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1119

  再说了,偷眼打量小太子,瘦小枯干,眼神发呆,唯唯诺诺,一看就不像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样儿!
  铁棒磨成针,如果是木棒,再大的功夫,也只能磨出一根牙签!
  可问题是任何爹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行,他们只会责备老师没有教好,尤其是面前这一对,绝对是大宋朝嘴不讲道理的爹妈!
  王宁安死的心都有了,他突然觉得不应该那么快消灭质子军,来个养寇自重也好,在前面拖几个月,至少倒霉差事就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不管有多少不乐意,也不能剥了这两口子的面子。
  王宁安只能勉为其难,“臣一定竭尽心力。”
  言下之意,教不好可别找我。
  赵祯根本没心思多想,连忙让小太子给王宁安施礼,叫先生。
  这还不算完,一摆手,有人捧着一个盘子过来,赵祯亲手扯去了上面的红布,露出一个四四方方的“肉”。
  王宁安忍不住道:“陛下,都说送束脩,您还真送啊!这么大块肉,可够吃好几顿了。”
  赵祯哈哈大笑,“王卿,你去看看,能不能咬得动!”
  王宁安接过来,这才注意到,不是真正的五花肉,而是一块石头,可这块石头和五花肉一模一样!
  肉石!
  王宁安突然想起来,貌似后世就有一块这样的石头,被当做镇馆之宝,莫非是从赵大叔手里流传下去的?
  王宁安不暇多想,收下了拜师礼。
  他也该回敬一份,伸手摸了摸,突然笑了,他掏出了一面精致的放大镜,塞给了小太子。
  这个本是要送给范仲淹的,听说老相公年纪大了,眼睛跟不上。王宁安就像弄一副老花镜,再配一个放大镜,给送过去。
  无奈何,只能先给小太子玩了。
  赵宗垕拿着透明的东西,还不知道怎么玩,有些嫌弃。
  “丫的,居然看不起我的礼物!”
  王宁安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了放大镜的下面。
  小太子看过去,瞬间吓得惊呼起来,好粗的一根手指!连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通过放大镜看,就大得吓人,拿开之后,就恢复了正常,如此神奇的一幕,终于引起了小太子的好奇心。
  他紧紧把放大镜抱在怀里,十分满意,似乎觉得眼前的先生也亲切了许多,主动靠在王宁安的身边。
  赵祯看得这个无语,你个臭小子,你爹拿的是稀世奇石,便宜师父给的就是沙子烧出来的玻璃,怎么就分不清哪个值钱啊?
  赵祯拿儿子没有办法,可面对王宁安,他有主意啊!
  “王卿,你的夫人带着孩子也来西京了?”
  王宁安连忙点头,“臣还没有见过他们,这不准备着见过陛下之后,就赶快回家。”
  赵祯笑道:“是啊,朕一家团圆,你还在废寝忘食,朕于心不忍。这样吧,立刻回家,好好看看妻儿……”
  王宁安真感动了,立刻要谢恩,赵祯却随口加了一句,“宫里头还在修建之中,乱哄哄的,就让皇儿暂时住在师父那里,我们要是想见皇儿,就去看看。”
  说完,赵祯也不理王宁安,直接拉着曹皇后走了。
  “住在师父那里?那就不是我家吗!”王宁安这才反应过来,搞什么鬼啊?我可不要这么大的包袱儿!
  他再想拒绝,赵祯已经消失了……“圣人,皇儿那么小,怎么舍得让他住在王卿的家里,万一怠慢了,臣,臣妾放心不下!”曹皇后转身要回去,把儿子带走。
  赵祯停住了脚步,低声道:“梓童,你刚刚如数家珍,说王卿是教育孩子的高手,此刻怎么又不放心了?朕估计王卿一定有教育孩子的绝招,只是未必愿意传授,毕竟一个家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人才辈出,育儿经王家的命根子,问了,也未必说。朕就让皇儿跟着他,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不信王卿能藏得住!”
  曹皇后这才惊觉,原来丈夫竟是这么心机……呃不,是睿智!
  “圣人的安排十分妥当,可还是让几个过去照看皇儿吧,再有,让景休也去,身为舅舅,理当照顾好外甥。”
  ……
  “要死了!”
  杨曦一惊一乍,“你疯了,把小太子弄到咱们家?这要是有个闪失,我们担得起吗?”
  王宁安苦笑,“那有什么办法,不然我抗旨啊?”
