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783

  政事堂会议草草结束,李谷就主动邀请魏仁浦,到了自己的值房,他们两个要商量一下对策。
  “魏相公,叶华鼓动陛下,重用武夫,我看陛下也就是一时起意,未必会真的听他的,你说好不容易把武夫压下去,再让武夫掌权,陛下能放心吗?”
  魏仁浦不以为然,他冷笑道:“李兄,陛下不放心武人,就真的放心文官?”
  “这个……”李谷苦笑道:“文人总不能造反吧?”
  “那这些武夫有本事造反吗?”
  李谷终于变了颜色,“魏相公,这次重用的武人,是以军中的低级军官,甚至是普通士兵为主,担任的也都是书吏一级的小官,他们的确没本事造反,可万一有人威望极高,登高一呼?”
  “呼什么?”魏仁浦不客气道:“一千来人,分散在十二个州,管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又不是说了算的大官,他们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你没有看到叶华的建议吗?他要求在军中服役五年以上的士兵,解甲归田,这一招足以消除陛下的顾虑,甚至愿意推波助澜,你还没想明白?”
  李谷鬓角的汗水就下来了。
  想明白了,当然想明白了。
  武将之所以能号令三军,在于他的部下亲信遍布军中,这些人只知将领,不知皇帝,久而久之,尾大不掉,就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
  可如果定期清退一些武人,换成新人上来,这样新旧交替,不断更换,自然就能削弱武将的号召力。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让这帮人留在军中,为将领的羽翼,还是放回地方,去做小吏?是担任中下级军官的危害大,还是担任小吏的危害大?
  这是一笔非常清楚的账,以柴荣的英明睿智,岂能看不明白!
  所以说,以武夫为小吏,绝对符合皇帝的利益,对武人来说,也是个好事情。
  那究竟损害了谁的利益呢?
  很显然,就是文官了,不然这位相公也不会震怒。
  “过去吏员虽然手里有权,但是他们身为贱民,立了功是县令知府的,出了差错,是他们自己担着……除了能盘剥百姓,捞一点钱财之外,就没有别的指望了。官吏之间,云泥之差,不可同日而语!”魏仁浦哀叹道:“可让武人担任了小吏,他们就不再是贱民,相反,如果做好了,就会高升,成为县令,知府,甚至升到朝中,担任大员,或许有一天,宣麻拜相,也未必不能!”
  “不会吧!”
  李谷摇头道:“魏相公,你是不是过虑了?武人能有多少本事,让他们收税,缉捕盗贼,整修道路,或许还行!若是让他们管理一方,甚至进入朝中为官,我看就算给他们位置,也做不好!”
  魏仁浦哼了一声,淡淡道:“叶华也是武夫,你觉得他如何?”
  一句话堵住了李谷的嘴。
  他脸都涨红了,不服道:“叶华是个妖孽,我自愧不如。可,可这样的妖孽,几百年也未必出一个,有什么可怕的!”
  “你错了!”
  魏仁浦敲着桌面,厉声道:“你怎么忘了,这一次陛下就任命了一千人啊!打一次仗就有一大批武夫进入官场,就算他们不争气,不成材,但总会有几个厉害的人物,这种身上有军功,跟丘八武夫打折骨头连着筋的,哪怕只有一个,也不是你我之福!更何况他们的后辈源源不断,迟早这朝堂要被他们给霸占了!”
  “李兄,这里面还有一层……一旦靠着军功进入官场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带动许多青年才俊,投身行伍,从这条路子进入仕途,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不会,绝对不会!”李谷摇头,“魏相公,从科举出来,至少能担任县令,哪有人会放着清贵的路子不走,跑去玩命,不可能的!”
  “哎呦!”
  魏仁浦急得都站起来了,他探身到李谷的面前,脸对着脸。
  “我的李相公啊,科举才能出来多少个?多少人一辈子都考不上尺寸功名,咱们不说别人,就说李太白,你觉得他如果活在当下,又会怎么选择?”
