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1119

  这几位相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王尧臣说道:“陛下,臣以为王拱辰王大人救济灾民,很有成效,冒然更换,恐怕不妥。”
  梁适也开口道:“陛下,此时的确不宜更换官员,免得造成人心惶惶。”
  贾昌朝和富弼也都是这个态度,赵祯简直气炸了肺!
  好嘛!
  朕连任用一个知府也不行,这个皇帝干脆让你们当算了?
  赵祯大怒,近乎咆哮道:“这样不行,那也不行,让你们做这个天子算了?”
  皇帝怒了,贾昌朝越发惶恐不安,他想起了文彦博,也想起了宋庠,就是因为和赵祯冲突而被罢相,莫非自己也要重蹈覆辙吗?
  贾昌朝可不甘心就此失去权力,他抢先站出来道:“陛下,王宁安的确是人才,老臣在河北期间,就发现王大人文武全才,是难得的后起之秀,理当重用。”
  抢先表明和王宁安的关系,等于是告诉所有人,不是他想害王宁安。
  “陛下,老臣以为万事万物,皆由法度,既然陛下要用王宁安,不妨就按照朝廷规矩,对王大人也是好事。老臣提议立刻召王大人参加舍人院考试,凭着王大人的才华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待王大人担任中书舍人一段时间,再另行任用,老臣以为更加稳妥。”
  宋代除了正常的科举之外,还有些考试是针对官员的,比如舍人院,学士院,通过考试,就算有了正式学历,然后再进行使用,也就符合朝廷规矩了。
  贾昌朝见赵祯怒火冲天,不得不抛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
  富弼等人立刻疾言厉色,怒视着贾昌朝,他们才不想给王宁安机会,贾子明这丫的,真够坏事的。你要是不提,赵祯怎么会想到?
  要不说呢,猪队友比什么都可怕!
  千万赵祯不要答应,不然王宁安就钻了空子。不过转念一想,或许也不是坏事,只要王宁安参加了考试,就等于认可了文官的规矩,接下来就可以用各种规矩限制住他。如果王宁安不听话,还一意孤行,冲撞体制,早晚会遭到反噬。
  范仲淹何等强大,不还是被文官集团给抛弃了,想要捏死王宁安,不是难事!
  富弼看得比任何人都远,赵祯的怒火也让他有所顾忌,想要退一步,就让王宁安参加考试。
  还没等他出来附和,赵祯却长叹一声,主动说道:“朝廷规矩,的确不能破坏,朕自会好好权衡,诸位爱卿下去吧。”
  贾昌朝和富弼还没反应过来,刚才还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怎么转眼就退缩了,这翻脸比翻书还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他们摸不清赵祯的脉,带着满腹的疑惑,从垂拱殿出来。
  唐介怒满胸膛,竟然冲到了贾昌朝的面前,大声道:“贾相公,希望你能表里如一,不要再放水了,陛下有乱命,我们一起扛着就是!”
  显然,突然改说辞,给王宁安开后门。弄得大家很不满,对贾昌朝的人品越发鄙夷,贾相公气哼哼一甩袖子,独自回了值房。
  就在召见的第二天,宫中突然传出旨意,说是要成立皇家银行,替皇帝打理海外资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原大理评事,知平县事王宁安,升任太常博士,判皇家银行事。
  两道旨意,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一个时辰,都送到了政事堂。
  见到这个,富弼立刻感到了不妙。
  显然这是早有预谋啊!
  昨天的御前会议根本就是试探风向,见所有人都反对,赵祯顺势撤回了两个提议,如今这是第三个,正所谓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赵祯到底是皇帝,是九五至尊,总是和皇帝唱对台戏,绝没有好下场。
  这不,贾昌朝接到了旨意之后,很快就同意了,还放出风声,你们谁愿意拦着谁拦着,但是绝对不可以用政事堂的名义,老夫不背黑锅!
  老贾撤了梯子,其他人也傻了。
  大家伙犹疑不定,主要是摸不清这个皇家银行是什么玩意,究竟有多大的权力!
  根据赵祯的旨意,皇家银行仅仅负责海外资产。
  也就是说,这次从交趾弄来的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家银行,远在交趾的一块飞地,究竟能干什么,大家搞不清楚。
  文官犯糊涂,可王宁安心里有数。
  走到今天这一步,纯粹是文官逼迫的,既然士人集团容不下他,那就挖他们的墙角,刨他们的祖坟,早晚有一天,把士人集团都给灭了!
