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659

  所以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新人能表现的这么出色,难道真有一个堪比塞纳,天赋惊人的车手出现吗?
  当然,天赋这种东西是解释不清楚的,现在观众只看出来一个很浅显的事实,那就是熊龙确实跟张一飞,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冬测时候的被碾压,也不是偶然!
  F1每年的新人有很多,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人跟人之间是不同的,张一飞就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赛道上的争斗,在很多人眼中已经变得没有悬念,但是在马来西亚观众,特别是对于华人不怎么友好的巫族人来说,这一点就很难接受。
  “Alex,把中国人给甩掉!”
  “加油Alex,你应该表现的更好!”
  “难道你想被张一飞永远的轻视下去吗?”
  甚至一些比较激烈的马来巫族,看到张一飞的强势追赶,开始连熊龙都一起骂了。
  “FUCK,主场赛道怎么可能被中国新人轻松追上来,这是华人之间的串通吗?”
  “别给马来西亚丢脸,想想你身上的英国血统!”
  “想想赛前发布会上你怎么说的,拿着马来西亚的赞助进入F1,结果现在就这种表现?”
  “别给马来西亚丢脸!”
  体育喷子可谓是哪国都有,但是在马来西亚这种巫族跟华族隔阂比较深的地方,喷的就更加厉害了,简直就如同精神分裂一般。
  相比较起来,赛道上那些马来华人,基本上都是以沉默应对。毕竟一方是本国车手,另外一方是母国车手。优势时候更多是给熊龙加油,但是他们对于张一飞也没有敌意,劣势时候更不会拿血统来喷。
  所以这种情况,他们只能选择沉默,赛道上那些激动的声音少了很多。
  V字弯过去,张一飞同样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加上赛道这种湿热的天气,如果把赛车防火服给脱下来,张一飞整个人就如同从水里面给捞出来的感觉差不多。
  说实话,这个弯道过去,别说是现场的观众感到很难理解,就算是张一飞自己,都觉得运气成份很大。
  哪怕上辈子有着无比丰富的拉力赛经验,对于这种恶劣路况下的打滑跟路线选择,已经经历过许多次了。但是张一飞也从来都没有在这种高速状态下,挽救即将失控的赛车。
  张一飞不知道该不该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很明显,刚才那种情况下,实力真的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
  V字弯道过去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雪邦赛道另外一条长直道。这种长直道没什么特殊的操控技巧,就是一脚把油门踩到底,接下来的速度多快,就看赛车的绝对性能了。
  普罗斯特的JS53赛车性能其实不怎么样,妥妥的“地球组”成员,放在今年的F1新赛季里面,估计也是下游位置。
  但是米纳尔迪赛车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撑死就跟张一飞驾驶的普罗斯特赛车半斤八两,熊龙想要靠着长直道的赛车性能甩掉张一飞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还让张一飞吃上了尾流,后车的速度更快。
  看着前面熊龙赛车的红色车尾灯,张一飞开始一脚地板油下去,想要利用尾流带来的“弹射”效应,直接完成对熊龙的超越,结束这一场争斗。
  熊龙此刻自信心基本上已经被张一飞给击碎,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张一飞的对手。但是没有任何一名F1车手,愿意轻易的承认自己失败,所以面对张一飞的攻势,熊龙开始强势的防守,两辆赛车开始在长直道“画龙”。
  “马来车手这都不愿意认输吗?”
  美洲虎车队维修站里面,关注着这场争夺的比赛工程师,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
  能在一个弯道上,被张一飞用极限过弯追回了一秒多的差距,这已经表明双方实力上的差距。
  而且当初在冬测场地上,很多车队成员都看过熊龙被张一飞给你碾压的场景,单圈张一飞平均车速,都能做到比比熊龙快一秒以上。
  差距都这么明显了,而且这不过就是一场练习赛,熊龙还有必要如此顽强防守吗?
