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83

  叶华翘着二郎腿,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
  李光睿的效率还挺高,首批2000人,立刻在党项骑兵的保护之下,向大周进发。
  麟州大约在后世的陕西神木附近,要向南穿过银州,跨过无定河,再翻过横山,才能到达大周的延安州一带,全程大约700多里,假如坐着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可放在古代,没有十天半月,绝对到不了。
  沿途有山有水,有土匪有强盗,如果没人保护,绝对是九死一生。
  叶华可不想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他宁可让李光睿多占点便宜,也要把百姓安全送到目的地,反正他吃的亏,转头就能从南唐那边几倍讨回来,更何况,他从来就没吃亏过!
第86章
先进的商业模式
  身为党项的少主,李光睿亲自护送,重视之意,不言自明。他是真想看看,叶华这小子许诺的那些,能实现几分几厘!
  他不奢望能全部兑现,甚至能做到一半,就已经烧高香了。
  李光睿带领1500名骑兵,护送2000人,跋山涉水,在重阳当天,抵达了延安府。负责接待他的是魏仁浦和王仁瞻。
  就在一个月之前,魏仁浦高升集贤殿大学士,作为当初起兵的功臣,郭威还是够意思的,从藩镇的幕宾,到宰执相公,这一步夸得可是够远的。
  和范质,王溥这些人不同,魏仁浦出身寒门,又没有中过进士,完全是草根出身,只因为押对了宝,才骤然显贵。
  当然,老魏的智谋才略都是一流的,可就是不得人心,在几位相公当中,排名最后。
  谁还没有点傲气,魏仁浦发誓要让瞧不起自己的那些人看看,我的本事,不是你们能比的!
  “子丰,叶使君交代的都安排好了?”
  王仁瞻忙道:“请魏相公放心,任凭他李光睿多大的本事,都要栽倒温柔乡里,爬不出来!”
  “嗯。”魏仁浦颔首,“记住了,要放长线钓大鱼,把党项人收服了,西北就安定了,河东的刘崇就是一条死鱼,再也别想翻身!”
  “明白!请魏相公瞧好吧!”
  在魏仁浦和王仁瞻的联手安排之下,盛大的欢迎仪式开始了,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百姓们夹道欢迎,就像是迎接胜利归来的王师一般。
  第一批从麟州归来的百姓,受宠若惊,简直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
  就在城门口,一溜几十口大锅,冒着热气。
  每个人都能分到一碗热粥。
  这个粥和普通的粥不同,是用羊骨头熬的,足足熬了两个时辰,米粒完全碎了,骨髓融入其中,热气腾腾,暖胃暖心。
  捧着粥碗,好些人都哭了。
  魏仁浦笑着对大家道:“你们不远千里,辛苦跋涉,受了太多的委屈。现在到了大周,就是到了家!咱们都是汉家儿郎,都是大周子民!圣人已经降旨,给你们划分了田地,安排了住处,等到春暖花开,还有农具种子,只要大家伙肯出力气,肯干活,等到明年的时候,你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就能吃上羊骨粥,大家说好不好!”
  老百姓激动万分,纷纷跪倒,扑在地上,叩谢天恩。
  魏仁浦让手下的小吏,带着他们去领田契,然后按照不同的州县,分配安置……西北战乱是最频繁的,洛阳,长安,关中各地,都有数之不尽的荒地,安置一点不难。砍一些树木,用芦苇遮盖,就是个简易的安置房。
  今年丰收,朝廷有了存粮,每个人发100斤粮食,还给了一些衣物农具,老百姓的勤劳真是不吹的。
  谁都清楚,指望着朝廷给的东西过日子,最多也就是饿不死而已,要想过得好,还要看自己的双手!
  所以当安顿下来之后,这些人就积极行动起来,有人山上砍柴,有人去地主家里扛活儿,有人打猎打渔……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幸运的是,大周减少了很多苛捐杂税,吏治比起北汉要强了太多,没有打扰,老百姓就像是野草一样,凭着一点阳光雨露,就快速扎根,旺盛生长,要不了多久,就能铺满每一个角落。
  安置百姓,不算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吸引来更多的百姓!
  所以,主意还要打到李光睿的身上。
  这位到了延州5天,几乎天天都是酒宴,吃喝玩乐,歌舞弹唱,快活是挺快活,可没人跟他谈事情,弄得李光睿心里毛毛的,别是上当了吧?
  他实在是熬不住了,第6天,他主动来拜访魏仁浦。
  魏仁浦笑呵呵招待他,“李将军不来,老夫也要请你,这是盐引,你过目。”
  第一批2000人,每人1000斤,一共是200万斤青盐,凭着盐引,就可以免税进入大周,李光睿看完之后,点了点头。
  “很好,魏相公果然信守承诺,让人佩服。”
  “呵呵,李将军其实第一天老夫就该给你盐引的,只不过是叶使君来信了,他跟我说,你们也有许多要采购的货物,老夫已经帮你们准备妥当了,请李将军过目吧!”
  魏仁浦带着李光睿,到了一旁的花厅,迈步进来,暖风扑面,跟到了春天似的,哎呦,怎么花都开了,还有蝴蝶鸟雀?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光睿愣了半天,他仔细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楚,原来花都是用纸张丝绸做出来的,那些鸟雀蝴蝶,是薄纱上面的刺绣,惟妙惟肖,竟然和真的相仿。说起来李光睿也是见过世面的,可花厅里的每一样东西,从陈设家具,到布匹丝绸,全都让他感到自惭形秽,就好像一个满身污泥的人,被扔到一尘不染的仙境,如何不惭愧!
