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9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1119

  文宽夫嘴角抽搐一下,赔笑道:“会的,你们是一家人,不用令郎用谁?”
  “哼!”贾昌朝切齿道:“你等着我的,如果我儿没有当上,咱们俩没完!”
  这俩老家伙不停吵嘴,怒气填胸,各自回家。
  其余的人,也都几乎一个模样,不停吵闹争论,谁也吃不准,六部尚书会花落谁家?
  王宁安只让大家等了五天,一份人名单终于出来了。
  而这个结果,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首先,万众瞩目的吏部天官,既不是贾章,也不是章惇,而是范纯仁!
  这是一个出乎预料。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王宁安的爱徒,被人最为看好的章惇,居然也不是户部尚书,而是落到了兵部!
  开什么玩笑?
  兵部尚书不是王韶吗?他怎么出局了?
  眼下政事堂,是司马光负责军务,章惇负责兵部,这两位都是王宁安的徒弟,同门师兄弟,究竟谁说了算啊?
  想想以后兵部就有趣!
  让人很垂涎的户部,落到了韩宗武的手里,而分管财务的却是他的叔父韩维,一个相公,一个尚书,这不是摆明让他们营私舞弊吗?王宁安是在打什么算盘啊?
  这三个部够亮瞎眼睛的,剩下的三个部,也差不许多,苏辙接了礼部尚书,贾章总算捞到了刑部尚书,至于曾布,仅仅是工部尚书。
  虽然这几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此排列,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王宁安无暇顾忌别人的议论,他用最快的速度,召集六位新任尚书,还有四位相公,一共11个人,这就是大宋的核心决策圈子。
  “现在千头万绪的事情很多,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王宁安道:“首先,东南出现了反扑,一些地主再次纠结打手,抢夺已经分好的土地,妄图对抗朝廷政令,你们有什么建议,只管说吧!”
第966章
可怕的奴隶市场
  新的人员配齐之后,几乎没有磨合时间,直接就进入正题。
  好在这帮人也都熟悉,而且跟着王宁安做过很多事情,上手极快,也不用适应。章惇就首先说道:“那些世家地主的残余,就应该严惩,东南不是在练兵吗!不妨再扩充五万人,直接安排人马平叛就是了!”
  他刚说完,司马光就开口了,“不妥,兵部眼下还要削减一些人马……包括东南的厢军,还有边军和禁军,总数要达到8万人!”
  “这么多?为什么?”章惇不解。
  “是这样的,军中要多装备火器,军费开支太高,必然要减少人员,另外还要扩充海军,今年的造船计划就有300艘……对了,海军方面还有一笔开支,要支持蒸汽船的研发试验……所以,暂时掏不出钱扩军。”司马光总结道:“所有我的建议应该是把这些人清理出去,这不倭国正在打仗,正好能空出一些土地,还是发配吧!”
  一位负责兵部的相公,一个执掌兵部的尚书,两个人一开始就对上了……这可真是有趣啊!莫非王宁安的这些弟子急着要开始斗法了?
  来的也太快了吧,连点适应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对轰,真是够刺激啊!
  大家把目光都放在了王宁安的身上。
  “这样,调两万北军南下,同时组织武装移民!”
  韩宗武忍不住道:“王爷,这个武装移民是什么意思?需不需要户部配合?”
  “嗯!”王宁安点头,“凡是去倭国的移民,给他们配属武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雇佣老兵充当帮手……就跟开发西域差不多。告诉他们,想要闹,滚出大宋,在外面杀多少,抢多少地盘,都算他们的本事,如果在大宋内,他们还不知道收敛,就只有死路一条!”
  几个人一起点头,很快,由司马光领办,兵部、户部、刑部等联合,组成了专门清理东南世家残余的小组。
  大家伙虽然还不能理解王宁安如此排兵布阵的用意,但是全都清楚,在这时候努力表现,总归是错不了的!
  章惇陪着王宁安在东南办过案子,他也去过倭国,因此就显得轻车熟路,从幽州调动了两万人马,乘坐火车南下,然后转为运河,只用了半月的时间,就到了江南,速度比以前至少快了三分之二!
  这还是在铁路没有全线贯通的情况下,不然两三天之内,就能杀到东南,整个朝野都为之一惊。
  铁路再一次证明了无与伦比的价值!
  苏颂,刘彝,还有贾宪等人,都卯足了劲头儿,加快修路速度,争取尽快通车。
  大军南下之后,迅速交给了巡抚张筠处置。
  区区一年的时间,就从牢头爬到了封疆大吏,张筠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而且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陈希亮主持吏部,就查了好几个酷吏,他们有的贪墨,有的强抢民女,还有人把查抄的财产中饱私囊。
  没有什么客气,这些酷吏纷纷倒台,就连王宁安都没有半点可怜,机会给你们了,是自甘堕落,把持不住,那就不能怪朝廷无情!