  李谷沉吟道:“李太白是罪人之后,商人之子,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而且以太白的脾气,只怕也不愿意跟其他人一般,皓首穷经吧?”
  “是啊,所以李太白一生在权贵之间辗转,希望有人提拔,能够一步登天,进入仕途。假如他活在当下,老夫以为他或许会进入军中,靠着斩首立功,然后谋个一官半职,李相公以为如何?”
  李谷陷入了思索当中,的确,凭着军功进入官场,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以李太白之潇洒,或许会走这条路。当然了,做小吏未免屈了才华,或许李白也不会低头。
  但是不管怎么说,总会有一些科场失意的天才,去投身行伍,以此为晋身之阶!
  其实不说别人,就像魏仁浦,他就是读了一肚子书,却考不上科举的那类人。
  最后冒险投靠郭威,孤注一掷,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魏仁浦很了解文人的心思,科举之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读了一肚子经史子集,也未必能写好科举文章。
  而且科场考试,历来都是弊端无数,许多大才子,考得白了头,也得不到功名,所以才有那么多苦大仇深,怀才不遇的诗作……不过这些人不需要发愁了,叶华给他们想好了路子,去军中服役五年,立了战功,就能进入仕途,虽然起点低了一点,但只要真有本事,也能升到高位,实现胸中的抱负。
  “李相公,从今往后,科举只怕会形同虚设,天下英才,争相投军,成为武夫……我,我等身为宰相,有何面目面对士林之望啊!”
  李谷老脸变成了可怕的青紫色。
  科举大兴,世家大族被寒门地主取代,曾经比皇室还要尊贵的豪门世家一落千丈那叫一个惨啊!若是军功的路子走通了,当下通过科举崛起的士绅地主就会面临和世家一样的处境……呃不,是更加凄惨!
  普通百姓不再尊敬读书人,反而去崇拜武夫,地方上整个权力结构都会洗牌,以后百姓遇到了事情,回去找武人调停,而不是靠着文人裁决……读书人再也不代表尊贵,反而武人成了真正的英雄!
  如果走到了这一步,只怕比礼坏乐崩还要可怕一万倍!
  本来以为圣人重文抑武,属于文官的时代到来了……哪知道武夫堆里,竟然出了个怪胎!
  叶华这小子,实在是太可恶了!
  他居然用这种办法,让武夫势力复活了!
  不只是复活,是变得更加庞大!
  从下到上,全都是武人的了!
  还给我们剩下什么?
  李谷挠了挠头,很是无奈,“我说魏相公,要不让咱们的子弟也投身行伍算了!叶华太厉害了,我们斗不过他啊!”
  魏仁浦哼了一声,闷声不语,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支持断了衍圣公一脉,让孔家的传承没了……否则还有孔孟这个招牌可以用,何至于无计可施!
  他们在商量,其他的官员也在商量着,作为大周最聪明的头脑,他们愣是没有半点主意,毕竟这事情连柴荣都点头了,有皇帝的支持,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封弹劾枢密副使赵普的奏疏,送到了政事堂……奏疏上说,赵普奉命负责黄河大堤安全,结果他为了不淹没魏王符彦卿的田庄,而掘开河堤,足足淹了一个半县,致使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这一道奏疏上来,政事堂的诸公,如获至宝,赵普,符彦卿……这俩人都跟叶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天爷总算帮了我们一次啊!
第429章
怂出了境界的魏王
  要说起来,以往天下的倒霉蛋当中,符彦卿能排在第二,第一的当仁不让,自然是太上皇柴守礼!
  别看他们都身居高位,权势煊赫,但是所谓高处不胜寒,有太多人暗中想要拿他们刷声望。原来符彦卿在军中根基深厚,且为人也算老实厚道,打他主意的还不多……可自从柴守礼收敛锋芒,符三又许配给叶华之后,符彦卿就成了太多人打主意的对象。
  能在符王爷身上讨点便宜,立刻就会名扬天下,青云直上,因此很多官员,尤其是言官,是愿意冒一些风险的。
  拿着这份奏疏,魏仁浦陷入了沉思,事情是真还是假,如果是真的又该怎么拿捏分寸,才能打符彦卿,伤叶华,挫败武夫反扑夺权的势头呢?
