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119

  吴大叔是三四月份开始买的猪仔,也就是说,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长到了这么肥,这么大!
  那一头400斤的肥猪,足足养了三年多!
  时间短,分量足,就意味着赚头儿大,这个朴素的道理谁都明白。
  到了杀猪的那一天,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聚集过来,女人烧水,男人杀猪,孩子拍手大笑,不停追逐着。
  汉子论起砍刀,将二师兄分成一块块的好肉,排骨下面的硬肋,足足有四指厚的肥膘,这也是所有人最喜欢的地方。一年到头,肚子里没有油水,肥膘切碎了,加上白菜做馅,煮一锅饺子,咬一口满嘴流油,对很多村民来说,这就是一年到头,吃得最好的一顿,再想吃肉,等到明年过年吧!
  王宁安甚至乡亲们的穷苦,他特意嘱咐,把猪头猪爪,还有猪下水都留下来了,用极低的价钱,半买半送,分给了村民。让大家伙尝尝,也好坚定养猪的信心。
  切了一刀之后,没了怪味不说,肉质细腻,肥嫩多汁,无论是炒菜,还是炖着吃,都是上上之选。
  王宁安养猪成功,其实也不止是割了一刀而已,他手下有酒楼,每天能收集大量的泔水,加上入秋以来,大豆丰收,村子里建了油坊,榨油剩下的豆饼成了最好的饲料。
  营养丰富,环境舒适,专心长肉,难怪王家的猪这么肥!
  沧州的市民无暇知道王家猪肉的秘密,他们只知道海丰酒楼前面,出售最好的猪肉。大家伙全都涌来,天还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
  当城门开放,梁大刚等人推着独轮车,每一辆车装着两扇肥猪肉,送到了酒楼前面的摊位,一字摆开。
  市民们翘首以盼,当看到厚厚的肥膘,一个个都眼睛冒光,摇晃着手里的铜钱,大声吆喝,争抢着购买。
  梁大刚几个人亲自操刀切肉,向好几个负责售卖,短短一个上午,带来的二十头肥猪售卖一空。不得不紧急补货,一天的功夫,就卖出了五十头。
  一头猪赚得不多,扣除饲料人工,大约能赚500到800文,不过要是不算建猪舍的费用,利润就超过了一贯钱。
  不到200头猪,200贯利润,说是多大的一笔钱,也未必,王宁安可是看过遍地金银珠宝的人。但是这200贯却意义非比寻常,等于是宣布王宁安设计的赚钱模式成功了。
  百姓种植大豆,收成之后榨油,剩下的豆饼喂猪,喂马。而海丰酒楼采购豆油,借由炒菜,把土塔村的猪肉和豆油推广出去。
  普通人未必天天下馆子,可是他们还能买得起一点豆油,几斤肥肉。
  不到五天的功夫,所有猪肉一扫而光。
  就连包黑子都让公孙策订了一头猪,分给衙门的差役,充当年货,看起来包黑子还是很懂得心疼手下人的。
  ……
  “东翁,我真是捉摸不透啊!”公孙策发自肺腑感叹道:“王二郎这小子他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啊?”
  “公孙先生,此话怎讲?”
  公孙策道:“东翁,要说赚钱,布匹、药材、粮食、皮草,哪一样都比养猪、开饭馆赚得多,而且更加轻松体面。以王家如今的声势,什么生意做不得?他偏偏弄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养猪卖肉,不过一两百贯的钱,他干的热火朝天,野狼谷那么钱,他却弃之如蔽履。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公孙策满腹疑虑,包黑子沉着脸,默默盘算。他比公孙策看得远,想得也深。王宁安干的都是卑贱的工作,赚得都是辛苦钱。
  可是别忘了,正因为卑贱,正因为辛苦,才容易入门。
  王家的部曲,土塔村的百姓,他们没有什么手艺,更没有学问,只有一身力气。跟着王宁安,他们付出汗水,能看到生活实实在在改变,不断变好。虽然不剧烈,却润物无声。
  原来穿不起衣服的能扯上一匹卷,吃不起肉的能包一顿猪肉白菜饺子,嫁不起闺女的开始攒嫁妆了……
  投靠王良璟的部曲从最初的三十几人,增加到了五十人。还有更多不够条件成为效用士的,纷纷加入弓箭社,哪怕不挣钱,也愿意跟着王家,盼着有朝一日,能找到生计,改善生活。
  日子过得好了,凝聚力上来了,几十人的部曲越发有样子了。朱通手下的威字营厢军,同这些部曲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判若云泥!
