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83

  李谷不是不懂,只是他总觉得可以有办法抑制兼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没准他能成功,或者过些时间,就有更聪明的办法横空出世。
  文人吗,喜欢天真幻想总是难免的。
  而叶华呢,就是要让李谷醒过来!
  试问,一个话都说不太明白的少年,他都知道要攒钱买地,有了地就有一切……那其他人呢?当所有人都为了土地疯狂的时候,天下虽大,又有多少可以分的土地,哪怕是九五至尊,口含天宪的皇帝,也没法和九成以上的百姓作对。
  李谷的脑门冒汗了,比刚刚干活冒的汗还多。
  他绞尽脑汁,却也不得不承认,叶华说的有道理。
  “冠军侯,照你的意思,难道就不要均田,不要府兵了?”
  “非也!”叶华连忙摇头,“李相公,天下动乱的根源就在于土地不均,改朝换代,岂有不行均田的道理!至于建立在均田之上的府兵,也是不错的办法,包括抑制兼并在内,这都是良政,可不能马虎!”
  李谷气得笑了,“既然都是良政,那你反对什么?”
  叶华翻了翻眼皮,“一支靴子做得再漂亮,能穿出门吗?我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才行,不可只偏重一个方面。”
  李谷追问道:“除了耕田之外,另一条腿是什么?”
  “工商!”
  叶华很轻松给出了答案,“李相公,刚才你不是问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老百姓把粮食蔬菜什么送来吗?原因很简单,老百姓不信任我们,去年朝廷授田,辛苦了一年,老百姓有了收获,交了皇粮田租,把家里的仓库堆满,又储存了不少蔬菜,很多百姓就已经暂时满足了……”
  颠沛流离,战乱不断,能安定下来,还有什么奢求,百姓已经被吓怕了,坑苦了,不敢离开家门,更不敢跑到京城去卖东西。
  叶华只能让人去村子里,真金白银,货真价实,和老百姓进行交换,等到百姓拿到了钱,相信了他们,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其实原来我也想错了,以为安定下来的百姓,就会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在京城多开铺面,就能赚钱。在乡下走了些日子,我才明白,大多数的百姓,他们不是这么想的,宁愿喝粥吃咸菜疙瘩儿,也要把钱攒下来,买田买地,就算有更多的田,产更多的粮食,也把腰带勒得更紧,好更多的地!”
  “就拿那个少年来说,如果足够幸运,他攒够了钱,购买荒地,耕种五年,土地越来越肥,家里的积累越来越多,辛勤劳动,等到他四五十岁的时候,或许就能成为村上最大的地主!”
  叶华发现,地主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苦干实干,卖命去干,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至于另外一种,那就是靠着权势,巧取豪夺,用尽各种办法,到处抢占,坑蒙拐骗,无恶不作换来的,这两种人,不好一概而论。
  “李相公,当村民愿意拿出商品交换之后,就有一些心思机灵的农户,他们主动站出来,帮着我们收购粮食蔬菜,收购想要的一切东西,有了他们在,我们的效率更高,其他的村民也免了奔波劳碌之苦……不过我也要防着这些人,压低价格,甚至用强迫手段逼百姓拿出粮食,所以现在去村子了解情况,就是看这些情况,如果有人行为恶劣,要立刻终止代收资格,严重的还要交给衙门法办。”
  李谷用心听着,听到了最后,突然如遭雷击,恍然大悟……
  “妙啊,真是太妙了!这些站出来代收粮食的,其实就是行走天下的商人!冠军侯下去查访,防止他们危害百姓,就是行朝廷的监督职责!以小见大,治理天下的道理,居然就在这小小的买卖中间!老夫半百之年,读书万卷,竟然不如这半天所得,真是惭愧,惭愧啊!”
  李谷起身,拍了拍屁股,欣然道:“冠军侯,咱们去乡下走走,老夫还有好些事情要请教哩……”
第110章
奖励工匠
  李谷连着在乡下走了半个月,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干脆住在村子里,夜晚的时候,跑到打谷场,跟着老农一起聊天,询问年轻人志向,了解民生疾苦。
  老家伙干劲十足,简直让叶华叹为观止,怎么和印象中养尊处优的读书人不太一样啊?别是李谷也被穿越者附体了吧?虽然起点挺高的,可到了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身上,该多郁闷啊!
  叶华胡思乱想着,一连半个月,李谷终于心满意足。
  分别的时候,他冲着叶华拱手,“老夫虽然痴长冠军侯几十年,却不及冠军侯务实睿智,实在是惭愧。值此改朝换代,天下归一之际,正是英雄用武之时。老夫唯有砥砺前行,方能不负天恩民望。冠军侯,老夫也希望你不忘初心,三百年一个盛世轮回,恰逢其时,岂可辜负大丈夫之志……”
  李谷奋力抽打毛驴,撒开四蹄狂奔,一路且歌且笑,好似疯癫。
  回到了相府,他立刻提笔,将这些日子所想所思,写成了一道洋洋洒洒万言书。
  李谷依旧主张采取唐制,但是李谷也指出了发展工商的必要,他将儒家传统的重农抑商,改为农商并重。
  他认为目前的商业虽然规模还不大,但是随着天下承平,物阜民丰,商业必然要有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果不能尽早着手,但靠着田赋,只盯着土地,早晚会走盛唐的老路。
  李谷也不是空口说白话,他甚至自请去负责三司,为国理财,专心工商税赋事宜……这份万言书送上去,带来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震动。
  眼下政事堂五位相公,其中冯道年纪大了,官职又高,只是咨询顾问而已,郭威登基之后,一口气提拔了三个人,范质,王溥和魏仁浦,这三位都是郭威的欣赏的人,可问题是前面还挡着一个李谷。
  李谷官声也很好,四个人,三把椅子,能相安无事才怪呢!
