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783

  王元山成为天子近臣,深受宠幸,令人意外的是他不贪财,不好色,除了老实干活之外,就劝谏李存勖,要励精图治,一统天下。
  王元山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希望辅佐明主,干出一番堪比管仲乐毅的功绩……可惜的是,还没等他施展抱负,李存勖就兵败身亡。
  在那一场兴教门之变中,李存勖的五个儿子,长子被杀,其余四子,全都不知所踪。王元山感激李存勖的恩德,拼死救了皇次子。
  为了保住天子的血脉,王元山不敢继续做官,他索性化装成乞丐,试图寻找还忠于李存勖的力量,给殿下找一个存身之处。
  可惜的是,老练的李嗣源做事滴水不漏,很快掌控了天下,李存勖的余孽全都被消灭干净,就连失踪的另外三个皇子都被找到,悄悄弄死。
  那一段时间,是王元山和李继潼最艰难的日子,他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生怕什么时候,就被李嗣源的人抓到了。
  而就在那段时间,他们遇到了无忧洞的捣子。
  前面提到过,无忧洞聚集了许多前朝余孽,有大唐的,有朱梁的,自然也有后唐。无忧洞最初是打着恢复大唐江山的旗号,后来就纯粹成了地下的朝廷,无所不为。
  王元山仗着自己的才学,很快成为一个坛主,他依靠身份的便利,重新跟王家沟通起来,太仓王氏,在东南势力庞大,一拍即合。
  王元山掌握了东南的走私商路,靠着大把撒钱,在无忧洞中,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实力派。
  王元山很想靠着无忧洞的力量,辅佐幼主,拿回属于他的皇位。但是很不幸,王元山常年操劳,加之久在地下,染上了恶疾,浑身溃烂,在痛苦中死去。
  在他病重的日子里,李继潼昼夜侍奉,把他当成了亲爹一般孝敬。
  那么多沙陀的旧臣,竟然不如一个汉臣忠心,年幼的李继潼,备受打击,心性大变,在王元山死后,他以王元山儿子自居,继承了王元山的地位。
  别看他年纪小,但是手段狠辣,又极为聪明,手上还有钱,就这样,他越爬越高,掌握了整个无忧洞,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尚书令!
  ……
  听着王翰的介绍,叶华终于开始明白,尚书令那样草菅人命,那样肆无忌惮的缘由……一个堂堂皇子,流落无忧洞,境遇堪比从天堂掉落地狱,不扭曲发疯才怪!
  更何况,他唯一的指望,忠心耿耿的王元山又死了,一切都要靠他自己了。
  表面上,他是王元山的儿子,是太仓王氏的后人,是无忧洞的尚书令,可实际上,他又是李存勖之子,志在恢复李家江山……复杂的身份,沉重的压力,昼夜折磨着李继潼。
  他曾经试图在开封举事,很不幸,他遇到了叶华,无忧洞完蛋了。
  李继潼只能逃回江南,所谓狡兔三窟,他这些年,除了经营无忧洞之外,还染指摩尼教,同样,也被叶华重创,李继潼憎恨叶华入骨,恨不得能生吞了他,简直不共戴天。
  等回到了江南之后,李继潼发现,江南的环境,实在是太有利于摩尼教发展了,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是混乱。
  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心血,就能聚集起一股强大的力量。
  李继潼以残存的捣子和摩尼教徒为班底儿,迅速聚集起庞大的实力。
  凡是想做生意,想经营好作坊,商行,都要跟李继潼合作……有了筹码之后,李继潼找到了王家,他什么都没有讲,只是认祖归宗,然后利用他的力量,全力辅佐王家。
  这几年的功夫,王家在各地的纺织作坊,多达十家!织机超过了七千架,一跃成为东南最大的丝绸大户之一。
  就这样,李继潼和王家牢牢绑在了一起,他们彼此借助势力,一个在明,一个在暗,配合默契,才有了今天的势力。
  叶华微微颔首,“照这么说,那个谢家,那个五斗米教,是胡编的了?”
  “也不全是空穴来风。”王翰解释道:“谢家的确还有人在,但已经衰败不堪,五斗米教也有人存在,只不过人数很少,让李继潼给吞并了而已。”
  “哈哈哈!”叶华笑起来,“那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你怎么确定,那个李继潼是假冒的,这些事情,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莫不是为了把你们摘出来,才故意编故事,欺骗本爵?”
  叶华声色俱厉,大声叱问。
  王翰慌忙跪倒,痛哭道:“启奏侯爷,王元山虽然早死,但是他的发妻尚在,前些时候,我们找到了老太太,她亲自辨认过,李继潼并非王家子孙,他才不得不承认,并且讲述了所有过程!”
  “哦!”叶华笑道:“这么说,李继潼在你们手上了?”
  “没错,侯爷,小人已经把他带来了,准备交给侯爷,若是侯爷有什么不解之处,只管找他对质就是,小人绝不敢撒谎!”
  叶华冷笑,“你不敢撒谎,却敢配合李继潼谋反,还敢打江阴水师的主意,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王翰一听,一头杵地,痛哭道:“侯爷,小人是王家三房,以前有很多事,小人也不清楚,家中做主的另有其人。”
  “巧言令色!”叶华切齿道:“我会查得一清二楚的!”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跑进来,“不好了,有一伙人抢走了要犯,消失不见了!”
