不容易贸易打通了,活过来了。让倭寇抢一把,不都白干了?”
  皇甫洋恶狠狠啐了一口,“老子连俺答都不怕,还在乎几个倭寇!大不了拼一个你死我活,也好过当个怂包儿,亏你们还是靠着海吃饭的,这么点胆子,怎么不回家哄孩子去?”
  被皇甫洋一顿臭骂,这帮商人也羞臊的无地自容。
  火气冲的,脾气爆的,眼珠子都瞪圆了,“咱们拼了!”
  所有船只集中起来,差不多有五百多名水手,加上岸上的不到一百名士兵,皇甫洋凑了六百人,可怜的是,他们手里只有三百杆火铳。
  “不要怕,都给我听着,当年唐相爷指挥着一万人来人,就敢和俺答十万大军对拼,你们放心,只要听我的,保证能打赢!”
  皇甫洋嘴里吆喝着,可是他的心一点谱儿都没有,第一枪愣是闭着眼睛打出去的。
  可是等到硝烟散开,他们都傻眼了,一百步之外,倭寇齐刷刷倒地,就跟割麦子似的,说话有五六十人受伤,或者丧命!
  皇甫洋简直高兴的要疯了,突然怪叫一声,“还愣着干什么,装弹啊!”
  迟愣的众人仓促装药,第二轮打得很不整齐,可是也有三四十名倭寇被干掉,转眼死了一百多人,岛上的人士气顿时起来了。
第1018章
征倭的打算
  一个人有气质,国家也有,国家的气质,反过来又会影响普通百姓。
  昂扬如汉唐,才有人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才有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到了两宋,就只有崖山蹈海的悲壮,文天祥的坚贞不屈,同样值得称道敬佩,但是其中的滋味全然不同。
  大明呢,没有汉唐之强,可是也没有两宋的窝囊,成祖爷的时候,遇到了藩国之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和的船队,简直就和后世霉国的航母编队一般,所向睥睨。到了嘉靖朝的时候,国势衰微,遇到了倭寇两伙人争供,朝廷的反应竟然是关闭市舶司,严令禁海,颇有惹不起躲得起的味道。
  堂堂大明混到了这个地步,朱元璋和朱棣泉下有知,没准能气活过来。如今唐毅柄政,也有三四年的事情,尤其是干净利落地出掉了宿敌俺答,彻底振奋了民心。
  唐毅总是像隆庆灌输海外的事情,他手上的报纸也是连篇累牍,介绍海外之富,介绍航海的壮举,讲述四夷的情况。潜移默化之中,大明的商民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装经商,走在海上,你就是海盗,就是土匪,你不抢别人,别人也会抢你,只有势均力敌,才会有公平交易。
  想要在海上立得住,就要敢打敢拼,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连杀人都不敢,凭什么征服大海!
  皇甫洋红了眼睛,疯狂嘶吼着,他只来得及射出了三发弹丸,假如训练有素的明军,倭寇根本冲不到近前。皇甫洋发誓,活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火枪玩溜了。
  他手里提着厚重的马刀,这是能连人带马一起劈碎的狂暴武器。高高举起,迎着倭寇劈下去。
  势如奔雷,迅猛无比,对方还没来得及反应,刀从脖子划过,一颗人头飞了出去,满腔的血就像是喷泉,冲天而起,眼前都变成了一片红色。
  尸体在面前倒下,皇甫洋反倒觉得心回到了肚子里,原来没有什么难的。
  “杀啊!”
  刀疯狂挥动,血光迸溅,染红了衣衫,整个人都笼罩在血腥之中,皇甫洋只觉得浑身越发沉重,两条腿像是灌了铅,每一步都极为吃力困难。
  他不停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倒下去,倒下去就什么都完了,撑住,一定撑住!终于,眼前再也没有人了,皇甫洋眼睛一黑,倒在了地上。
  等他再度醒来,发现躺在了小木屋里,浑身上下,酸疼的要命,四肢都好像不是自己的,胸前后背,稍微呼吸,都会牵扯到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哎呦,皇甫兄,你可算是醒了,英雄,真正的汉子!”前来探望皇甫洋的商人大声赞许。
  皇甫洋咧嘴苦笑了一声,“说实话我都杀糊涂了,看着小个子就砍——对了,我没有误伤大家伙吧?”
