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19

  王良瑾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嚎啕痛哭。
  爹啊,你老看得准啊!
  是孩儿不孝!
  你快来管管孩儿,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孩儿再也不敢了……
  王良瑾在祠堂里,跪在父亲的灵位前面,一跪就是三天,水米没有沾唇,他把这些年经历的过程,满肚子的委屈都告诉了父亲,倾诉之后,郁积在心中的一口气消散了。
  他是个豁达的人,虽然悲伤,却还能控制住。
  大哥已经把老二的事情告诉了他,王良珣自己作死,谁也管不了,从祠堂出来,王老三开始真正审视王家。
  说实话,他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就像是一场梦一般。
  陛下赐了御笔,追赠了官职,建庙祭祀,谥号忠烈……他小时候都不敢想的将门尊严,硬生生挣了回来!
  不只是王家,整个土塔村,乃至沧州,河北,谁不知道王家的大名!
  就连死在西夏的父亲,都得到了哀荣,也让这个不肖子孙能稍微安慰。
  王老三真想由衷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家!
  除了地位的变化,更让人惊喜的就是家乡也在快速发展,和十年前,迥然不同。
  土塔村聚集了几百户人家,九成以上都是新搬迁过来的,俨然一个兴旺的镇子,不同于其他的村镇,土塔村家家户户养猪,还不是一头两头,最多的有一百多头。
  全村存栏生猪近两万头,建立起专门的屠宰场,光是杀猪的伙计就有十几个之多。
  通常都是晚上从百姓家里抓猪,半夜送到屠宰场,烧水、退毛,开膛破肚、切成大小适中的块儿,四更天左右,就装上马车,抢在天亮的时候,送到沧州。
  沧州的百姓,各大酒楼,还有牢城营,全都采购土塔村的猪肉。
  光是这一项,每户一个月至少能赚10贯钱,一年到头,有100贯以上!
  原本穷苦的小村子,焕然一新。
  家家户户盖新房,每个年轻人都能娶到媳妇。
  周围十里八乡的媒婆都跑来了,听说是土塔村的人,竟然连嫁妆也可以不要。
  养猪能延伸出不少生意,比如饲料,比如猪鬃。宋人已经有了牙膏的雏形,也发明出来牙刷,只不过是用马尾做成的。
  王宁安见杀猪退毛,有许多猪鬃白白扔掉了,干脆弄出了牙刷,然后一鼓作气,又弄出了十几个型号猪鬃刷,刷坛子,刷锅,甚至洗澡搓背的都有。
  由于原料廉价,又不需要什么壮劳力,土塔村产的刷子物美价廉,不但沧州使用,其他州县也过来采购。
  做牙刷还带来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人也能挣钱了。
  很多妇人靠着灵巧的双手,竟然比丈夫赚得还多。
  土塔村的女人越发大胆,她们像是男人一样,高声说笑,出门采买,扛起家庭的重担……
  比如养猪和做牙刷,还有一个产业也成熟了,那就是榨油。
  王宁安早就让自家部曲种植大豆,榨油供应酒楼,豆饼还能喂马,说起来也是一桩好生意。
  土塔村就建了五处油坊,每天都在忙碌。
  本来榨油也可以成为王家的一项重要财源,只是事情都坏在了包拯身上,这位包大人聪明啊,他发现了海丰酒楼使用豆油,也发现了他们家的油坊,很容易就推断出王家的榨油生意。
  他老人家居然直接以知州衙门的名义,鼓励沧州百姓种植大豆。去年秋天,百姓们不但种植大豆,还把豆饼卖到了野狼谷马场,从王家的手里赚钱!
  王宁安满肚子都是气!
  却又无可奈何,种植大豆又不是你发明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老百姓多赚一点,日子过得好一点,难道不应该?
  包大人道理一大堆,做得理直气壮,百姓们果然把他尊为青天,离开沧州,升任瀛洲知府的时候,百姓送来了万民伞,欢送包拯的人群排出十几里。其中就有咱们王二郎,黑老包总算是滚蛋了,王宁安长出一口气,这位继续留在沧州,他的发财大计非让包黑子都给搅了不可!
  相比一心为民的清官名臣,王宁安更愿意和韩家,曹家这些人合作,至少大家都是一条路上跑的车,能尿到一起,至于包黑子,就让他万古流芳吧!
