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783

  符三看过,心里暗暗冷笑,哥啊,你真是棒槌!
  一个戏子能穿成这样,骗鬼去吧!
  符三很怀疑女人的身份,不过她没有证据,只能吩咐下面的人,仔细看管。
  妇人的摔伤渐渐恢复,小女孩也活了下来。
  这一天的夜里,突然有人摸进了军营,冲到了帐篷里,想要把妇人和女孩救走,正好落到了符三的陷阱之中。
  几个同行的大汉都被杀了,只剩下一个年轻人,身上挨了两刀,当场昏迷,被抓了俘虏。
  一个戏子,居然有人来救,真是稀奇!
  符三下令给年轻人治伤,然后就追问原因。妇人咬死了不承认,就说她不认识年轻人,而年轻人醒过来,一语不发,不吃不喝,一副等死的模样……
  这下子可把符三姑娘气到了,我一定要撬开你们的嘴巴,看看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假如落到叶华手里,事情也简单了,就把女人和年轻人放在一起,挨个剁手指头,他们真要是有关系,就不能不说实话。
  可符三不行啊,小妮子见不得血腥,不愿意欺负一个可怜的母亲,甚至不想用严刑拷打。你不是一心求死吗,本小姐倒要看看,有没有本事把自己饿死!
  符三居然学会了熬鹰,叶华是一点不知道,他休息了一晚,养足精神,换上了官服,骑着大马,前去上朝。
  作为武将,不是每天都有战争,一般的庶务也掺和不上,所以除了枢密院之外,武将是可以不上朝的。
  叶华就长期在家里泡病号,不过这一次他可不能继续作壁上观了。
  他要亲眼看看,对手是怎么出招的。
  柴荣作为太子监国,代表郭威,主持早朝。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还是那个卢多逊,他把冯道扳倒了,那叫一个春风得意,纵观满朝的官吏,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他又提出了建议,太子天资聪颖,英睿过人,然则国事如麻,千头万绪,应该有人辅佐殿下,他提议,选拔重臣,担任太子讲师,开张圣听,尽快熟悉国政。
  这条建议切中要害,谁也说不出什么。
  政事堂也都表示同意,既然是选拔重臣,那么首相范质、次相王溥、三相魏仁浦、计相三司使李谷,还有枢相郑仁诲,五个人全都被推举为太子讲师。
  接下来,就是任务分配。
  柴荣要负责朝政,要聆听教诲,还要照顾郭威……这么多事情,怎么能处理过来!
  五位讲师,每天派出一位,和晋王一起在御前侍疾,同时讲解朝政,其余四位坐镇政事堂,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这些安排都冠冕堂皇,非常合适,看起来是一心为国,让混乱的朝局,有了一定之规,连柴荣都没法拒绝。
  可叶华冷眼旁观,看出了问题所在!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这帮文官就善于把卑劣的算计,藏在光明正大的旗号后面。
  听他们的话,都能把你卖了!
  先选太子讲师,别看只是个名义,但毕竟带了个“师”字,天地君亲师,哪怕贵为太子,也不能把师父怎么样。
  五位大臣,拉开了和其他臣子的距离。
  尤其是郑仁诲、魏仁浦和李谷,他们本来不是托孤之臣,和范质王溥差了一截,结果靠这个动作,就把差距抹平了。
  范质和王溥知道不?能不知道吗?
  可他们能反对吗?不能!
  你们刚刚被任命为托孤大臣,陛下还没死,新君还没登基,就想着大权独揽,你们想干什么?
  光是吐沫就能淹死两个人!
  更妙的是在下面,选了五位师父,就顺势推出讲课,侍疾的问题,然后呢,柴荣作为皇子,不照顾父皇,那就是不孝。
  这样一来,柴荣就被拴在了御前,没法直接插手朝政。
  五位师父,一位陪着柴荣,四位主持政事堂,说是负责日常庶务,可他们会干什么,谁又能知道?
  光是这两招,就废了柴荣一半武功,端得好算计!
  难怪要把冯道逐出京城呢!
  假如师父在,以他的地位,柴荣自然可以推给冯道,请他裁决,老太师就会顺手破解了这些小花招……可是没了老师,范质和王溥资历不够,又身在局中,没法反驳,只能眼睁睁看着。
  瞧着吧,事情还没有完,人家的杀招要出来了!
