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7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9/1119

  “第二个方面,就是组织百姓抗灾,挖深水井,派人监控,一旦出现蝗灾的苗头,趁着蝗虫还没起飞,立刻扑杀,尽量保住产量。”
  “至于第三个方面,那就是限制城市哄抬粮价,要制定最低和最高的价格,必要的时候,关停期货市场。”
  ……
  司马光滔滔不断,讲了很多内容。
  王宁安知道徒弟的本事,更何况这些也不光是司马光一个人的意见,还有那么多的专业官僚,他们集体的智慧。
  很显然,普通的手段都想到了,王宁安也不会比他们更高明。
  “说吧,还有多大的缺口?”
  司马光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他很喜欢在王宁安手下办事,师父总是有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实际上,以他们的才智,完全可以做到七八分,所差的不过是一点而已,偏偏这一点就能要命!
  而王宁安就是那个神来之笔!
  “我们算过了,全力筹措,各种手段都用上,能挤出350万石到400万石,如果小心一些,其实能挺过来的。”
  这话王宁安信,毕竟风风雨雨,大宋已经走过了一百来年,他们曾经面对的问题,不会比这一次轻松多少,如果这些人杰那么菜,大宋早就亡国有日了。
  司马光提出来问题,也是因为王宁安的折腾,让大宋的城市化提高更多,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出现,货币增发,使得一些人手里的资本暴涨。
  不要以为这是个好事情。
  资本代表购买力,也是一种左右社会的权力。
  掌握资本的人为了利益,可以带来进步,也会带来毁灭,千万马虎不得。
  王宁安沉思一阵,然后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保住大宋的繁荣和安定,还要稳步发展,就必须额外拿到500到600万贯粮食,有这些粮食打底儿,我们才能轻松渡过荒年!”
  司马光用力点头,“师父说的太对了,这事情只有师父能办,弟子相信师父。”
  “唉,我也不知道你们是我师父,还是我是你们师父了?哪有难办的事情推给师父的道理?你们还懂不懂尊老爱幼?”
  司马光呵呵一笑,“师父,貌似你没有弟子老,又比皇上大十几岁……所以啊,尊老爱幼,正应该师父辛苦一点才是!”
  王宁安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这帮兔崽子,越来越大胆了。
  “快滚吧,懒得看到你!”
  司马光连忙起身,往外面走,当他到了门口的时候,王宁安的声音悠悠传来,“粮食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只多不少……你给我好好盯着下面,谁敢发国难财,就砍了他的脑袋,不要客气。”
  “是!”
  司马光回答,拖着长音,难掩喜悦。
  师父就是师父,果然有办法!
  司马光兴匆匆下去布置了,王宁安也在筹划着从哪里弄来粮食。
  ……
  就在他们师徒谈论的同时,在西京的一座院子里,两个披着藏青色袍子的老者养望天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正是霍山座下的智慧长老,还有穆萨维。
  “根据我们的人观察,推算天文,大宋今年会发生旱灾,而且是很严重的旱灾,会波及上千万人。”穆萨维躬身说道。
  智慧长老微微一笑,“这没有什么稀奇,只要在这里过了冬天,就能清楚,当冬天不再寒冷,夏天就会酝酿灾祸!天神是公平的,赐予了中原最好的条件,给予了无与伦比的繁荣,本就是个错误。神要收回恩泽,要降临灾祸了!”
  这两个人,一直在暗中观察大宋,他们最初以为皇帝驾崩,就会出现大乱,谁知道一切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皇帝的儿子顺利继位,朝廷的宰执重臣,依旧勤勤恳恳,辅佐新君,丝毫没有慌乱。整个帝国迅速从悲哀中恢复过来,继续快步向前……他们都要绝望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一位做了42年的皇帝驾崩了,竟安然无恙,老天啊,还有更荒唐的事情吗?