  “王宁安心思缜密,算计精深,老夫甚至担心,有朝一日,王家真的会重起,追上京城的那些将门。”
  “不会吧!”公孙策知道王宁安很厉害,可是却不敢相信,王家老祖宗已经死了一个甲子,而且这一个甲子中间,王家没有任何出众的人才,将门早就把他们开除了,哪里还会崛起?
  “公孙先生,你看看这个吧!”
  包拯抽出一份公文,送到了公孙策的面前……原来王宁安上书辞官,一番道理,说得赵祯十分感叹,他除了按照王宁安的要求,批注三国之外,还亲自赐下了御笔——世代忠良!
  别小看这四个字,金灿灿,亮堂堂,等于是皇帝陛下承认了王家的功绩,世代忠良,可不只是王宁安一个,包括他的祖父,还有老祖宗王贵将军。
  皇帝亲自认可,给了王家挤入将门的入场券。当然王家根基几乎没有,眼下也没人当官,可是随着王家父子官职越来越高,这四个字的分量就越来越重。
  这一点包拯一点不怀疑,因为王良璟已经得到了第一个正式职位——马军都头!
  王宁安辞了儒林郎,有礼有节,赵祯没有继续辞官,皇帝陛下也觉得仅仅因为写了一部小说就给了官职,实在是荒唐。
  不过王良璟的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俘虏了崔钟,又参与捣毁野狼谷,功劳不小,其实给个指挥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奈何王良璟刚刚投军,就骤然提拔到高位,有揠苗助长的嫌疑。
  因此只给了马军都头,从属于朱通的威字营,威字营名义上一共有五个都头,每个都头治下有差不多一百人,不过由于空饷严重,每一都最多只有五六十人而已。
  “恭喜老爹,正式成为朝廷的军官了。”王宁安嬉皮笑脸道。
  王良璟哼了一声,“不过是无品无极的芝麻绿豆官而已,别忘了那个朱通还是你爹的上司呢!”王良璟说得苦大仇深,可眉宇之间,难掩得意之色,他不是在乎自己的官职,而是赵祯的御笔!
  “宁安,赶在年前,去祠堂见见历代先人吧,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第52章
如何抱大腿
  黑漆漆的大门缓缓推开,王家男丁六人,在王良璟的率领之下,跪在历代先祖的灵位前面,正中间是淄州刺史王贵,两旁是王贵的两个儿子王文晟和王文昱,王文晟无子,王文昱有一子名为王修文,也就是王良璟的父亲,王宁安的祖父。
  三代先人的灵位在上,二伯王良珣也死了,不过王老太太已经把他逐出了家门,祠堂自然没有他的灵位。
  王良璟这一辈最年长的是大伯王良珪,奈何老四一房气势如虹,更是挣来了皇帝御笔,祭祀仪式只有交给王良璟主持,王良珪只能同小辈儿一起,跪在后面,默默盯着赵祯的御笔,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道想些什么。
  王良璟无暇顾及大哥想什么,他满心悲痛,跪在先人面前,放声大哭。
  “后辈子孙不孝,以致家道中落,难以维系,几乎分家,所幸子孙知耻后勇,终于名动天下,陛下赐下御笔手书,褒奖王家。老祖战死疆场一甲子,父亲为国捐躯,今日终于有了回报,陛下知道了,天下人都知道了!”
