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83

  陈抟简直要气死了,他怎么就收了一个二百五啊!老道士气得抱着肩膀,闭上眼睛,装作没听见。
  不过他没有端着太久,浓郁的香气让他睁开了眼睛。
  砂锅装满了鸡肉,热气腾腾,放在面前,色泽金黄,搭配青菜蘑菇,看起来就有食欲,陈石毫不犹豫夹起一筷子,鲜嫩细滑的鸡肉被牙齿碾碎,浓浓的肉汁充满舌尖儿,简直太好吃了!
  他连着吃了几块,这才想起来师父还没有呢!
  陈石恋恋不舍,把自己的一锅送给了陈抟,嘱咐道:“师父,你吃吧,弟子等着!”
  陈抟哼了一声,“还算有点良心。”
  陈抟夹起一块鸡肉,尝了尝,味道的确不错,他闷头吃,陈石瞪着眼睛看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叶华看不下去,只得把自己的一份塞给了陈石。
  “你们吃吧,再给我来一份!”
  陈石得意大笑,“华子,你直接要三份多好,结果自己吃不到,真是可怜啊!”
  陈石可不管叶华,甩开腮帮子,猛往嘴里塞肉,光吃肉还不过瘾,他无师自通,抓起大勺子,将浓郁的汤汁倒在香喷喷的米饭里。
  没有多大一会儿,三大碗米饭全都进了肚子,砂锅里的肉也一点不剩,他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然后对叶华道:“下次汤汁多一点,我还能吃三碗!”
  叶华低头吃着刚送上来的一份,他不想和大饭桶多说一句,太丢人了,可陈石不愿意放过他,追着耳边问:“华子你怎么弄出这么大的饭馆,费了不少功夫吧?”
  这时候叶华也吃得差不多了,他把嘴里的鸡肉咽下去,才说道:“修御道的时候,我就琢磨下一步要干什么,开饭馆算是比较容易的。”
  这时候陈抟也放下了筷子,老道吃了两大碗米饭,脸上泛着光,他一边剔牙,一边耐心听着。
  叶华道:“瞧见没有,开饭馆的房子的王峻送的,我让工匠们收拾一下,他们手脚很快。至于卖黄焖鸡,也是我想了好几天的。”
  上辈子有一段时间,叶华就相当沉迷黄焖鸡的味道,恨不得自己开一家,这不就实现愿望了吗!
  到了五代,香料是别想配齐了,就算有,也花不起钱。
  胜在鸡肉天然,只要加些葱蒜食盐,就能煮出好味道,征服味蕾不算难事。
  至于客户群吗?
  肯定不能是普通百姓,平民美食。能吃上一点荤腥的,都是有钱人。这一点京城倒是不缺,官员小吏,商人才子,还有他们的家眷,甚至青楼花船,都有不少有钱人,做好了,客户还真不少!最妙的是这些人吃的不多,和没有油水的乡下大肚汉不一样。
  虽然中原以小麦为主,但开封市面不缺大米,尤其是此时黄河水系发达,有很多灌溉沟渠,在开封周围,种水稻的也有,能占到耕地三成左右,价钱还算公道。
  至于鸡吗,也有办法,一个店铺,一天最多消耗一两百只鸡,开封几十万人,十里八乡,那么多的村民,虽然大家伙生活艰难,但还是愿意把农产品送进京城,换点零花钱。
  每天早上去市面采购,或者跟几个牙人联络,让他们给送也可以。
  如果是普通人,做起来或许很艰难。
  可别忘了叶华的身份啊!
  左长史,监国的亲戚,炙手可热,多少人想巴结啊!开个饭馆还用得着费事吗,这不,用了不到一个月,万事俱备了!叶华喜滋滋说着。
  但是陈抟却摇头了,“你这个店铺,或许不会亏,但要说能赚多少钱,老道可一点都不信!”
  陈石不解,“师父,你不是吃得挺高兴吗?怎么说赚不到钱?”
  “你懂什么!”陈抟教训道:“就一道菜,哪怕是山珍海味,吃几次也腻了,你当那些达官显贵能愿意天天来吗?穷人更没有能天天吃肉的,这饭馆高不成低不就,开业几天,或许因为新鲜,能吸引不少人。可过一个月半个月的,就会冷清下来,过三五个月,至多一年半载,就会赔钱!”
  陈石脑子转不过来,他疑惑地看着叶华,“华子,我师父说的对吗?”
  这时候叶华也消灭了一碗饭,他上辈子有一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一周不吃三回以上,就不舒服!
  不过就像陈抟说的,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的,叶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闻到黄焖鸡的味道,就有些反胃,再也不想尝试。
  这辈子自己当老板,叶华也只能勉强给自己的产品打60分,再多一分都不能了。
  “石头,道长说的没错,我也没指望吸引真正的达官显贵过来。不过这家饭馆不会高不成低不就,因为我的定位就是中等偏上的百姓和商人,他们的总体消费力是最好的,关键是我这儿价钱不贵!”
  “不贵?多少?”
  “大份30文,中份25文,小份20文,另外正式开业之后,会有汤和咸菜赠送,对了,米饭可以免费加,最多别超过10次!”
