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783

  “我……我,怕是不妥吧!”
  老魏早就和家中决裂,更是不惜背上骂名,只为了推儿子一把……那时候魏仁浦或许也没有想到,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父子天性,魏相公,你怕是最理解柴太傅的心情……治国虽然要严厉,却也不能不讲人情,尤其是父子亲情,你说是吧?”叶华笑道:“要是你觉得没脸,那就让我陪着你去!”
  “放屁!”
  老魏气得爆粗口了,“我是他爹,有什么没脸的!老夫的家事,也用不着外人掺和!”说完,魏相公又迟疑了,“现在国事繁忙,我还要忙议会的事情……要不……”
  “你还是怕了!”范质笑呵呵走过来,“魏兄,去吧,你的事情老夫帮你打理。”
  王朴和李肆也都走过来,笑呵呵道:“世间至亲,莫过父子,魏咸美是可造之材,魏相公要好好点播,别让他心中有愧,坦坦荡荡做人,堂堂正正为官!”
  范质也道:“就是,我们几个老的撑不了多久,若是你们父子能接连拜相,也是人间佳话啊!”
  在四个人的劝说之下,魏相公终于站起了身体,甩着大步往外面走,等到了门口,突然回头,冲着几人深深一躬,然后毅然前往魏府。
  目送老魏离开,大家伙互相看了看,都笑了起来。范质就说道:“多少年来,政事堂从来都是勾心斗角,没有一刻消停。大半的精力都用来你争我夺,几时如今日一般,能一心一意!”
  老相公用力握紧拳头,“我等炎黄子孙,华夏苗裔,是这天下最尊贵,最聪慧的一群人,几千年来,披荆斩棘,雄踞中原,四夷战栗惶恐,无不臣服。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彼此内乱不止,才给了沙陀,契丹可乘之机,荼毒中原,残害生灵……纵观历代得失,合则天下无敌,分则内忧外患,受尽屈辱,教训不可谓不沉重!”
  王朴抚掌大笑,“范相公高论,一针见血!但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心似水,民动如烟,该如何抓住所有人的心,颇为费力啊!”
  李肆道:“我们现在不就在做这个,让所有人进入议会,给予不同的人群,表达意见的权力,治国就是要平衡协调,尽量让所有人都满意。”他说完,笑着问叶华,“师弟,你怎么看?”
  叶华想了想,笑道:“让所有人都满意太难了,我只能说,尽量先让国人满意,如果做不到,就让国内大多数人满意!假如有一天,内阁变成了士绅官吏,或者是豪商巨贾的内阁,我们就失败了!”
  叶华的神色变得格外凝重……显然,一柄神剑,高高举起……该杀人了!
  魏府,花厅。
  魏咸美躬着身躯,给老爹倒了一杯葡萄酒,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爹,这几年你老受委屈了,都怪孩儿不孝,孩儿给爹爹赔罪!”
  老魏摆手,“行了,别说没用的了,为父这一次回朝,恐怕是再也帮不了你了。叶华让我筹组议会,这些各地,各行业的代表,必定都是人精儿,他们肯定会盯着满朝文武,专门找你们的毛病,假如你小子落到了他们手里,为父想手下留情,怕是也没有理由啊!”
  魏咸美用力摇头,大笑道:“父亲放心,孩儿早就想好了,经过这么多事情,我要是还不能如雄鹰一般,翱翔万里,搏击长空……还需要父亲羽翼庇护,孩儿就真的该死了!”
  魏咸美信心十足……其实从当年老魏不惜拿自己祭旗,推了儿子一把,魏咸美就作为间谍,归入赵普门下。
  在这几年的光景,他默默观察着赵普如何结党营私,如何狐假虎威,又如何筹谋叛乱,一直到彻底败亡。
  与此同时,魏咸美也在感受着叶华那份神出鬼没,动于九霄之上的功力!
  比较下来,魏咸美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叶华向来不会去大肆拉拢党羽,在官场上,光靠着人多势众,并不能取得胜利。真正的高明之士善于造势。
  所谓大势所趋,无往不利!
  什么叫做大势?
  君臣和睦就是大势!
  只要柴荣和叶华不翻脸,就没人能斗得过他们,赵普所有的根基,都建立在君臣终有一战上面,败得稀里哗啦,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有人要问,保持君臣和睦很难吗?
  当然很难!
  两个同样强大的人物,只能共患难,绝不可能同富贵。
  天下安宁,明君和权臣,必然要斗个你死我活!
  别说什么感情,就算是父子兄弟也不管用。
  或许有人又要问,既然如此,那叶华跟柴荣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两个脱离了人的范畴吗?
  当然不是!
  叶华早在很多年前,就建立大周学堂,后来戚同文进京办学……在群臣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中立客观的学者。
  他们认认真真研究大周的问题……他们每年都有许多报告,提醒柴荣,大周的农民处境有多艰难,工人的待遇有多糟糕,掌握了绝对财富的商人资本家,不断腐蚀官吏……工商的快速发展,除了带来富国强兵,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问题,每一项都能让大周王朝万劫不复!
  相比之下,君臣的那点冲突,或许真的不算什么!
  “爹,你知道不,去年入冬以来,江南有多少人饿死?”
  魏仁浦老脸变色,“你说什么?江南还能有人饿死?”
  魏咸美苦笑反问道:“怎么能没有?爹,中原都组建了合作社,不太好对付,江南可没有……许多商人就把河东等地的粮食,低价运到江南,然后大肆抛售,压低粮价!”