  “劳达经理,听说你当初在雷诺晚会上,就已经很看好中国车手了,这是不是真的?”
  首席技师也开口朝着尼基·劳达问了一句,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劳达都一直关注着张一飞,那种欣赏态度简直是溢于言表。
  传言劳达在雷诺晚会上,就看中了当时还是初级车手的张一飞,甚至过去跟他有过交谈。只不过这件事情只是传言罢了,并没人向劳达证实。今天刚好趁着这个机会,首席技师就随口问了一句。
  尼基·劳达听到这个问题,只是嘴角动了一下表示笑容,严重烧伤影响了他脸部表情动作,所以他想要用表情来传达自己情绪很困难。
  不过熟悉的人,能通过他的这些动作,来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很明显,劳达没有否认这个传闻,但是他也不想开口承认。毕竟现在车队内部斗争激烈,就连车手之间氛围都不太好,张一飞不是当初那个等待邀请的新人,他只是赛道上的一名对手。
  无论自己多欣赏这名中国新人,劳达作为美洲虎车队的经理,都不会在这种时刻下,公开表达对于其他车手的赞美之情。
  首席技师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换了一个问题说道:“劳达经理,现在马来车手防守的这么激烈,你觉得飞多久能完成超越?”
  “长直道跑完,进入T2弧形弯,到时候的曲线循迹制动,将成为这场对决的胜负点。”
  尼基·劳达直接给出了精准的地点,那就是熊龙对张一飞的“复仇”,将在这一段长直道结束之后,进入T2弧形弯的时候决出胜负。
  T2弧形弯,算是雪邦赛道最为刺激的一个超车点了,长直道加速下来,车速大多数情况下会在300km/h左右。而这个时候眼前将会出现一个大弧形弯,赛车所有的刹车线路,都处于这个弯道之中!
  要知道一般入弯步骤,是在入弯之前找准刹车点,把车速降低下来之后才进入弯道。
  T2弧形弯就完全不同,所有的刹车步骤都是在弯道内完成,而且还要保证自己的车速跟轮胎抓地力。这一点就好像后世一款叫做跑跑卡丁车的游戏,有些长弧形弯要在里面漂移一段很长的距离。
  游戏中漂移过后,会在地面上出现一条黑色漂移路线,这条线放在F1里面,用专业的术语就叫做曲线循迹制动。
  当然,F1赛道上是不可能出现游戏中那种黑线,来给车手做标识跟对比的。
  所以过弯的一切操作,都是要靠着车手自己的技术完成,保证一边刹车减速不冲出赛道,另外一边又要保持一定速度,用完美的轨迹去过弯。
  这种操控的难度非常大,没有丝毫的运气成份存在,是挑战车手硬实力的地点。
  张一飞如果硬实力比熊龙要强,那么就不会错过这条曲线循迹制动!
  直道上面熊龙的疯狂蛇皮走线,把张一飞给压在了车后。而张一飞也不想冒着碰撞的风险去强行超车,他早就已经把目标点,放在直道结束后的T2弧形弯。
  两辆赛车保持着高速度,一前一后的进入T2弧形弯。几乎就是在入弯的速度,张一飞再次利用弹弓效应,从内道强行把车头插了进去,开始抢占熊龙的过弯轨迹。
  其实入弯之前,熊龙心里面也明白,胜负点大概率会出现在前面的弯道。只是他没有想到,张一飞利用直道的速度,如此强硬的就打算超车。
  这种时候熊龙不想放弃自己的过弯轨迹,他只能松开了刹车,不断朝着内道里面挤,试图用速度来超越张一飞,把他再次挡在车后。
  两辆赛车的距离贴的非常近,而且张一飞的速度同样不慢利用内道优势他的车头,甚至都已经超过了熊龙的驾驶舱。
  面对这种局面,熊龙一股热血上涌,他咬牙一脚油门下去,不但没有在T2弧形弯减速,相反还加速了!
