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783

  叶华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把他的东西学完,毕竟一千多年的人类知识积累,实在是太可怕了!随便拿出一点东西,甚至够古人穷尽一生了。
  郭幸哥跟叶华学算术,学制造机械,符三跟叶华学经商,赵二跟师父学阴谋诡计,赵匡胤跟他学练兵……屈指算起来,叶华的徒弟还真是不少,而且这只是表面上的,暗中还有多少人学他,就不得而知了。
  ……
  “其实老朽早就仰慕侯爷,今日真是相见恨晚啊!”
  在叶华的面前,坐着的老者,年过花甲,可看起来神采奕奕。他正是南唐的名臣韩熙载!
  后世人们知道这个名字,多是通过那一幅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其实那一幅图,画出来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韩熙载踌躇满志,投奔南唐,想要一展所学。
  结果却因为出身,受到了排挤提防,只能靠着声色犬马打发时间,结果还被人监视告密!
  怀才不遇,跟错了主子,这是文人最大的凄凉。
  “韩相公能回归中原,实在是可喜可贺!”
  韩熙载摇头,“少小离家,现在已经是两鬓斑白,垂垂老矣,时日无多。”韩熙载探了探身,轻声道:“侯爷,老朽想回昌黎老家,不知道朝廷可能赐给老朽几亩薄田,让老朽种豆南山下,得以安度晚年!老朽感激不尽!”
  叶华摇了摇头,“韩相公,你的要求,只怕朝廷不能答应。”
  韩熙载眉头紧皱,“侯爷,这么点事情,也不行吗?中原大邦的气度何在?”
  叶华笑道:“韩相公,你有所不知。你的老家,已经按照朝廷的要求,分了田亩,按照人丁计算,每人一百亩田,假如不够,就削减数额,如果有多余,则属于全村百姓所有。你说要朝廷给你几亩田,这个朝廷无法做主。你要回到家乡,去跟家乡父老谈,如果他们愿意让出一些土地,韩相公自然可以学陶渊明,如果百姓不答应,朝廷也没有办法。”
  韩熙载吸了口气,“难道朝廷还怕几个小民不成?”
  “哈哈哈,上天可欺,人心不可欺。朝廷不是怕百姓,而是不能破坏规矩!就像千里之堤,堆起来困难,可只要有一处漏洞,就会堤毁人亡,韩相公以为然否?”
  韩熙载若有所思,猛然起身,长叹一声。
  “大周朝廷,规矩森严,上下一心,难怪能做成均田壮举!此举真是富国强兵,长治久安的不二法门!有侯爷一般的贤臣,大周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啊!”韩熙载突然凄然一笑,“侯爷,实不相瞒,老朽不自量力,仿照大周的均田方略,给,给李弘冀也上了一道奏疏,结果如何,不用老朽多说,竖子鼠目寸光,实在是不值一提!”
  叶华轻笑,“也未必然,至少江南商贾繁荣,货物通畅,据我所知,连货币都不够用了,所以才铸当五大钱!”
  韩熙载越发吃惊了,“侯爷连此事都知道?”
  “略有耳闻而已。”
  韩熙载道:“侯爷,你提到了,老朽就多说两句……其实李弘冀也在学你。”
  “学我?”
  “没错!”韩熙载道:“自从败给了侯爷,李弘冀就痛定思痛,他以为侯爷经商,赚钱,不惜血本,打造骠骑卫,才能在战场上所向睥睨。所以他要投入更多,练出更强的兵马,自然也要花更多的钱。鼓励商贾,买卖土地,开征商税,侯爷在开封做的那些事情,金陵也都在做。”
  “李弘冀还有一个打算……他要多种桑树,多产丝绸!好多赚钱,充实国库。”韩熙载叹了口气,“老朽以为他全然没有学到侯爷的精髓,侯爷的所有方略,根本还是均田,商贾不过是小道而已,不值一提!”
  叶华这才听明白,敢情李弘冀和韩熙载也算是他的学生啊!
  “侯爷,老朽斗胆请教,是否李弘冀……错了?”
第495章
好学生李弘冀
  韩熙载向叶华请教对错,这是叶华非常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
  “韩相公,从我的想法来看,农业效率太低,只是靠种植粮食,永远没法实现富国裕民,更遑论进行一些大工程,或者重要的惠民举措……比如让所有适龄儿童读书!”
  韩熙载眨了眨眼睛,仿佛没有听清楚,等得到叶华的确认之后,他忍不住摇头哂笑,“侯爷,天下人何止千千万万,让所有人读书,只怕三代之治都做不到吧!”
  叶华耸了耸肩,“在夏商周三代,很多人都被当成了野人,而不是国人。到了秦汉之后,至少普天之下,百姓都要受到朝廷的直接或者间接管辖,再无遗漏……事实证明社会还是向前走的,让所有人都读书识字,并非是梦,前提是人们要提升劳动效率,朝廷要拥有更多的财力。”
  韩熙载小时候就是神童,他对叶华的作为,着实下过一番功夫,因此能听懂他的意思,可也是懂得意思,就越是惊讶。
  “侯爷,按照你的想法,像李弘冀那样,鼓励商贾,充实国库,就是对的了?”