  他说的有趣,又引来一阵笑声。
  “皇甫兄,你砍死的倭寇有七个,还伤了五个,一个人就宰了十几个人,不愧是相爷看重的勇士,就是厉害!”
  皇甫洋闭着眼睛思量一阵,貌似真杀了不少,值得高兴啊!听外面声音吵杂,莫非朝廷派人来了?
  “哪有那么快,咱们的船只刚刚派出去,过来的是朝鲜的商人,他们还不信咱们能打退倭寇呢!”
  “让他们好好看看吧,这些人啊,都是只尊重实力的,对了,告诉大家伙,别太客气了,也加着小心,别让他们趁火打劫了……”
  皇甫洋勉强交代几句,脑袋一歪,又睡过去了,这一觉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肚子咕咕乱叫,他才醒了过来,身上的伤口都换了绷带,也没有感染发炎的迹象,看起来老天爷还算对自己不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不知道自己的福气在哪?
  ……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啊!”
  唐毅看到了济州岛的战报,轻轻叹道。
  周边可下手的地方不少,倭国并不是第一优先,唐毅更垂涎南洋的土地,没办法,谁让大明家大业大,人口太多,身为大家长,必须填饱上亿张嘴,压力何其大啊!
  好巧不巧,倭寇跳出来了,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倭国虽然贫瘠,但是却盛产黄金和白银,大名鼎鼎的石见银矿,一度产量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
  正好大明缺少白银,先从倭寇下手,也未尝不可。
  只是朱元璋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贸然出兵不合适,再加上跨海征战,风险太大,元朝两次出兵都失败了,眼下的大明还承担不起惨败的下场。
  更何况也不必大动干戈,完全可以交给商人去做,也好验证一下,大明的商人有本事像西洋人一样,闹得天翻地覆吗?
  唐毅思索了再三,给皇甫洋送了一封信,问他有什么对付倭寇,迫使其大开门户的策略,要求成本要小,见效要快,只要能成功,可以赏一个侯爵给他。
  封爵啊?看到这俩字,皇甫洋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要不是当初孤注一掷,出使俺答,获得了唐毅的赏识,哪有自己的今天?
  富贵险中求,又到了赌一把的时候,俺皇甫洋拼了!
  他很快把商人们召集到一起,大家七嘴八舌头商量起来,最初有人提议朝廷直接出兵,灭了倭国算了,皇甫洋连连摇头,显然唐毅没有那个心思,人家要成本最小,朝廷能出兵,还用咱们干吗?
  大家短暂的迟疑之后,思路渐渐打开了。
  左右离不开“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借刀杀人,巧取豪夺”这十六个字。
  首先,在过去的一千五百年,倭寇大小入侵朝鲜不下一千次,当然,最近的那一次是唐毅花钱找人做的,扣除这一次,也有九百九十九次。
  双方可谓是老冤家,死对头。
  那些朝鲜商人看到了倭寇的尸体堆积如山,海水都染红了,他们无比的激动,跪在大明商民的前面,疯狂磕头,脑袋都肿了。那个兴奋的模样,简直比大明的人还要高兴。
  根据他们说,对倭寇的仇恨那是娘胎里带来的,根本不用教。
  眼下朝鲜刚刚换了国王,名叫李昖,是个年轻人,年轻就气盛,倭寇入侵,他能忍得住吗?
  只是碍于国力衰微,军无战心,不得不委曲求全。
  假如大力援助朝鲜,并且以朝鲜为基地,就获得了数百万的民夫,还有攻击倭国的前沿阵地。
  朝廷不是不想浪费吗,就都让朝鲜出,反正是帮着他们对付宿敌,出钱是理所当然的。
  朝鲜的人马打仗未必行,可是训练好了,还是能当炮灰的。
  至于倭国那边,也是战乱纷纷,据说眼下势头最猛的一个诸侯叫做织田信长,锐意进取,统治了倭国最大的底盘,锐意革新,手下人马众多,战力不俗,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
  “这个织田信长是咱们打开倭国门户的最大障碍,其人野心勃勃,桀骜不驯,根本不会和大明合作,唯有把他除掉,其他人才会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