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1119

  二次卷土重来的冯大状元靠着耆英社的支持,靠着岳父富弼等人,还真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这是后话,暂时就不多说了。
  除了上述两场考试之外,第三场考试就是针对宗室子弟的别头试。
  这个考试难度要小一些,而且是赵祯亲自主持,成绩出来的最快,赵允弼的五个公子,全数取中!
  这回老王爷傻眼了,要是儿子们都跑去当官了,他这个王爵谁来继承啊?
  赵宗景舔着脸嬉笑道:“爹,要不给孩儿吧,我领两份俸禄,让王二郎羡慕死!”
  “你给我——滚!”
  老王爷提着奇楠拐杖,追打赵宗景,赵小王爷撒腿就跑,直接去找损友王宁安喝酒去了。至于其他五个兄弟,是面面相觑,他们没一个人愿意妥协!
  王爵再好,也不如一个进士来的威风!
  靠天靠地靠祖宗,都不如靠自己!
  老大赵宗缋还说呢,“爹,其实也怪您老,要不是您老总让我们学三弟,自立自强,我们也不会放弃继承,您说是吧?”
  赵允弼被憋得老脸通红,“丫丫的,你们想学他气死我啊!”
  北海郡王府,再度鸡飞狗跳墙,好不热闹。
  ……
  赵宗景跑到了王宁安的家中,老王家正在吃饭呢,赵宗景抓起一个窝头,大口啃着,味道不错,赵宗景吃掉了一个,又抓起第二个,随口问道:“二郎,你家换厨师了?水平可以啊!”
  王宁安扫了一眼,“嗯,你省着点吃,回头小心滚滚揍你。”
  “滚滚?”
  “没错,这是他的点心!”
  噗!
  赵宗景差点喷了,丫的这是熊猫的口粮啊,王宁安你太坏了,干嘛不告诉我?
  堂堂一个王爷,抢熊猫的食物,说出去还活不活了?
  你就是存心的,赵宗景是指天骂地,疯狂吐槽。
  王宁安只是冷冷一笑,“你丫的肯定没少看编排我的书,这是小小惩罚,下回我就在里面放点耗子药!”
  “你活该!”赵宗景气鼓鼓道:“我不光看了,我还放在床头,天天看,他们写得还不够狠,你比书上坏多了。”
  这俩挺大的人,就这么对着大嚷大叫,一点风度没有,互相伤害着……家里的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连小彘都捧着自己的饭碗躲到一边的屋里,懒得搭理两个幼稚鬼。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他们两个才消停下来。
  正在这时候,外面的脚步声响起,来的人还真不少!
  为首的有两个人,正是陈慥和吕陶,后面还有一大帮的门人弟子,黑压压的两百多人。
  王宁安去益州查办案子的时候,他们两个立功不小……没想到这一次双双通过了会试,陈慥考了第三名,吕陶是第七名。
  能得到这么好的成绩,两个人都感到意外,可是仔细思量,又是情理之中。他们随着王宁安,平息交子乱局,发行货币,清理账册,做了太多的事情。
  这次科举偏偏考理财,简直是送分题一般,他们两个闭着眼睛都能拿到好成绩。饮水思源,两个人知道过了会试之后,就立刻来拜访王宁安。
  面对着昔日的部下和弟子,王宁安又恢复了不苟言笑的威严模样,就连赵宗景都把脸绷了起来,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不要以为中了进士就万事大吉,朝廷往后会严格监督,出了纰漏要处置,有了贪墨要严惩……你们不要自误误国,更不能对不起百姓的供养,否则,我不会饶过你们,国法也不会放过你们。”
  教训了这一波,接着又是一波武举的学生,相比起文科,武科和王宁安关系更亲密,他们不少都出自将门,读的是武学院,念的是王家军的操典战法,那个感情就不用说了。
  王宁安头一次觉得学生多了,也是负担。
  他不得不板着面孔,不断重复同样的话语。
  虽然有些无聊,有些老生常谈,可是如今的大宋,真的不一样了,不管文武,都需要打起精神。
  就在把学生全部打发走之后,王宁安口干舌燥,几乎累瘫。
  他在书房里对着茶壶,直接往嘴里倒水,才喝到了一半,又有人前来。
  准又是学生,王宁安只能打起精神,可是当看到对方的模样,王宁安吓了一跳。
  来人满身尘土,还有不少血迹,早就干枯凝结,变成了可怕的暗红色,他的脸很黑,嘴唇都是暴起的死皮。
  见到了王宁安,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激动想哭,眼睛里却挤不出泪水,急得他不停捶打地面。
  王宁安忙把手里的茶壶给他,这个士兵灌了两口水,等了一会儿,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他拜伏在地上,失声痛哭。
  “王相公,王相公他,他走了……”
  王宁安迟疑一下,“你说的是?”