  杨曦嘟着脸,怒道:“你不是一肚子主意吗!快想啊,你要是没办法,我们娘仨还回开封,省得担惊受怕。”
  说干就干,杨曦还真准备离开。
  从房间出来,到了大厅,却发现小太子正和儿子站在窗户边,小脑袋挨着小脑袋,十分专注。
  原来两个小伙伴相遇,狗牙儿难得没嫌弃小太子,而小太子拿出了师父送的放大镜,向狗牙儿炫耀。
  咱王大少爷什么没见过,不就是放大镜吗!家里不少哩!
  虽然王宁安不在身边,但是他也会抽空写一些东西,集结成册,取名《常识》,让媳妇教给儿子。
  狗牙儿远比同龄孩子懂得多,他拿过了放大镜,借着窗户外的阳光,聚焦一点,没有一会儿,桌面上的论语就冒烟了,又等了一会儿,一点豆大的火苗起来,孔老夫子的名言开始燃烧。
  小太子全神贯注,别提多认真了,狗牙儿满心得意,结果一回头,却看到了老娘吃人的目光!
  不出意外,狗牙儿挨了打,屁股都打肿了!
  带着小太子玩火,你有几个脑袋?
  狗牙儿晚上的时候,趴在老爹的怀里,吭吭唧唧的,还是一肚子气。
  “把害人精儿赶出去!”狗牙儿仰起头,讨好道:“赶走了,我就叫你爹!”
  “呸!”王宁安狠狠啐了儿子一口,挥手就打,“你个小兔崽子,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爹!”
第484章
教育从吃饭开始
  远离了杀戮,回到家庭。
  王宁安不但没有不舒服,还非常适应。
  他很喜欢狗牙儿,小家伙比当初帅气许多,很结实,虎头虎脑的,杨曦总是抱怨儿子调皮,王宁安倒是不那么觉得,不皮一点,还是小子吗!
  “你娘告诉你,你把鞭炮扔到了对门的杂货铺子,害得人家找上门,有这事吧?”
  “当然有,可那是我娘不讲道理!”
  “哦?难道你惹祸还有理了?”
  狗牙儿挺着小胸膛,义正词严道:“杂货铺的谭掌柜,往醋里面兑水,我看到了。”
  王宁安哈哈一笑,“这么说你小子还是行侠仗义了?”
  “那可不!娘最不讲道理,说书先生都讲,行侠仗义人人赞扬,娘打人家手板,把手都打肿了。”
  狗牙儿还搓了搓手心,龇牙咧嘴的,仿佛还疼着呢!
  王宁安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好,以后这种事情爹给你做主,只要你有道理,绝对不罚!”
  小家伙果然好哄骗,狗牙儿瞬间就乐开了花,心甘情愿叫了爹,还依偎在王宁安的身边,说什么爹比娘好。
  全然忘了,让王宁安赶走赵宗垕的要求了。
  ……
  其实狗牙儿也很喜欢有个小伙伴陪着,二弟才一岁,只会吃手指,吐口水泡泡,远不如小太子好玩。
  不过要是因为小太子,自己再挨打,那就要找小太子算账,把娘打自己的,成倍加给小太子——要是让王宁安知道儿子有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保证会比他娘打得还狠!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还以为会很麻烦,其实没有那么多规矩的。
  宋代对宗室的约束本来就没有明代那么严密,而且宗室子弟大肆繁衍,数量越来越多,朝廷的相公们还在讨论开放科举,给宗室子弟一些名额,让他们能正常入仕,也省得浪费朝廷公帑。
  大宋的官吏远比想象中灵活务实。
  赵祯也是真宗的独子,早年在潜邸的时候,他还可以微服私访,到处游逛,见识过民间疾苦,赵祯才格外的严格约束自己。
  赵宗垕还没有正式册封为太子,小家伙目前的职位只是雄州团练使,在师父家中暂住,按照赵祯的要求,就像是普通学生那样,和王家人同吃同住。
  话虽如此,王宁安也不敢怠慢,他亲自叮嘱厨房,做了一些精致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
  狗牙儿就更恶鬼投胎似的,抓起两个比他拳头还大的肉包子,吃得满嘴流油,腮帮子跟小仓鼠一样。
  这还不罢休,又啃了一个鸡腿,吃了一个荷包蛋,喝了一碗粥……杨曦看得都脸红了,生出一个大胃王,真是没脸见人了。她不停咳嗽,提醒儿子别吃那么多,哪知道狗牙儿仿佛故意气她一样,更加狂放了。
  王宁安却看得满心欢喜,小孩子能跑能跳,多吃点也不差,可是小太子那边,却让他皱眉了,只吃了小半碗粥,半个鸡蛋,就坐在那里不停偷看狗牙儿,仿佛在说,看你还能吃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