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783

  可就是这种繁荣,埋藏了巨大的危机。
  李弘冀强推当十大钱,逼迫吴越接受,他一口气从苏州洗劫了一百多万匹丝绸,只用了市价的三分之一不到。
  商人们怨声载道,已经很不满意了。
  紧接着吴越想去投靠中原不成,只能向南唐缴纳岁币,又是二百万两白银!
  别看这是国库之银,实际上也是商人们向外出售丝绸换来的,普通百姓只用铜钱就够了,可大商人交易,必须用到金银。
  吴越被抽了这么多银子,立刻造成银贵钱贱。
  而此时,南唐的商人又趁机套取铜钱,大捞其利,更加剧了苏商和南唐的矛盾。
  等到这一次吴越王钱弘俶下令搜查官银,抓捕和任天行有勾结的犯人,苏商再也忍无可忍了,所有矛盾总爆发了。
  他们恨南唐,更气吴越软弱无能,绅商登高一呼,立刻聚集了数万人之多。
  黑压压的人群,就像是潮水相仿,冲向了还在到处抓人的吴越官吏。
  吴越的官吏,存着大捞一笔的心思,肆无忌惮,他们不敢在杭州胡作非为,但是在苏州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栽赃,诬陷,抓人,抄家,刑讯,逼供,继续抓人……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查抄出来的金钱也是难以计数。
  这些钱最多有一两成上缴朝廷,其他的全被中饱私囊了。
  而且就算这一两成,也会被层层扒皮,等到钱弘俶手里,就所剩无几了。
  吴越国的情况,充分展示了吏治崩坏,人心离散的可怕情形。叶华改变了李弘冀,而李弘冀又改变了吴越,这个国家提前走向了崩溃。
  而点燃吴越崩溃第一把火的,正是苏州!
  愤怒的百姓,将官吏抓起来,吊在街头的竹竿上,活活打死,尸骨无存。
  这还不足以泄愤,百姓又冲进了衙门官署,所有的一切,凡是跟吴越国有关系的,都被一扫而光。
  带头起事的士绅豪商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他们还没有做好和吴越王全面冲突的准备,在举事的时候,他们一再要求,不许杀人,只要把官吏礼送出苏州就行了。
  可这帮人也想简单了,老百姓就像是洪水,一旦泛滥,谁管你是好人坏人,一概淹没了再说!
  这场乱子,持续了两天多,等平静下来,人们惊讶地发现衙门没有了,市面上乱成了一团,没有人主持大局,所有的规矩都消失不见了。抢劫,杀戮,偷窃,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情都发生了。
  无奈之下,他们公推了十八位豪商,组成商会,又以商会的名义,控制苏州城,招募青壮,恢复秩序,维持市场平稳。
  这是逼不得已,才想出来的办法,可商人们很快发现,原来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
  在这里,没有了盘剥无度的朝廷,没有了讨厌的胥吏,一切都听他们的了,他们是城市的主人!
  只不过刚高兴了没多久,商人们就害怕了,四周虎视眈眈,吴越王随时会出兵平乱,南唐觊觎苏州已久,怎么会放过到嘴的肥肉……商人们感到了灭顶之灾,就在眼前。
  经过紧急商讨,十八位豪商,一致决定,向大周称臣,请求大周出兵援助他们!
  有人乘船,先到了静海,见了任天行的部下,然后取路北上,来到海州,再去楚州,求见冠军侯叶华!
  “我的老天爷!”
  卢多逊发出了一声惊呼,他眼睛都直了,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怎么回事,苏州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怎么会莫名其妙,多了一座城池?”他哇哇怪叫,跟好奇宝宝似的。
  叶华重重哼了一声,“卢多逊,你跑去抢钱,逼得任天行把银子送回了吴越,摆了你一道,事情闹到今天,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要是知道,我就是你孙子!”
  “我连儿子还没有呢,收了你算怎么回事!”叶华半点不客气。
  卢多逊深深叹了口气,然后道:“侯爷,你那么聪明,能想不明白?我此来,可不是为了那点银子,你执意要招安任天行,甚至不惜放弃吴越。朝中议论纷纷,我过来,是想试探一下任天行,看看他究竟忠不忠心。”
  叶华用眼角看着他,不屑道:“你那不是试探,而是拆台!你是想逼着任天行反了,然后让我的筹算都失败了,好按照你们的方略来!”
  卢多逊连忙摇头,“侯爷,你误会了,真的误会……”
  “别废话!”
  叶华道:“你现在最好向陛下请罪,别等着我弹劾你!否则……呵呵!”
  卢多逊还能说什么,只能抱头鼠窜,可是他还没有出去,就让叶华给揪了回来。
  “苏州之变,接下来要怎么办,你说说吧!”
