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783

  “启奏陛下,老臣查知,自从半月之前,京中菜市就每天毁掉蔬果,最多的一天,扔掉了二十车西瓜,足有上万个之多!许多百姓,痛惜流泪,古往今来,暴殄天物,无有如此!”赵上交又道:“百姓疼惜,有人想捡走,他们居然不让,还挖坑掩埋,撒上了石灰……试问,我大周到了物阜民丰的三代之治吗?是有花不完的金山银山?冠军侯,你身为太子之师,华盖殿大学士,就是这么教导太子的?你何以为人师表?又何以立足朝堂?”
  老赵当真是战力爆表,就差直接逼着叶华自杀谢罪了。
  他卖力攻讦,奈何叶华眼皮上翻,根本懒得搭理他。
  区区御史中丞,言官的老大,还用不着我出手,有学生们就足够了。
  果不其然,赵上交话音刚落,郭幸哥就怒了,“赵中丞,你讲话要有根据,我承认,是有扔掉西瓜的事情,可这事是我们和批发市场的官吏商讨做出的合理决定,跟冠军侯没有半点关系,你何以把罪名怪到冠军侯头上?”
  “商王殿下!”
  赵上交厉声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夫子讲究仁人爱物,为政者,更要爱惜民力,汉文帝不忍浪费百金修建宫殿,历代称之为贤君,上万个西瓜,至少也有上百贯吧?就被随便扔了,还有那么多蔬菜,浪费掉的何止百金?商王殿下,你就不知道惭愧吗?”
  郭幸哥翻了翻白眼,“鼠目寸光的无用老朽,你只看到扔掉的,可曾想过多赚的钱?”
  “什么意思?”老赵怒目横眉,别看是宗室亲王,胆敢辱骂当朝重臣,你当自己是叶华啊!
  “商王殿下,听你的话,莫非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诚如是,罪过只怕更大!”赵上交立刻对柴荣道:“恳请陛下,派遣专员,彻查此事,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不然太子和商王胡作非为,上行下效,人人铺张浪费,我大周的前途堪忧啊!”
  赵上交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许,虽然有些小题大做的嫌疑,但是防微杜渐还是很有必要的。
  柴荣听他们吵了好半天,终于开口了。
  “太子,朕知道这些日子,你去了乡下,还不止一次,回来之后,就下令销毁蔬菜水果,你是怎么想的?”
  突然被老爹点名,郭宗训小脸发白,下意识向小叔的身后躲,显得很慌张。戚同文咳嗽了一声,“殿下,既然圣人问了,你就如实的说,这些日子你可做了不少事情呢!”
  郭幸哥也道:“没错,殿下,让这个老糊涂蛋瞧瞧你的厉害!”
  得到了鼓励,郭宗训终于仗着胆子道:“太多了,西瓜太多了,卖不上价钱的,瓜农赚不到钱。”
  “所以就要销毁?”柴荣沉吟道。
  “嗯,把西瓜扔了,剩下的好西瓜就能多卖三倍的价钱!”
  “哦!”柴荣到底是卖过茶叶的,他瞬间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忍不住走到太子的面前,强压着兴奋,问道:“皇儿,你是说西瓜太多,害怕谷贱伤农,所以才要销毁?”
  太子用力点头。
  “不只是西瓜,还有那些蔬菜,也是一个道理?”
  太子道:“是,烂菜必须扔掉,不然会拖累菜价的,菜卖不上价钱,农人几十里跑到京城,太辛苦了,还要赔钱,父皇,他们都住很破很破的茅草屋,比,比先生的竹楼还破哩!”
  小太子的话有些跳跃,可柴荣却欣喜摸了摸他的额头,然后对着戚同文道:“戚先生,还是你仔细说说吧!”
  戚同文点头,他先把过往京城买菜的过程讲了一些,然后话锋一转,“陛下,市场的小吏也像赵中丞一样,觉得蔬菜瓜果来之不易,一定要卖完,哪怕一车菜,只卖几文钱,总比没有强!”