  低廉的粮价对城市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对于生存本就困难的粮农来说,却不亚于灭顶之灾!
  “粮价太低,辛辛苦苦一年,还抵不过在城里做工一个月的收入……许许多多的农民就抛弃了土地,进入城里务工!”
  “那些有钱人就趁机兼并土地,用来种桑树,种棉花!”老魏何等敏锐,立刻捕获到了关键,“当真是好算计啊,压低粮价,既得到了劳力,又拿到了土地,一举两得!”
  魏咸美耸了耸肩,“谁说不是,只是他们这么一弄,乡村越发衰败,那些无法进城的人生活困苦,乡民破产,有人饿死也就不奇怪了!”
  魏咸美感叹道:“别的我不敢说,冠军侯有一点的看法是真的高明,资本就是吃人的!而且是连皮带骨,生吞活咽,没有半点客气!”
  魏咸美气哼哼一砸桌子,震得盘碗响动,老魏也是面色凝重。
  “唉,真是想不到,他们居然如此丧心病狂,看起来朝廷又要杀人了!”
  魏咸美摇头,“爹,人是该杀,奈何只要有利可图,还会有人继续做……当务之急,是赶快向外面移民,赶快开拓市场,尤其是辽东和南洋,一处是肥沃的黑土,一处水热丰沛,一年能三熟四熟,把人移出去,土地的压力就小了,外面的粮食进来,朝廷就能拿出更多的资源,救济穷人。还有,开拓了市场,把资本的力量引向外面,也就没精力祸害大周了!”
  魏咸美抓了卢多逊,立下了大功,已经升任户部尚书……作为一个很了解大周情况的官吏,他向内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第784章
武装屯垦团
  老魏回到了内阁值房,见面就跟叶华提起,户部尚书魏咸美主动请令,要负责移民事宜……听到这个消息,叶华不是高兴,而是吃惊……他当然需要有人主持移民,可历来移民都不是好玩的事情。
  每一次大举移民都伴随着严重的伤亡,张洎和卢多逊都是戴罪之身,被发配去移民,魏咸美擒拿卢多逊,抓住了李重进,是立了大功的,他主动请缨,就算有心立功,老魏也该拦着,这里面有多少凶险,精明的魏相公不会不清楚吧?
  “那啥……我看还是另择人选吧?”
  魏仁浦把眼睛一翻,“怎么,你瞧不起我儿子?告诉你,当年我儿子就在幽州做官,他才十几岁,就敢买卖奴隶,那小子手黑着呢!”
  这是夸他还是骂他啊?
  叶华目瞪口呆,“我说……魏相公,你不会让儿子赶出家门,跑我这来报复他吧?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老魏气得拍桌子,“你胡说八道什么?老夫的儿子想要立功做事,老夫替他争取,有什么错?叶华,老夫告诉你,别以为全天下就你一个人忧国忧民,老夫就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后生可畏!”
  魏相公说得那叫一个底气十足,自信满满!
  ……
  还真别说,魏咸美的确让叶华很刮目相看……“侯爷,事情是这样的,江南并没有经历太多的战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且光种桑棉,结果就是人多地少,大量的劳力涌入城中,据卑职所知,东南的民生,非常艰难。”
  “卑职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不穷。眼下朝廷可以吸收青壮,进入射击社,学习火枪使用,然后给予他们一张地契,前往辽东,开拓屯垦,所得土地,悉数归他们所有,不愁没人响应。”
  叶华颔首赞叹,“你的办法的确不错,眼下的时机也成熟了,只是辽东女真遍地,民情复杂,想要往外移民,必须做好预案,否则就是置百姓于死地啊!”
  “卑职晓得!”
  魏咸美笑道:“侯爷,我是这么打算的,朝廷派遣骑兵越过长城,对那些大的部落进行扫荡,把他们驱赶走了,我们的人就占据空下来的土地,或是耕种,或是放牧……我们户部这边调集一批农学家过去,帮着老百姓安排。然后再招募商人,去采购百姓的产出,总而言之,卑职一定通盘安排好,不敢说所有百姓,都能安全发财,但至少能保证九成以上的百姓安全!”
  叶华又问了花费,补贴的问题,魏咸美全都对答如流,他预估第一年需要支付五百万两的费用,等到第二年之后,开拓收入增加,朝廷实际支出就可以逐年减少。在二十年之内,不管是辽东,还是草原,全都会纳入大周的版图,到了时候,不但不用花钱,还会给朝廷增加丰厚的财政收入。
  叶华耐心想了想,他突然笑道:“我再提醒你一件事情,在辽东有黄金!”
  “黄金?”
  “嗯!辽东的黄金储量,恐怕比整个大周都要多!”
  叶华可没有吹牛,后世的东北就有黄金,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地区,更是有数之不尽的黄金,据说俄国人在那里弄到了六千吨黄金!相当于俄国全部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
  柴荣曾经说过豪言,要建一座金院子,假如能把辽东的黄金弄回来,这个目标怕是就能轻易实现了!
  听到辽东产黄金,魏咸美简直喜不自禁,连连拍巴掌。
  “这回好了,卑职更有信心了!”
  ……
  金陵城,东南纺织中心,拥有二百三十万人口的超级都市。
  曾经南唐皇帝李弘冀,倾尽东南资源,建立起庞大的纺织作坊,成为大周的丝绸纺织中心,也是海外商人云集的所在。从两年前开始,东南的作坊开始大量采购蒸汽织机。
  随之而来的就是丝绸布匹产量,几十倍,上百倍增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