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119

  刘三水都准备发动第二轮攻势了,可是哪里想到,王宁安改变了事情的走向,打破了阴谋家们的如意算盘。
  这帮人立刻感到了情况不妙,他们知道以王宁安的本事,查到刘三水不是难事。因此果断出手,想要灭口。
  但是别忘了,刘三水好歹也是西京的地头蛇。
  那些杀手和他也有些关系,受了他不少好处。
  有人暗中把消息透露给刘三水,这家伙连夜逃走。不过他也算是一个狠茬子,就这么跑了,浪迹天下,说不定被人家发现了,一刀砍了,连伸冤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刘三水没有离开西京,而是躲藏在隐蔽的地方,跟耗子一样活着,寻觅机会。当有人去查他的家,这小子果断联系了官兵,成功进入了王宁安的视线。
  “启禀大老爷,您只管问吧,小人什么都招,他们想要我的命,我也不是吃素的,能拉几个朝廷命官陪葬,我也值了!”
  王宁安淡淡一笑,“觉悟倒是不错,不妨先聊聊,你干这行多少年了?”
  “有二十来年了。”
  “那你接触的事情应该不少吧,有什么得意之作,和本官说说?”
  “这个……”
  “莫非你不愿意?”
  “说就说!”刘三水一咬牙,哂笑道:“大老爷,要说干这行之前,觉得满朝的重臣,都是科举出来的正人君子,所作所为,堪称表率。可结果知道了他们背地里干的勾当,简直连下作的流氓都不如!真是让人不齿!不说别的吧,在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刚刚入行,就遇到了一个大活儿,有人让我们散布流言,说是富弼要勾结契丹人,把皇帝赶下台,您说说,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还说什么石介没有死,是去辽国搬兵了,嚷嚷着要开棺验尸。”
  王宁安一阵心动,十多年前,石介,富弼,说的不正是庆历新政吗?
  真是想不到,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竟然败在了几个小卒子的手里,真是唏嘘感叹。王宁安又问了几句,刘三水很老实,还告诉他,也不光是诋毁诽谤,也有赞美的时候,比如他就得到了汝南王府的三次钱款,一共是1800贯,要为十三公子赵宗实造势,赞美他仁慈敦厚,是继承官家的不二人选……
  不得不说,赵允让一家子用心真是够深的,连这种手段也用!
  王宁安没有继续问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而是询问眼前的案子。
  “是谁让你干的。”
  “这个草民不知道,因为干我们这行,只管拿钱做事,仅能通过要做的事情,判断是谁下得令。不过小的有这个!”
  说着,他拿出了一张汇票。
  上面写着一百贯,见票即兑。
  “小的一共拿到了100张,跑得匆忙,身上只带了一张。”
  王宁安看到了汇票,立刻笑了,有了这玩意,就跑不了了……大内,紫宸殿,王宁安站在赵祯的面前,向皇帝汇报情况。
  “根据目前调查,出1万贯散播谣言的人,正是御史钱明逸的管家,开出的100张汇票,来自神都钱庄,一切皆有案底可查。”
  啪!
  赵祯听完之后,暴怒如狮子,“好啊,堂堂王族后裔,居然如此下作无耻!来人立刻把钱明逸给朕拿了!”
第505章
相公们坐不住了
  殿前司的人马去抓钱明逸,赵祯的心情丝毫没有好转,相反,他还无比困惑,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
  大宋朝向来不已武功自居,至少在光复幽州之前,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但是一百年来,物阜民丰,百姓安乐,文风鼎盛,才子辈出。
  扪心自问,赵祯还是有些自得,至少不是一无是处。
  可是当这个案子掀开,赵祯觉得老脸都丢光了。
  姑且不论欧阳修的事情如何,单是刘三水提供的消息,就让皇帝陛下目瞪口呆,甚至怒不可遏。
  一个小小的江湖混混儿,就靠着童谣,散播流言,就弄得天下大乱,这也未免太扯淡了吧!
  可事实就摆在那里,不由不信。
  赵祯让王宁安坐在他的对面,皇帝陛下探着身体,低声道:“王卿,朕实在是想不通,你有什么高见?”
