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1119

  把内容看完,王宁安也是大吃一惊。
  在书信当中,赵宗垕详细写了许多直道的好处,盛赞朝廷英明,这倒是寻常,只是在后面,赵宗垕居然提议要多修几条直道,而修直道的人工可以从西夏等地获取。这位太子殿下更是露骨地表示,要用日后西夏的俘虏,完成大宋的基础设施。
  不管是道路,还有长城,水渠等等。
  另外赵宗垕还见了不少西域来的商人,他还查阅了唐代的史料。
  认为打通西域之后,要在河西走廊修建一连串的城堡。
  这些城堡能囤积人马,为商路提供保护。
  往来的商队在这里休息,补充,进行交易。
  再有,城堡的周围,还要发展农牧产业,供应当地驻军需要。
  总而言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赵宗垕预估,修这一条丝绸之路,付出的代价应该是川陕直道的十倍不止,不利用俘虏和蛮夷,就会虚耗大宋国力,激起民变,得不偿失,但是路不能不修,机会只有一个,请朝廷早做准备!
  这个计划如果是别人弄出来的,王宁安一点不意外,可从赵宗垕嘴里说出来,他可就傻眼了。
  这还是自己的徒弟吗?
  莫非是别人告诉他的?
  是狗牙儿,还是苏轼?
  看起来又不像,这封信完全是家书的口吻,就是他们赵家父子沟通感情,交流心得的,写得很随意,不像是精心准备的。
  王宁安的瞳孔猛然紧缩,莫非自己这个徒弟出师了?
  其实说实话,王宁安教赵宗垕的时间不算长,只是打了一个基础,在王宁安这里,赵宗垕只是学会了要博采众长,要多思考,不迷信,不固执,凡是知行合一,以实践作为标准……
  进入了皇家小学之后,有太多人想要抹除王宁安的印记,真正去左右影响太子,他们对赵宗垕灌输了太多的孔孟之道,给他讲解仁恕爱民的故事,尤其是把历代的得失,告诉给小太子。
  很多人都喜欢追究历史真实。
  可历史怎么可能有真实!
  首先历代的史官就是不客观的,尤其是独尊儒术之后,修史大权都落在文官手里,任何一个传记,都没法把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只能捡一些重要的记载。
  那如何确定重要不重要?
  自然是根据史官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取舍。
  美其名曰,春秋笔法,为尊者讳。
  后人看到的传记只能是一部分,错把这一部分当成了全部,就好像练功只学了一半,自以为是太极宗师,结果连10秒都撑不住。
  这一套东西,王宁安是很清楚的。但是他没法去告诉小太子什么,悟性只能靠着自己。
  幸运的是,王宁安给赵宗垕打了很不错的底子儿。
  小家伙的脑袋没有僵住,凝固。
  他到了西北,眼见的和书本上的东西都不相同,自然会思索,会揣度,渐渐的有了想法,就不断和他爹交流。
  赵大叔很欣慰,欣慰的是儿子会自己思考,有了主见。
  这就是好事!
  天大的好事!
  身为皇帝,不需要太聪明,不需要去具体做什么事情。
  但是一个好皇帝绝对不能被别人骗了!
  自己年过不惑,才领悟的道理,赵宗垕十岁出头,就开始明白了。
  好,真是好!
  “景平,你这个师父很不错的!”
  王宁安谦逊道:“是殿下聪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殿下好学不倦,常在地方走走,多看多问,自然会成为一代英主,臣要提前恭喜陛下了。”
  赵祯含笑,“宗垕能支撑祖宗基业,朕就能安心了。对了,西域可有消息传来了?两个月后,这边要攻击横山,他们能不能抽调人马配合,一鼓作气,拿下西夏?”
  王宁安的脸色一沉,“陛下,恐怕是不成了。臣刚刚得到消息,喀喇汗国动兵了。”
  “哦?”
  赵祯见王宁安面色严峻,忍不住担忧道:“景平,他们的人马很多?”
  “嗯!根据臣所知,应该不下十万,当然其中多数是临时征召的,但是精锐也应该有3万,据说还有不少大食武士。”
  “什么?”
  提到大食武士,赵祯的脸色变了。
  哪怕过了几年,赵祯依旧对那一次的刺杀记忆犹新。
  尤其是那些大食武士,居然净身,割去舌头,斩断所有想法,一心一意,充当一件兵器,虽然百死而不回头,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人间啊,怎么会有那么可怕的人?
  到底是谁,创造了这种战争机器,他的心肠该多硬?
  连赵祯都不得不佩服,天外有天,哪怕中原最残暴的君主,比起某些地方,还是要仁慈多了。
  “景平,这下子东平郡王他们会不会有麻烦?”
  王宁安思量道:“仗不会好打,但是胜算还是有的!毕竟臣已经派遣了慕容轻尘,他此刻应该到西域了。”
  “慕容轻尘?”
  赵祯立刻想起了当初幽州之战,那个狠辣无情,铁血果决的年轻将领!
  是啊,也只有他能横下一条心,不顾一切,争取胜利。
  “王卿,你知人善任,慕容是很不错的人选,但愿他能为大宋打赢这关键的一仗!”
  ……
  “哈哈,这就是西域的味道啊!”
  慕容轻尘深深吸了一口气,口鼻之中,满是黄沙,他咳嗽了两声,随后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自从收复幽州之后,差不多有五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在长城一线,没有大战,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
  慕容轻尘特别苦恼,他几次给王宁安写信,希望能西北军前效力。
  奈何王宁安一直不答应,慕容轻尘只能忍着。
  等来等去,没等到西北,倒是等来了西域。
  慕容轻尘得到消息之后,简直喜出望外。
  越是天高皇帝远就越好,越是辽阔无垠就越好,西域那才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古有班定远,今有我慕容轻尘!
  这家伙也够有趣的,他没有跟着大军进西域,而是乔装改扮,从辽国那边出发,越过大漠,走天山以北,通过西州回鹘的地界,来到了蒲昌海。
  走了这么一大圈,慕容轻尘可不是闲的没事干。
  他已经把契丹,还有回鹘的情况摸透了。
  西域大战,契丹是没有本事掺和的,他们的领土已经够大了,失去了幽州之后,没有了几百万人供养,辽国实际的控制范围正在缩小当中,他们已经从西域退了出来。
  一个明显的铁证,就是西州回鹘已经不给辽国进贡了。
  至于西州回鹘,他们四分五裂,完全就是墙头草,最多是等待战斗结束,跑过来给胜利者扇扇子送拥抱罢了。
  所以这次他们需要对付的只是喀喇汗国的国王希志,还有他的十万大军!
  慕容轻尘一身破烂的兽皮,身上还一堆跳蚤虱子,乌漆墨黑,跟小鬼似的,只剩下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踌躇满志,得意洋洋。
  慕容站在大宋军营的前面,攒足了力气大喊,“快去通禀,就是大宋征西大将军,西域都护到了!”
  他连喊了三遍,结果却是被看守的士兵当成了疯子,给抓起来,塞进大牢了……
第671章
不怕天谴的人
  “黑云压城啊!”赵宗景暗自感叹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