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7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7/1119

  王宁安注意到,蒸汽机的效率低下,主要是直接在气缸里凝气,热量散失太大……他把看法提出来,许阳立刻动手,花了整整半月的时间,他们设计出了独立的凝气管。可接下来,他们又发现,每次工作中,凝气管都会残存一些空气和冷凝水,会影响效率,他们又加装了一个抽气泵,后来他们又进一步在气缸外面加上了夹层……
  就这样,不断改进,不断验证,蒸汽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缩小。
  狗牙儿看的是目瞪口呆,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时候,是何等简陋,到了现在,他都不敢相信,面前的东西,和当初的丑小鸭是一个玩意!
  也的确是不同了,最初的只能叫做蒸汽装置,距离蒸汽机,还差得远呢!
  按理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摸索,才能完成蜕变,真正制造出合格的蒸汽机。
  不过因为王宁安的出现,情况有了转折。
  他虽然不会做,当至少了解很多原理,技术上的东西,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就恍然大悟。
  另外,这十年之间,百工学院,还有大宋的工匠,他们成批量制造武器,打造铠甲,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储备。
  在王宁安的指挥之下,终于发挥了出来。
  总共用了四个月出头的时间,这个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终于出现了。
  不再仅仅能用来抽取积水,还能用来驱动车辆。
  王宁安让人用一个月的时间,铺了一条十里长的简易铁轨,另外又做了三个车厢,挂在了蒸汽机驱动的车头后面。
  “来吧,让世界看看工科男的力量!”
  这些日子忙活下来,王宁安的手也满是老茧,他挥动铁锹,煤炭扔进了炉膛里,王良璟大笑着,紧随其后。
  火烧嘚旺了,蒸汽机开始运转。
  在短暂的震动之后,长达三节的小火车,咔哒咔哒前进,速度一点也不快,简直跟牛车似的,但是这上面足足坐了一百多个人!
  所有参与制造蒸汽机的工匠,一个没落,全都站在上面,他们新奇地望着,不停挥手,还有人兴奋大叫大喊,发泄着心中的激动。
  当火车从山里出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白氏和萧观音过来送厚衣服,结果迎面就看到了王家祖孙三代,跟小鬼似的,站在车头傻笑。
  在这一刻……她们眼中满是泪水!
第836章
必须要有奴隶了
  站在火车上,王宁安真有一种神器在手,天下我有的冲动。
  不仅仅是运输领域而已,包括纺织,包括冶金,采矿,机械制造,都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拿如今的江南来说,普遍使用水力驱动的纺车,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水流不是稳定的,会发生变化,纺出来的线并不均匀,远比不上手工,只是胜在价格低廉。到了北方,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因为冬天寒冷,很多作坊只能在春夏秋三季赶工,冬天无论多么着急,都只能干瞪眼。
  可是蒸汽机出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有煤炭,只要没坏,就可以持续稳定地输出动力。
  王良璟一肚子怨气,心说儿子到了幽州,还不回家了,你想学大禹吗?他是带着怒气来的,可是看到了蒸汽机的效果之后,老王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这玩意实在是太妙了。
  比如大宋已经造出了火炮,另外也造出了火铳,制作火铳最难的就是那根管子,如果钻出一个笔直均匀的枪管,考验着所有的工匠。
  哪怕最熟练的工人,一个月不停,最多只能钻出两根,还未必都合格。
  如果改用蒸汽机驱动,昼夜不停,而且力道更大,效率能提升千百倍不止,短短时间,就能让几十万人全部换装成火器!
  想想吧,几十万的火铳,对着骑兵猛轰,那该是何等的场景!
  王老爹眼睛放光,他突然满腔豪情!
  我还能战30年!
  王良璟在幽州大战的时候,受了很重的伤,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最近这些年,冲阵杀敌都交给其他年轻人。
  有些时候,王老爹也是常常感叹,年华不再,老朽无用。
  可一旦大规模装备火器,个人的武勇就被压倒了最低程度,只管猛轰就是!还管他多强大的武士,能挡得住铅丸吗!
