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1119

  赵祯一摆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算什么……哦,对了,一定是你先娶了杨家的女儿,让苏家的女儿做小,怕委屈了人家,一直拖延,没有成就连理,对吧?”
  王宁安只能无奈道:“陛下圣明,的确如此。”
  “嗯,这样吧,朕任命苏洵为翰林学士,提点陈留行在,作为皇儿的启蒙老师。如此一来,苏家和你都是朕的功臣,朕就破例,再给你赐婚一次,风风光光,把苏家姑娘娶进门!”
  王宁安都惊呆了,他真是没想到啊!
  从辽国回来,就遇到了宫中的事情,要不然,他早就把苏八娘娶进门了,之前他还担心,一顶轿子,把人从偏门迎进来,怎么看都对不起八娘。
  赵祯居然愿意再度赐婚,能光明正大娶苏姑娘进门,绝对是一大恩赐,至少他能向苏老泉交代了,良心也算过得去!
  王宁安连连作揖,拜谢皇恩,天可怜见,这次他是发自肺腑的。
  ……
  乐颠颠回到家中,王宁安立刻向苏家下聘,让老娘帮忙张罗娶亲的事情。
  王家忙活得不亦乐乎,朝廷呢,也热闹了起来。
  随着汝南王府瓦解,迁都的所有障碍都消失了。
  大宋多出了一个陪都,一个行在。
  朝臣们也是看出来了,赵祯是绝对厌恶汴京,一刻都不想待,洛阳暂时去不了,就安排到了陈留。
  可是陈留距离开封40里,陛下搬过去了,政事堂和朝廷诸公呢,要不要也跟着过去?
  贾昌朝跑来请旨。
  赵祯很轻松,“不用那么麻烦,一切照旧就是了。”
  贾昌朝愣了,照旧?怎么照旧?
  皇帝都跑到陈留了,他们难不成每天要早早爬起来,走四十里路,过来参加早朝?大家伙可都不年轻了,这么折腾,这把老骨头还不散架子了?
  看出了贾昌朝的迟疑,赵祯笑道:“是这样的,朕准备暂时出巡,到四处看看。”赵祯十分感叹,“都说天子富有四海,是九州万方,亿兆百姓之主,奈何朕连自己的江山都没看过,整天盯着京城的一方天地,难免心胸格局都小了。这些日子朕在军营里,骑骑马,射射箭,身体好了不少。贾爱卿,朕出巡,你继续留守京城,寻常的政务,你自己处理,遇到了大事,再给朕送急递。”
  赵祯十分轻松,说着自己的设想,可是咱们贾相公,脸都绿了。
  他有种吐血的冲动。
  陛下啊陛下,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越来越任性了?
  巡行天下,这要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民力?
  “陛下,老臣以为……”
  没等贾昌朝出言,赵祯一摆手,“贾相公,你说什么朕心里清楚,只是这次的事情给朕很大启发。有人说铅汞能让人成神仙,有人说有毒,要怎么办呢?实验一番,什么都明白了。朕有心光复燕云,能不能收复,我大宋的军力如何,民心如何?这些只有亲眼去看,去感悟,才能明白。困坐京城,朕的眼睛就被挡住了,耳朵就被塞住了,这样绝对不行。读书人不是说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朕身为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这次出巡,一切花费从简,朕只带着5000静塞铁骑也就够了。贾爱卿,你去操持吧!”
  ……
  从军营回来,贾昌朝一路上就气得不行!
  说得容易,要是真的出巡了,保证有一大堆的言官要骂老夫,说老夫逢君之恶,不能劝谏君王,劳民伤财,耗费国帑,搅扰地方,令百姓不安……琢磨了一阵子,贾昌朝突然打了一个激灵,乖乖,这不是田方阻止赵祯迁都的理由吗?
  老夫可不能走田方的老路,贾昌朝缩了缩脖子,觉得还是别和皇帝作对好,不知不觉,赵祯的威望比起之前强大了不少。
  贾昌朝回到了府中,有管家送来了一张请帖。
  “相爷,这是王家送来的,说是王大人要迎娶苏家女儿了。”
  贾昌朝接了过来,才看了一眼就怒了,“他不是娶了一次吗?怎么还来?一张纸画个鼻子,王宁安你好大的脸皮!”
  听着贾昌朝痛骂,管家连忙说道:“相爷,小人这就去回了他们,把相府当成什么了?”
  “放屁!你想气死我啊!”贾昌朝突然怒目而视,大骂道:“快准备礼物,老夫要亲自去贺喜。”
第400章
十万雄兵
  后世有一种流传很广的错误说法,即一夫多妻,其实古代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嫡庶有别,如果都是妻子,岂不是乱套了,因此古代的婚姻制度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当然这么说还不够准确,譬如按照秦朝的规矩,只准许一夫一妻一妾,如果有两个妾,则要割去耳朵,如果娶了两个妻子,就要砍头。
  至于所谓平妻的说法,或者叫两头大,更是在道光年间才出现的,非常非常晚了,官方在这之前根本不承认平妻。
  有人要问,有没有能娶两个妻子的呢?
