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659

  “come
baby!基米!基米!你就是我心中最帅的男孩,GO!”
  很明显,最后这声欢呼是女生发出来的,目前赛道上除了舒马赫,应该就是基米的女粉丝最多了。
  只是舒马赫的粉丝,已经很少会做出这种追星少女一般的举动,毕竟他已经算是征战F1围场的老将,而且王者地位初显。
  赛道上的观众为自己喜爱的车手加油助威,维修站里面的车队成员,却在关注着各项关键数据。
  因为第三轮练习赛相比较起来,将是最短的一场练习赛,大概只会跑个十来圈。这里面除开轻载油跟软胎损耗问题,更多是因为下午就要到来的排位赛,车队必须要让车手保持足够的体力跟状态去应对排位赛。
  所以第三轮练习赛,更像是一种热身。
  但是今天这场练习赛是新赛季的首站赛事,加上张一飞这个搅局者的出现,导致夹杂了很多车手个人因素进去。
  所有车手都比以往的练习赛要认真,希望自己跑出一个好成绩,不说争夺什么最快圈速,至少不能被来自中国的新人给超越。
  很多车手认同张一飞的新人实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被张一飞这种新人超越。所以实力是一方面,资历跟认同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
  “前轮磨损相对偏大,注意刹车力度控制。”
  “刹车片冷却系统压力很大,要考虑调整架势方式。”
  “飞,少借用一点路肩,前悬架感应器发出警告信号了。”
  “油液快要消耗完毕,准备下一圈进站。”
  一道道车队指令,通过科塞尔的麦克风,不断的传递到张一飞的耳中。
  这个时代还没有禁止车手向车队询问机械故障解决方法,所以科塞尔更多是向张一飞传递赛车状态信息,而不是对手的位置跟赛道成绩。
  听到科塞尔的进站指令,张一飞这个时候放慢了自己的车速。
  他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最快单圈是多少,但是他知道自己至少是超越了提前三秒发车的丰田车手贝尔诺迪!
第363章
都不满意
  轻点刹车进入到维修通道,其他车队的赛车,差不多做出了跟张一飞一样的动作,准备进站结束第三轮练习赛。
  下午才是至关重要的排位赛,没有哪位车手,会选择在第三轮练习赛,过于消耗自己的体力。
  张一飞赛车进站后,维修技师们第一时间就围了上来,开始给赛车进行全面的检修。
  刚才激进驾驶情况下,赛车暴露出来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刹车冷却系统故障、轮胎磨损比例达不到50:50,另外就是张一飞已经习惯性的借助路肩过弯,导致赛车悬架出现变形。
  取下头盔,科塞尔就站在赛车旁边,开始描叙刚才出现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讨论赛车悬架。刚才只是跑了十来圈,张一飞的暴力驾驶就导致悬架感应器报警,如果放在正式比赛中的60圈赛程,那赛车悬架是完全撑不住的。
  要知道F1赛车设计理念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速度!
  后世所谓的各种安全保障,都是在历史上224名F1车手付出自己生命代价,并且随着赛车安全观念的进步,才让后来的F1赛车设计,更多考虑保障车手的生命安全。
  但哪怕就是如此,F1赛车为了减重,除了驾驶员座舱这些核心部位没办法缩水外,其他方面都尽可能的缩。再加上对于发动机堪称是玩命一般的压榨,带来的后果就是F1处理极端情况的能力很弱。
  这就是为什么,站在世界工业顶端的F1赛车,故障率高的简直不像话。这要是哪个车企民用车有这种故障率,先不说倒闭的问题,顾客第一天买车,第二天就要去砸店了。
  与之完全相反的设计理念,普通人比较常见的就是飞机了,任何一架飞机的设计冗余度极大,用最大限度保障运行工况稳定,去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状况。
  毕竟F1赛车爆个缸什么的,最多就是退赛这一站成绩不要了,飞机要是出现任何一点故障问题,那可真是问题大了。
  听到科塞尔的话语,张一飞点了点头,其实开到最后一圈的时候,哪怕没有传感器报警,他也已经感受到转向方面的问题。
  之前初级方程式赛车,因为车速慢、重量轻、赛程短等等因素,反正一场全程都只跑十几圈,疯狂借用路肩过弯这些问题都不大。
  但是放在方程式赛车里面,所有条件都变化了。路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高于赛道的,就像是马路上遇到的减速带。
  当然,路肩远没有减速带那么夸张,并且只是一个坡形平面。不过要考虑到平常汽车过个减速带,稍微车速快一点,对于悬架的冲击非常大,并且车队人员也会颠簸弹起来。
  而F1赛车高速弯借助路肩,速度起码是超过200km/h,这种惊人车速之下,对于悬架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甚至在一些慢镜头里面,都能看到整辆F1赛车的瞬间腾空。别说F1很多设计都没有留足够的冗余,哪怕就是留了,也经不起长时间这样的冲击。
  毕竟车重摆在这里,加粗悬架摆臂的抗冲击力,就势必要在其他地方缩水,说不定就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车辆没有办法改变,就只有从车手身上改变了。
  “我明白了,以后会注意。”
  “对了,最终圈速排行多少?”
