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783

  也不知道从哪里抱住了一大堆芝麻杆,踩得咔咔响,盼着日子节节高。
  整个齐鲁大地,都沉浸在欢腾之中。
  甚至有些响马偷偷下山,扔了兵器,领了田地,发誓做一个安善良民。
  兖州,青州,济州,登州……许许多多的地方,都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变。历来的乱子都源于土地兼并。
  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基础,不上山做强盗,如何活得下来?
  反过来,如果土地重新划分,公平分配,凭着力气挣饭吃,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冒险……通常情况下,重分田地那可是三百年才有的一次福利,谁愿意怠慢。
  当初郭威下达授田令,开封周围的百姓迅速归心,大周很快站稳了脚跟。如今这一招用在了山东,也是效果惊人。
  王溥已经把心得记了下来,假以时日,如果能一统东南,收复燕云,也要这么干!
  不破不立!
  大破大立!
  王溥越发收起了书生学者的柔和,变得强硬犀利起来。
  落实授田令,最大获益的还是普通百姓。
  从佃农变成自耕农,那积极性简直成倍暴涨。家家户户,不光是男人,就连女人也跟着下地耕田。
  多出点力气,多撒点汗水,到了秋天,就有馒头吃了!
  白面馒头啊!
  拳头大小,咬一口,别提多香了。
  憧憬着大馒头,原本跳脱的年轻人都耐着性子,跟着长辈闷头干活,一点也不喊累。
  唐牛忙活了一上午,精疲力尽,一屁股坐在地头,随便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一道泥,一道水,跟打翻了砚台似的,别提多脏了。他也不在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老娘提着的一个篮子吸引过去了。
  是硬面饼子,没有白面馒头好吃,但总比菜粥好。
  要不是干农活,家里还舍不得吃干的哩!
  唐牛大口咽着吐沫,可他没敢先拿,而是等老爹,老娘拿了之后,才抓起两个,分给了弟弟和妹妹之后,才安心拿起属于自己的。
  一篮子的饼子,很快就进了一家人的肚皮。
  老爹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脚下的土地,全都是他们家的了,往年要交5成的租子,全家都吃不饱饭。
  现在租子没了,田又多了,就算交了皇粮,也能剩下好几千粮。
  一家人不但能吃饱,还能拿点粮食换钱!
  这是多大的恩情!
  老爹默默拉起老娘,到了一边嘀咕去了。
  唐牛听到老娘的吸气声,接着老爹责骂,老娘又是哭,又是叫,夫妻两个越吵越厉害,最后,显然老爹获胜了。
  他们再度回来的时候,老爹指着唐牛,“明天你就不用耕田了!”
  “那干啥?”唐牛傻愣愣问道。
  “去当兵!”老爹说出了三个字,老娘又忍不住抽噎起来。好男可不当兵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士兵身上都有刺青,有的还刺在脸上。
  哪个好人家的孩子往脸上刺字,那不就是地痞流氓吗?
  身上有了刺字,在乡下都找不到媳妇,你个老东西,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啊?
  唐老爹重重哼了一声。
  “牛儿,咱们做人,不能没有良心,朝廷给了咱们家这么大的一片地,现在要招兵,能不去吗?你爹老了,你弟弟还小,除了你,谁去?”
  唐牛几乎没有迟疑,就立刻点头,“爹,你别和娘吵了,我去!”
  老娘愣了半天,又哭了起来。
  哭过之后,她就转头跑回了家里,给儿子蒸馒头,借白面蒸馒头!又找出一块陪嫁的布料,给儿子连夜缝衣服。
  孩子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或者,干脆就回不来了!
  要让他体面着走,不能让人瞧不起!
  第二天,天还不亮,唐老爹就带着唐牛,离开了村子,长这么大,唐牛还是第一次去县城。父子俩满身露水,草鞋都湿透了,风一吹,双腿冰凉。
  唐老爹恍若未闻,他翘着脚,四下寻找,终于发现了那个招兵点。已经有零星的人过来报名,负责招兵的是一个年轻的武人,穿着盔甲,带着佩刀,十分威武。
  唐牛眼前一亮,他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自己要是能穿上这身,让他干什么都成!