  叶华还是摇头,“韩相公,我很难回答你,治国上的事情,不是以对错来论断的。”
  “那是什么?莫非连是非对错都不要了?”韩熙载的语气不由得严厉起来,在这个时候,他暂时放弃了投靠大周的降臣身份,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学者,想要和叶华争论一番治国的道理。
  “韩相公,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吵出来的。在逻辑道理上能推出很好的结果,可在实际上,却未必如此,我们且看着吧!”叶华笑道:“你离开中原这么久了,不妨四处走一走,拜访下昔日的老友。江南那边有什么动静,会陆续有消息传来,总而言之,静观其变!”
  韩熙载知道叶华不想多说,也察觉到自己身份尴尬,似乎不该用那么强硬的语气说话,你已经不是当朝宰相了,还装什么大瓣蒜!
  韩熙载连连拱手,“老朽疏狂,还请侯爷勿怪!”
  叶华笑道:“开诚布公,这才是探讨问题的态度,我也很想和韩相公坐而论道……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韩熙载沉吟道:“是啊,老朽刚刚回到中原,就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实在是不应该!”
  叶华没有继续多说什么,他只是让赵二送韩熙载去馆驿休息,还特别交代,要把这几年的公文邸报,都送给韩熙载,以便他了解情况,快速进入状态。
  安顿好了韩熙载之后,赵二来见叶华。
  “师父,弟子陪着韩熙载一路,跟他谈了不少,此人才学是有,也很正派,只不过弟子觉得他很迂腐,在为政治国上面,估计很难有所作为,我们费力气把他弄回来,恐怕要失望了!”
  叶华摇头,“又才学,又正派,这就是可用的人才。陛下给韩熙载准备了两个位置,你想知道吗?”
  赵二想了想,“第一个肯定是对付南唐,可我觉得他未必能下得去手,而且即便他黑了心,愿意充当大周的急先锋,此人的才干,也未必适合。如果不能用来对付南唐,我实在是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用处!”
  “哈哈哈!”
  叶华朗声大笑,“陛下把吏部交给你范质,把军权交给了你哥,这是为什么?”
  赵二道:“范质执掌人事,是为了分政事堂的权力,我哥当了都点检,也是加强禁军,还有削弱枢密院的力量。”
  “那还剩哪里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个……”赵二惊讶道:“不会是绣衣使者吧?”
  “笨!”
  叶华哼了一声道:“绣衣使者虽然重要,却是拿不上台面来说的。陛下真正希望韩熙载去执掌御史台!”
  “御史台?”
  “没错!”叶华道:“清丈土地,均分田亩,又提拔了那么多新人,还引小吏为官……我大周的吏治并没有变好多少,急需整顿!”
  “就用韩熙载来整顿吏治?”赵二脑子飞快旋转,他突然露出了狐狸一般的笑容,奶奶的,这招也太黑了!
  显然,这一轮整顿吏治,是针对清丈田亩,而清丈田亩又是李谷负责的,在几十年前,李谷和韩熙载是好朋友,一个向南,一个留在中原,若干年后,李谷成了大周的计相,执掌大权。
  而韩熙载却备受排挤,不得不狼狈逃回中原,二者简直云泥之别,李谷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让韩熙载去执掌御史台,监督李谷!
  亏你们能想得出来!
  李相公怕是要骂娘了!
  叶华耸了耸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世上最难的就是监督。
  千百年来,官员几乎都是最聪明的一群人在担任,不管曾经设计了多么完美的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总是会走样的。
  监督者很容易和被监督的互相勾结,一起演戏既欺骗上面的皇帝,也欺骗下面的百姓。而且这种勾结手段隐蔽,不是行家里手,根本弄不清楚。
  韩熙载几十年宦海浮沉,绝对眼亮心明,加上他离开中原几十年,跟现在朝廷的官吏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这就叫外部监督!
  用好了,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是晋国,接着是秦国,全都喜欢从外面引进人才,不论是领兵打仗,还是变法图强,这些外来的人才,都表现的可圈可点,甚至说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们绣衣使者的任务就是盯着韩熙载,如果他拉帮结派,不遵守大周的法令,就要立刻上奏!盯着他一个,比起盯着百官,容易多了。”
  既要用人,又要提防!
  赵二是真的服气了。
  和师父的手段比起来,南唐死死盯着韩熙载,不给他施展空间的作法,实在是太低级了。是人才就要用,担心超出控制,就准备足够的预防手段。
  如果连驾驭一个人的自信都没有,又何谈驾驭整个国家!
  显然,在心胸气度上,那些格局政权,就是不如中原王朝来得大气。
  师父比李弘冀高明多了,赵二又想到,当今皇帝,居然敢放手重用师父,柴荣的境界岂不是又高了无数层?
  赵二在幽州搅动风雨,这次去江南,又轻轻松松,把韩熙载救了回来……没错,他有点膨胀了,觉得没什么是自己干不成的事情。
  可回到了京城,他才警觉,整个大周,最聪明的人都在这里了,小小的自己,还是夹着尾巴做事吧!不然就算有师父和大哥罩着,都未必能保得住小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