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119

  幽州的士绅大多数还是好的,只要假以时日,他们一定对朝廷死心塌地。
  富弼是舌绽莲花,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赵祯却不这么看,事情明明白白摆着,任凭你巧舌如簧,也没有什么用处。
  富弼也没想说服赵祯,他觉得只要能顺利过关就可以了。
  只是万万想不到,王宁安得到消息赶来,问起檀州的事情,王宁安居然主动请罪,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才是坑爹坑到死呢!
  假如王宁安趁机攻击富弼,说他的策略是错的,最多就是富相公站出来,和王宁安一顿对喷,打口水官司罢了。
  虽然很丢人,但是富弼已经不在乎了,而且他确信大多数文官会站在他这一边!
  但是问题是王宁安没有说他一句坏话!
  相比较起来,他一直攻击王宁安,推诿卸责。
  整个事情就变了!
  之前他们是策略之争,无关对错,就是顶不顶用而已,最多是质疑富弼的才能。
  可现在呢!
  一个勇于任事,能承担罪责,有肩膀,有承担,一个惹了大祸,不知道悔改,一味推诿卸责,诬陷别人……
  这回好了,从才能变成了人品!
  你富弼做人有问题!
  你的胸襟不够!
  不配当帝国宰相!
  历代的读书人,才能差点没关系,关键是要人品过得去。比如人所敬仰的文天祥,他的打仗本事就不怎么样,但是不妨碍他青史留名。还有那位清官的代表海瑞,他吹毛求疵,处事偏激,但是人家清廉,表里如一,也就成了士人的代表。
  相反,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仅仅因为品行不端,贪赃枉法,就被人骂得体无完肤,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儒家士人,人品是命根子,才能有没有,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人品好,则攻高血厚无所畏惧,人品差,则先天不足处处受制于人。
  面对当时的场景,如果富弼不主动保举王宁安,不请辞宰相,他真的可能永远身败名裂,再也没法翻身,当然现在他的处境也好不了哪去,赵祯是彻底看扁了富弼。
  连挽留都没有,富相公灰溜溜离开了幽州。
  就在富弼离开的第二天,王宁安正式加少傅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幽州府事,燕云东路经略安抚使。
  一大串金光闪闪,炫目耀眼的官职,都在表明一件事,王宁安成为了真正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主管光复之后的山南七州。
  王二郎,你做好准备了吗?
第435章
小心文彦博
  从王宁安的官职就能看得出来,大宋要把燕云十六州分成两部分,已经收复的山南七州,作为燕云东路,而未收复的山后九州,就是燕云西路。
  当然了,为了快速恢复燕云的元气,巩固长城边防,赵祯也费了一番安排。
  首先,拿回来幽州等地,大宋的边防线一举推进到了长城沿线,这也是传统的农耕和放牧的边界线,幽州地势高峻,居高临下,山河险峻,易守难攻。
  相比起传统的白沟河,巨马河一线,优势太大了。
  以往的雄州,霸州,信安军,保州、安肃军、乾宁军、保定军,甚至连大名府,全都失去了功能。
  从原来的边关雄郡,一下子变成了普通的内地城市。
  庞大的河北军团要裁撤合并,人马北调,大名府的位置被幽州彻底取代。
  整个工程的庞大浩繁,简直不可想象。
  这也是赵祯为什么给王宁安委以重任的原因。
  这小子在八年之前,就打燕云的主意,靠着他的一点点筹划,果然光复了幽州。论起把控复杂局面,统筹规划,整个大宋朝,没人能比得上王宁安。
  为了让整个工程进展顺利,赵祯依旧任命王德用为河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同时将河间府划给了燕云东路。
  河间府原来是瀛洲,本来就是山南七州之一,五代的时候,是归契丹所有,后来被大宋拿了回来。
  这次赵祯又把河间府并入燕云东路。
  和之前的瀛洲不同,河间府此时拥有人口近150万,下辖沧州,平县等地,更是大宋最富庶的所在。
  多了一个河间府,整个燕云东路的经济实力大涨,靠着河间带动整个幽州,相信要不了太多的时间,幽州就能从战乱之中走出来。
  有人要问,王宁安不是沧州的人吗?
  他能管理家乡吗?