  好容易拍到了唐牛,士兵简单地查了查身体,问了几句,然后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
  唐牛傻眼了,他的手只能抓锄头,可没拿过毛笔。
  负责招兵的士兵撇了撇嘴。
  “连名字都不会写,要是放在去年,你都没资格入选!”
  唐牛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想过,当兵居然还要会写字,真是稀奇!
  “行了,这次侯爷开恩,只要身体健康就行,你算是交了运,等着吧,回头跟着我去军营,等复试过了,你就能当兵了!”
  唐牛懵懵懂懂答应,唐老爹默默拍了拍儿子的肩头,他想说什么,却又想不出来,最后只是留下两个字,“听话!”
  说完老爹就转身回家了,还有那么多的田等着他耕呢……
第186章
新兵第一人
  唐牛还有几个年轻人被选中,他们要去接受叶华的亲自挑选,如果顺利通过,就能进入骠骑卫。哪怕是落选了,也有机会进入别的禁军。
  事实上,从唐末五代以来,军人武夫的形象就受到很大的冲击。
  汉唐两代,都有强烈的尚武之风。
  哪怕文弱的书生,也要提三尺宝剑,征战边关,百死不悔。
  从两宋之后,文人就没了报国的冲动,只剩下很庸俗的男女之情,春花秋月了。究其根源,就是发生在五代时期。
  战乱频繁,武人到处杀戮,造孽太多,老百姓恐惧厌恶。
  另一方面,各地兵源不足,不得不将犯人充入军中,而且为了防止逃跑,还弄出了刺字!在士兵的脸上,刺上永远抹不去的痕迹,这样他们就只能乖乖留在军中了。
  想法不错,可如此羞辱武夫,良家子弟怎么会愿意投军呢?
  再过几十年,当有人喊出东华门唱名,才是好男儿之后,整个国家的尚武之风就快速消失,最聪明的脑袋,全都用来研究经史子集,道德文章,巴望着走进士这条路,光宗耀祖,再也没人想着沙场征战,在边关建功了!
  一个民族,从昂扬向上,走向了内敛保守……五代就是个十字路口,将两千年历史,均匀分成两半的关键节点!
  从民间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不是授田令落实下去了,根本没有这么多农家子弟愿意从军。
  “你们的命真的很不错!”
  负责招兵的骠骑卫年纪也不是很大,最初还能板着脸,可很快就原形毕露,他不断讲述着,话题总是围绕着叶华展开……
  “你们知道冠军侯吗?就是勇冠三军,整个大周几十万人马,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击杀契丹皇帝,连败南唐大军,侯爷是天下第一的少年英雄!”
  吹嘘了叶华之后,他又道:“你们不知道,骠骑卫是陛下钦点的侍卫亲军,专门保护陛下安全,其他的控鹤军啊,内殿直啊,全都滚一边去。瞧见没有,陛下亲征的时候,我们就跟在身边,可威风哩!”
  “还有啊,骠骑卫的人都要读书,都要识字,侯爷会亲自教导,如果不认真学,就要被打手板,还有罚扫厕所,被所有人嘲笑。”
  “骠骑卫的伙食也不错,每一顿都有荤腥,还有,侯爷让我们多吃猪肝,说是吃了猪肝,晚上就能看清楚东西,你们谁有夜盲症,赶快说出来。”
  ……
  讲的东西一大堆,唐牛就只记住了一点,骠骑卫有肉吃,还有白面馒头!
  这两样东西,是过年的时候,才敢想的,通常情况下,只能满足一样,如果每天都能吃上馒头和肉,那不是天天都过年吗?
  唐牛的脑子都被馒头塞满了。
  他发誓,如论如何,也要加入骠骑卫!
  士兵带着他们绕了一个大圈子,只有唐牛没有叫苦,也没有喊累,两条大长腿,走得飞快,耐力很不错,像一头牛!
  在下午时分,他们来到了骠骑卫大营。
  离着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