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1119

  她幽幽道:“这么说,就只剩下一个苏颂苏先生?”
  “唉……苏颂资历太浅了,我担心他压不住这么多能人,反而造成朝堂混乱!”
  萧观音抿着嘴一笑,“王爷,他压不住岂不是正好!”
  “什么意思?”
  “这还不简单,他压不住,正好借助王爷的力量啊!”
  王宁安气得一甩袖子,怒道:“我都要退下去,享受天伦之乐,你倒好,还鼓动我蹚浑水,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萧观音毫不害怕丈夫黑脸发怒,她靠过来,伸出手臂,环住了王宁安的脖子,夫妻两个紧紧贴在一起。
  “老爷,奴家又要说你不爱听的话……就以你的地位,岂能真正退下去,哪怕不做首相了,也一样要有影响朝局的能力,这个苏颂就挺好的。让他当五年,十年的傀儡,到时候,像文宽夫等人都被熬死了,吕惠卿,章惇这一波人也积累了足够实力,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到时候所有官员,都是王爷的门下,王爷才能真正高枕无忧,安享清闲!”
  妻子讲完,王宁安迟愣半天,无奈苦笑。
  “你呀,生了一张巧嘴,只可惜,到了那时候,我也清闲不下来,我算是看透了,这辈子就是辛苦命,不到死的那一天,闭不上眼睛!”
  萧观音立刻伸出手掌,堵住了王宁安的嘴。
  “爷,你春秋鼎盛,还有大把的日子,别说这些丧气的话,奴家听着心疼哩!”
  ……
  司马光见了王宁安之后,没有传出什么消息,光是这一点,就让所有人吃了一惊……假如王宁安真的支持司马光,首相的位置就确定了,现在没有消息,那就是最大的消息!
  大家伙都猜测司马光是怎么落选了,王爷到底属意哪个人?
  正在这时候,工部侍郎苏颂突然上了一道奏疏,他在奏疏提到,朝廷已经修成两条铁路,接下来要把曾经的川陕直道改成铁路,还要修建通往西域的铁路,另外还要向辽东修路……所需的钱财,无与伦比。
  因此应当限制银行放款,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苏颂提出,有人借款是为了买房产,为了投资股票,这样的投机行为,都应该严格限制……以后的大宗借款,必须附带详细的说明,比如要修路可以借钱,要建桥可以借钱,要办工厂,可以给予优惠……如果是投机行为,则要严格控制,甚至直接禁止!
  这一道奏疏上去,仅仅半天时间,就得到了回应,王宁安难得把苏颂请了过去,两个人针对如何限制贷款的事宜,一口气谈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后王宁安含笑把苏颂送了出来,还授意他拟定铁路发展的纲要,同时要严格限制金融投机行为……
  不同于之前的含蓄沉默,王宁安对苏颂的支持,几乎是摆到了明面上,傻瓜也看得出来,燕王竟然选择了实力和人脉都最弱的苏颂,真是匪夷所思啊!
  可不管怎么样,有了燕王的支持,苏颂一下子从最后一位,跃升到了第一大热门人选!
  这就是王宁安的实力!
  只是这个决定,让其他人情何以堪?
  “好你个王二郎,你口口声声要退下去,结果却扶持个傀儡出来,其心可诛!”文彦博暴跳如雷!
  “老夫绝不答应!你等着瞧吧!”
第1003章
被暗算的苏轼
  “哈哈哈!”
  苏轼兴奋拍巴掌,他觉得姐夫太英明了。
  苏颂和他一个姓,500年前没准是一家,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苏颂正直,清廉,不结党营私,一心做事,公平公道,有担当,也有原则,是个顶不错的人选。
  相比之下,他的那帮同窗就差得太多了,那些兔崽子光学会了师父的手段,却没有学会师父的人品道德。
  不是吹捧王宁安,这些年一路走来,王宁安始终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一边,你可以认为他的手段残忍,不留情面,但是每一次的变革,都是把最大的利益释放给了百姓,比如均田令,比如兴学令,比如修建铁路等等,数之不尽。
  其他人则是把目光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怎么也跳不出来。
  哪怕是王安石,苏轼都有意见,他已经是国丈了,赵曙专宠皇后,如果王安石再当了首相,这天下是赵家的,还是王家的?
  而且到了那时候,就算王安石能约束自己,那王雱呢?
  大宋会不会冒出一个王莽来?
  种种担忧,让苏大才子都瘦了一圈,吃东西都没胃口了。
  直到王宁安选择了苏颂,苏轼才长出一口气。
  他本想去找姐夫,赞美王宁安几句,但是又担心弄巧成拙,惹得姐夫不高兴。偏偏又忍不住,就直接去了欧阳修的府邸。
  醉翁也是他的师父,苏轼一见面就笑道:“您老可真高明!苏子容是稳了!”