  王宁安踌躇满志,他最大的依仗就是这个新鲜出炉的皇家银行。
  一个银行,可以很小,只专注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也可以非常庞大,大到遮天蔽日,无所不包,甚至让皇帝和朝廷都给银行打工。
  新官上任,王宁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发行200万贯的海外开发债券,年利百分之三十。而且王宁安决定拿出100万贯,用于招募人员,前往交趾开发土地……
第284章
要权力
  王宁安在沧州就弄过贸易钱庄,又主持开发岭南,他玩钱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筹建皇家银行,一点难度也没有。
  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靠着他一个人可玩不转。王宁安给六艺学堂送信,这倒不是他任人唯亲,遍观天下书院学堂,唯独六艺设置了算学院,还在两年之前开设了货币学和商学,有着充足的人才储备。
  为了共襄盛举,韩维和王安国两个人率领着三十多个优秀学员星夜赶到了汴京。
  他们刚到,就被安排进了一处曹家的农庄,这个庄子邻近汴河,站在高处,运河尽收眼底,千帆竞过,十分壮观。
  庄子里树木浓密,花草隐隐,田连阡陌,屋舍俨然,有山水美景,锦绣华堂。
  大家伙看的是目瞪口呆,乖乖,这根神仙住的差不多了。
  “二郎,你的眼光不差啊,在这干活儿,那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啊。”韩维笑嘻嘻道。
  王宁安也笑道:“但愿你们别白费了我的一片苦心,要是对不起这的衣食住行,小心我罚你们扫厕所!”
  提到这个,学生们顿时一缩脖子,都紧张了起来。
  王安国道:“二郎,这头一出戏可万万不能出错,你准备怎么办?”
  “陛下答应筹建银行,为的就是陈州的灾民,所以一定要先把陈州的事情解决了……”王宁安拉着他们,一面在庄子里漫步,一面把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
  交趾经历了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名义上维和区有一百多万亩田,实际上,王宁安已经逼着李日尊签了不平等条约,大宋的商人在交趾圈占土地,开垦农庄,一点障碍都没有。
  问题就剩下劳动力从哪里来。
  寻常年景,老百姓是不愿意移民的,安土重迁,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海外打拼。
  所以慕容轻尘说陈州灾荒,的确是个机会。
  但是各方人马都盯着,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出一点差错。
  如果做好了,银行站稳了脚跟,可以快速铺开,如果做不好,那些红眼睛的文官不会放过他们的,而且皇帝也不会允许他们犯错。
  经过三天的商讨,他们拿出了一套完整方案。
  所有灾民,只要同意去交趾,可以拿到5贯安家费。
  毕竟交趾需要的是壮劳力,海上航行风险也是有的,老弱病残,没等到交趾,就死在了半路,白白浪费生命不说,还会影响形象。
  王宁安的作法和王拱辰征兵,没有太多的区别,所不同的就是这笔安家费。
  5贯钱不多,但是放在陈州,绝对能做一个小本生意,买点豆腐花、糖人什么的,哪怕上了岁数,哪怕是妇人,也能养活自己。
  再退一步,就算不能干活,5贯钱也够一家人吃喝大半年。
  而所以移民去交趾的壮丁,半年之内,都能得到20石稻谷,这20石稻谷,10石交给他们,10石会运回大宋,给他们的亲人。
  此后每年递减两石,五年之后,停止发放。而这五年,又是劳力强制在交趾做工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五年之后,不想留在交趾,可以安排船只,送回大宋老家。
  当然也可以继续留在交趾,变成完全的自耕农,甚至能把家人接到交趾,一同生活。
  这套方案拿出来,赵祯看过之后,非常满意,最令他欣慰的是没有放弃老弱妇孺,而且安排了五年粮食返还计划,最大限度保证灾民能够生存下去。
  赵祯立刻点头,下令王宁安着手操持。
  上一次开发岭南,就募集了700万贯资金,这一次只有200万贯,难度更小了,而且王宁安还保证了年利三成,有皇家作保,等于白赚钱一样,谁能不答应。
  光是曹家就买了50万债券,另外河北的韩家也没闲着,韩维被王宁安召到了京城,成为皇家银行的同判,韩家为了支持银行,一口气认购了80万贯,其余的那点额度很快被瓜分一空,大家伙还觉得不够劲儿,应在再来几百万才好呢!
  王宁安可没有盲目乐观,他和文官闹翻了,每一步都必须非常小心,风险太大的事情绝对不能干。
  200万贯,就算赔了,他也能填上,如果再多,那可就不一定了。
  简短来说,钱迅速到位,人也就到位了。
  曹佾和欧阳修都在陈州,有他们坐镇监督,王拱辰有心捣乱,也没有法子,更何况上百万的灾民,也让他头疼无比,能弄走那是最好不过了。
  首批移民,8000人,伴随着亲人眼泪,恋恋不舍,离开了故乡。他们跋涉了五天,来到汴河码头,坐上了船只,一路进入长江,而后换乘海船,继续南下。
  在两个月之后,陆续赶到了交趾。
  下了船,这些人就傻眼了,眼前全都是整整齐齐的农田,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地块,都做好了标记,只等着他们认领。
  除了有农田之外,最扯的竟然是还给他们准备了奴隶,每个人可以分两个交趾的土著,由他们带领着劳动!
  那还等着干什么,赶快干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