  “你疯了!”师徒两个异口同声,这么卖,就算不赔钱,也绝对赚不了,白费力气,叶华的脑子是不是坏了?
  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爽朗的笑声。
  “叶长史,听说你开饭馆了,我们来捧场了。”
  叶华往门口看去,走进来三个人,柴荣,赵匡胤,韩通。
  原来郭威免了牛租之后,还要废除营田,柴荣就是为了这事情,去开封周边勘察,决定可不可行。
  奔波了好几天,回京之后,正巧遇上赵匡胤往叶华的饭馆跑,柴荣也就跟来了。他觉得叶华虽然年纪小,但是颇有些奇思妙想,正好听听他的意见,当成参考就是了。
  没想到叶华居然做起了生意,柴荣也好奇起来。
  “有什么好酒好菜,都给我们拿上来,放心,一定按价格付钱,你的规矩我懂!”柴荣笑呵呵说道。
  没多大一会儿,三份黄焖鸡送上来,厨房也知道来了大人物,还给送来一点咸菜和一盆汤。
  不管是赵匡胤,韩通,还是柴荣,都是武将,十足的大肚汉,甩开腮帮子,鸡肉迅速减少,一碗饭,几口就吃光了。
  赵匡胤瞪着空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叶华很体贴,让伙计给他们添饭。这下子可不打紧,他们三个的饭量,简直让人晕倒,柴荣吃的最少,还吃光了5碗,韩通吃了6碗,赵匡胤则是吃了足足8碗!
  黄焖鸡没了不说,就连咸菜和一大盆汤都没了,就这样,赵匡胤还意犹未尽呢!
  他拍着鼓鼓的肚皮,笑呵呵道:“叶长史的饭馆好,就一道菜,不用费心想吃什么。量给的也足,米饭好吃,我以后一定常来!”
  韩通也忙说道:“没错,不光我们来,还要招呼其他兄弟,一起捧场!”
  听他这么说,老陈抟脸都黑了,就连陈石都不自然了。
  别的客人没招来,倒是招了一大堆军汉!
  满满的一碗米饭,至少值一文钱,一大砂锅鸡肉,光是材料,就要七八文,还要油盐调料,锅碗瓢盆,还要请厨师伙计,还有店面装修……全都加起来,陈石脑子虽然不怎么快,但是也算明白了,要是军汉来得多了,别说赚钱,不赔钱就不错了!
  华子,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第31章
我有一条街
  叶华会赔钱?
  会白费力气?
  也就是老实的陈石会这么想,在场的几位谁也不信!
  陈抟就不用说了,柴荣更是见识过他的手段,御道的石头都能翻过来用,至于韩通和赵匡胤都买了一大堆没用的石器摆在家里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就鬼迷心窍,糊里糊涂加入剁手党的行列了。
  总而言之,他们绝对不信叶华会赔钱!
  这小子一定有捞钱的诀窍,而且还能捞不少!
  此时的柴荣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他刚刚去开封周围勘察营田,所谓营田,是从唐末开始,由户部直接管理的农田,说白了就是官田,朝廷负责招募百姓耕种,收获的八成要上缴户部,用来支付军饷和俸禄开支。
  连年征战,中原凋敝,水利工程荒废,百姓一年所得,甚至不够支付朝廷的税收,大家纷纷逃亡,营田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和牛租一样,营田也是必须要改革的弊政。
  但是如何改革,郭威手下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作价卖给百姓,一种呢,则是主张免费交给百姓。
  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柴荣去勘察,就是想确定,到底用哪一种。他在开封周围看了几天,百姓困苦无依,到处都是低矮的土坯房,昏暗肮脏,小孩子一个个黑瘦黑瘦的,连衣服都没有,光屁股到处跑。
  别说孩子,就连大人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地方还露着肉。吃的更糟糕,比牲畜都不如,几乎每个人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柴荣看过之后,就拿定了主意,营田一定要免费给百姓,绝对不能再压榨了。
  可话又说回来,不压榨百姓,哪里有钱养兵?
  另外迎请刘赟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根据冯道的建议,要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就算再节省,皇帝登基,犒赏三军,还是要上百万贯。
  这么大的开销,愁死个人!
  “叶华,我粗略算了一下,除了一些青楼的姑娘和闺门秀女,吃五六碗没什么问题,你赚不到的。或者说,你有别的的门路?说出来吧!”
  柴荣可是个精明的人,叶华连忙赔笑,说的很认真,“那个做生意嘛,小本经营,勤劳致富,利润还是能压榨出来的。”
  叶华掰着手指头,给柴荣算账。
  在京城做生意,最大的一笔开销是房租,很幸运,王峻送了他房产,这笔开销就没了。
  其次是人员开支,这一点也不用担心,叶华不是有500个石匠吗!这些石匠当中,有七成是学徒工,不是谁都适合敲石头,过去他们是被抓的,没有法子,叶华抽出几个聪明勤快的,再加上一些石匠的家眷,稍微培训一下,也就是了。
  “做黄焖鸡不是做大餐,不需要高明的厨艺,要加多少料,炖多长时间,都要规定,只要照着做几次就会了,又省下了请厨师的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