  醉翁年纪越来越大,消渴之症虽然竭力控制,但是也日渐沉重,他的视力很差,眼前灰蒙蒙的,看不清人影,但是苏轼大喊大叫,聋子都能听到。
  “子瞻啊,你还是老实一点吧!”
  欧阳修道:“你知道这一次推苏颂出来,是谁授意的?”
  苏轼惊住了,“怎么,不是老师?难不成是我姐夫?”
  欧阳修连连摇头,“不是,可二郎也应该有这个心思,出来跟我谈的是你爹!”
  “我爹?”
  “没错,就是老泉公!”欧阳修道:“前段时间,还在和契丹打仗,你爹就到了京城,他跟我聊了很多。”
  “我爹说了什么?”
  “他说了很多,其中最重要就是一条,他担心二郎退位之后,朝堂会立刻乱斗,如果继任首相非人,大宋朝的盛世可能就此瓦解!”
  “啊?有这么严重?”苏轼不相信。
  欧阳修却说道:“我看老泉公的见解不差……二郎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留在首相的位置上,这是没错……可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一旦他离开了,满朝悍臣,全都不是吃素的……这帮人谁会甘心,屈居人下,即便暂时选定了首相,也会乱起来!”
  欧阳修掰着手指头分析,文彦博背后站着残余的旧派官僚,新兴的殖民势力,以及以西京银行为代表的一部分金融集团;司马光呢,他背后则是金融势力;吕惠卿在西域多年,章惇负责经略日本,这两个人都会军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说王安石,他是新学的领袖,推行过变法,又协助王宁安推行均田令,在朝野都有很强的号召力。
  王宁安在,这些力量都不敢怎么样,可王宁安离开了,他们都会趁机兴风作浪,谁也不服谁!
  “变法至今,旧派是没了,可新派也是四分五裂,除了二郎,无人能统御全局,偏偏二郎又要退下来,真是难死人了!”
  苏轼吓了一跳,“师父,照这么说,不能让姐夫下来了。”
  “不下来能行吗?且不说先帝和二郎的约定,光是当今圣人,一心要有作为,天子锐意进取,首相权柄滔天,你让他们师徒如何自处?”
  苏轼真的吓坏了,饶是他脑袋够大,也想不出办法!
  “师父,你推苏颂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局面吧?”
  “解决谈不上,缓解而已。苏颂无党无派,又一心做事,有他在,政事堂不会乱……或许过些时候,二郎,还有这些人,能想出一个相处之道来,不然这么多人,整天在朝廷厮杀,绝对比当年热闹多了!”
  ……
  苏轼从醉翁那里出来,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前面姐夫说自己玩不了政治,他还不服气,现在一看,他连素来白目的醉翁都比不上!
  他娘的,还真是险恶啊!
  幸好姐夫英明,老师一心谋国,才推荐了苏颂,没有让大宋立刻乱起来!
  大苏觉得自己该做一点事情,他本来就支持苏颂,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要帮着苏颂拉票,辅佐他上位!
  还真别说,大苏在六艺多年,很是有些影响力。
  他首先就找到了兄弟苏辙,这没说的,既然是兄弟俩,当然同进退,随后苏轼又去找了范纯仁。
  眼下这个关头,作为天官,范纯仁是轻易不见外人的,但架不住苏轼和他关系好啊,两个人在六艺的时候,就一起喝花酒,惹恼了范仲淹,还是苏轼替范纯仁背锅呢!
  “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担心,咱们六艺是人才辈出,可也有一堆心术不正的,让子容先生上位,我是赞同的,只是我现在身为天官,没法直接站出来说话。”
  大苏很满足,笑道:“你只要能站在子容先生这边就够了,其他人我去联络,奶奶的,我就不信,他们不听我的,会听章惇的话!”
  大苏是行动派,他下一个目标就是韩宗武。
  “一句话,你支持谁?”
  “我,我叔叔是站在文相公……”
  “呸!”还没等韩宗武说完,苏轼就啐了他一口,“别以为我是傻瓜,文彦博什么德行你清楚?让他接首相,无非是能把你们韩家从西夏弄回来!我问你,当年读书的时候,你是心怀天下,还是只想着韩家?我苏子瞻自信,没有看错朋友,你自己说,该怎么选?”
  韩宗武别弄得哭笑不得,你都替我选了,我还说什么!
  “这样吧,如果文相公一开始就被刷下去了,我一定投票苏先生!”
  从户部出来,苏轼很满意。
  六部之中,已经拿下了三部,剩下的三部,章惇不用说了,曾布也是个有主意的人,还剩下贾章,要想说动他,就要走特殊的路子,对了,正好两天之后,王宁泽要回京述职,让他去说动岳父,保证能成功。
  都察院不要想了,那是王安石和吕惠卿的地盘,还剩下一个大衙门,那就是御史台,眼下的御史中丞陈希亮和苏家是同乡,还是苏老泉的好朋友,他也是个正直的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