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9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1119

  “那成啊,我皇兄赵宗景他有个女儿,比师弟小了三岁,正合适。”
  狗牙儿一听,不干了。
  “喂,陛下,你不地道,你皇兄的女儿……我要是娶了她,岂不是比你低了一辈了!”
  赵曙把眼睛弯成月牙,得意一笑,“师弟啊,这事师父说了算,你还是闭嘴吧!”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赵宗景和他是死党,娶赵宗景的女儿也不错,而且他也听说了,那小妮子因为在西域长大,弓马骑射,什么都会,是个十足的小魔星,正好让她管管狗牙儿!
  “就这么定了,我回头跟赵王爷商量一下,然后请陛下降旨赐婚!”
  “朕最喜欢当月老了!”
  ……
  抛开弄了一堆倭女的事情,狗牙儿在倭国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他已经掌控了倭国4分之3的领土,只剩下平氏和源氏,还有一些领地,也摇摇欲坠。
  至于藤原氏,上一次给章惇送了不少人,这回他们清醒过来了,要巴结还是巴结小王爷,这不,又把最好看的女儿给狗牙儿送来了。
  不客气说,藤原氏就是狗牙儿手下的鹰犬,别提多听话了。
  而且经过几年的寻找,狗牙儿终于发现了倭国的几座大型银山,他抓捕倭人,去开发矿藏,保守估计,今后每年能提供10万两黄金,120万两白银,比西域提供的还要多三成!
  “厉害!”
  赵曙毫不吝啬,给狗牙儿伸出了大拇指。
  “我就知道,师弟是干事情的人!”赵曙说着,看向了王宁安,冒出了一句话,让王宁安差点又吐血了。
  “师父,我想御驾亲征!”
  王宁安头皮都发麻了,儿子不听话也就算了,怎么徒弟也跟着添乱啊!
  “陛下,御驾亲征,兴师动众,可不是玩笑,准备打哪里?”
  “打……打大金国啊!”赵曙道:“我记得师父当初讲过,在辽东的北部,有一条黑龙江,越过黑龙江,就有很多产金的河谷,金矿蕴藏量很大!”
  赵曙的眼睛变成了闪亮的黄金色。
  “师父,我准备提兵十万,攻击大金国,拿下辽东的金矿,师父意下如何?”
  还没等王宁安说话,狗牙儿就摇头了。
  “不成的,绝不能这么干!”
  赵曙不解,“为什么?你怕师兄抢了你的功劳?”
  狗牙儿顿时大摇其头,“陛下,你想想,十万大军,兴师动众,从西京到辽东,几千里的距离,旷野茫茫,你能找到金兵在哪吗?如果他们不和你硬碰硬,带着十万大军兜圈子,还不把我们拖垮了!”
  “再说了,金兵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在倭国就得到了消息,他们连盔甲都没有,身上披着兽皮,使用狼牙制成的弓箭,非常原始落后……而我们呢,装备火铳火炮……一发炮弹,一个火箭,至少要几贯钱,一门火炮,上千贯不止……拿这么昂贵的武器,去打女真的帐篷,地窝子,赔不赔啊?”
  还真别说,狗牙儿这小子颇有点头脑,没有把精神头都放在女人身上。
  打仗是要赚钱的,不能赔钱,更不能冒风险……
  赵曙听得很认真,“你师弟有什么好办法?”
  “办法现成的,不是有契丹的余孽吗,还有大金国,就让他们互相斗,杀得天昏地暗才好,我们不怕养虎为患,怕的是一盘散沙,无从下手。什么女真兵满万不可敌!信不信,他们凑十万八万,根本不够我们大炮轰的!”
  狗牙儿手舞足蹈,大谈特谈,赵曙还挺欣喜的。
  “师弟果然好谋略,你就给我当参谋吧!咱们一起出击!”
  “等等!”这俩人说的高兴,几乎忽略了王宁安,“陛下,莫非还要御驾亲征?”
  “当然了!”
  赵曙略带腼腆一笑,“弟子可是要开疆拓土,让我大宋远超汉唐雄风,不打怎么行!我准备先北上扫平了辽东,然后进军西域,攻打塞尔柱……师父,朕记得当年你还规划过,要从北方和南方一起夹击天竺……你还说过,天竺人老实,好控制,拿下了天竺,大宋就有了一块天赐的粮仓,有了那么多天竺人当奴隶,我大宋的工业发展也就能顺顺利利了。”
  赵曙豪情满怀,抓着狗牙儿的胳膊。
  “师弟,终于到了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去征服广袤的土地吧!”
  两个小子,笑得跟傻瓜似的……王宁安顿时头疼起来,摊上了一个好战的皇帝,貌似自己又要费心思,给他们擦屁股了,真是愁人啊!
第1042章
两个退休的人
  赵曙想要对外用兵,还真不是好大喜功,心血来潮,随便就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前面提到了,制定了一大堆的法令。
  要扩大兴学,要重申均田令,要保护工人……这些政策,有的要增加开支,有的则是增加工厂成本。
  比如继续落实均田令,老百姓都要有土地,城市的工厂想要吸引劳动力,就要开出比种田高很多的收入,才能把人吸引进工厂。
  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劳工成本,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工人保护规定,使得大宋的工厂负担又重了不少,好多人私下里抱怨,觉得朝廷的作为,根本是在仇富,当老板还不如当工人舒服……当然这是无病呻吟,装蒜呢!