  李谷提出去三司,其他三位那是欢喜鼓舞,乐得送走瘟神。
  郭威权衡再三,也觉得理财非常重要,就同意了李谷的要求,给他加了同平章事衔,判三司使。
  范质成为昭文馆大学士,位列首相,王溥监修国史,成为次相,而魏仁浦依旧是集贤殿大学士,位居老三。
  三相并立,人才济济,大周朝廷,焕然一新。
  李谷忙着他的事情,几乎不回家,那位陪着李谷下乡,搬了半天萝卜的姑娘唉声叹气,满心忧虑。
  他爹和李谷是好朋友,当初两个人把酒言欢,而后分道扬镳,一位留在中原,一位去了江南,多年过去了,李谷终于等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可他爹呢,却备受冷落,处境艰难。
  如今中原名臣济济,她亲眼见到了那位冠军侯,似乎还没有她的年纪大,就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见识又是那么高明,或许几年之后,这个人就会长驱十万大军,进攻江南吧?
  到了那时候,该如何是好啊?
  女子满腹惆怅,只是她显然高看了叶华,这位冠军侯眼下可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他的精力还放在恢复商业街的价值上。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还剩下两个月,能不能赢来太祖长拳和杨家枪法,就看他的本事了。
  “现在粮食,蔬菜,肉类,药材全都有了,要想继续吸引人气,就要更多的优质商品。锅碗瓢盆,尤其是农具,家具,锄头,铁锹,砖瓦,木料……统统都需要!”
  叶华挥舞着拳头,说的口水横飞。
  “我们要成为全开封,乃至整个大周,最大的商品供应者,不单是大周,其他的国家,甚至西域,海外,都要有我们的商品……我叶华可不只会玩地皮,我还会实业,会创造财富!”
  他在滔滔不断讲着,杨业听得格外认真,耳朵都竖了起来,生怕错过一个字。倒是赵匡胤,差点睡着了,他见的太多了,叶华这家伙一旦吹起牛皮,那叫一个口若悬河,舌绽莲花……不过貌似他吹的牛皮,还都实现了,这也就是叶华和骗子唯一的区别!
  “你还是说,咱们要怎么办,这些话留着和外人说吧!”赵匡胤懒洋洋道。
  叶华牙根痒痒的,你们这帮废物,就不能自己去想,什么都要我亲力亲为,这么懒,以后还怎么黄袍加身!
  你丫的就是个假的赵匡胤!
  吐槽了一句,叶华还是说道:“就是建作坊,朝廷不是给了我3000户吗!我已经让赵普帮着挑选好了,其中有1000户是工匠,干什么的都有,现在缺的是地方,我还没想好在哪里安排作坊……”
  “放在我那边吧!”杨业突然开口了,“冠军侯,朝廷刚刚给我们分了田,每户足足100亩哩!我们有人有地,都愿意听从侯爷调遣!”
  杨业显得格外热切,赵匡胤忍不住提醒他,“那个你这么帮忙,要是让他赌赢了,你们家的枪法可就要保不住了!”
  杨业哈哈大笑,“保不住就保不住,要是一套枪法,能换来安居乐业,值了!”
  赵匡胤沉吟了一下,突然咬了咬牙!
  “你能舍得,我有什么舍不得的!朝廷给我也不少土地,还有好些部曲,都交给你支配,反正只要给我一个庄园,让家里住的高兴就成。”
  他们正在商量呢,突然外面响起脚步声,陈石风风火火赶来了,后面还跟着符昭信,高怀德,王廷义和刘延钦,几个家伙怒目而视,恨不得把吃独食的三个人给撕碎了!
  符昭信恶狠狠道:“不管你们干什么,都算上我一份!”
  刘延钦也嚷嚷道:“冠军侯,同样是出生入死的弟兄,你把我们扔在一边,良心何在?”
  连高怀德都怒了,“冠军侯,你想要杨家枪法,是瞧不起我们高家的枪法吗?要不要去校场比试一番,看看谁家的枪法高明?”
  杨业不甘示弱,“比就比,我也想看看白马银枪将的威风!”
  “请!”
  “请!”
  ……
  这俩货还真要去比武,其余的人都来了兴趣,嗷嗷叫着要看热闹。
  可是他们刚要去校场,就被人给拦住了……三司使李谷捧着圣旨,满脸春风,笑吟吟到了叶家。
  面对朝中宰相重臣,这帮小子也不敢失礼,全都束手而立,叶华也被惊动了。
  “李相公,莫非陛下有旨意?”
  “是有旨意,不过不是给冠军侯的。”
  “那是谁?府里还有其他人?”
  李谷板着脸道:“怎么没有,快去请老夫人接旨。”
  是给奶奶的!
  叶华愣了一下,连忙跑到后面,把老太太请到了前厅。
  这是一道封赏的旨意,一堆没营养的骈散文之后,叶氏被封为汝阳县君,食邑3000户!别说老太太了,就连叶华都傻了。
  官员到了一定品级,母亲和妻子跟着受封,是很正常的事情。
  叶华都封了侯,给老太太一个县君,情理之中。可问题是食邑3000户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