  “是王德用王老相公!”士兵悲愤欲绝道:“他巡边的时候,被,被西夏的贼子埋伏,老,老相公战死了……”
第631章
大宋怒了
  有很多人,平时或许没什么人关心,可是当他真正离开了,却能震动无数人……显然,王德用就是这样的人……
  老将军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古往今来,以如此高龄,统辖大军,威震一方,或许也只有廉颇才能比拟。
  坦白讲,王德用从十七岁进入军中,漫长的岁月里,他并没有多少了不起的战绩。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就觉得老将军浪得虚名,没什么本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王德用的父亲是大将王超,赵二最信任的心腹。王德用第一次随军出征,就是和西夏的李继迁大战,而李继迁是李元昊的祖父!
  王德用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勇敢,他率兵五千,几次袭击李继迁的人马,颇有斩获,后来大军退却,他又负责断后,保护5万人马安全脱险。
  从此之后,王德用声名大振,平步青云。
  无论是西北,还是河北,王德用就像是救火队员,不断被调到各处,去对付各种危机。
  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在赵祯亲政之后,王德用成为了枢密副使。
  以武夫出身,进入枢密院,狄青不是第一人,王德用比他还要早许多!他成为文官的眼中钉,不断有人攻击,屡次降职,对于这些,老将军都显得云淡风轻。
  唯一让他震怒的就是李元昊的作乱。
  当李元昊公然称帝,和大宋决裂之后,王德用愤怒了,他上书请旨,要去西北和李元昊决一死战。
  老夫连爷爷都不怕,更何况是一个孙子!
  王德用满腔的热忱,热血沸腾……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请求被拒绝了。
  道理并不复杂,以王德用的资历和威望,他要是去了西北,主持军务,西北的几位相公,如何能和他相提并论。
  西北的大局必然落到了王德用的手里,文官们不愿意放王德用去。
  结果也很明显,没有德高望重的名将指挥,哪怕有一帮不怕死的勇士,西北依旧败得很惨。
  三川口,好水川……数以万计的大宋好男儿埋骨……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面对着无法收拾的败局,王德用抓狂了,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将军发了疯,他要为国报效,奈何国家不用!
  河阳军,相州,澶州,郑州……王德用就像范仲淹一样,不断被调来调去,他的锐气和壮志不断消磨着……
  王德用一度撑不下去了,老将军想要请求致仕回家……而就在此时,转折出现了,河北大战,朝廷需要真正的名将坐镇。
  老将军在古稀之年,终于迎来了一展拳脚的机会,他主持整军经武,力扛辽国雄兵,在几年之后,老将军亲手训练出来的部下,更是成为了收复幽州的主力。
  燕云之地,祖宗故土,终于回到了大宋!
  王德用就像是一株几乎枯死的老树,重新焕发了生机,他调度人马,转运粮草,运筹帷幄,尽心竭力。
  在那段日子里,王德用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和一群比他孙子还年轻的小伙子们一起拼命,从来不叫苦,不叫累。
  收复幽州之后,大宋的防线北移,河北原来的诸路人马都要裁撤。
  几十万的大军,作为昔日大宋第一主力的河北军团,岂是轻易能裁掉的,有多少人反对,有多大的压力?
  王德用作为河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一肩扛起职责,他跑遍了各军,面对昔日老部下的软硬兼施,不为所动……在老将军的力主之下,整个防线终于调整完毕,大宋巩固了对幽州的控制。
  整个战局,王德用虽然没有亲临第一线,没有和契丹大军真刀真枪地拼杀,但是老将军的功劳无人能忽略。
  安定了河北之后,老将军又被调动了西北战场。
  面对了昔日的老冤家西夏!
  八十的老人,依旧精神抖擞,不辞劳苦。
  王宁安是很心疼老将军的,他希望王德用能回京接任枢密使,老将军却拒绝了,他告诉王宁安,西夏之乱,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他的第一战就是和李继迁打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