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783

  叶华把信交给了李谷,李谷快速浏览,他被上面描述的情况,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置信!
  “这,这是真的?”
  叶华轻笑道:“李相公,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艰难不假,却没有那么危险,河东就是个好例子,你该想的是如何发扬光大才是!”
第463章
李相公是孙猴子
  李谷认认真真,看过王朴的信,他相信王朴的人品,断然不会说谎话,河东的情况也确实如王朴所言,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但这又能如何?
  一滴墨掉到水杯里,或许水会变得黑一些,可即便一瓶墨汁,倒进河里,也没法让河水变色……河东只有十二州,弹丸之地,河东能成功,其他地方未必能行得通。
  而且李谷也看得出来,河东的改变是建立在压榨奴隶的基础上,整个中原,有千千万万的人,上哪弄那么多奴隶?难不成要把普通人也变成奴隶?那不是找死吗?
  李谷反复看了两遍,然后把王朴的信合上,郑重还给叶华。
  “冠军侯,既然王学士治理河东有功,就应该让他回朝,老夫的三司使情愿交给他。”
  不等叶华开口,柴荣就拒绝道:“不行,王学士还不能离开河东,朕有更多的事情,要让王学士去做,也只有他能做!”
  一句话,王朴想回来都回不来了。
  其实柴荣真是有识人之明。
  王朴和叶华一样,都是纯臣。
  叶华有奇思妙想,而王朴沉稳老练,他们一个出主意,一个去实验,珠联璧合,再合适不过了。
  假如把王朴调回来,柴荣找不出才华足够,又忠诚可靠的臣子,去执行实验的任务,所以王朴是无论如何,也没法调回京城的。
  李谷咬了咬牙,他从地上爬起,又重新跪在了柴荣面前,他把乌纱帽高高举起,不无苦涩道:“陛下,老臣才不堪用,体弱多病,无法承担这么重的担子……老臣情愿退位让贤。”他瞧了瞧叶华,又道:“陛下,老臣以为,冠军侯是最合适的人选,就让他当这个三司使,主持大局吧!”
  叶华冲着李谷,微微一笑,“李相公,恩自上出,你我之间,私相授受,只怕是不妥吧?”
  李谷可不想当炮灰,他立刻陪笑道:“冠军侯文武全才,休说是三司使,就算宣麻拜相,也是理所当然。”
  叶华哈哈大笑,“好啊,李相公,若是陛下真愿意用我,我当然不会推辞,不过……我要是执掌三司,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之前的军粮亏空案,看看那么多粮食,到底去了哪里!”
  李谷以为叶华点头了,老脸都笑成了菊花,可是这朵菊花只开到一半,就迅速缩回,变成了一颗苦果,结结实实,塞到了李谷的嘴里,老相公都被苦透了。
  才一年多而已,假如真的翻出来,就算他也没法全身而退。
  姓叶的小子简直太可恶了!
  李谷是进退两难。
  这时候柴荣突然幽幽道:“冠军侯提起,朕也想起来了,小年收到的一些奏疏,朕还在看,里面有不少内容,十分有趣,让朕大开眼界。”
  叶华连忙道:“陛下,既然是好东西,那就不妨明发天下,来一个君臣同乐!”
  柴荣笑道:“当然可以,只是不知道李相公意下如何?”
  李谷都听傻了!
  奶奶的,他这是掉坑里了。
  姓郭的和姓叶的,一起挖了个坑,而自己就是那个傻乎乎掉进去的猎物。想想自己当初,还跑去见叶华,定计要对付百官,想在天子面前表现一下,博得好感。
  现在看起来,完全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答应,柴荣和叶华立刻就会拿那些奏疏上的罪名,办了自己。
  可答应了,替他们去做那些得罪人的改革,全天下的士人还不跳起来,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
  横竖都是个死,老夫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李相公老诚谋国,却遭遇奸人污蔑,无端捏造,肆意诋毁,实在是可恶!”柴荣朗声道:“取火盆来!”
  小太监立刻抬来了两个三尺大小的火盆,里面装满了红红的火炭,释放着灼热的温度。
  柴荣站起身,将一份奏疏拿起来,直接扔到了火盆里,霎时间被火光给吞没了。
  皇帝陛下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瞧着李谷。
  李相公的鬓角全都是冷汗,令人窒息的压力,扑面而来!
  皇帝已经把奏疏烧了,士为知己者死!
  若是自己还不识趣,只怕不只是一条老命,就连家人都要跟着受牵连!
  李谷实在是无奈,他只能豁出去了。
  “老臣愿意做陛下犬马,推行新法。”说这话的时候,李谷的嘴里都是苦的,一把年纪了,却要背叛文人士绅集团,投向他往日最鄙夷的武夫,这个滋味真是不好受啊!