  王宁安之所以把范纯仁塞到吏部天官的位置,就是考虑他老成持重,而且做事谨慎,很有范相公的遗风。
  前面冲得太快了,自然要安排一个稳健的天官,剔除部分的杂碎,保证官僚系统的安全运行。
  可以想见,有范纯仁在,还会有更多的酷吏被收拾。
  只是这些酷吏走了,世家地主的残余势力就嚣张起来,觉得没有人敢管他们了,朝廷做事,又是一阵风……等风头过了,一切照旧。
  这帮家伙又一次纠集打手,呼朋引伴,跳出来恶心人了!
  祝展雄就是这么一个货儿!
  以前他的家中有五千多亩田,这次均田令下来,直接拿走了4500亩,原来他是吃喝不愁,娶了五六个婆娘,整日游手好闲,俨然镇子里的一霸。
  可是自从均田之后,就不得不亲自下地干活,手上都是磨出来的血泡,脸上的皮也被晒掉了一层,回家就发脾气,不停殴打媳妇,两个婆娘受不住委屈,直接跑了,祝展雄简直要抓狂了。
  突然,他听说原来的县令,因为贪墨巨万,被朝廷下令处斩,祝展雄大喜过望,以为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把家里藏着的钱都拿了出来,买了一口猪,外加几十斤好酒,把他的狐朋狗友都找了过来!
  借着酒劲儿,祝展雄就大声说道:“兄弟们,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
  这帮家伙还能如何,一个个全都低下了头。
  虽然这一次均田,他们也拿到了土地,但问题是因为过去作恶太多,分到的都是贫瘠的山坡地,加上他们从来没干过农活,也不愿意吃辛苦,结果是一天不如一天,好多人都断顿了。
  今天过来,有几个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雄哥啊,你看看兄弟们啊,自从离了雄哥,我们都吃不上穿不上,哪里还有个人样儿啊!”
  “是啊,以前的日子多好啊,就跟梦似的。”
  “可惜啊,再也回不去了。”
  ……
  他们唉声叹气,牢骚满腹,祝展雄一拍桌子,恶狠狠道:“弟兄们,告诉你们,好日子又来了!”
  这帮人一惊,都竖起耳朵听着。
  祝展雄喝了一口酒,兴奋大叫,“我听说了,那个王爷回去了,接着那个王相公也回京了,就连负责剿匪的禁军也走了……过去抢咱们土地的那个县官给砍了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不?”
  其他人一脸发蒙,摇了摇头!
  “没长脑袋啊!”
  祝展雄嚣张大笑,“告诉你们,朝廷干什么事情认真过?那帮泥腿子还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现在没朝廷撑腰了,弟兄们,抄家伙,把咱们的东西都拿回来!”
  有几个还拿不准,可架不住其他人情绪高昂啊,立刻跑回家中,翻出了昔日的腰刀,哨棒,一个个武装起来,除了穿戴差一点,和当初没什么区别!
  “大家伙放心,等老子把田都拿回来,每个人给你们做一套衣服!打扮跟新郎官似的!”
  “多谢雄哥!”
  这帮家伙,吆五喝六,直接冲向了邻近的百姓……他们这么折腾,自然惊动了其他人,有的百姓也怕了,可还有很多人不服气,凭什么到手的东西,要让出去。
  田里都种了庄稼,只等夏粮收获了,完粮纳税之后,家里人就能吃几顿饱饭,让我们放手,门也没用!
  很快,老百姓也集结起来,在田里干活的,拿着锄头跑了过来,青壮带头,老弱妇孺跟着,一共三四百人,雄赳赳气昂昂的,和祝展雄的人打了起来。
  为了土地,老百姓都拼了命,下手一点不客气,又有人数优势,一个冲锋,居然把祝展雄的虾兵蟹将冲散了。
  祝展雄抱头鼠窜,后面的老百姓猛追,脑袋上面多了三个包,连鞋都跑丢了,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他的那些打手也跑光了,经过这一次的教训,要么就远遁他乡,去城里打工,要么就老老实实在家干活,再也不敢做梦了。
  当然了,不是每一处的百姓,都是这么团结,还有很多的地方,田被夺回去了,老百姓求告无门,甚至有人喝了卤水轻生。
  各地再次乱象一片,张筠心里有数,等到朝廷的人马到了,他立刻按照事先的名单,下令抓人!
  在铲除世家的时候,就把相关人员登记了,地方上有多少青皮无赖,也都一清二楚。
  上一次是先抓大鱼,这次是连小鱼和虾米也不放过!
  凡是被抓到的,都用绳子捆成一串,送到了港口,准备出海。好多人一想到自己的命运,都嚎啕大哭,悲伤不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大叫大骂,什么样的都有。
  可是当他们看到另外一群人的时候,顿时闭上了嘴巴,露出惊恐的神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