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659

  “飞,冬测成绩很不错,你没有让我们失望!”
  “飞哥,我相信你一定能拿到冠军,成为我们中国的车神!”
  ……
  一声声加油跟鼓励声音传过来,让张一飞把之前对于基米女粉丝的羡慕,全部都抛之脑后。
  眼前的这一张张脸庞,有来自澳洲本地的华人,但更多是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就为了能在F1车手见面会上,给自己说一声加油。
  这些人不远万里来到澳洲,就是因为出了一名中国的F1车手,让他们感到骄傲跟自豪。
  他们想让张一飞感受到支持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在异国他乡,征战着陌生的赛道。
  “谢谢,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张一飞语气有点哽咽的回了一句,他得到过不少欢呼跟掌声,但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过支持自己的车迷跟粉丝。
  眼前这一张张面孔是如此的真实,他们那种希翼跟渴望,都写在了眼神之中。
  整个赛车运动国际赛事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中国车手的身影。要知道这是代表着速度与激情的赛事,同时侧面也反应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实力,很多国人都已经期盼太久。
  现在F1这座世界赛车领域的最高殿堂,终于迎来了一名中国车手,等待着去见证跟征服!
  车手见面会结束之后,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这段时间是用来给车手调整状态的,因为很快新赛季的F1首站,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站,就将开赛。
  周四,也就是周五训练赛开赛前一天,普罗斯特拿着一张印有张一飞名字跟照片的超级驾照,递到了张一飞手中。接过这张特批的超级驾照,张一飞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同时也代表着从这一刻开始,张一飞才算是一名真正完整的F1车手。毕竟没有超级驾照,张一飞就无法参与任何F1赛事,单纯靠着跟普罗斯特车手合同,只能算是有名无实。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时间很快来到了周五,这就是F1首站比赛,正式开赛的时间。
  不过今天并不是正赛时间,也不是排位赛,而是之前张一飞没有接触过,初级方程式也没有的练习赛!
  一场完整的F1赛事,其实应该是由五场比赛组成,其中包括周五的两场练习赛,加上周六在排位赛举办前几个小时,进行的最后一场练习赛。
  相比较排位赛跟正赛,练习赛很多时候都会被人所忽略,甚至国内一些F1赛事转播,直接就把练习赛给完全省略,压根就看不到练习赛情况。
  但是对于一场F1分站赛事来说,练习赛就代表着基础。要知道F1作为世界最高科技跟工业水准的赛事,每年赛车都会有明显的升级与改造。
  除非是实在没钱,或者是车队发生了什么重大意外,来不及研发新赛车。否则没有哪个车队,会用同一辆型号的F1赛车,来参与两年的F1赛事。
  因为一旦赛车没有升级跟改造,第二年你就将远远落后于对手,完全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就好比张一飞驾驶的新型JS53赛车,动力参数上还不如老的JS51赛车。
  但实际在赛道上的速度,却丝毫不慢于老赛车,这就是因为新型JS53赛车,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赛车稳定性。
  甚至在历史上面,普罗斯特车队倒闭前夕,还研发出来了最新型号的AP05原型车。只不过随着车队的破产清算,原型车也被拍卖,再也没有行驶在赛道上的机会。
  正式因为赛车的升级改造,车队之前的一些赛道调校数据,不一定能适应新型赛车。所以练习赛的目的,就是用这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让车队工程师评估赛道属性,然后再通过车手的反馈,调教出最适合赛车状态。
  很多车队如果有自信,或者是正式车手状态、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这种练习赛也会让试车手完成。但也可以是完成其中一到两场,最后一场正式车手再上,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微调。
  不过这些都是在试车手很强悍,并且正式车手经验丰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代替。
  张一飞是个新人,普罗斯特车队的试车手伯尔代斯也毫无F1赛车经验,甚至还不如张一飞。
  所以这种替代保存体力的做法,张一飞是想都不要想了,他只能靠自己完整跑完分站五场赛事。
  阿莱西也不会让伯尔代斯这种毫无经验的菜鸟代替自己跑训练赛,于是周五早上,普罗斯特车队全体成员,都来到了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准备迎接车队新赛季第一场训练赛。
  与此同时,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已经人声鼎沸,现场至少有数万名观众到场。作为首站开赛,加上赛前中国新人的狂妄,更是吸引了很多人到场,他们都想看看。
  张一飞到底是有实力去战胜对手,还是一个只会叫嚣的嘴炮?
