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9

  毕竟体育频道的受众跟影响力,就远远小于综合频道,加上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赛车堪称是极其冷门的运动,受众就更少了。
  所以之前张一飞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车手,但是却达不到国民运动员的高度,更多人只是抱着一种自豪的心态,中国能出现一名进入F1的车手。
  经过新闻联播的报道之后,这一切都变得完全不同了,张一飞的国民度开始急剧飙升,很多国人茶余饭后,都开始好奇的讨论起这一名对民间来说很遥远的F1车手。
  并且随着张一飞开始收获成绩,加上中国大奖赛很有可能明年就会举办,媒体开始有意识的把张一飞,朝着“国民车手”的方向打造,否则一个排位赛成绩,还达不到上央视七点新闻联播的标准。
  可以说就经历了这么一场比赛,张一飞开始享受到“爆红”的感觉,就连普罗斯特车队,都有许多媒体打算来采访张一飞,希望能好好挖掘一下这匹“黑马”,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普罗斯特的本意其实是倾向于答应的。因为张一飞名气的提升,某种意义上也是连带着普罗斯特车队名气提升,这对于车队未来赞助、商业价值等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
  但是科塞尔直接否决了这些采访申请,理由是周末就是正赛,张一飞现在正处于积极的备战状态,怎么可能去接受这些媒体的采访,会影响到车手的比赛状态。
  面对比赛工程师的强硬拒绝,老板普罗斯特也只好打消心中的想法。他曾经也是一名车手,知道正赛前那种简短采访没问题,但是这种多家媒体赛前集体访问,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状态上,都对于车手有很大的影响。
  普罗斯特虽然想提升张一飞的名气,来扩大车队的影响力。但是张一飞现在才刚刚有新星的趋势,就往死里薅羊毛的话,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笔账普罗斯特还是会算的,所以他最终赞同了科塞尔的决定。
  下榻的宾馆里面,张一飞丝毫没受到媒体的影响,他正在跟车队策略组,查看排位赛的录像,以及决定明天的首发策略。
  首发策略,最主要的决策点就是进站次数,正常情况下F1正赛,进站次数分别为一停、二停、三停。这里面停几次,就代表着车手回几次维修站,进行换胎加油等等动作。
  如果采用一停战术的话,那么赛车就会使用硬胎跟重载油,这样虽然会在初始阶段,因为轮胎跟重量因素圈速慢一点,但是节省了进站时间,依然不会导致自己落后。
  采用三停战术的策略就完全相反,车队会使用轻载油跟不耐磨的软胎。这样每一圈都能尽可能的跑出最快速度,累积起来就追回了进站所浪费的时间。
  车队会根据赛道类型的不同,以及当时的种种客观因素,来制定车手进站策略。比如说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法拉利最喜欢的策略就是三停战术,他们有信心追回进站的时间损耗。
  当然,还有一些特例会使用四停,比如说舒马赫经典四停战役,帮助他拿到了法国大奖赛的冠军。但这都不是在常规策略制定计划,同时有着很大的风险,不是艺高人胆大还真不一定能追回来进站所损失的时间。
  “我觉得飞作为一名新人,明天赛事最好采用一停战术。”
  领队亨利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F1赛事规则里面,赛车一场比赛中,必须使用两套不同的轮胎。这就意味着一停是底线,无论如何都要进站一次。
  张一飞作为一名新人,减少进站次数,就代表着能减少进站所导致的失误跟节奏打乱,提高在赛道上的容错率。
  要知道之前在训练基地的时候,张一飞发生过进站加油事故。虽然那次事故并不严重,也跟张一飞本身没多大关系,但是在高强度赛事压力下,谁也不敢保证张一飞跟阿虎这几名新人,能否扛住这样的压力,不出现任何的失误。
  既然这些东西都无法保证,那么首场正赛,就采用偏保守跟稳妥的策略方针,这也是最为合理的方案。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向不怎么开口的山本右京,却罕见的主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通过我的计算,三停战术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如果考虑到风险等等因素。我认为二次进站将是风险跟收益的最佳平衡点,一停战术理论上会落后二停战术大概2.128秒。”
  “所以我建议,至少要保证二停战术,有信心话最好三停!”