  魏仁浦笑呵呵道:“叶使君和老夫是忘年交,他交办的事情,我不能怠慢。这些货都是从京城运来的,李将军看中了什么,开出个清单来,一律按照京城的价格交易。至于你们运来的青盐,也按照京城的价格算,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岂止是不会吃亏,简直占了大便宜!
  李光睿激动地手足乱抖,“魏相公,所有的东西,我们想采买多少,就采买多少?”
  “那是自然。”魏仁浦笑道:“叶使君特别交代了,他说以李将军的脑力,多半会打算向西域出货,赚那帮土包子的钱,没错吧?”
  难得,李光睿老脸通红,他惊讶道:“叶使君真的这么说?”
  “哈哈哈,论起经商做生意,满朝之士,没人比叶使君更精明了!李将军,这边请。”
  魏仁浦带着他出了花厅,穿过一条街,来到了汇通钱号的延州分号,掌柜的把他们迎接进来,他给李光睿展示了交易的过程。
  运来的青盐,折成价格,算作收入,购买的货物,构成支出,二者相抵,有剩余,就是党项赚了钱,会存在钱号的账户上。如果不够,就要他们运更多的盐,或者拿金银铜钱填补,每个月都会结算一次。
  掌柜的向李光睿道:“有了钱号之后,避免了搬运铜钱的麻烦,也不必每一笔交易都用真金白银,我们给算一个总支总收,简单明了。而且账户的余额存3个月以上,就能每年拿到一成的利息。”
  掌柜的耐心讲解,李光睿仔细倾听,花了半天的时间,他终于弄明白了。
  基本上,他只要把盐运来,交给钱号,然后再挑选好喜欢的物资,把购物清单也交给他们,一切都不用管了,自然有钱号的人帮忙处置。
  如果商品有质量问题,钱号自然帮忙打官司处置,还能申请钱号代为赔偿……每一项服务,都十分贴心,把什么麻烦都考虑到了!
  “叶使君真是个信人,他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李光睿信了百分百,对叶华是再无半点怀疑,甚至觉得自己的想法太龌龊了,怎么能以小人之心度叶华之腹呢!惭愧之下,他立即发誓,要动用全族之力,帮忙护送百姓。
  “老夫多谢李将军高义了!”
  魏仁浦深深一躬,可心里却在鄙夷,还是太嫩了,你啊,早晚要被叶华给卖了!
第87章
叶华的正道
  李光睿用半个多月赶到延安州,却只用了6天,就回到了麟州,期间还和他爹李彝殷会面商讨了一番。
  没人知道他们父子谈了什么,但是接下来党项人完全动员起来。
  李光睿安排了7000人,2万匹马,分批协助护送百姓,李彝殷坐镇夏州,他要忙碌许多,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青盐,去供应大周,换取暴利,另外一方面,他也向河西,乃至西域一带的部族和国家发出了邀请。
  羌人,吐蕃人,于阗人,回鹘人,还有奇奇怪怪,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李彝殷现炒现卖,把叶华的那一套都用在了这帮人身上。
  给他们最好的吃喝,套交情,做朋友,然后大谈生意经。
  那些精美的丝绸,昂贵的瓷器,党项人用不了多少,可转运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一个盘子要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贵!至于丝绸,更是只有王公贵胄才能享用的好东西。
  以往党项人是没多少钱,进不来货,眼看着肥肉,吃不到嘴里。现在好了,大周的门户开了,他们的财路也来了。
  牛羊,金银,珠宝,美玉,奴隶……李彝殷狮子大开口,他把从大周弄来的货物,加了3倍卖出去,然后呢,他再拿着赚到的钱,跑去大周采购物资,继续大赚特赚。
  所以说,没有人是笨蛋,你去忽悠党项人,党项人也如法炮制,去忽悠别人,这年头就是个忽悠人的时代!
  叶华都没有料到,他的举动竟然将中断了许多年的丝绸之路给恢复了,这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使君,7000名俘虏都带走了,另外还运了4000多名百姓,加起来就是一万多人了!”赵普兴冲冲算账,“目前从河东逃往麟州的百姓越来越多,每天少说有六七百人,多的时候过千人,我看刘崇该哭了!”
  对一个小国来说,不停失去人口,就像是难以愈合的伤口,每时每刻都在流血,能把人活活折磨死!
  赵普发自肺腑道:“使君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属下佩服,真是服了!”
  叶华眨了眨眼睛,轻笑道:“这不算什么,小道而已!”
  “啊!”
  赵普惊得叫出来,这还叫小道?兵不血刃,将北汉折腾得死去活来,靠着三寸舌头,驱使党项宛如奴仆,这份纵横捭阖,这份运筹帷幄,差不多赶上张仪苏秦了,赵普觉得自己要是能做到叶华的程度,就死而无憾了。
  可听叶华的语气,似乎很是不屑,难道他还有更厉害的招数?赵普的心一下子热了起来,他吸腹探身,满怀崇敬,仿佛面对着圣贤在世,正好请教人间的至理学问,声音都有点变了,“使君,属下斗胆,纵横捭阖,仕途经济还是小道,那什么是大道?”
  叶华想也没想,直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赵普愣住了,头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他倒是听过,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句子,可后面一句,他就不知道了,莫非是叶华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