  当然有,毕竟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彪悍的人物,能打破常规。
  比如唐代的大将王毛仲,他曾经帮助唐玄宗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李隆基十分感激王毛仲,觉得他原来的发妻出身贫寒,配不上这位大功臣,故此又赐了一个名门闺秀给他。
  可王毛仲这个人有情有义,他的原配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糟糠之妻不下堂,岂能轻易抛弃,唐玄宗也十分为难,最终决定特赐并娶,两个妻子一样。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干上瘾了,李隆基居然又同时赐安禄山的两个妻子为国夫人。
  也就是说王毛仲和安禄山都有两个嫡妻。
  在开放的大唐这种事情不算罕见,可是到了大宋,规范越发严格,平妻没人承认,更没有并娶之说……
  赵祯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才不惜打破惯例,准许王宁安并娶二妻。
  历代的掌故,苏洵是最清楚的,他不想女儿受委屈,所以要求王宁安收复燕云,然后才能娶苏八娘。老头子琢磨着凭着盖世奇功,足以让皇帝降旨,准许王宁安并娶,这样也就不算委屈女儿了。
  只是没有想到,还没等收复燕云,王宁安就找出了小太子中毒的根源,还顺带着摧毁了汝南王府一脉。
  赵祯当然感念王宁安的功劳,故此不惜破例,让他并娶二妻。
  旨意下达之后,出奇的是没人出来阻拦,相反,还争相给王家送礼,恭贺婚事,态度之谄媚,甚至让人作呕。
  也没办法不如此,王宁安得到了同平章事的衔,已经和诸位相公平级,进一步,入东西二府,就能宰执天下,即便原地不动,守着皇家银行,那也是恐怖地存在。
  而且他代表将门,曹家,潘家,杨家,柳家,高家,呼延家……总而言之,能数得着的将门,全都站在了王宁安背后。
  另外,王宁安又是六艺学堂的领军人物,眼下六艺的势头越来越好,天下英才,争相进入六艺学习,再有三五年时间,六艺学堂必然在科场上爆发,到时候天下都是王宁安的弟子门人。
  有钱,有兵,有人!
  做人做到了王宁安的份上,有人喜欢他,有人恨他,唯独没人能忽略他!
  在婚姻这种小事上,得罪王宁安,那更是不智。
  更何况苏家也不是寻常的角色,苏洵成了小太子的启蒙师父,作为唯一的皇子,日后天下就是小太子的,而苏老泉凭着第一帝师的身份,只要不死,迟早是首相,他还有两个才华大的吓人的儿子,毫不客气说,苏家未来绝对会成为和吕家,陈家,韩家一样,并驾齐驱的庞大世家。
  什么叫强强联姻,这就是!
  不管冲着王宁安,还是冲着苏家,谁也不敢怠慢。
  只是很多人明显感觉到,这次的婚事,相比之前娶杨家的女儿,档次下降了不少,规模也小了许多……
  洞房之中,明烛高烧,亮如白昼。
  “你就是心思太重了。”杨曦抱着儿子,教训苏八娘道:“一生就一次婚事,干嘛不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这是陛下赐婚,又不是偷偷摸摸?”
  苏八娘带着甜甜的笑容,“姐姐疼我,妹妹就满足了。”
  她伸出手臂,把小东西抱在了怀里。
  才几个月大的小家伙十分欢腾,在姨娘的手上不停蹿蹦,咧着小嘴,放肆傻笑。苏八娘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多好看的孩子,姐姐真有福气。”
  杨曦很是得意,安慰道:“妹妹不用着急,要不了多久,你也会生孩子的。”
  提到了这个,苏八娘的脸一红,凑到了杨曦的身边,娇羞道:“姐姐,会不会……很疼啊?”
  “疼,当然疼了!”杨曦摸着儿子的头,比了比,感叹道:“这么大的一块肉,从身上掉下来,都把人撕成了两半儿,生不如死啊……不过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什么都值得了。”
  杨曦絮絮叨叨道:“刚生出来的时候,小东西可丑了,红红的,皱巴巴的,五官挤压得都错了位,跟个小鬼似的。你瞧,这才几个月,脸也白嫩了,小脸蛋也长开了,和他爹别提多像了……”
  苏八娘暗暗叫苦,显然杨曦理会错了,不过转念一想,也破罐子破摔了,再疼,还能比得过生孩子吗?
  要死要活随他去了!
  苏八娘坐在新房,等到了半夜,王宁安才一身酒气从外面回来,一头扎在了床上,睡得昏天黑地。
  苏八娘盯着和死狗一样的王宁安,突然蹙起了眉头。
  怎么和想象的不一样,花好月圆呢?举案齐眉呢?郎有情,妹有意呢?如胶似漆呢?
  什么都没有,就有一个臭酒鬼!
  她虽然满心不爽,当依旧费力气,帮着王宁安宽衣解带,把他安放在了床上。昏昏沉沉的王宁安,顺势抓住了芊芊玉手。
  他的眼睛眨了眨,显得有些调皮!
  苏八娘惊得张大了嘴巴……“你——”
  “嘘。”王宁安嘻嘻一笑,不好意思道:“我还没学会怎么同时面对两个人,对不起!”他低下头,轻轻啄了一下手背,苏八娘如遭雷击,小脸迅速红透了,宛如果实,顷刻之间熟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