  但相比而言,大宋的确对工人好得有些“过分”。
  比如英国搞工业化的初期,先是靠着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把老百姓都赶到了城里,而且为了让这些人接受薪水很低的工作,甚至制定了堪称邪恶的法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一律加以法办。通常,对于那些流浪的农民,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鞭打,然后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发现他仍在流浪,就要处以死刑。
  还有更狠的: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这种奴隶如果逃亡,抓回来就要被判为终身的奴隶。第三次逃亡:就要被判处死刑。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作学徒,当苦役。
  光是这些还不够,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都曾经以各种借口,处置了一大批的流浪汉,光是亨利八世就处死了几万人,约占当时人口的百分之3不到……
  这些事情通常很少有人会提起,即便是写了,也一笔带过。
  谁都喜欢吹嘘过五关斩六将,不愿意提走麦城。
  但不管怎么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就是凤凰涅槃,非浴火重生不可!其中的代价,简直难以言说。
  当然了,大宋的条件比英国好,没有强劲的竞争者,不用拼了老命壮大自己……可是大宋也有弱点,那就是国家太大,人口太多,而老百姓有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要知道,这块土地贡献了世界上最多的农民起义,谁说他们是天生的顺民奴才,纯粹是脑子有病,不值一驳!
  面对庞大而敏感的帝国,身为主宰,赵曙很清醒,必须掠夺外部,来满足工商集团的利益需求,只有如此,大宋的工业化之路才能走得下去。
  王宁安当然也是这个意思,眼下政事堂也是一样的看法。
  从上到下,都高度一致!
  “经过整顿之后,经济好转,订单增加,正需要一场战争刺激!”赵曙雄心勃勃,“朕要亲征,剪除边患!”
  面对雄心勃勃的徒弟,王宁安也没啥好说的,他只是感叹,自己的退休计划,怕是要泡汤了。还想着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呢,结果赵曙追过去了,貌似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是非之地!
  唉!
  这就是命啊!
  王宁安打点行囊,带着全家人,一起出发,前往幽州。他这边一大家子人,幽州那边,老爹在,还有堂兄,老四王宁泽也在,他们早就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整个王家算是人丁兴旺,孩子一大帮,都能凑满一座学堂了,要是算上狗牙儿给他添的孙子,那就更可怕了……王宁安感到不妙,他这一次搬家,非要破财不可!
  专列咔嚓咔嚓行进……在王宁安的怀里,没有抱着幼小的儿女,也没有抱孙子,而是抱着一只毛茸茸的小可爱!
  刚刚喂过了奶粉,王宁安把滚滚放在了垫子上,露出肚皮,然后用手指快速梳理,帮着小家伙排便……滚滚不时发出吭吭唧唧的声音,王宁安笑得很灿烂,还是滚滚好,不会给他添堵!
  ……
  “我爹真是老了。”狗牙儿在车门外偷眼看了看,又回到了母亲的车厢,如是说道:“他现在功名心淡了,进取心也没了,天天沉浸在乱七八糟的爱好中……喂熊猫,养蛐蛐蝈蝈,还养黄雀,训练八哥……”狗牙儿一样一样数着,他突然觉得老爹这是把人生倒着过了……少年成名,位列宰执,两朝重臣,做了多少大事……人到中年,或许是觉得无聊了,竟然把纨绔少年喜欢的玩意全捡起来了,真是咄咄怪事。
  “娘,你就不说说他?”
  杨曦哼了一声,“你当我没说啊?你猜猜人家怎么说?他说那些鸟啊,虫儿,陪着他玩,陪着他乐,还不祸害人,要是不好好照顾着,岂不是没了良心!”
  狗牙儿气得直跳,“这,这算什么?难不成咱们一大家子,还不如那些蝈蝈蛐蛐值钱?不行,我非要和他讲讲道理去!”
  萧观音伸手拉住了他,“我的大少爷,你现在去,还不被你爹打死啊!”萧观音笑道:“老爹这么多年,心里头一直绷着一根弦儿,挑着那么重的担子,他不容易啊!”
  苏八娘也说道:“一张一弛,让他鼓捣吧!反正我琢磨着要不了多少时间,老爷就会玩腻的,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呢!”
  见她们都是这个看法,狗牙儿也无语了,他暗暗想到,万一老爹一直“纨绔”下去,那就要看他大少爷的本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吗!
  狗牙儿突然有了干劲儿。
  他们一家人搬到了幽州,仅仅过了半个月,赵曙就率领着禁军赶到了。
  早在赵祯在位的时候,就讨论过定都的问题,当时虽然迁都西京,却也把幽州作为了首都之选,只可惜当时幽州还在契丹手里,不可能迁都。
  如今幽州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城市规模连续扩大,已经发展到了180万人之巨。
  而且幽州还拥有大宋最强的钢铁厂,最好的机器厂,能生产各种机床,还有蒸汽机,火车等等……这里也是最重要的军工基地,火铳,火炮,供应着大宋一半的士兵需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