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951

  张居正熟读经史,理解起来一点不困难。
  其实还有更明显的例子,比如唐毅上辈子经历的网络时代,从最开始接触网络,多少人是怀着崇敬的心态,去膜拜那些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学者,聆听他们的教诲,把他们的话奉为圭臬,当成至理名言……
  可是不到几年的时间,网民突破了五亿,七亿……其中藏龙卧虎,专家能看到的资料,多数有心人也能找到,这时候专家就变得不值钱了,他们的荒谬言论一次又一次被打脸,还打得鼻青脸肿。更有人以戏耍他们为乐,前后不到十年的光景,整个舆论环境彻底为之一变……所谓的专家快速过气,淘汰,沦为笑柄。
  如今的大明,也在骤变的前夜。
  就在审讯李氏之前,各种报纸,心学的门人,各地的商人……凡是唐毅能影响到的势力,都在快速动员,一面痛批皇权,一面呼吁法制,整个大明的学界都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改变……
  “太岳兄,你看到了皇权坚如磐石,唐某看到的却是徒有其表,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张居正皱着眉头,咬了咬牙,“唐毅,你太自负了,我承认你说的或许有些是对的,但是想要改变几千年的传统,没有那么容易!想光靠着舆论,就能牵制着皇帝,你是痴人说梦。更何况你也没法一直坐在首辅的位置上?你的继任者未必就按照你的道路来。”
  “高见!”
  唐毅放声大笑,“太岳兄,唯有你有这个眼光和才略,能一下子就说出问题所在,真是了不起啊!”
  唐毅瞬间严肃起来,道:“所以我要改制,彻彻底底改制,把朱元璋留下来的东西全都摧毁殆尽,到时候不管皇帝如何想,也不管谁继承首辅之位,也都撼动不了!”
  “你做梦!”张居正怒了,彻彻底底怒了。他现在终于相信了徐阶的担忧,唐毅这家伙绝对比王莽、赵匡胤之流加起来还要可怕!
  “唐毅,你不要痴心妄想了,太祖爷的规矩都能被你推翻,你的规矩更加不堪一击!”他疯狂叫道。
  “哈哈哈,朱元璋的规矩被推翻了,是因为不合理,该推翻!而唐某的规矩,是会留下改错的空间,谁也逃不出去!”
  唐毅凑到了张居正的近前,呲着牙呵呵一笑。
  “太岳兄,你刚刚就说了,这法令要谁来发布,内阁不成,借用皇帝呢,也不成。难道我就没有办法了吗?告诉你,我已经下令各省,成立咨议局,挑选贤能名士,肩负万民之望,共同进京,商议国事。还可以告诉你,日后这个咨议局会成为定制,我都选好了大明第一任资政长,就是高拱高肃卿。再有大理寺也会分离出来,成为最大的判案衙门,哪怕皇帝,也无法约束大理寺,日后大理寺的官长就是海瑞海刚峰。还有我会废了五军都督府,废了宗人府,废了锦衣卫,废了司礼监,废了东厂,废了二十四衙门!十年,只要十年之功,皇帝就会成为没了爪的老虎,你说继任者会反对我的规矩,倒向皇帝。你错了,这世上没有人愿意当狗,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历来相权和皇权都是斗争的。”
  唐毅充满了自信,“太岳兄,你是大才不假,可是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保皇派,都迷信皇帝的权威,你和李氏冯保联手,就是为了借助皇权,把刀子砍在文官集团的身上,这就是你最大的败笔!”
  唐毅说完,猛然转身,“把东西送过来!”
  立刻有士兵小跑着过来,手里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一瓶毒药,和毒死隆庆的一样,都是牵机!
  唐毅顿了一下,缓缓道:“张敬修他们我会关照的,至于潞王朱翊鏐,等他再大几岁,会有人把他送到海外,过寻常人的日子。罪只一人,你放心吧!”