  不管怎么说,土塔村富裕了,变得不一样了。
  给大家带来变化的正是王家,淳朴的村民越发敬重感激王家,最优秀的青年,都以成为王家部曲为荣。
  只要通过了考核,家里要鸣放鞭炮,表示祝贺。那个喜庆劲儿,简直比过年娶媳妇还热闹。
  王良瑾走南闯北,还在辽国待过,见到的丘八不少,可王家的部曲与众不同。
  首先每个人都要家室清白,像官兵那样,弄一大堆罪犯混在其中,王家是绝对不做的,军人是最讲究荣誉的群体,罪犯充军固然成本很低,但是会拉低军人的形象,打击军中士气。
  更让百姓们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王宁安可不会糟蹋自己的人,王家部曲必须是最优秀的青年,还交给他们读书识字,在军中,要回画地图,看得懂命令,牢记军规……哪怕日后离开了军中,去商行当一个管事,或者做一个小吏,都是能胜任的。
  给粗鄙武夫加文化课够奇葩的,还有更奇葩的,王家的部曲每天都要训练,从早到晚,风雨无阻。
  王良瑾听老爹说过,朝廷的禁军才三天练一次,厢军按规矩十天练一次,实际上一年到头,也未必练。
  厢军的兵丁熟悉锄头远远超过刀枪。
  王家部曲训练的频率超过了禁军,能不让人目瞪口呆吗?
  “老四,农忙的时候,牲口还要吃一点好料,练得这么猛,不吃好的,怕是会累得吐血吧?”
  王良璟点头,“三哥,你算是说对了,还好村子都养猪,每天都要吃两口大肥猪,什么下水啊,猪肝啊,都要给他们留着。眼下咱家只有三百多部曲,威字营还有五百弟兄,等人数更多了,我都怕养不起了。”
  养兵就是烧钱!
  王良瑾吸口气,“老四,一定要给他们吃猪肉吗?别的成不?”
  王良璟憨笑道:“宁安说了,要吃蛋白质补充消耗,能长腱子肉。不吃猪肉也可以,只是还能吃什么啊?”
  王良瑾思量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老四,你糊涂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靠着大海,海里的东西可多哩!比起猪肉省钱。”
第116章
妖孽云集
  什么叫现代社会,王宁安认为就是两个字:数字!
  把一切都数字化,追求最高效率,最大产出……比如五斤粮食换一斤肉,这是古人算不出来的,或者说只有个朦胧的印象,但是在现代的养殖业中,却是基本常识。
  王宁安不想把人当成机器,却又不能不这么干!
  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维持多大强度的训练,让士兵达到什么程度……这其中有着严格的关系,王宁安不太相信什么天赋异禀,即便有,也只是特殊的个例,强大的军人就像是运动员,七分靠着吃,三分靠着练,不砸钱就想弄出一支强兵,根本是做梦!
  只是真正花起钱,实在肉疼。
  一口肥猪十贯钱,两口二十贯,每天两口肥猪,一年下来,就要7000贯,其余的粮食,盐巴、茶叶、糖、醋、油、蔬菜、鸡、鸭、鱼……每一样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王家的人马还不到一千人,以后人多了起来,花费就会像气球一样膨胀。
  而且野狼谷的马场,马匹也越来越多,一匹战马的草料花费至少相当于五个士兵,每个士兵配属两匹战马,花在马上的钱就是人的十倍!
  光是想想这些天文数字,就让王宁安脑袋炸裂。
  难怪赵宋的皇帝不怕有人会靠着效用士造反呢,这个成本也太高了。
  王宁安很能赚钱,但是面对无底洞,时常感到无力。
  当三伯提出从海洋弄吃的,王宁安茅塞顿开。
  真是该死,近在咫尺的东西,怎么就忘了?
  “三伯,在大海捕鱼,危险不?收获怎么样?”王宁安眼睛冒光,好奇问道。
  王良瑾呵呵一笑,抹了抹脖子上的一道伤疤,那是一条几丈长的大鱼留给他的……刚刚到长生岛的时候,他们饥渴难耐,只能捡一些野果,弄点小鱼小虾果腹。几天下来,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体力下降,有人还生了病。
  王良瑾只好把希望放在捕鱼上面,那一天中午,他们发现海面上有许多的水柱,喷起好高。
  如果是欧阳修这些浪漫的文人看到,一定会认为那是海里的龙王,在戏水玩耍,说不定还会留下无数浪漫的诗篇……
  可王良瑾不一样,在他的眼里,那就是一块硕大无比的肉!
  他们的船只出发了,海面下若隐若现的巨大黑影,比起船只还要大,王良瑾都感到奇怪,当时他居然一点不怕。
  握紧长弓,一支狼牙箭射入了鲸鱼的皮肤,庞大的巨兽仿佛被蚊子叮了一下,没有什么反应,继续向前游。
  王良瑾和几个伙伴急眼了,抓起了之前做好的标枪,奋力掷出,终于,穿透了鲸鱼的皮肤,鲜红的血液流了出来,海面上散发出浓稠的血腥气。
  鲸鱼狂暴起来,加速游走,王良瑾他们也发了疯,追踪着海面上的血迹,用弓箭和标枪,不停攻击,给鲸鱼制造更多的伤口。
  他们已经不知道追出了多久,鲸鱼疲惫不堪,伤痕累累,浮在海面,王良瑾的船只到了鲸鱼附近,庞然大物都没有力气逃跑。
  他抓起长矛,奋力刺入鲸鱼的身体,其他人也都像是疯了一样,玩命的攻击,终于杀死了鲸鱼,在忙活了两天多之后,他们拖着战利品,回到了长生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