  卢多逊被叶华揪着衣领,十分狼狈,好在不影响他的脑筋,想了想,卢多逊惊喜道:“侯爷,这是天赐良机,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苏州,让任天行带着船队南下,牵制吴越水师,同时兵进寿州,吸引南唐兵力北上。再,再派遣使者,去拜会苏州的商会,跟他们取得联系,提供支援!”
  三条建议说完,卢多逊陪笑道:“侯爷,下官所言,可还有理。”
  “岂止是有理,简直是正中下怀,跟我想的一样,卢相公,你给陛下写一份奏疏吧,就把这个内容都写上。”
  “是。”卢多逊不敢违抗,提笔要写,叶华突然伸手,把毛笔扔到了一边,笑道:“这么大的事情,白纸黑字,未免不够诚恳。”
  卢多逊有种不祥的预感,他声音颤抖,“侯爷,你的意思是,是……”
  “写血书啊!”
  叶华笑道:“卢相公,为了表示你的诚意,用指头的血,写一份奏疏,说服朝廷诸公,支持本爵的方略,如何?”
  “哎!”
  卢多逊点头,叶华是真能整治人啊,得罪了他,是别想全身而退。卢多逊哆嗦着,拿起裁纸的刀,刚要在手上割一下,叶华却摇了摇头,似笑非笑把手指放在嘴边,示意了一下。
  卢多逊立刻就傻了,奶奶的,让我自己咬啊,叶华啊,你也太坏了!
  半个时辰之后,卢多逊十个手指头,都跟胡萝卜似的,又红又肿,写血书最糟心的就是写着写着,没墨水了,叶华还要求他,必须写工笔楷书,一个草字不能有,没法子,卢多逊只能一次次咬破指头,从里面挤出宝贵的墨水。
  等奏疏写完,他离着贫血都不远了。
  叶华看了看他写的东西,长出口气,“还算差强人意,字差着许多,意思总算是说明白了,我想这份血书送上去,那些人该明白怎么做了吧?”
  卢多逊无力地点头,附和道:“是啊,谁愿意跟我一个样啊!”
第520章
战争订单来了,政事堂傻了
  叶华离京之后,柴荣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他设了都点检,统御禁军,可是枢密院依旧是文官掌握,叶华在京,还能压制文官,可叶华外出之后,整个军国大事就全都要靠文官处置。
  薛居正这个枢密使实在是太弱了,根本扛不起庞大的压力。
  柴荣有意提拔赵普,接任枢密使,但枢密使不同三司使,实实在在掌握兵权,赵普资历还是太浅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柴荣没有说,就是赵普和赵匡胤是同乡,又都姓赵,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但硬要说有关系,也不算冤枉。
  若是让赵普接任枢密使,赵匡胤当都点检,整个大周的兵权,不都落在这俩人手里了。
  满朝臣子当中,柴荣能无条件信任的也只有叶华而已。
  所以柴荣思前想后,把一位老将调进了京城,此人名叫侯益,他的资历相当深厚,早年投靠李克用,因为征战勇敢,一路提拔重用,历经几朝而不倒。
  等到郭威进京的时候,侯益选择了投降,不久以老病为名,辞官回乡。
  算起来,此老已经年过七十,但身强力壮,听说一顿还能吃二斤肉,能舞动大铁刀,昔日的老将已经死的死,杀的杀,唯一剩下来的就是魏王符彦卿,偏偏又是外戚的身份,不方便委以重任。
  调侯益进京,成了最好的选择。
  柴荣果断降旨,让侯益与薛居正一起担任枢密使,不分大小。
  侯益活了一把年纪,其实是很懂进退的,不然他也不会在郭威刚进开封,就选择辞官致仕。
  不过老头子领兵一辈子,很有些主见。
  他见了柴荣之后,谈论起军国大事,侯益认为北方人善于骑马,不善于划船,与其浪费财力,发展水师,不如先攻取巴蜀,然后拿下荆湖,只要占据长江上游,然后择机渡江,灭了南唐就是。
  当年魏晋就是这么灭吴蜀,一统天下的。
  实在是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在海上,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未免太不智了。
  坦白讲,侯益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将领的看法,甚至包括禁军的将领,大家伙都觉得大周马步骑兵天下无敌,何必在水师上浪费功夫。
  正是出于这种情况,才有了卢多逊南下楚州,名为取银两,实则是来探看情况。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卢多逊走了没多久,就上了一道言辞恳切的血书,极力附和叶华的主张!
  “早就知道,这个姓卢的靠不住!就不该派他南下!”魏仁浦不客气道。
  薛居正耸了耸肩,低声道:“不派他去,谁还合适?”
  魏仁浦没词了,他们就是觉得卢多逊敢提出灭佛,是个无所畏惧的人物,性格强硬,能和叶华周旋一二。
  只不过他们忘了,叶华可比起那些木雕泥塑难对付多了!
  当初李谷不也是反对清丈么,结果被叶华逼着成了均田的急先锋,现在好了,把卢多逊派出去,又让叶华弄成了发展水师的吹鼓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