第372章
我选最快的
  山本右京的性格,一向都是比较偏保守跟稳重的,能够不冒任何的风险,他绝对会选择稳妥的方案。
  但是这一次,他公开反对了亨利的策略意见,就是因为他是一名数据分析师,相比较人各种感性的分析,他更坚持数字上理性的判断!
  F1赛事里面,除非是局势发生变化,或者需要更换零件什么的。否则进站策略,并不是什么一拍大腿就决定,而是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计算公式。
  山本右京没有进入到普罗斯特车队的策略组,但是他依然担当着车队数据分析师的职位。进站时间计算这种东西,自然是交到他的手中。
  通过山本右京的详细计算,三停战术将是最优的选择,这也是后来法拉利跟迈凯轮这类顶级车队,会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上会选择的策略。
  这些车队之所以会选择,就是作为三巨头车队,他们有着强悍的车手跟服务团队,赛车性能不敢说火星车,至少也排在所有车队的中上游。
  种种因素,都是他们可以去挑战三停战术的基础。就好比知名的法国站舒马赫四停战术,如果换一个车手或者不是法拉利车队,别说打造成为经典的赛事,估计这样玩早就凉凉了。
  要是四次进站任何车手都可以追上来,其他车队又不是沙比,火星车这种东西没办法模仿出来,进站四次还不会学着做吗?
  所以很多战术的基础,都是要看车手跟车队实力的。三停战术以目前普罗斯特车队实力,山本右京也感到信心不足。权衡利弊之下,二停战术比一停风险要大,但速度也要快些,算是折中的选择。
  听到山本右京的话,车队策略组陷入沉默,都在思考着以目前张一飞的实力跟心态,以及普罗斯特车队技术团队的配合能力,到底哪种战术策略,才是最符合车队现状的方案。
  就好比三停战术大家都知道快,但最快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右京,这只是理论提升,你要考虑到飞跟维修技师之间的配合因素。这是飞第一次参加F1正赛,心理压力估计也是最大的,我们要尽量使用稳妥的方式保证成绩。”
  听到亨利的劝解,山本右京没有说话,更没有反驳。他作为数据分析师,职责就是给出赛道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至于决策方面的事情,就交由车队策略组去决定。
  看到右京没有说话,会议室陷入沉默之中,普罗斯特开口问了一句。
  “飞,让你选择的话,你会选择一停还是二停。”
  张一飞才是赛道上的主角,策略的基础在于他的能力跟信心。如果张一飞没信心自己能把进站时间追回来,别说三停了,就连二停都没指望,只能最基础的一停战术。
  “都不选。”
  张一飞语气平淡的回了一句。
  当他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会议室里面的车队策略组成员,都明白他要选择什么了。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各有不同,普罗斯特是惊讶,亨利是凝重,山本右京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张一飞又打算冒险了。
  唯一面色如常,甚至是嘴角有点微微上扬的,就是德国老头科塞尔。
  果然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狂妄,哪怕就是进入到F1围场里面,面对世界上这些最为顶级的高手,都没有产生任何的退缩跟畏惧之心,而是选择了更快的速度!