  现在第三轮练习赛差不多都跑完,应该最快圈速已经出现,所以张一飞问了一句。
  “你排第九,1分25秒862。”
  “才排第九?”
  听到这个名次,张一飞感到很是惊讶,之前他练习赛排名最高达到了第五。
  这一次他本来还想创造更高排名,甚至是信心膨胀的想要跟舒马赫掰掰手腕。结果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倒退了四名,从最高的第五,掉落到第九。
  看着张一飞满脸不敢相信的表情,普罗斯特却带着笑容靠了过来,拍了拍张一飞肩膀说道:“这成绩很不错了,跑的非常漂亮。要知道去年基米莱科宁的练习赛排名才十三,你已经超过了他处子秀的练习赛。”
  基米去年才十三?
  听到这个消息,张一飞更是感到意外,后世基米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人气车手,拿到过F1世界总冠军。
  而且流传下来的故事,更多是他创造了“三级跳”的奇迹,新人阶段就跟舒马赫展开了“冰与火”的战斗。
  加上他处子秀正赛就拿到几分,很多时候张一飞潜意识里面面,都认为超级新人是一路碾压过来的。二十二名车手里面,不说什么前三前五太夸张了,毕竟个个都是高手。
  但是前十应该是妥妥的没问题,结果没有想到,去年超级新人基米练习赛就连前十都没进,直接十三去了。
  看到张一飞脸上还是惊讶,科塞尔用着训斥的语气说道:“你真以为场上的F1车手是混进来吗?他们同样是靠着惊人的实力,一步步碾压了成百上千的队手,才能进入到世界最顶级的赛事里面。”
  “不要认为拿到个训练赛前几,就可以小看场上的对手,他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强,摆正自己的心态!”
  科塞尔不同于一般的比赛工程师,他对于张一飞来说,更像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所以才会毫不留情的指责跟训斥,而不是车手雇佣员工那样不敢说真话。
  “那最快圈速是多少,基米又排名第几呢?”
  张一飞没有在意科塞尔的指责,他更多是关注自己排名下降这个问题上。
  因为他觉得自己刚才开的没问题,虽说没有去玩命的挑战极限速度,但至少也没有出现什么特别影响大失误。
  进站之前张一飞还觉得自己应该排名挺不错,可以有力的证明自己F1实力,说不定还能进入前三逛逛。但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直接掉到第九了,这种心理落差有点大。
  难道就真如科塞尔所说的,是自己小看了在场的世界顶级车手了?
  听到张一飞的询问,山本右京走向前一步,打算告诉张一飞最快圈速跟基米的成绩。
  但是科塞尔的再次响起:“显示屏上有,自己去看。”
  感觉到科塞尔语气中带有一丝愠怒,山本右京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站在原地对着张一飞摇了摇头。
  甚至就连老板普罗斯特,都是耸了耸肩膀没有说话,他仿佛看到了当初迈凯轮车队维修站,那个火爆的德国老头。
  时间虽然隔了接近十年,塞纳也不再是自己队友,但是依然有着当年的影子。
  面对科塞尔的不满跟怒火,张一飞其实也感到很郁闷。他还真不是瞧不起场上的其他车手,毕竟他心里面一直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站上F1赛道的车手,都是这个星球上最强的几十号人。
  哪怕就是舒马赫跟塞纳,都不敢说自己能每场轻易碾压所有的对手。
  只是冬测的良好适应,加上练习赛一切过程都很顺利,并且还拿到了不错的好成绩。这些都无形中提升了张一飞内心的期待,让他觉得自己能跑的更好,定下了更高的目标。
  结果事与愿违,而且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状态下的倒退,自然是让张一飞有点发懵。
  可能也真如同科塞尔认为的那样,自己有点过于自信跟膨胀,赛道上的F1车手要是认真起来,真是有点强。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大家都没说,那就是除了车手外,赛车因素同样很重要。普罗斯特的JS53赛车,放在目前F1围场内十一支车队里面,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张一飞看向显示器排名圈速的时候,另外一边的迈凯轮车队维修站,基米从赛车上下来之后也是做着差不多的事情。
  只不过他的经验比张一飞丰富,加上不好公开表达对于张一飞的关注,所以他并没有询问车队成员,而是自己去到环形屏幕面前,看了一眼练习赛圈速排名。
  第一名的位置,赫然显示着迈克尔·舒马赫,以及法拉利车队的名称。
  舒马赫的最快圈速是1分24秒799,距离打破赛道记录并不遥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舒马赫很有可能在排位赛超越米卡·哈基宁的1分24秒528赛道记录。
  至于能不能在正赛中打破,然后创造新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记录,这就要看舒马赫的发挥了。
  第二名的位置,同样也是来自法拉利车队的巴里切罗。毫无疑问在这个年代,法拉利车队哪怕就是二号车手,都有着超越其他车手的速度。
  这不单单是车手的个人实力,而是法拉利赛车在这个年代同样优秀。
  倒不是说法拉利车队造出了“火星车”,法拉利赛车真正算得上“火星车”标准的是02跟04年。
  之所以如此领先,是因为同时代的强大对手,迈凯轮跟威廉姆斯赛车,今年都比较垃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