  尤其是要保全自身,不能牵扯进去,貌似不太容易啊!
  有人在打叶华的主意,而叶华呢,也在做着自己的布局。
  他带着符三,围着晋阳,转了一大圈。
  赐婚的事情人所共知,大家伙都琢磨着冠军侯这是提前带着夫人寄情山水,享受风光呢!私下里都说侯爷是个知疼知热,解风情的三好男人。
  可这些人哪里知道,叶华跟符三谈的东西,全都是最无聊的,能让人直接睡着的,要是让外人知道,保证会说叶华就是个老榆木疙瘩儿,就没他这么无聊的!
  ……
  “瞧见没有,晋阳位于晋中盆地的北部,横跨汾水,土地肥沃,灌溉条件极好……最重要的是,盆地的百姓走死逃亡,剩下的沙陀人多数都充为奴隶,这么一大片的良田沃野,已经是无主之地!”
  叶华眉飞色舞,“我希望你出钱,把这片地都买下来,然后统一规划,使用奴隶耕种,建成一大片种植园。中原人口密集,田地稀少,老百姓分割耕种,绝少有这么广阔的土地,可以集中使用。就种棉花吧,然后在晋阳建一个棉纺作坊,靠着汾水建作坊,使用水力织机,效率高,用工少,最适合眼下的河东了。”
  叶华说着,又带着符三去看了矿产,河东别的不多,地下全都是煤炭,如果把煤炭都掘出来,足够大周所有百姓使用几百年不止。
  “我准备修运河,利用水路,把煤炭送出去,供应开封的使用,还有,我要在晋阳建立冶铁作坊,就近利用河东的煤炭资源,能大大降低成本。”
  “还有,你知道不,煤矿最麻烦的就是矿井里的积水,要抽取积水,最好的工具是蒸汽机……早期的蒸汽机肯定十分庞大,且效率低下,放在别的地方,是赔钱的,只有在煤矿上,可以不在乎燃料成本,随便使用。等蒸汽机开始使用,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了,还应该投资学校,着手培养人才。”
  “你可知道,眼下的河东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随意支配……那个王朴还以才智之士自诩呢!他见到河东人没了,钱没了,粮也没了,脸都绿了,以为什么都没有捞到,赔了老本!可他哪里知道,这一片白地上,能做的事情不要太多!”
  “除了农庄种植园,工厂作坊,学校书院,还有,地方的官吏也在改革,这更是个天赐良机,我会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经商的规则,传统的士绅地主,会在河东这边土地上消失……这里会崛起一套全新的规则,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模式!秦朝是耕战立国,打出了六合一统。这一次我要用资本模式,来支配整个河东,主导这一块土地的势力不再是地主,而是商人,大资本家!”
  “对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建立信贷体系,有充足的资本供应,才能完成这么大的布局。我们这是和几千年的传统再作对,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许久了。武夫进入官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他们保驾护航,就足以和士绅集团较量了……瞧着吧,整个天下的走向都会变化的,我这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
  跟符三在一起,叶华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变得滔滔不绝,很多话他都说得过分而露骨,可是叶华却不在乎,这世上如果没有一个能尽情倾诉的人,什么都憋在心里,那会憋出毛病的。他跟符三说什么,完全不用担心。小妮子才不会出卖他!
  事实上符三别说出卖叶华,她甚至不太听得懂,叶华要干什么。
  只是习惯性抱以微笑,然后就是默默盘算着,每一项要花多少钱。
  买下土地,建立种植园,建立作坊,建学校,建运河,还要投资发明,开矿产,研究机械……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纵观整个大周,除了符三之外,就算是柴荣,都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