  “三停战术面临的风险因素将会太多,而且每一次进站落后,都会带来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我不建议你做出这种选择。”
  车队设计总监奥雷开口说话了,普罗斯特赛车气动外形是他设计的,最后跟发动机的结合跟装配,同样是在他手中完成。
  所以要说对于JS53赛车的了解,可能奥雷比车手还要更加的熟悉,他一手打造了普罗斯特车队的新型赛车。
  奥雷是一个严谨的汽车工程师,受限于普罗斯特车队上个赛季的财政问题,JS53赛车很多设计因素都不能算是优秀,风洞测试次数也不够多。
  所以在奥雷心中,JS53赛车只能算是合格,达不到跟“火星车”这种级别的优秀。
  而且更重要一点,就是标致引擎同样不靠谱,虽然经历过冬测阶段的各种“缝缝补补”,但是对于赛事级引擎这种高尖端产物来说,“缝缝补补”出来的东西,永远都不如原装,也埋下了各种隐患。
  现在JS53赛车看起来还不错,练习赛跟排位赛稳定性都合格。但是正赛的强度要远超练习赛跟排位赛,多次进站静止加速,也会给赛车带来更大的压力。
  经历过上个赛季“惨痛”的回忆,奥雷不想新赛季再经历一次。亨利所说的一停战术,是奥雷所支持着的策略,二停战术已经是他心里极限,三停战术简直不可接受。
  别说是普罗斯特车队,除了法拉利、迈凯轮、威廉姆斯这三巨头,其他的八支车队,如果有新人的情况下,都没有资本跟实力首场比赛玩好三停战术!
  首站正赛,顶着赛道新人的头衔,张一飞最好还是保守跟稳妥一些。
  “如果害怕压力的话,那还当什么F1车手呢?”
  张一飞笑着回了一句,压力这种东西是最影响车手发挥的,但同样也是最微不足道的心理因素。
  原因很简单,克服并且战胜压力,是一名顶级车手应该具备的必要心理条件。
  只听说过车技不行成为不了F1车手的,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哪位F1车手扛不住比赛中的压力。如果有这样的车手,那么他会在第一时间,就被这项赛事给淘汰!
  张一飞是一名新人,但他却有着挑战世界最强的勇气!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是就如同右京所说的那样,三停战术将是最快的方案。那么毫无疑问,法拉利、迈凯轮、威廉姆斯这些车队,必然会选择最快的赛道策略。”
  “舒马赫厉害吗?法拉利车队的实力强不强?我想在座的心中都有答案。既然我不如舒马赫厉害,普罗斯特车队目前的实力,也做不到匹敌法拉利车队。”
  “那在对方选择最快的三停战术前提下,我们还选择最慢的一停战术,这是比赛还没开始,就决定要认输了吗?我不想还没开战,就成为一名逃兵。”
  张一飞用着平和的语气,慢条斯理的把这段话说出来。但是这段并不激烈的言论,却给在场的车队策略组成员,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冲击。
  没错,本身各方面都不如对手的前提下,还没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勇气,这是比赛还没开始,就等输的局面了。
  唯一有获胜的可能性,就只能寄托在对方失误或者赛车故障上面。可能这个时代赛车故障率确实高,但回头想想,普罗斯特的JS53赛车,就比法拉利车队的F2001型号赛车故障率低吗?
  说不定对方还没有出现赛车故障,自己赛车就已经在赛道上歇菜了。
  “如果选择稳妥策略,你还有机会拿到积分,或者说进入到前十。选择三停战术的话,很有可能倒数甚至是退赛,你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了吗?”
  普罗斯特开口反问了一句,这同样是摆在张一飞面前的选择。
  “一停战术很难拿到积分,没有积分的情况下,前十跟倒数第一有多大区别吗?”
  同样,张一飞把这个话题反问了一句,可能前十名声好听一点,说不定还能得到很多人的称赞跟夸奖,毕竟大多数人没指望张一飞能首站就拿积分,甚至是登上领奖台。
  前十,就是他们的心理期待,做到了就算是合格。
  要是倒数成绩的话,毫无疑问将会掀起一片“黑潮”。但时候之前被张一飞成绩所压制的反对者,都会铺天盖地的冒出来,舆论说不定就由现在的吹上天,变成黑到死的局面。
  但是Who
care(谁在乎)?张一飞深知后世网络哲学,这都是一名运动员必然要经历的场面,赢了自己狂过,那么输了自己扛就是了。
  “就这样决定了,三停战术。”
  科塞尔做出了最后的决策,他是首席比赛工程师,策略组真正的决策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