  王良璟哭诉着,献上七牲祭品,又亲自领着所有男丁洒扫祠堂,焕然一新,然后才把赵祯的御笔抬到了祠堂,高高挂起。
  赵祯的学问不差,一手漂亮的飞白,气势磅礴,赏心悦目。
  御笔在上,原本略显寒酸的祠堂啥时间变得迥然不同。
  王良璟又是好一阵哭泣,才率领着大家伙退了出来,为了庆祝皇帝赐下御笔,王家摆了流水席,宴请乡亲父老,吴大叔两口子,梁大刚,还要张铁锤,一众部曲,还有向好几个,都赶了过来,负责做菜。
  一碗碗分量十足的炖菜,透着诱人的香气,引得大家口水长流。
  就连身体不怎么好的王老太太都亲自出来,喝了三杯酒。老太太真是想不到,闷葫芦一般的老四,还有皮猴子王宁安,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惊动陛下,赐下御笔。
  世代忠良!
  这是对王家先人最好的褒奖,死去的人可以瞑目了。
  “老四,奶奶再也没有什么奢望,只盼着你能重振家门,奶奶就算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王良璟激动无比,说道:“奶奶,你老身子骨强健,长命百岁,才是咱们王家之福。”
  “好,好孩子,会说话了。”
  老太太笑着,在王宁宏和王宁宣的搀扶下,往后面走。
  王良珪一直默默观察着,等待合适机会,见老太太要走,他立刻站起来。
  “奶奶,四弟和侄子有出息,都惊动了陛下,咱们王家重兴有望,孙儿好歹也是王家一员,前些日子因为老二……唉,不说了,孙儿请求搬回家中,孝敬奶奶,也帮着老四分担家务,恳请奶奶看在孙儿一片孝心的份上,答应了吧!”
  没等老太太说话,王良珪又冲着王良璟深深一躬。
  “四弟,咱们兄弟情义,你不会怪罪哥哥,不让哥哥搬回家中吧?”王良珪大喇喇说道。
  他搬出去之后,生活没什么起色,光靠着100亩田,勉强混一个温饱,他又大手大脚,花钱的本事比挣钱的本事大,兜里一个子没剩下,反而欠了不少钱,想要娶个媳妇,更是遥遥无期。
  眼见得老四日子越来越好,他就想着重新贴上来,反正脸皮值不了几个钱,在大庭广众之下,老四总不会拒绝自己吧!
  只要搬回王家,有御笔挂在祠堂,他想找个媳妇,媒婆都会排出二十里地!
  王良珪信心十足,这个老四啊,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尤其是兄弟之间,哪来那么深的隔阂!
  怎么样,还不答应吗?
  王良璟深深锁着眉头,突然呵呵一笑,“大哥,所谓筚路蓝缕,创业维艰,中兴家道,比起创业更难。眼下小弟要练兵,要养马,要种田,要到处经商,积累财富。作为武人,刀头舔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宁宏,宁宣,还有宁泽,他们三个都要跟着大家伙一起练功,总而言之,咱们王家上下,不能养闲人。大哥愿意出力,小弟求之不得,要不,你也把功夫捡起来,明天四更天先随着大家伙绕着村子跑二十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身为王家子弟,应该给其他人做个示范。”
  王良璟说了一大堆,然后看了眼梁大刚,他立刻会意。
  “王大哥,四哥说得对,我们大家伙都想领教一下将门虎子的本事,大哥跟我们走吧!”几个部曲一起动手,拖着王良珪就往后面的演武场走。
  王良珪脸都绿了,他想要挣扎,却被抓得死死的。
  “老四,老四,我不会功夫啊,我可真不会!”
  王良珪扯脖子大喊,梁大刚等人却根本不听。
  “大哥客气了,大哥不要谦虚,大哥多指点我们……”
  很快演武场上就传来了一阵杀猪般的声音。
  “老四,这……”王老太太想要求情,王良璟陪笑道:“奶奶,孙儿自有主张,我大哥总不能一直浑浑噩噩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