  戚同文用眼角斜了赵上交一眼,见老家伙面色不渝,他略带讥诮,继续从容道:“小吏们舍不得扔,菜农也觉得能卖一点是一点……可他们忘了,正是这些烂菜,烂西瓜,拖累了所有蔬菜的价格!”
  一车品相不好,大小不一的蔬菜,可能只卖十文,二十文,但是如果仔细挑选,也能选出一半的菜。
  相比之下,一车好菜,要一百文,二百文,差了十倍的价钱。
  京城的饭馆酒家,除了最顶尖儿,几乎都会买一些烂菜……他们买了烂菜,好菜就卖不上价钱,受损的菜农更多!
  “陛下,这段日子,平均每天,菜市销毁二十车的烂菜,原来一车青菜涨价到了三百文……农夫每车获利,增加了一倍还多,农人辛苦劳作,总算能有回报,全都欢欣鼓舞。”
  戚同文把道理讲清楚,金殿上又没有笨蛋,谁都听得明白。赵上交没有仔细研究,就胡乱指责,着实没道理。
  老赵当然不是轻易认输的人,他把脑袋一晃,“果然是囤积居奇那一套!你们为何不把菜价提到五百文,一千文?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你的眼里只有菜农,那京城的百姓怎么办?”
  戚同文轻笑了一声,“这就错了!你可知道京城的菜贩,什么成本最高?告诉你,是租用店铺摊位,是聘请人工。而且烂菜充斥,影响了菜贩的销量,现在菜价上去了,销量也上去了,零售菜价,大约上涨了不到一成,京中的百姓虽然有些怨言,可还是能够接受的。”
  “说得好听!”赵上交不客气道:“这京城上下,有多少穷苦人?现在的菜价都吃不起,涨价岂不是更吃不起了?你想饿死他们吗?”
  “不会的!”郭宗训突然道:“我们想到了办法,给,给穷人发蔬菜劵!”
  “皇儿,你说什么?”
  “父皇,先生和小叔商量过了,他们从菜市的盈利拿出一些钱,专门采购蔬菜,然后低价卖给京城中真正的穷苦百姓。”郭宗训认真道:“我们花了三个月时间,让每个人都有菜吃!”
  柴荣大感欣慰,轻笑道:“是啊,你们能花三个月,可有人却连菜市场都不愿意去!”
第635章
郭宗训的请求
  完了!
  赵上交完了!
  柴荣的一句话,等于宣告赵上交的仕途彻底断绝,老头子不得不提前卷铺盖回家了。那些许诺替老赵摇旗呐喊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巴。毕竟没有哪个高官愿意跑菜市场,他们甚至连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分不清楚,这时候跳出来,除了给致仕老臣的名单上增加一个新名字之外,别无作用。
  所以很多人乖乖选择了闭嘴,柴荣满以为会有更多人跳出来,毕竟是言官的头儿,总要有点号召力,事实证明高估了这帮人的节操和义气,这场官司匆匆结束了。
  就连戚同文和郭幸哥都觉得不过瘾,他们准备的东西远远不是这么一点……就连郭宗训都有点失落,明明写了那么多,那个白胡子的臭脸老头,居然只知道咬着谷贱伤农来打……他也太肤浅了!
  父皇的朝中怎么会有这样的笨蛋呢?