  还真别说,王宁安的确可以。因为按照惯例,宰执一级的高官是可以回家乡任职的,这是皇帝对大臣的特殊礼遇。
  王宁安挂着少傅和同平章事的衔,虽然一天政事堂没待过,但好歹也是相公一级的人物,更何况事急从权,他统辖燕云东路,是一点问题没有。
  除了河间府之后,经过协商,霸州,雄州等地,也交给王宁安管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裁撤军队,重新构筑长城防线。
  如此一来,王宁安手上掌握的人马超过了30万!
  还不包括禁军!
  这30万大军,完全是大宋的精华所在,西北军团早就腐朽不堪,从战火走出来的河北军团才是公认的天下第一。
  假如王宁安有心思,他可以直接挥军,杀进京城,然后就改朝换代,登基当皇帝了!
  当然了,王宁安也只敢歪歪一下,然后就立刻甩头,想也不敢想。
  他要是敢造反,不用别人,还躺在病床上的老爹就能跳起来,把他给掐死。还有,坐镇大名府的王德用,那老头谁敢惹?
  再说了赵祯亲临一线,鼓励士气,指挥作战,军汉们对皇帝那是忠心耿耿,感动的热泪盈眶,哪怕赵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不会皱眉头。
  王宁安丝毫不怀疑,如果他敢造反,除了王家的铁杆心腹之外,其余人都会弃他而去,甚至反戈一击。
  所以王小二还是要乖乖当大宋的忠臣,再说了,王宁安也没有觉得眼下有什么不好。赵祯甩给了他七个州,五六百万人。
  光是这副担子就够重的,王宁安真是无法想象,要挑起整个大宋江山,该付出多少辛苦!
  也难怪历代的皇帝都要依靠士人,不见得是皇帝多喜欢他们,没他们却是万万不能的。
  “朕此次北巡,已经超过了半年,收复幽州,众位爱卿功莫大焉。朕决定即日起,西巡洛阳,查看陪都工程,燕云重地,千头万绪,就要托付给王卿了。”
  王宁安早就知道赵大叔要拍屁股走人,可是他这么一走轻松了,这么多事情,都要他一个人挑,岂不是太残酷了。
  “启奏陛下,臣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奈何臣不通民政,也不懂刑名,如果没有得力重臣掌舵,臣,臣担心辜负陛下所托。”
  赵祯呵呵一笑,“王卿放心,朕早就想好了,欧阳爱卿就留在幽州,出任燕云东路都转运使,再有,济阴郡王赵宗景出任幽州留守,朕再挑选一批青年才俊,帮着你,保证能把幽州治理好。”
  ……
  “陛下真是好手段啊!”
  北海郡王赵允弼心里头琢磨着,暗暗赞叹。
  显然,将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宁安,纵然赵祯放心,其他人也会说三道四,不得安宁。必须倚重王宁安,又不能纵容王宁安。
  这个度太难把握了。
  留王德用主管河北,欧阳修任转运使,赵宗景任留守……这三个人,全都和王宁安亲厚不假,但是他们一个出自将门,一个出自文官,一个出自宗室,背后全都有庞大的厉害关系,他们会辅佐王宁安,但是,王宁安做得过分,或者有了野心,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要说起这陛下的水平就是高!
  赵宗景很不以为然,“就凭我的脑子,如何能牵制二郎?他要是使坏,还不把我耍得团团转?”
  看着惫懒的儿子,赵允弼真是无话可说。
  “也不知道你交了什么运?竟然和二郎成了朋友,你是一辈子受用不尽啊!”赵允弼靠在椅子上,笑呵呵道:“王二郎是重感情的人,他把你当成朋友,就不会害你,就不会做让你为难的事情,懂了吧?”
  “是啊!”赵宗景傻呵呵笑了两声,却又咬牙切齿,怒吼道:“谁说不会害我?那孙子打了我两拳,眼眶还黑着呢!”
  不提还好,一提起这是,赵允弼一下子跳起,几步抓起了门栓,怒不可遏!
  “逆子,你拐着陛下以身犯险,这个罪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二郎打你两拳头,那是你小子便宜,老子非扒了你的皮!”
  赵允弼提着门栓就追,赵宗景感到了不妙,一下子蹿上条案,从窗户就蹿出去了。赵允弼不愿意罢手,在后面紧追不舍,赵宗景气喘吁吁,只能往外面跑,刚出了府门,正好看到一驾马车,也不管是谁的,直接钻进去。
  “快走,快走啊!我给双倍的钱!”
  他刚说完,就有人道:“我给四倍的钱,你赶快滚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