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783

  账算到了这里,皇帝和宰相的脸都万分难看……他们信誓旦旦,利国利民的壮举,结果就被一个捕头,一个小地主,一个学堂的账房,就给彻底败坏了,未免也太不成比例了,这几个人在皇帝的眼睛里,卑贱微小如蝼蚁,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但是到了寻常百姓那里,尤其是山野村民。
  一个捕头,就是开封府,一个大周学堂的账房,就是通天彻地的人物,再加上有权有势的地主,这三个人,谁也不敢得罪。
  吃了亏,受了委屈,只能忍下来,还能有什么办法?
  尽管柴荣不愿意承认,可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如果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又会如何?自己苦心孤诣,弄出来的改革,想要给大周奠定千百年的根基,就会被这帮苍蝇蝼蚁,给彻底毁了!
  可恶!
  皇帝陛下,怒发冲冠,他突然看到了叶华!
  你小子也别老神在在,清丈土地,摊丁入亩,你也有份!还有,那个蓝东自称是你的徒弟,弟子犯错,当师父的别想逃!
  “叶卿,朕要你拿出办法,解决弊端,如果你拿不出来,朕,朕就以教导不严,治你的罪!”
  叶华这个无语啊,陛下,咱讲点道理好不?
  我跟姓蓝的半点关系都没有,他拉大旗做虎皮,怎么能怪我?再说了,姓蓝的也混蛋,你怎么不说自己是天子的账房,是替皇帝管着学堂,你说我干什么?难道冠军侯三个字,比皇帝还管用?
  叶华还不知道呢,在乡下,老百姓可以不知道周天子,不能不知道冠军侯!
  “唉,陛下,要说太好的办法,臣一时也想不出来。不过随便用什么人的步子测量实在是不准确,臣觉得应该制作一批标准的尺码,下发各地,作为唯一的测量工具。”
  李肆赶忙附和道:“陛下,当年唐太宗就以自己的一步为五尺,颁行天下,臣以为陛下可以效仿唐太宗!”
  柴荣眼前一亮,欣然抚掌,“那好,就以朕的步子为准,重新丈量天下!”快步下了丹墀,就在金殿之外,皇帝陛下挺直身躯,龙行虎步,结结实实,迈出了一步……
第468章
柴荣的大一统
  柴荣反复走了九次,也就是九步,每一步都用皮绳记下长度,取一个平均值,然后再除以五,就是一尺的长度!
  柴荣做得非常小心,每一次迈步,都不敢马虎,负责记录的小太监更是瞪大眼睛盯着,不敢有半点错误。
  开玩笑,这个刻度确定下来,以后丈量天下,千山万水,都是以这个刻度为准,甚至大周的附属国都要跑来,向大周求取度量衡,说句不客气的,这就是国际标准了!
  谁敢不当回事!
  柴荣很是高兴,他虽然没有踏遍每一寸土地,但是全天下的田,都用他的一步长度,作为衡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满足了天下之主的野望。
  他坐在金殿,等着太监工匠制作皮尺,突然,柴荣想起一件事。
  “不对劲啊,李学士,你方才所言,唐太宗已经确定过一步的长度,为何民间还是以步子计算距离,莫非下面阳奉阴违,没有按着太宗的命令去做?”
  李肆苦笑道:“陛下,不只是唐太宗,其实从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会重新确定度量衡,而且煞有介事,不敢马虎。只是这些度量衡只能发到县一级,通常县衙都会有一把尺子,一个量斗,作为标准。可再往下呢?碍于财力,也是百姓愚昧,给他们尺子量斗,也不知道怎么测量。因此下面的度量衡是很混乱的。”
  李肆又道:“臣听原侍读学士王三立说,一般的大户,都会准备两个斗,一大一小,他们收田租的时候,就用大斗,如果向外卖粮,或者借给百姓粮食,就用小斗……这就是百姓常说的大斗进,小斗出,一来一往,就能占好大的便宜!”
  “岂有此理!”
  柴荣用力拍桌,怒气冲冲。
  “朕听明白了,度量衡确定不难,难的是推广落实……叶卿你有什么高招?”
  遇到这种事情,通常找叶华是比较靠谱的,果然,他早就胸有成竹。
  “陛下,臣以为不管尺子,还是量斗,首先要供应充足……臣觉得陛下可以让户部出钱,订购就是了。”
  叶华的话音刚落,李谷就不干了,“冠军侯,你说的轻巧,制作尺子,量斗,花费可不在少数,三司最多答应给各州县配两套,再多就不成了。”
  叶华怒冲冲反问,“李相公,偌大的一个县,只有两套,能干什么?不还是跟以前一样,束之高阁,当成摆设了吗?”
  李谷不肯松口,“老夫也想多发几套,可问题是国库没钱,有心无力!”
  他琢磨出来了,叶华这小子准是想给他的作坊争取订单……对不起,你想赚钱,弥补前些日子的损失,老夫才不上当呢!