  “啊!”王翰眼前一黑,直接昏了过去……
第598章
流年匆匆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郭幸哥就十二岁了,他已经提前修完了学堂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算学的本事,哪怕许多老师都被他甩在了后面,而且还是看不见车尾的那种……只不过越是钻研,郭幸哥就越觉得算学深不可测,他知道的不过是一点皮毛而已。
  郭幸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叶华。
  叶华很自然告诉他,目前他学的都是初等算学,要想真正登堂入室,就必须学习数列、极限、微积分、级数等等,其中很多东西,就连叶华都是一知半解……不过对于郭幸哥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小家伙一直是充满了自信,他觉得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真正登堂入室,甚至有朝一日,超过叶华。
  微积分的课程会在半个月之后开始,郭幸哥难得有清闲的时候,他跑去开封,看了大半天的表演。
  在角斗场,粗壮强悍的北虏拿着兵器,拼死搏杀,热血沸腾,嗷嗷怪叫;隔壁有南洋的土人,黑瘦如猴子,轻松攀上十丈高杆,上蹿下跳,惹来一阵阵捧腹大笑。
  还有赛马,还有许多的大象,那么庞大的身躯,居然能站在三尺直径的圆盘上,还有钻火圈的老虎,像人一样走路的黑熊……
  开封城,似乎永远不会缺少新鲜的玩意。
  不过相比起这些,郭幸哥还是觉得城外的冠军庄园,更加有趣,叶华在摆弄的东西,才真正的高大上。
  所以小家伙在京城玩了大半天,就跑回了冠军庄园。
  他回来的很巧,正好赶上了饭口,叶氏老太太,居中而坐。
  老人已经很老很老了,但是胃口依旧很好,只不过有一点耳聋,她要求别人说话都要大声一些,而她自己也更加响亮。
  看到了郭幸哥,立刻让他坐到了身边,大声问道:“期末考了多少分?”
  这是老太太每次都挂在嘴边的问题,郭幸哥不出意外,通常都会告诉老人家,是满分!老太太听过之后,就格外高兴,立刻夹了个狮子头,放在了幸哥的碗里。
  回过头,老太太就黑着脸,对叶华怒道:“你瞧瞧,幸哥从小到大,多听话,成绩也是那么好,都没让我操心过……你瞧瞧你,你的那两个宝贝疙瘩,成天让我操心!就没见过那么皮的孩子!”
  叶华被老太太骂得低着头,不敢反驳。
  在三年前,符三还在金陵,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当时叶华简直高兴坏了,有儿有女,一次就凑成了一个“好”,叶华觉得他都被幸福填满了,破天荒跑去了一处土地庙,拜谢神仙保佑。
  远在京城的叶老太太更加高兴,好容易有了后代,叶家终于有了香火,她又是哭,又是笑,高兴没法,恨不得立刻见到重孙子,重孙女。
  只可惜符三产后虚弱,身体很差,没法立刻返回京城,再加上叶华还有一大堆公务处理,不方便返京。老太太都急坏了,她甚至想亲自去江南,身边的人都吓坏了,老人家八十多了,长途跋涉,水土不服,有个闪失,谁能担待得起!
  好说歹说,劝住了老太太。
  一直等到孩子两岁多,才跟着爹妈,回到了京城,见到了老祖母。
  两个小家伙长得都很好看,完美遗传了父母的优点,像是两个瓷娃娃似的,老太太别提多喜欢了,恨不得天天抱着,也喜欢个不够。
  但是很快老太太就发现了,这俩小东西远不像外表那么可爱,在他们的心里,藏着两只小恶魔!
  有一天,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家伙,在后花园玩。他们十分淘气,爬到了假山上,也不知怎么滴,就看到了远处的皇宫。
  隔着一条街,高大的宫墙,黄绿的琉璃瓦,让小家伙来了兴趣,他们伸出小手,指着皇宫方向,就嚷嚷着要去看看!
  哪里是能玩的地方吗?
  老太太可不敢答应,就告诉他们,里面住着皇帝陛下,是全天下规矩最大的地方,小孩子不能去的。
  叶家老大是个男孩,他歪着头,认真想了会儿,问道:“老祖,那里面是不是住着鬼啊?”
  老二也跟着嚷嚷道:“对,就是那种能吃人的红毛鬼!”
  两个小家伙一声接着一声,弄得老太太难以招架,偏巧赶上符皇后送两个儿子来拜师,正好让鬼母听到!
  老太太那个尴尬就不用说了。
  倒是符皇后很大方,她才不会跟两个小孩子一般见识,更何况她是孩子的大姨,喜欢还喜欢不过来。
  当即符皇后就抱着两个小东西进宫玩了一趟,这俩小家伙还挺懂事的,嘴也够甜,让符皇后心花怒放,破例带他们去面见柴荣。
  等见到皇帝,小家伙们高兴坏了。
  围着柴荣说,“你家里真大,好漂亮啊,比他们的府邸威风多了。”
  老大还从荷包里,拿出了一块糖,送给柴荣,当了见面礼,煞有介事告诉皇帝陛下,老爹说了,去别人家拜访,要送礼物的,京城的孩子,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短了礼数。
  这下子哄得柴荣哈哈大笑,你们送了礼物,不能不还啊!
  随便选吧,想要什么就拿什么!
  叶家老大早就盯上了柴荣桌上的一个盒子,四四方方,明黄色的,和娘藏钱的木匣十分相似,叶家老大踩着柴荣的大腿,爬上了桌案,伸手就去抓。
  这下子可把宫里人都吓坏了,我的老天爷啊,那是玉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