第357章
阿莱西的经验
  普罗斯特车队休息室里面,张一飞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台笔记本,正在认真看着赛道数据。
  相比较之前的初级方程式直接在维修站里面,这次张一飞有专门的赛道休息室,车队还有专门的按摩师,用来给车手赛前或者赛后肌肉放松。
  要知道没有试车手的情况下,张一飞相当于三天时间内,直面五场赛事,这个强度数倍于之前的初级方程式。
  当然,三场训练赛的强度,是比不上排位赛跟正赛的。但一级方程式哪怕就是训练赛,身体所承受的压力,也远远大于之前初级方程式。
  因为随着速度的提升,带来的G值压力,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呈线性叠加的。人体终究是有上限,可能突破或者接近这个上限,带来的压力将呈几何倍数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张一飞丝毫不敢懈怠自己的体能训练,特别是关于颈部肌肉训练,他已经把脖子给练的,不下于职业格斗选手一般的粗壮。
  休息室坐在沙发上,当然是要比维修站坐在板凳上要强很多。但这并不能算奢侈,因为真正的顶级车队,他们每次来到赛道的时候,可是带着十来个集装箱。
  这些集装箱除了装赛车、零件、工具等等,还有一些就承担了房车作用,为的就是让车手有一个更为舒适跟熟悉的环境,不会因为场地的变化而影响到发挥。
  这种感觉就好比很多人认床一样,陌生场地的休息室,也会让人感到不适应。
  不过这还不是上限,豪门俱乐部,比如说后世的奔驰这种。直接有一个集装箱把厨房都给带出来了,这样就能彻底的保证车手的饮食习惯跟健康。
  因为对于车队来说,只要车手能取得好成绩,赚到的钱要远远超过运输两个集装箱带来的成本。毕竟人可以坐飞机,集装箱只需要海运就行了,几万美金的成本放在F1预算里面,简直就跟毛毛雨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汽联要限制车手私训,就连最基本的比赛行头,有钱车队都能跟小车队拉开这么大的差距。测试这种要花大钱的东西,那更是彻底能把小车队碾压。
  顶级车队能分出三个技师团队,同时在全球不同场地,测试五辆原型车。穷B车队,比如说普罗斯特这种,当初张一飞跑F3,因为财政崩溃裁剪人员,就连基本的技术支持都提供不了。
  相比较这种差不多影响到赛事平衡的差距,现在只是休息室不同,已经算不得什么事情。
  特别是对于张一飞来说,那更是完全不在乎。毕竟之前都是在维修站,连休息室都没有,现在都有沙发坐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张一飞之前在赛车模拟器上面跑过很多次,可以说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条件,赛车模拟器并不能做到完全的拟真,所以趁着昨天车队进行赛车检修的时候,张一飞还沿着赛道步行了一圈。
  这也是很多职业车手赛前会做的事情,步行一圈能让赛道的细节,在脑海中加深映像。
  而且不单单是张一飞个人,科塞尔、山本右京都陪同在他身边。特别是山本右京,还带了诸如激光测距仪等等设备,来准确记录赛道路肩跟场地边缘的一些极限数据。
  这些东西都不包含在正常赛道数据中,因为借用路肩通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甚至有些车手更激进,直接把轮胎压上草地或者砂石缓冲区的,也不是没有。
  这种方式没有超过判定极限的话,很多时候都不会被罚时,而是当作正常的极限超车路线。
  这种路线当然不能作为常规走线来使用,但是保留几条这样的极限超车路线,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休息室里面除了张一飞,还有车队的另外一名车手阿莱西,他就没有关注什么赛道数据,而是仰靠在沙发上面闭目眼神。
  可能是张一飞的举动,引发的他的兴趣,于是阿莱西说道:“小子,赛前还在关注赛道数据,是没准备还是紧张?”
  阿莱西的语气中带着一种OG(老前辈)的口吻,有种倚老卖老的感觉。
  当然话说回来,阿莱西算是目前F1赛道上资历最老的F1车手之一,甚至是过塞纳跟普罗斯特之争的年代。说他是OG身份,也没什么好质疑的。
  张一飞也不是很在乎语气的人,他听到后只是淡淡一笑道:“我从不打没准备的仗,更好的准备,是为了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至于紧张,现在还没到正赛,心理素质还没差到训练赛就紧张。”
  张一飞说的很云淡风轻,这还真不是他自吹自擂,不说现在已经到了F1赛事,哪怕只是雷诺初级赛事,张一飞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一切的赛前准备工作。
  只有准备的更充分,对于赛道更加熟悉,才能在比赛中有了如指掌的从容。
  自己能提前拿到雷诺总冠军,能在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上力压群雄,甚至能完成“三级跳”的奇迹进入F1,都是靠着努力跟准备赢来的。
  听着张一飞不怎么谦虚的话语,阿莱西没有像之前面对海德菲尔德那样不爽,甚至是大打出手。
  相反,他内心里面还流露出一种欣赏。因为表现都能看在眼中,张一飞这段时间所作所为,阿莱西也都看在眼中。
  哪怕阿莱西很不爽被张一飞抢了一号车手的位置,但他依然要客观承认,眼前这位中国新人,足够的努力加上有天赋,赛道上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跟其他赛道处于城市边缘不同,它处于墨尔本的市中心,甚至有着城市公园的作用,所以这里的防撞墙、P房、看台等等设施,都是赛前临时搭建的。”
  “更重要一点,那就是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曾经扩建阶段占用了一部分街道。虽然不像是你跑过的澳岛东望洋赛道,更不像是摩纳哥赛道,但那部分改造过的街道,路面情况并不理想。”
  “所以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要更多注意轮胎的磨损,中性胎或者硬胎是更好选择。另外赛道之字形弯道很多,没有常规意义上的长直道,刹车片同样也要选择最硬的材料。”
  “赛道上对我个人而言,最难把控的弯道是11和12号弯,这是一组之字形高速弯,可以五档接近260km/h通过。这意味着你必须保持出弯最大速度,过弯路线选择就尤其重要,以及合理利用弯道的路肩。”
  “小子,好好学着点,这比你看资料有用。”
  阿莱西依然是仰靠在沙发上,甚至就连看都没看张一飞,但是嘴中却说着他对于赛道的理解跟经验。
  如果不加上最后这句话,阿莱西就像是一个传授自己经验的老师,丝毫感受不出曾经他跟张一飞之前的争斗跟恩怨。
  说实话,从冬歇期开始,张一飞对于阿莱西改观了许多,至少没把他定位为混吃等退役的“老年”车手。
  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却也没多少实际上的变化。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却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纯粹是碍于队友的身份,两个人没办法才呆在一个车队。
  如果要是能分开的话,估计双方就连吃顿散伙饭的想法都没有,毕竟实在是不怎么熟悉,也没什么交情。
  不过阿莱西的这番话,毫无疑问是帮助张一飞,哪怕有些资料数据里面也有,但是对于弯道的见解,这就不是数据能体验出来的。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张一飞开口问了一句,他有点意外阿莱西态度的转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