  说完之后,唐毅深吸一口气,大步离开了天牢……
第1086章
蝗灾
  是非公道,从来都是相对的,唐毅没有那么迂腐,或者说,他也不是什么君子,让李氏冯保等人依次过堂,已经算是对天下人又给交代。
  要真是非要弄得清清楚楚,只会两败俱伤,更何况也没有这个时间。
  对于天下士人来说,哪怕最苛责的心学门下,也觉得够意思了,皇太后啊,能以犯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堂上,就是文官集团的彻底胜利。
  千百年来,唯有唐毅做到了这一点,长久以来压抑在文人心中的怨气总算是出来了。从朱元璋扒皮萱草官吏,到朱棣灭方孝孺十族,于谦于少保惨死,再到八虎当朝,左顺门哭门……桩桩件件,在明朝皇帝的心里,从来没有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不过是他们家的打工仔,看门狗,稍微不如意,就拿文官出气。
  整个士人集团和皇帝之间,离心离德,若非如此,虚君的主张也不会传播这么快。
  如今文官的权力终于彻底压过了皇权,士人不再是皇家的走狗,而变成了天下的主人,大家第一次用主人的眼光,来审视天下,来思索要如何治理庞大的疆土。
  一时间各种主张如同雨后春笋,五花八门,一起涌了出来。
  几乎每个人都加入了讨论,寻找着治国的办法……
  唐毅觉得这些还不用着急,大可以吵个三年五载,甚至一直吵下去也没有什么。
  眼前有几件关键的事情要处理。
  海瑞以谋杀的罪名判处李氏死刑,和张居正一样,一瓶牵机,要了她的命。死的时候,李氏身体反弓,不停抽搐,七窍流血,最后头和脚竟然碰到了一起,整个身体像是弓一般,狰狞可怕,罪有应得……
  至于冯保,他参与暗杀隆庆,又绑架李芳的兄弟和侄子,杀死海云和尚……十几条人命背在身上,被送到了菜市口,乱枪打死。
  其余涉案人员,或是处死,或是流放,不一而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审判之中,关于罪行的描述,没有弑君,杀夫,奴弑主,以下犯上等等字眼。更没有凌迟,五马分尸,砍头等等残酷的手段,但是震撼力却远远超出了历次以来所有的审判。
  从上到下,无人不信服,法大于天,深入人心。
  处置了李氏一伙,还剩下小皇帝万历,究竟该如何办,很是费心思。
  “元辅,按理说陛下也不算小了,十岁的孩子,他能记住很多事情,骤然遭逢剧变,父母先后惨死,放在寻常人家,也是受不了的。难保日后皇帝不会偏激,仇视百官。而且这几年,万一他忧思成疾,突然死去,责任必然落到我们的头上,当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唐汝楫不停抱怨着,这是内阁第三次讨论万历的问题。
  该怎么应对,应该拿出一个办法了。
  “诸公的意见如何?”唐毅问道。
  新进递补进来的阁老高仪长期执掌礼部,熟悉礼法,他思量道:“说起来太监阉寺起与周朝,后为历代沿袭,由于宦官身体不全,能防止宫中之乱,安君主之心,保全皇家血脉。然则历代以来,宦官之祸,却也屡禁不绝。秦朝有赵高指鹿为马,唐代宦官更是手握兵权,能够废立皇帝,嚣张跋扈,已经失去了本意。至于我大明,内廷越发完善,二十四衙门,十万太监,更有东厂西厂,执掌批红之权,与外廷一般不二!试问宦官一没有饱读诗书,二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三没有在衙门做事,不通朝廷规程,他们如何懂得国计民生?如何能治理国家。所作所为,不过是迎合皇帝,逢迎拍马罢了!”
  高仪年纪大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必须停下来喘口气。
  赵贞吉在一旁说道:“没错,阉寺之祸,古已有之,而我大明尤其严重,君王盛年之时,太监为了讨好皇帝,弄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玩意,残害君王身体,以致历代帝王子嗣艰难。等到改朝换代,他们又借着主少国疑,大肆兴风作浪,扰乱朝纲。阉寺之祸,不能不除!”