  越想,王良璟就越高兴,甚至手舞足蹈起来。
  狗牙儿大少爷最初是很排斥脏活累活的,老爹贵为王爷,爷爷好歹也是一方之主,就连他也假假的是禁军将领。
  弄得满身黑灰,两手老茧,究竟是为了什么?
  只是当火车从山里出来的一刹那,他感到了深深的敬畏!
  这一列火车,能拉一百多人从山里出来,至少顶得上30匹马的效果,而且随着不断改进,一列火车有望超过千匹,万匹战马的力量!
  试想一下,有千万匹战马,那是什么人?
  老爹,爷爷,或者赵曙……狗牙儿突然觉得憨憨的许阳,还有这帮黑乎乎的工匠,简直是魔鬼,他们有本事让普通人拥有超过帝王将相的力量!
  可怕,真是太可怕了!
  难怪老爹不让消息泄露出去呢!
  要是提前知道了,没准就会有人集体反对。
  当年仓颉造字,鬼神哭泣,蒸汽机出,至少也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啊!
  大少爷浑身战栗,呆呆不动。
  突然,脑袋上挨了一巴掌。
  “行了,快回家吧,好好洗一洗,都成了皮猴子了!”
  白氏狠狠道:“多大的事,非要自己亲手弄,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就不能多陪我一会儿?”王宁安只是憨笑,不敢说什么。
  老爹却是难得挺直了腰杆。
  “你一个妇道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告诉你,蒸汽机研究出来,往后啊,草原上再也没人能打败我们,每年能少死上千的士兵,能保住多少家庭!这是积功德的事情,你的眼界太小了!”
  白氏气得狠狠瞪了丈夫一眼。
  “就你有见识,我们女流之辈,都是多余的!”
  这老两口吵起来了,萧观音当然向着师父白氏,她轻笑道:“爹,照我说,这个蒸汽机可未必能积德,没准还会造孽呢!”
  王良璟一愣,惊道:“怎么会?”
  萧观音笑道:“我刚刚看了,蒸汽机是烧煤的,以后怕是要增加许多煤炭的需求吧?”
  王宁安眼前一亮,媳妇的见识真是不错!
  他竖起了大拇指,“的确如此,没有任何力量是凭空产生的,蒸汽机需要以煤炭为动力,而且还是海量的煤炭!下一步,就需要到处挖煤,不但如此,也需要千万倍的采煤工人。”
  听到这里,老王也猛醒过来。
  “二郎,前些日子,正好出了件事,把我气坏了。”
  王良璟向王宁安抱怨,原来幽州的煤炭需求增加之后,很多人都跑到西山开小煤窑,其中就有向好的一个堂弟。
  这家伙太过贪婪,赶上了暴雨,他愣是逼着工人继续干活,结果山洪倒灌,把几十号工人都淹死在矿井里。
  事后这小子居然谎称工人们抢了他的钱,全都跑了,落草为寇。
  还状告各地衙门,要把这些人从黄册中删除。
  结果矿工的家属,有人不信,说他们的家人,绝不会变成强盗。就这样,闹来闹去,终于把真相掀开,有人在矿井里找到了尸骨,案子真相大白。
  不过地方的衙门认为向好跟着西凉王多年,是王爷的心腹,他的堂弟也不是一般人物,居然只判了充军发配。
  王良璟一直练兵,还不知道这事,后来偶然回幽州,听老百姓议论,这才知道了真相。气得他要抓狂了!
  居然敢打着王家的名号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真是不想活了!
  王良璟立刻下令,把那小子从牢里提出来,军法从事,直接砍了头。
  另外他又找到了向家,向好此前早就去了西域,协助王宁安开发西域,家里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知道。
  王良璟了解情况之后,也就没有怪罪向好,但是让向家出了2万贯,补贴死亡矿工的家属,总算把事情平息下来。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你们说说,这人怎么为了点钱,什么事情都干!简直岂有此理!”
  老王不停抱怨,却发现孙子嘿嘿直笑。
  “怎么,我说的不对?”
  “对,对,就是觉得有点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7/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