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783

  对了,冠军侯的作坊在招工,很多男人都跑去干活了。
  听说也招女工,有打扫卫生做饭的活儿,还有纺织布匹,制作铠甲,据说干得好,不比男人挣得少。
  开封周围的女子面嫩,不愿意去跟一堆粗鄙的工匠干活。
  从麟州过来的妇人不在乎!
  她们长途跋涉一个多月,才来到了开封,什么苦没有吃过,还会在乎男女之大防。甚至有些男人还主动鼓励家里的妻子出来干活。
  进了作坊,至少能省下一些吃用,还能多赚一份工钱,何乐不为。
  春耕结束了,进入了相对的农闲时期。
  可是却没有多少人是闲着的。
  要么去做工,要么在家里养殖鸡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着。
  人人勤奋劳作,日子蒸蒸向上。如果有哪位大儒前来,一定会发出感叹,三代之治,不过如此!
  可是在杨业的眼睛里,这些却远没有那么美好!
  麟州的时候,每到农闲,家家户户的男丁都要出来,耍枪舞棒,练习本事。可自从到了开封,训练的人越来越少了。
  杨业最初认为只要让大家安定下来,有了闲工夫,就会好了。
  所以他找叶华帮忙,买了充足的农具,耕种土地,可谁知一旦放下了枪刀,拿起锄头和镰刀,就不容易捡回来。
  即便放下了锄头,他们也更愿意去握起锤子,叮叮当当,养家糊口,而不是去疆场厮杀!
  练出一身腱子肉或许要几年时间,可想要毁掉,只需几个月大吃大喝就够了。
  杨家在麟州的时候,面对党项,沙陀,还有许许多多的胡人,土匪,强盗,山贼……几乎每一天都处在战斗之中,大家必须绷紧神经,时刻提防着。
  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砺出强大的战士。
  而安逸和舒适却是猛士最大的敌人!
  就连叶华也不得不承认,朝廷善意的优待,正在摧毁一支英勇善战的士兵。
  “杨将军,必须整顿,要让麟州兵恢复战斗力!”叶华大声疾呼,“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力,只知道创造财富,这些财富只会落到强盗的手里。我们汉家儿郎,不能做任人宰割的鱼肉,绝对不能!”
  杨业身躯一震,深以为然。
  他们开始了拯救麟州兵的行动。
  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们把所有的青壮集中在了一起。
  在大家的面前,摆着几个火炉,里面都放着烧红的烙铁,杨业站在了大家的面前,他猛地撕下了袖子,露出肩膀上的烙印!
  麟州杨家!
  “你们还记得吗?去年的时候,是刘崇那个狗贼,勾结契丹,十万大军攻击麟州。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回归大周,京兆府,洛阳府,开封府,到处都有我们的父老乡亲。”
  杨业声若洪钟,他猛地掏出了一包土,高高举起。
  “这是麟州的土,我们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了一包!这是我们的根!永远都不能忘的根!”
  面对着情绪激昂的杨业,很多人不自觉低下了头,脸上发烧。
  “大周天子厚待我们,给我们田,轻徭薄赋,有活儿做,有钱赚……日子越来越好,活得越来越有盼头儿,可是,我们都不要忘了!大家伙是麟州人,是要杀回去,要杀光胡虏!你们现在的样子,还有半点像个武夫吗?”
  杨业的声音在耳边盘旋,许多年轻人呼吸粗重,涨红了脸,他们也是汉子,不愿意被任何人小觑!
  我们没忘,我们拿起刀,骑上马,一样能够战斗!
  他们敢对天发誓!
  叶华笑了,既然和杨业唱双簧,就该轮到他出场了。
  “瞧见没有,杨将军已经在胳膊上烙了印记,谁要是自认为是麟州兵,谁还想杀回家乡去,就请上前,烙一个相同的印记。”
  啊!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傻了眼,拿烙铁往身上招呼,该多疼啊!
  他们偷眼看了看杨业,发现他跟一块铁似的,没有半分通融的余地。
  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几步走到了火炉前面,露出肩头,咬着牙,闭着眼,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来吧,我第一个!”