  对这一点,高拱被算计的最深,反思也最深刻。
  “太监身体不全,性情偏颇,且没有后人,行事无所顾忌。让他们带着皇帝长大,很容易把不好的性子传给皇帝,多好的孩子也会被教坏了。老夫以为,应当选拔贤臣,教导呵护皇帝,不该让阉寺影响皇帝。”
  ……
  大家纷纷提意见,最后基本上确定下来,二十四衙门一定要废除,至于皇帝身边的人要怎么安排,一时还没有主意。
  “我提议设置天子左辅右弼。”唐毅把心中的想法抛出来,“左辅为文官,为讲师,教导陛下经史子集,朝廷礼仪制度,引导陛下做一个合格的君主。我准备安排学问精深,品格忠厚的臣子担任,皇帝的主讲师就交给诸大绶,另外再配合四个侍讲,王世懋、申时行、余有丁、罗万化。”
  这五位都是心学门下,唐毅的铁杆盟友,门人弟子,无论学问,还是人品,绝对过得去。最关键是这几位不会跟着皇帝一条路跑到黑,他们一定会看好小皇帝。
  “至于右弼吗,就是武官,我提议从勋贵之中,选拔合用之人,保护皇帝,同时负责宿卫宫廷。”
  唐毅没有说出什么人选,可是大家伙心里头都有数,京城满算着,三大国公,英国公张溶,定国公徐文璧押错了宝,已经被文官集团恨死了,奈何他们强调法度,这二位只是服从命令,却没有杀人害命,真不好拿下他们。
  虽然没有死,但活着已经变成了煎熬。
  他们躲在府邸里,连门都不敢出,整天提心吊胆,没有多少日子,张溶就病倒了,徐文璧年纪轻轻,结果事败的几天内,愁得鬓角花白,活脱小老头,别提多衰了。
  这两大国公都不能用,就剩下了成国公一脉。
  很不幸,就在两个月之前,成国公朱希忠一病不起,很快去世了。
  和其他人战战兢兢不同,朱希忠在死的时候,甚至带着笑。
  他这辈子最明智的一件事情就是押宝唐毅,有了他当靠山,多大的风雨,朱家也不用怕了。
  朱希忠死后,儿子朱时泰继承国公之位。
  内阁商讨之后,朱时泰担任天子右弼,负责保护皇帝。
  另外锦衣卫也进行了改组,不再隶属皇帝,而是改成了京城内卫,负责保护皇城,官署,百官府邸,直接听从内阁调遣。
  陆绎在决战之时,站在了百官一边,得到了一致好评和信任,顺利出任改组好的锦衣卫指挥使。
  虽然官职看起来低了一些,但是所有官员的安全都捏在他的手里,权柄丝毫不弱于往日。
  在大变革的时代,能维持陆家的声威,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陆绎抱着一坛子酒,对着老爹陆炳的灵位又是磕头,又是痛哭,幸好老爹押对了宝,锦衣卫上下都保全下来了。
  唐毅正式颁布命令,宫廷不再招募太监,现有的太监,要三年之内,尽数驱逐出宫,想办法,安置生计。
  以后宫中的事务,交给女官负责。女官每年进行招聘,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工作满五年之后,就可以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宫中。而且明确规定,这些女官不属于皇帝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也不得打骂伤害,双方只是平等的雇佣关系。
  说起来可笑,要不是李氏和冯保疯狂对待百官,彻底让官员们寒心了,唐毅如此大胆的举动,也不会得到各方的支持。
  反正都撕破了脸皮,唐毅的决断得到了文官的一致支持,甚至礼部还拟定了皇宫人数的限制,每年皇室的开销除了宫殿维修之外,竟然压缩到了五十万元,这点经费,最多能维持万八千人,所谓十万太监的盛况,是再也不会有了,说起来,皇帝还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唐毅大刀阔斧,快速处理了皇室的问题,总算有精神把精力放在了外面。
  就在处决李氏的第五天,开封府周王朱在铤正式起兵,他痛陈唐毅的十大罪过,跑到家庙,痛哭流涕,赌咒发誓,要铲除奸佞,恢复朱家江山。
  他任命张学颜出任首辅,李幼滋担任兵部尚书,在开封府,聚集两万多人马,准备择日北伐,誓言恢复大明江山。
  他的旗号举起来,还真别说,有一大批旧官僚,理学士人聚集到了开封,大赞周王壮举,歌功颂德,到处呼朋引伴,为周王摇旗呐喊。
  一时间各地都有人附和,弄得中原乌烟瘴气。
  “螳臂当车,不知死活!”唐毅抽出了功夫,自然不会客气,他立刻调集人马,准备扫平周王之乱。
  可是没等大军出动,有一群东西铺天盖地,从北到南,先发动了,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眼看要收的麦子,一夜之间就吃了一个精光,无数百姓嚎啕痛哭,伤心欲绝!
  蝗灾,可怕的蝗灾爆发了,从山西,顺天,山东,包括河南,绵延数省,灾情急如星火,势不可挡。
  面对这场蝗灾,许多人竟然欢欣鼓舞。
  耿定向面对北方,仰天狂笑,“德不配位,唐毅,你以下犯上,老天爷惩罚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