第404章
你别嚎了
  感受到旁边熊龙赛车速度的提升,张一飞自然是明白对方正在加速。
  只不过赛车模拟器上开过无数遍的经验告诉张一飞,自己的超车速度,差不多算是轮胎抓地力的极限。而且现在还是雨天,熊龙不减速就算了,他还敢加速?
  这一脚油门下去的后果,可能就不再是什么循迹过弯了,而是真正的“漂移”过弯了!
  果然熊龙速度提起来之后,面对弧形弯的角度,加上需要抢占内道走线,他必须要修正方向盘。
  而这一动,就不再是变道那么简单了,只见熊龙的米纳尔迪赛车瞬间失控,在出弯的巨大惯性之下发生侧滑。赛车并不是整体的变道,而是开始打横!
  要知道此刻张一飞正处于跟熊龙的抢线过程中,虽然他并没有踩油门加速,但是脚下也没有踩着刹车,而是靠着空油门速度,来进行T2弧形弯的循迹过弯。
  看到熊龙有加速动作的时候,张一飞其实心里面已经有事故的预感。但是之前靠着玩命方式过了V字弯,现在车头都已经超过熊龙的后轮了,张一飞是真的不甘心被熊龙给反超。
  所以张一飞始终没有点下刹车,导致两台车的距离非常接近。看到熊龙赛车出现打横迹象,张一飞争分夺秒的一脚刹车重重踩了下去。
  但是弯道内两个人的车速都已然超过200km/h,雨天赛道湿滑又影响到刹车效果,已经不是靠着一脚急刹车就能减速下来!
  “砰”的一声脆响,张一飞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赛车前鼻翼,撞到了熊龙赛车的侧面,然后巨大的速度惯性之下,就这么顶着熊龙的赛车往前推移着。
  而且速度带来的力量,从前鼻翼开始,然后是车头碳纤维外壳,再到底盘的前悬架。这些赛车部件,一件件的开始粉碎变形,从撞击的位置开始,赛道上面散落一地的碎片。
  如果说张一飞还只是车头部位严重受损,那么熊龙的赛车就要严重多了,主体驾驶舱都在这次撞击之下出现严重变形。特别是首次碰撞接触的前轮部位,直接就连车轮都被张一飞给撞掉,悬架在路面磨出一地的火星!
  这一幕的出现,简直让现场观众一片哗然,很多人都用着惊愕的眼神看着赛道上发生的这一幕。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练习赛的“复仇”,会引发如此严重的赛道事故。
  同时维修站里面,看到张一飞赛车跟熊龙碰撞的瞬间,几乎所有人都疯狂的朝着事故地点跑去。
  对于一支车队来说,一名正式车手就是无价之宝,如果因此发生了什么严重伤害,损失简直是不可挽回的。而且普罗斯特车队刚刚出现好转,要是遭受沉重打击,说不定整支车队都会因此解散。
  “快点,通知赛道控制中心打红旗!”
  “救援车在哪里,赶紧开过去!”
  “不惜一切代价要保证飞的安全,抓紧时间!”
  普罗斯特在维修站里面,疯狂的朝着车队成员发出指令,以及跟赛道指挥中心协商救援。
  要知道F1赛车很多事故,其实并不是真正“撞”死的,比如说塞纳、以及后来比较著名的马萨事故。
  毕竟桶椅加上六点式安全带,以及强度非常高的驾驶员座舱,除非是把整辆赛车都给撞散架,否则想要直接因为冲击力死亡,还是比较困难的。
  F1赛道里面死亡最多的原因,就是赛车上各种脱落的碎片,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零件,但是在高速状态下,效果将比拟一枚子弹!
  哪怕车手都是带着安全头盔,但是考虑到G值带来的影响,头盔都是尽量的减轻重量。毕竟平常一个几千克的头盔,放在F1赛车上面,弯道重量可能会翻几倍,这对于车手的颈椎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头盔并不能完全保证碎片伤害,更别说还有一些大赛车部件贯穿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