  母后生前的时候说,朝中贤臣众多,可现在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郭宗训晃着小脑袋,若有所思。
  “皇儿,你们留一下,还有事情要谈。”
  说来惭愧,一群大臣还不如皇帝对商业的了解深入,柴荣叫上叶华四人,到了偏殿,戚同文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双手奉上。
  柴荣一边翻看,一边听讲解。
  金殿上叶华一直没有开口,这时候他却第一个开讲了。
  “陛下,所谓爱惜物力,成物不可损坏,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赵老夫子忘了前提条件。”叶华笑道:“历代都是以农业为主,哪怕是丰年,物资积累也不多,短缺就是千百年的常态,所以绝不能铺张浪费,哪怕是烂菜叶,也要利用起来。”
  叶华笑道:“不过当下的大周情况出现了一点变化,倒不是说整个大周都不缺物资了,只是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不再极度短缺了……”
  叶华给柴荣举例子,就拿开封来说,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市场超级庞大……而开封周围,因为推行均田的原因,有不计其数的自耕农,他们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小农经济当然不利于提高农业的效率,但是却没见哪个大地主,把土地都种上了蔬菜。
  道理很简单,蔬菜没法储存,也没法长途贩运,远不如粮食、生丝一类的东西方便……而且不管多大的地主,一顿也是吃那点菜,随便种点,够自己吃就是了。
  但是对于小农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他们种植蔬菜水果,能够获得比粮食高五成的收入,虽然很辛苦劳累,但是甘之如饴……通常情况下,菜农除了冬季之外,全都在忙碌,而且是一家大小,无一例外,有很多人,即便到了冬天,也不歇着,他们会养殖鸡鸭肥猪,赶在年关前,送进京城,换取过年的花销……
  这种分散小农经济,哪怕在后世也有很大的作用,据叶华所知,国人的蔬菜水果消耗,以人均来衡量,都是远超发达国家的,而且还是一骑绝尘的那种……没有办法,谁让很多国家的土地都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
  那些大农场,只会生产“黄小玉”,在国际期货当中,可没有西瓜一项!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开封周围,水果蔬菜基本上实现了供需平衡,甚至还略微供大于求!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甚至应该普天同庆。
  可问题是过剩的蔬菜会冲击价格,丰产不丰收,当集中上市的时候,甚至连成本都赚不回去。
  叶华将整个状况介绍清楚,解决办法也就呼之欲出了……郭幸哥拿出了他的专长,向柴荣讲解道:“陛下,经过计算和验证,平均每天销毁百分之三到五的烂菜,就能提高五成左右的菜价。大多数菜农都能从中受益!”
  “也就是说,还有菜农吃亏了?”柴荣反问道。
  “没错,主要是那些提供烂菜的菜农。”郭幸哥道:“这些菜农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人是故意以次充好,还有一些是因为天灾人祸,另外,有一部分菜农,离京太远,道路颠簸崎岖,在运输途中,蔬菜受损了。”
  “针对这些情况,臣拟定了相应的办法,不如一些有意提供劣质蔬菜的,要取消贩运的资格。至于道路遥远,路途崎岖的,臣以为应该修桥铺路,而且,臣觉得要用四轮马车取代两轮马车,既平稳运量又大!”
  不愧是理工男,郭幸哥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技术手段上。
  四轮马车不算新鲜东西,冠军坊运送铁矿石就用的四轮马车,只要把道路修好,就能推广。
  剩下就是天灾意外了,这块情况非常麻烦。
  戚同文他们也没有办法,倒是叶华,拿出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臣以为要从三个方面下手,首先,开封府要编出一部分预算,作为紧急救助的专款,其次,要鼓励农民投保!”
  银行都出现了好些年,再发展保险行业,也是顺理成章,不光是农产品,向海外贩运货物,也同样需要保险。
  “最后就是农民互相保障了。”叶华道:“商人有商会,匠人有行会,农民也该有农会……把菜农结合起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能获取议价的主动权!”叶华认为,最好能让农会强大到在京城直接设立店铺。
  中间环节少了,菜农能卖高价,百姓能买到物美价廉的蔬菜……
  叶华谈过之后,就轮到了戚同文,他主要是站在百姓这边看的。
  把菜价提上来,让农民受益,给穷苦人家提供低价蔬菜,让他们不至于吃不起,只不过那些不算很穷,可也绝不富裕的人,要怎么办?
  “陛下,草民记得,在数年之前,三司就陆续出钱,收购粮食,保护粮价平稳……草民觉得,是不是在工钱上面着手,也该制定一个工钱标准!”
  戚同文成功把话题引到了另一个方向……君臣的讨论越发热烈,郭宗训虽然没有插话的余地,但是他成就感十足!
  书上说,明君圣主,要让老百姓衣帛食肉,他现在做到了让老百姓吃上蔬菜,貌似离着圣君也不远了,至少看到了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