  他等了一会儿,却没有感到疼痛,不由得睁开了眼睛,茫然看着。
  这时候叶华抓起了一块烙铁,送到了他的手里。
  “没人帮你,请自己来!”
  自己来?
  这个年轻人傻眼了,他的手不自觉哆嗦起来,竟然不敢去接烙铁。
  “知道为什么选在夜晚吗?”叶华笑着道:“就是给你们个方便之门,不愿意烙印,就请悄悄离开,回头把家乡的土扔了,或者藏起来,都没有关系。往后你们就是普通的大周子民,没有任何人会瞧不起你们。该种田种田,该做工做工,一切照旧。如果接受了烙印,从今往后,就要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时刻为了上战场准备,可能会战死,可能客死异乡……总而言之,何去何从,你门自己选择吧!”
  说完,叶华一松手,烙铁重新回到了炉子里,他转身向后走去,大约走出来十几步,突然他听到了一声低沉而痛苦的吼声……
第137章
图谋战马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紧接着各种惨叫闷哼之声,一个接着一个,年轻的汉子拿着通红的烙铁就往肩膀上招呼。
  疼得龇牙咧嘴,浑身冒冷汗。
  可这种关头,谁能当怂包软蛋!
  拼了!
  越来越多的人烙上了印记,他们挺直胸膛,红彤彤的火光照亮了面孔,他们和那些藏在阴暗里的懦夫不一样!
  很疼,可是很值!
  杨家的老人还很多,比杨业辈分大的,甚至比杨信辈分大的都有。
  他们三三俩俩,聚在校场的外面,看得不停摇头。
  当初就是他们反对离开麟州,如今又是这些人,反对杨业整军。
  大周天子很慷慨,许多杨家的老人都得到了官职,能够领一份不菲的俸禄,家乡虽好,可是他们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
  过安稳的日子,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多好!
  何必再折腾!
  尤其是年轻劳力,能种田,能经商,开封城遍地都是钱、养活全家,都靠他们了。还跑去当武夫,过刀头舔血的日子,简直是傻蛋!
  他们很想找杨业好好讲讲,让这小子改改脾气,别这么轴!
  可是他们又不敢,跟杨业可以充大辈儿,肆无忌惮,倚老卖老。但是对不起,旁边还站着冠军侯呢!这帮老人也是到了大周之后,才知道冠军侯的厉害!
  他救了郭威的儿子,杀了辽国皇帝,冯太师求着给他当师父,满朝上下,谁不敬畏三分。也不知道交了什么运气,杨业居然和冠军侯是朋友,有冠军侯撑腰,他们只能徒呼奈何。
  经过了一个晚上,一共有1600多名青壮,在身上烙上了印记。
  杨业叹了口气,“刚刚过了一半,要是再过一些时候,只怕连一半都没有了!”
  感叹之后,杨业道:“侯爷,我想让他们和骠骑卫一起训练,还请侯爷准许。”
  叶华很大方,“没问题,以后你们有什么难题,只管和我说,不管是军粮军器,我都有办法!”
  叶华还真不是吹的,他的实力摆在这里!
  随着水力锻床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工匠们已经把明光铠的成本控制在了30贯以内。而陌刀的造价也压缩到了10贯。
  换句话说,每制造一副铠甲,一把陌刀,就能赚出一副铠甲的钱。
  足够装备叶华的骠骑卫,算上杨家的兵马,也不在话下。
  真正让叶华看重的是麟州兵的骑射本事。
  他们生长在胡汉杂居之地,从小就会骑马射箭,远比中原的士兵剽悍。大周的骑兵虽然没有窘迫到北宋的程度,可丢失燕云的后果也显现出来。
  军中缺乏战马,好马的价钱越来越贵……郭威承诺给了1000匹战马,可经过检查,其中居然混了一百多匹骡子。
  弄得叶华火冒三丈,想要去找枢密院算账。
  不过却被赵匡胤和陈石劝住了。
  “那个侯爷……能有八成堪用的战马就不错了,再说了,骡子也有用处啊,可以运送辎重,总比毛驴强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