  李谷咬死了拿不出钱,现在又是清丈田亩的关键时刻,陛下那么着急,没别的,你冠军侯出点钱,替朝廷把尺子啊,量斗做了就算了!
  李谷盘算着,无论如何,叶华都跑不了,这笔钱他是出定了!
  “陛下,如果国库实在是拿不出钱,臣倒是有个办法。”
  “朕就知道叶卿有主意,你赶快说。”
  “陛下,朝廷可以授权作坊,给予专门制造度量衡的权力……作坊得到特许之后,会给各州县免费提供一批度量衡,所有负责清丈田亩的官吏,都能得到标准皮尺,再去丈量土地,也能减少他们上下其手的空间。”
  李谷默默听着,当他听到特许的时候,突然眼睛瞪圆了,他感到了不妙!叶华这小子还真有鬼主意,这是要独占了度量衡的生意啊!
  一旦落到他的手里,还不是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完了!
  老夫失策了,本想敲他一笔,结果又让这小子赚去了!
  “陛下!”李谷想要进言阻止,柴荣却猛地一摆手,“不要说了,朕可以答应,但是朕要尽快拿到尺子!”
  “请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安排!”
  ……
  叶华从金殿出来,简直想仰天大笑。
  李谷这个老东西,光会耍小聪明,你以为我会吃亏啊!告诉你,我求之不得!给各州县送点,还有支持清丈田亩,能花费多少钱?
  关口是大周确立了新的度量衡,以后各个衙门,还有南来北往的商人,谁不要一把尺子,一个量斗,对了,还有一杆秤!
  这三样一般的富裕人家都被准备一套,该是多大的用量!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老子之前赔的,这次是都给赚回来了!
  叶华忍不住哼着小曲,就去冠军坊布置任务了。
  做惯了盔甲武器的工匠们,一听说要制造皮尺,量斗,还有秤,全都哑然失笑,这有什么难度,根本不是个事!
  “你们也别大意了,朝廷需要的数量很大,尤其是清丈田亩,需要很长很长的皮尺,最少要十丈,你们有把握吗?”
  “没问题,侯爷瞧好吧!”
  工匠们拍着胸膛,向叶华保证。
  事实上,这几年的功夫,冠军坊的工匠们,已经把水力机械玩到了极致。
  他们制作了水力锻床,用来敲打板甲,制作刀剑,还弄出了水力锯,都能用来锯开木头,分割牛皮、羊皮,就更加不在话下。
  作坊里还有巧手的女工,能把切成条的皮子仔细缝在一起,连成长长的一根,然后再由工匠印上刻度,一根皮尺也就大体完成了。
  为了携带使用方面,工匠们又借鉴了风筝的线轴,平时可以把皮尺收回,外面照着木盒,等到使用的时候抽出,用完了旋转线轴,收回来就是,非常方便。
  至于量斗和秤,更没有什么难度,三天的时间,叶华带着成品,喜滋滋面见柴荣。
  当三样宝贝摆在面前的时候,柴荣心砰砰跳。
  他首先就拿起了皮尺,拽着铜环,半寸宽的牛皮滚动出来,在牛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
  当抽出到五尺的时候,柴荣仔细看了看,露出欣然的笑容。
  “这就是朕一步的长度!是朕的!”
  皇帝陛下心情愉悦,竟然拿着尺子去量龙书案,龙椅,还有旁边的柱子,看他的样子,简直就像是得到了新奇玩具的小孩子,都手舞足蹈了。
  叶华十分理解柴荣的心情,假如有朝一日,把他的头像印在钱币上,他也能捧着钱,笑一整天!
  男子汉大丈夫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在世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吗!
  柴荣拿着皮尺,走到了殿门口,突然来了兴趣。
  “叶卿,你过来,帮朕把大庆殿量一下!看看在新制之下,到底是多宽多长!”
  君臣两个还真动手了,经过测量,大庆殿二十一丈三尺三,宽十二丈……得到了新的数据,柴荣立刻吩咐小太监。
  “去,重新记录,把原来的数给朕改了!”
  小太监刚要走,柴荣又把他叫住了,“多找几个人,拿着尺子,把宫里的一砖一瓦,都给朕重新测量,记录在案!”
  “奴婢遵旨!”
  小太监连忙下去了,柴荣欣欣然看着皇宫,那个眼神都不一样了。
  开封皇宫,原来是朱温的节度使府邸,后来虽然历经朝代更替,但格局大致没有改变,而且各个朝代时间太短,都来不及更换度量衡。
  所以这座皇宫的尺寸,还是以当年李世民留下的标准为依据。
  柴荣倒不会扒了皇宫,重新盖一座,但是用他的标准重新测量,记录在案,就等于改头换面,彻底变成大周的皇宫了!
  柴荣对叶华的建议,那叫一个满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