  王宁安也苦笑了两声,“陛下,臣也不敢说什么高见,可是臣以为,这事要从言官制度反思。”
  风闻言事,起源于武则天。
  到了宋代,文治大兴,言官的地位不断提高,话语权越来越重。
  赵家皇帝向来缺少安全感,因此对各种弹劾告发,往往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他们还要求御史台的御史不得和宰执有亲属关系,御史必须定期上奏弹劾,如果做不到,就要缴纳“辱台钱”。
  坦率讲,御史也不都是无聊的疯狗,比如欧阳修、唐介、包拯,许多名臣都是从御史起家,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得到了重用。
  可问题是哪一行都有败类,尤其是言官,由于风闻言事,言者无罪,使得他们弹劾别人的成本极低。
  不用找证据,不用承担责任,哪怕揭发出来是诬告,最多暂时贬官,要不了多久,又能恢复官职。
  这就好比是放在狗嘴旁边一块肥肉,训练再好的狗,时间长了也忍不住。
  渐渐的御史当中,就出现了一批疯狗。
  他们窥视上面的喜怒,甘心充当打手,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到处鸡蛋里挑骨头,哪怕皇帝也难以幸免。
  这种情况赵祯早就知道,也头疼不已,可总觉得他们毕竟在做事,就一再容忍,可是今天,赵祯看到了御史的另一面,不是可爱起来,而是更加丑陋卑鄙!
  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的资料,可以日复一日弹劾?
  有人就想到了邪主意,比如他们想对付谁,就先找到刘三水一路的货,只要花100贯,就能散播出去流言蜚语。
  然后他们再对外宣称,自己听到了流言,然后风闻言事!
  说穿了,根本是自产自销,毫无道德可言。
  如果有些实际证据倒还好说,可更多的根本是捏造诽谤,肆意污蔑。
  除此之外,刘三水还交代了一种情况。
  比如某个官吏,确实有贪贿行为,御史拿到了罪证,按理说,就应该直接上奏朝廷。可是他不这么干,而是通过一些人,放出消息,引诱官员主动来和解。
  只要交了钱,御史就会放过他们,不交,那就斗到底!
  赵祯听到这些,简直无语抓狂!!
  真是了不起啊,祖宗赋予的权力,居然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只能说厉害,厉害透了!
  “朕本以为言官清廉自守,纵然脾气古怪,行事偏激,抓到一点小事,就无限扩大,不依不饶,但他们毕竟能匡扶正义,维持正道,说真话,斗权臣,维护江山社稷!可现在看起来,他们根本就是一群吃人的狼……呃不,是比狼都不如的狈!跟在赃官的后面,既捞取名声,又捞取财富,比青楼的妓女都不如!!!”
  赵祯的确比气到了,连帝王的优雅都不要了,什么脏话都骂出来了。
  不过要让王宁安骂,只怕骂得更狠!
  什么东西,简直比后世的狗仔队还可恶!
  “王卿,朕准备彻底整顿言路。”
  王宁安没有回答,赵祯连着问了三遍,王宁安只是眨了眨眼睛,一脸的无辜加无奈。赵祯愣了一下,也被气乐了。
  “怎么,连王卿都不敢说实话了?”
  “臣实在是不好说,毕竟言官就是盯着臣等的,如果没有言官监督,臣担心朝局失衡,会更加不利。”
  赵祯哼了一声,“装蒜!那些人弹劾你的奏疏都堆了十间房子了,如果朕真的信了,你早就人头搬家了!”
  王宁安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言官这种东西,就像媒体和狗仔队,没有肯定不行,但是生活都被他们充斥了,那也不行。
  这个度要怎么拿捏,还是让赵大叔烦恼吧,当务之急,还是先给欧阳修洗刷罪名才是。
  谈话之间,已经把钱明逸带来了,顺道还带来了钱暧。
  原来王宁安大肆搜查刘三水,钱家叔侄已经嗅到了不好的味道,钱暧跑到侄子那里,想要商量个对策,结果正商量呢,皇城司和殿前司的人就来了,把他们都送到了宫里。
  看到了这两个家伙,赵祯的怒火彻底迸发!
  他从龙椅上下来,几步走到了钱暧的面前,突然伸出巴掌,左右开弓,打了他五六个!
  论起来,钱家也是假假的皇亲,刘美是钱暧的姐夫,而刘娥是赵祯的嫡母,算起来,他们两个还是远房亲戚。
  可是有这样的亲戚,只让赵祯感到耻辱!
  幸亏没有让钱家的孩子当太子伴读,不然多好的孩子,都要被教坏了!
  “你们干的好事!”赵祯几乎咬着后槽牙说道:“醉翁几十年忠心不二,人品学识,天下皆知。你们竟然用下三滥的手段,污蔑清白,毁人清誉!诋毁朝廷宰执重臣,手段之卑劣,令人发指!朕要是不严惩你们,真是愧对天下臣民苍生!”
  赵祯怒斥道:“钱暧,你赶快从实招来,是如何定计陷害,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