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
  马立克沙从大宋回去之后,立刻又派遣了庞大的使团,还特别挑选了翻译人才,要大举引入大宋的著作,学习大宋的治国经验。
  塞尔柱和大宋联手了,对于鹰堡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霍山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塞尔柱的北部,拥有强大的势力,庞大到帝国也拿他们没办法,可是一旦塞尔柱学习了全套的大宋经验,那可就未必了。
  智慧长老,还有穆萨维,他们都清楚,大宋一直都是个世俗社会,而且向前推一千年,两千年,都是如此,他们靠的是圣贤,靠的是祖宗法度治理天下,绝非靠什么神明的旨意。
  假如塞尔柱帝国也变成了世俗的社会,无疑于一场灾难。
  最好在两个帝国合作之前,大宋先出问题,让他们完蛋吧!
  让这样的繁华变成泡影吧!
  只有他们完蛋了,神的光芒才会照耀整个世界。
  像他们这样,不停祈祷大宋完蛋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真正能让大宋完蛋的只有自己!
  作为帝国的掌舵人,王宁安正在搜肠刮肚,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500万石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算派兵去抢,也要先找到目标,试问除了大宋之外,还有哪里能存着500万石粮食?而且一旦开战之后,玉石俱焚,光是出兵,就要消耗多少粮食,万一打败了,得不偿失。即便打赢了,占领了土地,洒下种子,等待收获,然后再运回大宋,估计时间也是不够用的。
  毕竟从现在到秋天,只有大半年的光景。
  如果入冬之前,弄不到足够粮食,寒冷的冬天,足以带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生命。这个代价,王宁安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担。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坑蒙拐骗!”
  萧观音毫不留情道:“王爷,应该发挥你坑死人不偿命的本事,赶快下黑手,越黑越好,不然饿死了人,你的英明神武的形象就毁了!”
  王宁安翻了翻眼皮,很无奈道:“你不能跟他们学,要用点好词,比如和平交流啊,互利互惠啊,共存共荣啊,一起发展啊……总而言之,好听的话要多说一点,坏话千万不要说,心里想想也就是了,要是管不住嘴巴,说来说去,兴许真的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你说是吧?”
  萧观音懒得理会王宁安的歪理,但是他居然有心情饶舌,看起来应该是有办法了。
  “计将安出?”
  “很简单,我准备回访各国。”王宁安笑呵呵道:“我大宋举办万寿盛典,各国来朝,如今新君登基,理当晓谕各国,并且带去上国的问候和情谊。”
  萧观音转动眼睛,突然笑了起来。
  “又是这一套,当年你就是这么忽悠辽国的,现在还想这么干?你就不怕让人家看穿了?”
  “当然不怕!”
  王宁安笑道:“有些办法是百试不爽的,你瞧着吧!”
  ……
  转过天,王宁安召集政事堂,还有六部的官员,他提议组建回访船队,并且要拨出500万贯,用来采购商品,交给船队,携带到海外,赏赐列国,以彰显大宋气度。
  他的这一套说法,立刻引来了热议。
  有人很支持,礼尚往来,人家来拜会了,大宋理当回访,而且带去礼物,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更多的人却不认同。
  开什么玩笑,大宋欠了一大堆债,填窟窿都填不满呢,还拿钱给人家送礼,脑子有病啊!
  真是当上国当出了毛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对得起客人?
  难道王爷也迂腐了不成?
  还是说,他沉浸在万国来朝之中,不能自拔了?
  大家都将信将疑,唯独司马光,他太了解师父了,更何况两个人还商量过要想办法弄粮食备荒。
  “莫非要用这些货物,去换粮食?”
  王宁安笑了笑,“是有这个想法,我计算了一下,占婆和交趾的粮食,我们都控制在了手里,已经拿不到更多了。只有从海路去天竺,之前从天竺购买战马,海路还算熟悉,我估计,能从天竺弄回来100万石粮食。”
  司马光道:“听说天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弄100万石粮食,应该不难,只是这点粮食,还是不够用啊?能不能买更多一点?”
  王宁安摇头,“不成,海路风险大,而且天竺四分五裂,诸侯遍地,这一趟去,未必能如愿以偿,不能把希望赌在天竺身上。”
  欧阳修立刻问道:“那,那要放在哪里?”
  “倭国!”
  王宁安解释道:“倭国离着我们最近,而且航路熟悉,从沧州等地的码头出发,可以动用上千艘船只,运送粮食物资,安全可靠,时间也短,是最好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9/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