  其实人的痛苦,多半都来源于定位不清。
  站在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比如西游记的猴子,你要是认为他是唐僧的徒弟,西方的斗战胜佛,那这一路上,就是斩妖除魔,伸张正义,求取真经,光辉不得了。
  可假如把猴子看成妖怪,他的西行之路,就是认贼作父,杀戮同类,无情无义,残忍暴戾,从某个角度讲,西游记才是真正的悲剧,和那三本的悲惨结局不同,西游记的悲剧是主角不知道悲惨,正因为如此,这才是最深刻的悲剧!
  眼下的李相公,就成了被选中的孙猴子。
  柴荣和叶华,要借他的手,去斩妖除魔,对付士人!
  李相公一步一步,从金殿挨下来,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冬日的阳光,没有一丝的温暖,从里往外的冷,寒风彻骨。
  李谷下意识缩紧脖子,他瞧见了驮着御柱的巨龟,李谷的眼睛直了,他忍不住向前迈了两步。
  这时候叶华突然一下子冲到他的面前,脸红脖子粗,怒斥道:“李相公,你想学裴禹不成?”
  李谷这才想起,对啊,裴禹不就是去进谏,死在了行宫……外人只道是裴禹进言天子不纳,一怒之下,撞死在金殿,却没有想到,其中还有内情!
  “叶华!”李谷突然扑上来,恶狠狠质问,“你给我说清楚,裴禹是怎么死的?”
  叶华笑道:“很简单,我让他去恢复井田制,所以他就死了!”
  “呀呀呸的,你,你真是处心积虑啊!”李谷狠狠啐骂。
  “哈哈哈!”叶华笑得很开心,“李相公,我觉得你的格局应该比裴禹强,不会也撞死吧?”
  刚才李谷是真的想到了死,可被叶华插科打诨,又放弃了念头。李谷到底是看的通透。就算像裴禹一样死了,又能怎么样?
  无非是一群文人过来,大办丧事,写文章、诗词,大肆悼念,最多帮着照顾一下家人……也就仅此而已。
  为了这么点好处,就把老命搭进去?
  笑话,老夫好不容易爬到了三司使的高位,让我替别人去死,做梦去吧!
  李相公想通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叶华都有些不适应了。
  这位回府之后,第三天,就上书柴荣,要求重新清丈田亩,确定地数,重新划分税赋!
  要想摊丁入亩,首先就要清丈土地,确定有多少田,每一亩田负担多少田赋和丁赋……而那些藏匿了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又如何愿意接受清丈,一场较量,迫在眉睫!
第464章
京城第一大地主
  李谷干了这么多年三司使,终于开始行动了,他采取的策略是难易结合,分区推动,首先清丈田亩的区域定为四处,即河东、河北、幽州、京畿……这四处作为全国的典范,率先推动,其余各地待经验总结之后,再行推动。
  这个方略上去,很快得到了柴荣的批准,三司正式颁行,轰轰烈烈的清丈田亩开始了。
  “师弟,你非要逼着李谷冲在前面,看起来不只是为了明哲保身,光从起手式来看,李谷就有两下子。”李肆发出由衷的赞叹,他虽然熟读经史,又跟着冯道学了多年,但毕竟为官时间太短,对庶务不甚熟悉。
  按照李肆所想,既然要清丈田亩,那就该下旨,全天下一起执行,不留任何的漏洞,这样才能服众。
  可问题是在全天下一起施行,等于跟所有士族一起开战,难度太大。而且清丈田亩也是个技术活,朝廷一时还抽不出那么多的人手,所以分区进行,是非常现实的作法。
  而且分区也是有学问的。
  李谷选定了四处,河东和幽州的情况类似。
  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周刚刚光复不久,原来被契丹和沙陀窃据,现在又回到了大周的手里,不管是沙陀,还是契丹,曾经的地主都被干掉了,现在变成了无主之田。朝廷根据军功大小,把土地重新授予了有功将士。
  在这两处,几乎没有传统的士绅力量,所以清丈田亩最为顺利,许许多多的将士,甚至主动配合,可以说,没有什么难度。
  李谷把这两处列为第一批清丈的对象,无非是想给天下做一个表率,告诉所有人,不是每一处都反对变法,还是有人愿意配合朝廷,你们要还是反对,就是居心不良!
  接下来还有两处,一个是河北,一个是京畿。
  这里面也有不小的学问,河北是五姓七宗,士族豪门盘踞之地,因为黄河决口,侵占泄洪区的问题,柴荣已经让赵普在河北清理遍地的农庄,这里是朝廷和士族的主战场,将之纳入首批清丈田亩的名单,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