  仿佛为了验证叶华的判断,早朝过了一半,郑仁诲挺身而出。
  “启奏殿下,刚刚得到军报,河东刘崇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前出晋州,情势危如累卵;云州方面,契丹人马,猛攻紫荆关,居庸关等地,战事吃紧,我方损失惨重;还有,契丹新君耶律贤组织人马反扑,古北口,喜峰口,蓟州等地,战火连绵。长城一线,处处都是窟窿,契丹人马随意进出,掠走百姓无数,简直哀鸿遍野。臣等唯恐幽州得而复失,还请殿下示下!”
  柴荣听完之后,突然大惊失色,“契丹和刘崇又联手来犯?我要亲自领兵北上,痛击来犯之敌!”
  他这么一说,范质立刻站出来,“殿下不可,此时当以京城为重,老臣以为,只需责令前方将士,严加防守就是。”
  郑仁诲沉着老脸,看不出喜怒。
  “殿下,范相公所言极是,但是为以防万一,老臣以为,当差遣名将,率兵北上,防备契丹,才能确保万一。”郑仁诲顿了顿,又道:“圣人一心光复燕云,熬干了心血,才有今日之局面,断然不能轻易葬送。”
  说着,郑仁诲还抹了抹眼泪,他的目光落在了叶华身上……
第321章
抢夺郭幸哥
  冯道走了,可冯姑娘还留在京城,老太师说河北苦寒,什么都没有安顿好,不方便让一个女孩子过去,所以老太师把她寄放在叶府,让她的“小师叔”暂时帮忙照顾,临走的时候,冯道还给孙女留了一封信。
  冯姑娘欣欣然展开,结果发现还是给叶华写的。她生气了,爷爷真是讨厌,有了徒弟,连孙女都忘了,怎么一颗心都放在他的身上?
  忍着怒火,冯姑娘把信看完,她敏锐发现里面的内容太不寻常了,爷爷也不好当面跟叶华说,所以才留了这封信。
  想到这里,她不敢怠慢,而是找到了叶氏,偏巧这时候叶华从金殿下来,来向老太太辞行。
  “大妈妈,朝廷议过了,让我领兵北上,防御契丹,孙儿又要辞行了。”
  老太太听着眉头紧皱,她倒不是舍不得孙儿北上,毕竟当了将军,就没法在家里安心待着。可问题是现在什么情况,陛下那边病体沉重,随时会驾崩。
  把孙儿调走了,安的什么心?
  莫不是想调虎离山?
  老太太沉着脸,很不高兴,“北上干什么,留在京城不好?”
  叶华道:“大妈妈,上命难违,孙儿心里有数的,请你老放心。”他不好跟老太太多说,只能转身告退,这时候冯姑娘站了起来,将一封信送到叶华手里。
  “是祖父的,你好好看看。”
  “哦!”
  叶华应了一声,就把信收了起来。
  老太师出手,必定是关键的东西。
  叶华回到书房,确认无人之后,才把信展开,等他把信的内容看完,额头也不由得冒出了汗水。
  怎么会这样?
  他们在京城的势力未免也太大了吧?
  叶华仔细想了想,又觉得老师所言有理。固然军权主要在郭威的掌控之中,但是朝廷训练的新军,还有骠骑卫,禁军,都放在了幽州战场上。
  精锐调走,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兵,几乎都是五代以来,留下的残余。这帮人都经历了好几朝,他们不认天子,只认主子。
  一些老军头对这帮人有着强大的号召力,郑仁诲何以胆大包天,敢跟柴荣叫板,就是有这些人做依仗!
  别看你们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但是你们的实力不在京城,开封的一亩三分地,还不定谁说了算呢!
  叶华突然咬牙切齿,自己上当了,上了冯道的当!
  你个老东西,明明知道京城是个龙潭虎穴,自己先跑了,留下我顶缸,奶奶的,有你这么当师父的吗?
  赔大了!
  叶华连着啐了好几口,不过冯道也说,柴荣的势力深不可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让徒弟小心应付云云……
  “都是废话!”
  叶华沉吟了一会儿,如果真的像冯道所言,那就更应该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把这伙人一网打尽,半个不留!
  在大殿上柴荣事事依着郑仁诲,看起来,他应该是故意示弱,等着所有人都跳出来,然后来一个大开杀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